书城励志不找借口找方法·升级精华版
36513100000006

第6章 不要抱怨没办法,想办法才会有办法

没有办法还是没有想办法

“实在是没办法!”

“一点办法也没有!”

这样的话,你是否熟悉?你的身边是否经常有这样的声音?

当你向别人提出某种要求时,得到这样的回答,你是不是会觉得很失望?

当你的上级给你下达某个任务,或者你的同事、顾客向你提出某个要求时,你是否也会这样回答?

一句“没办法”,我们似乎为自己找到了可以不做的理由。可是,是真的没办法吗?还是我们根本没有好好动脑筋想方法?

一家位于北京市内商业闹市区、开业近两年的美容店,吸引了附近一大批稳定的客户,每天店内生意不断,利润可观。

由于经营场所狭小,该店老板很想增开一家分店,可手头资金还不够另开一间分店。店老板苦思冥想,如何筹措到开分店的启动资金呢?突然想起,平时不是有不少熟客都要求美容店打折、优惠吗?自己都是很爽快地打了九折。于是他灵机一动,推出10次卡和20次卡:一次性预收客户10次美容的钱,对购买10次卡的客户给予8折优惠;一次性预收客户20次的钱,给予7折优惠。

对于客户来讲,如果不购美容卡,一次美容要40元,如果购买10次卡(一次性支付320元,即10次×40元/次×0.8-320元),平均每次只要32元,10次美容可以省下80元;如果购买20次卡(一次性支付560元,即20次×40元/次×0.7-560元),平均每次美容只要28元,20次美容可以省下240元。

通过这种优惠让利活动,吸引了许多新、老客户购买美容卡,结果两个月内就解决了开办分店的资金缺口,同时也稳定了一批固定的客源。用这种办法,店老板先后开办了5家美容分店。

不难看出,很多时候只要我们用一种大的视野、一种综观全局的胸怀来看待问题,用一种灵动多变的思考方式、一种随机应变的智慧去分析判断问题,就不会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做任何事情都是这样,既需要勤奋刻苦,也要努力开动脑筋想办法。傻瓜喜欢速决:他们不顾障碍,行事鲁莽,干什么事都急匆匆的;有时候尽管判断正确,却又因为疏忽或办事缺乏效率而出差错;在遇到难题的时候,不是积极主动地寻找方法,而是默默地待在那里等待时间去自行解决。

但是智者不会这样,他们一生都在想方设法开动脑筋,积极寻找新的方法,为人类解决了很多被认为是根本解决不了的问题。在现代社会,每个人都在想尽一切办法来解决生活中的一切问题,而且,最终的强者也将是善于寻找新方法的那部分人。

稻盛和夫被日本经济界誉为“经营之神”。他所创办的京都陶瓷公司,是日本最著名的高科技公司之一。该公司刚创办不久,就接到著名的松下电子的显像管零件U形绝缘体的订单。这笔订单对于京都陶瓷公司的意义非同一般。

但是,与松下做生意绝非易事,商界对松下电子公司的评价是:“松下电子会把你尾巴上的毛拔光。”

对新创办的京都陶瓷公司,松下电子虽然看中其产品质量好,给了他们供货的机会,但在价钱上却一点都不含糊,且年年都要求降价。

对此,京都陶瓷有一些人很灰心,因为他们认为:我们已经尽力了,再也没有潜力可挖了。再这样做下去的话,根本无利可图,不如干脆放弃算了。但是,稻盛和夫认为:松下出的难题,确实很难解决,但是,屈服于困难,也许是给自己未足够的挖潜找借口,只有积极主动地想办法,才能最终找到解决之道。

于是,经过再三摸索,公司创立了一种名叫“变形虫经营”的管理方式。其具体做法是将公司分为一个个的“变形虫”小组,作为最基层的独立核算单位,将降低成本的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即使是一个负责打包的员工,也都知道用于打包的绳子原价是多少,明白浪费一根绳会造成多大的损失。这样一来,公司的营运成本大大降低,即便是在满足松下电子苛刻的条件下,利润也甚为可观。

最终的胜利属于善于寻找方法的人。然而职场中,当我们身陷困境,有些员工总是抱怨不休,因此他们身处劣势不能让问题有丝毫变化。只是一味地去抱怨自身的处境,对于改善处境没有丝毫益处,只有先静下心来分析自己,并下定决心去改变它,付诸行动,它才能向你所希望的方向发展。

在西方流传着一句十分有名的谚语,叫做:“Use your head.”意思就是用你的脑袋思考对待所有的问题。有的时候,我们可能无法改变生存的外在环境,但是我们可以转换一下自己的思维,适时改变一下思路,只要我们放弃了盲目的执著,选择了理智的改变,就有可能开辟出一条别样的成功之路。

事实上,成大事者和平庸之人的本质区别,就是能否理性的去对待困难,是否勇于去解决困难,是否能主动寻找问题的新方法。因此,我们说,成功的人并非没有遭遇过困难,但他们绝不会讲“没有办法”,在困难的面前不屈服,然后能够积极寻找好方法。

想办法是有办法的前提条件。在面对一个问题时,如果不积极思考,努力寻找应对之策,那么,即使你是一名天才,面对该问题,你仍会一筹莫展。人的智力提高是一个逐步的过程,只要你能够战胜对问题的畏惧感,并下决心去努力,你就能够越来越容易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1000个问题,必有1001个解决方案

在办公室里,我们总能听到一些人喋喋不休的抱怨。或许很多人觉得抱怨并没有什么不好,至少抱怨完了心里会舒服一点,其实不然。

难题是否会有解决的办法,往往取决于对待难题的态度。这就能解释为什么遇到类似难题,有的人完美地解决了,有的人仍在原地踏步。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工作,会激发我们在工作中的热忱,从而有主动性地解决问题;以抱怨的心态去面对工作,会消磨我们在工作中的激情,让我们厌倦现实中的一切。

那些在求职时念念不忘高位、高薪,工作时却不能接受工作所带来的辛劳、困难的人;那些在工作中推三阻四,寻找借口为自己逃避问题的人;那些失去激情,遇到问题就转身的人,总有一堆理由抛给上司的人;那些总是挑三拣四,对自己的工作环境、工作任务总是不想办法解决的人,都需要反思一下自己的工作态度是不是出了问题。

在工作和生活中,所谓的“一帆风顺”只不过是一句美好的祝愿而已,坎坷和崎岖总是会有一些的。我们将有限的时间花在抱怨问题上,不如将有限的时间花道解决问题上。因为,抱怨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会使得问题越来越复杂。与其把时间浪费在抱怨上,不如把时间省下来,多想出几个解决方案来得实在。

想要有一番成就的人绝不能因为怕遇到难题就不敢去做任何事情,或者不想办法解决问题就抛开问题。因为我们相信困难再多总能找到解决它们的办法,一千个困难必会有一千零一个解决的方法,方法总会比困难多!

一家公司打算生产番茄酱,可是市场上已经有各种各样的番茄酱,它们在包装、价格、营销手段等方面已经“打得不可开交”,如何才能让自己的产品投入市场后受到消费者的关注呢?这时,一名叫做汉斯的员工出了一个好主意:不在包装和价格上做文章,而在番茄酱本身做文章,把番茄酱做得特别浓,口味也比较浓重。

果然,这种番茄酱投入市场后,立刻因为独具特色而被消费者认识了。但是,随后问题又出现了。此种番茄酱因流速太慢而引起消费者不满,人们纷纷抱怨这种牌子的番茄酱“倾倒的时间太长”,而其他产品没有这种毛病,因而该种番茄酱的销量受到了影响。

面对这种情况,公司老板一时拿不定主意,是改变番茄酱配方,降低番茄酱浓度,还是改变包装,使之容易倒出?但不论哪一种方案,都将使这种番茄酱失去特色。这时,汉斯又想出一个妙招,既不改变包装,也不降低浓度,而是因势利导,改变广告宣传重点。广告中指出,这种番茄酱之所以流速慢,是因为它比别的番茄酱浓,味道也比稀的好。广告中称,该种番茄酱是流动最慢的番茄酱。如此,不仅不把消费者抱怨的“流速慢”视为短处,而且使之优于其他番茄酱。这个广告刊出之后,果然效果奇佳,市场占有率从原来的19%迅速上升为50%。

汉斯想出一个又一个办法帮助公司攻克难题,成功化解一次次市场危机,最终也获得良好的业绩。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尽管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很困难,但是只要我们积极努力地去想办法,方法总是会有的。同样,工作中也是这样,遇到困难,只要我们去积极思考,总会有方法解决它们。所以当我们遇到了难题时,首先就应该坚定这样的信念:方法总比困难要多!

比尔·盖茨曾说:“一个出色的员工,应该懂得:要想让客户再度选择你的商品,就应该去寻找一个让客户再度接受你的理由,任何产品遇到了你善于思索的大脑,都肯定能有办法让它和微软的Windows一样行销天下的。”

洛克菲勒也曾经一再地告诫他的职员:“请你们不要忘了思索,就像不要忘了吃饭一样。”

所以只要努力去找,解决困难的方法总是有的,同时也只有努力地去找方法解决困难,你才有可能成功,也才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任何难题都有其最佳解决之道

生活和工作中,我们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做任何事情都能获得成功。当一条路已经走不通时,如果还继续坚持,那就是走入了死胡同。于是,很多人开始抱怨没有办法了。其实,正是因为我们习惯于用某种思路或是方法解决困难,所以固执地认为除了这种方法,根本无路可走。

许多情况下,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种,就如同通往罗马的路不只一条一样。而且,会有最佳的解决之道。我们没有找到,是因为我们尚未发现它,而并非它不存在。当我们沮丧于又一次走入死胡同的时候,放弃抱怨,改变一下观念,从高处综观整个问题的概貌,从侧面另辟蹊径,或许能找到一条捷径,找到另一种更合适有效的方法。

大家都知道荷兰是花园之国,但由乱丢垃圾引起的城市环境卫生问题也曾让相关部门很是头疼。

政府部门动员卫生局的全体员工献计献策,很快,员工们提出了第一个解决方案:

对乱堆乱放垃圾者罚款25元。可是,许多居民并不在乎这些小钱,垃圾还是照样乱丢不误。于是,当局把罚款额提高到了50元。一些人白天怕罚款,就晚上偷偷跑到街上一倒了事。

不久,员工们又提出了第二种方案:增加街道巡逻人员,采取强硬措施。但是收效甚微。

该市的卫生工作人员可谓绞尽了脑汁,他们又用了其他几种办法,结果也都不理想。

正在局长大为烦恼的时候,一个年轻的职员走进了局长的办公室:

“局长,我现在有一个更好的办法能够解决目前的垃圾问题。”

过了几天,这个年轻人的方案落实了下去,效果出奇的好。

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这个年轻人通过对前几种方案的观察,提出了新的方案:

设计一种电动垃圾桶,桶上装有感应器,每当垃圾丢进桶里,感应器就启动录音机,播出一则事先录制好的笑话,笑话内容经常变,不同的垃圾桶笑话也不同。

这样,市民们被这个新奇的玩意吸引了,开始喜欢往垃圾桶里倒垃圾了。

凡事总有一种最佳的解决方法。在这样一种态度的指引下,年轻人发明的电动垃圾桶成为乱堆乱放垃圾问题的最佳解决之道。

“条条道路通罗马”,没有什么问题,它的解题方式一定是唯一的。找到最好的解决办法。这才是面对问题最好的态度:不仅要解决,而且要通过最好的方法来解决。

那么如何才能找到最好的方法来解决棘手难题呢?创新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很多时候,突破思维定式,进行创新思考,是你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的源泉,也是你成功的法宝。

韩国现代集团创始之时,其创始人郑周永投资创建了蔚山造船厂,目标是造10万吨级超大油轮。很快,船厂就建起来了,但由于当时很多人对韩国人自己造这么大吨位的油轮持怀疑态度,因此几个月过去了,竟然连一个客户都没有。

这下可急坏了郑周永。因为建造船厂的大量资金用的是银行贷款,一旦长时间接不到订单,不仅银行的巨额资金无法归还,甚至会使自己陷入破产的境地。

该怎么办呢?郑周永冥思苦想,突然,他从自己收藏的一堆发黄的旧钞票中,看到了一张500元纸币,纸币上印有15世纪朝鲜民族英雄李舜臣发明的龟甲船。龟甲船是古代的一种运兵船,当时李舜臣就是用它粉碎了日寇的侵略,捍卫了国家的尊严。

郑周永意识到这是一个绝好的机会,他一面叫人根据这张旧钞的内容制造了大量宣传品,一面拿着这张旧钞四处游说,宣传朝鲜在400多年前就已经具备了造船能力,因此现在完全有能力建造现代化大油轮。

经过反复宣传,郑周永很快拿到了两张各为13万吨级油轮的订单。

郑周永的创新不仅使自己的船厂绝处逢生,走进造船业的前列,而且为国家也争得了荣誉。

难题是阻碍我们前进的障碍,也是帮助我们成长的基石。当难题摆在我们面前时,弱者会选择借口逃避,强者则会迎难而上。虽然解决难题的方法有很多,找到最佳解决方法途径中,创新无疑是有效的办法之一。

创新思维是开放的思维,也是开拓的思维,它不会拘泥于某一种形式,而是一种方式不行就换另一种,一条路走不通就走另一条,直到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法为止。打破常规,突破传统思维的束缚,哪怕是一个小小的突破,也会产生非凡的效果。

在面对问题的时候,没有借口和抱怨的员工总是能够积极开动脑筋,用创新思维为问题寻找解决之道,而且他们绝不满足于一种方法,总是孜孜不倦地寻找最佳的方法。正因为如此,他们能够在不断地探索中,找到更多的方法以应不时之需,从而能够高效解决问题。

想办法才会有办法,把问题扼杀在摇篮里

在工作中,有些员工应付工作,明明看到有可能出现给团队或公司带来严重影响的重大问题,也佯装不知,在上司吩咐的时候还抱怨“不是我的事,反正我也处理不了,干吗非得顶上去”。这样消极、懈怠的员工怎么可能在事业取得成就?

而且往往正是因为这些员工的存在,把公司和团队推到了生死存亡的边缘。因为一个很小的问题,在开始萌芽的时候如果不加以有效地解决,会像滚雪球一样不断加剧。

工作中出现的很多被动局面,往往并不是因为一些十恶不赦的大错误引起的,而是因为一些小问题出现时我们没有及时解决,才演化得不可收拾。因此,我们在工作中一旦发现问题出现时,无论看起来多么微不足道的问题,我们都不要掉以轻心,让其泛滥,而是应当迅速地将它扼杀在摇篮中。

著名的人力资源培训专家吴甘霖先生在他的讲座中经常提到这样一个故事:

日本剑道大师冢原卜传有三个儿子,都向他学习剑道。一天,卜传想测试一下三个儿子对剑道掌握的程度,就在自己房门帘上放置了一个小枕头,只要有人进门时稍微碰动门帘,枕头就会正好落在头上。

他先叫大儿子进来。大儿子走近房门的时候,就已经发现枕头,于是将之取下,进门之后又放回原处。二儿子接着进来,他碰到了门帘,当他看到枕头落下时,便用手抓住,然后又轻轻放回原处。最后,三儿子急匆匆跑进来了。当他发现枕头向他直奔而来时,情急之下,竟然挥剑砍去,在枕头将要落地之时,将其斩为两截。

卜传对大儿子说道:“你已经完全掌握了剑道。”并给了他一把剑。然后他对二儿子说道:“你还要苦练才行。”最后,他把三儿子狠狠责骂了一通,认为他这样做是他们卜传家族的耻辱。

卜传就是以对问题的觉察能力为标准给三个孩子不同的评价。大儿子能够以最敏锐的思维觉察到问题,并且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二儿子发现问题晚,但当问题发生时,能够妥善地处理;三儿子根本没有发现问题,当问题出现时,便采取极端的应急方式进行处理,结果把不应该砍掉的枕头砍掉——不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又创造了新的问题。只有能够及时觉察问题的人才能最先采取行动,最可能将问题消于无形。

能够觉察问题,并把问题扼杀在摇篮里企业在商场立足的一个重要条件。英特尔公司前CEO安德鲁·葛洛夫在价值五亿美元的有缺陷的英特尔奔腾芯片必须被召回并更换的灾难性事件后,在其自传《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一书中说道,商业成功饱含自身毁灭的种子。如果不具备这种将问题扼杀在摇篮里的能力,等待你的将是失败。

有着百年辉煌历史的爱立信与诺基亚、摩托罗拉并世称雄于世界移动通信业。但自1998年开始的几年里,爱立信在中国的市场销售额一日千里地下滑,最终不但退出了销售三甲,而且还排在了新军三星、飞利浦之后。

2001年,在中国手机市场上,大家去买手机时,都在说爱立信如何不好。当时,它一款叫做“T28”的手机存在质量问题,这本来就是一种错误,但更大的错误是爱立信漠视这一错误。

一位消费者回忆说:“我的爱立信手机的送话器坏了,送到爱立信的维修部门,问题很长时间都没有解决。最后,他们告诉我是主板坏了,要花700块钱换主板。而我在个体维修部那里,只花25元就解决了问题。”这位消费者确切地说出了爱立信存在的问题。

但是,爱立信一再地辩解自己的手机没有问题,而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在背后捣鬼。1998年,广州青年报从8月21日起连续三次报道了爱立信手机在中国市场上的质量和服务问题,引发了消费者以及知名人士对爱立信的大规模批评,而且,爱立信的768、788C以及当时大做广告的SH888,居然没有取得入网证就开始在中国大量销售。

当时,轻易不表态的电信管理部门的声明,证实了此事。至此,爱立信手机存在的问题浮出了水面。但爱立信一如既往地采取掩耳盗铃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据当时参加报道的一位记者透露,爱立信试图拿出几万元广告费来封媒体的嘴;爱立信广州办事处主任还心虚嘴硬地狡辩:我们的手机没有问题。既然选择拒不认错,爱立信自然不会去解决问题,更不会切实地去做服务工作。

爱立信在中国“黯然神伤”的教训,让我们明白,逃避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只能让问题发展成无法挽回的地步。“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质量和服务中的缺陷,使爱立信输掉了它从未想放弃的中国市场。

中国国内企业中,也不乏没有前瞻意识,在媒体曝光丑闻后迅速倒下的例子,如:三株的人命诉讼事件、秦池的勾兑酒事件、南京冠生园的陈馅月饼事件、银广夏的造假事件等。这些现象看上去是企业对危机管理重视不够,导致企业措手不及而失败的,但事实上,这些企业上下对问题隐患重视不够,早已成为温水中的青蛙,已经是病入膏肓了,媒体曝光丑闻只是一个导火索。即使没有特定的某次媒体曝光,如果不重视企业中长期积累的多种问题,也会有别的导火索导致企业灭亡。

海尔注重问题管理而非危机管理模式,就是把企业出现的任何危机消灭在萌芽阶段,并通过最大限度地创造市场需求来赢得市场份额。

因此,企业需要的是能够想办法将企业发展中可能面临的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的员工。优秀员工就应该及时发现公司有不合理的问题,并立刻扼杀在摇篮之中,切不可姑息。对产品也是如此,不会因为是自己做的,有了毛病就讳而不宣,否则等到让消费者发觉时,受损害的就不止你本人,很可能连整个公司的名誉、信用也受到拖累。

工作中,员工应该具备“把问题扼杀在摇篮里”的意识,不要忽视任何一个小问题的滋生,更不能姑息它们由小到大的过程。应该认真地加以重视,积极寻找问题产生的根源,并迅速将其铲除。不管问题多大,解决起来多艰难,只要积极想办法,总会有好方法的。

没有人生来就具备妥善处理问题的能力,过人的智慧是在困境与磨难是不断成长的。退一步讲,就算你本人处理,总可以将发现的问题报告给上级,请求领导来处理,这样总好过让问题恶化带来不良的后果。而优秀的员工总是有具备敏锐的观察力,一旦感觉到有可以发生对公司不利的潜在的问题,立即办法处理,将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里。

别说难,先问自己是否尽力想办法

我们常听有些身边的人抱怨:“哎,这太难了,不可能完成”,“我都三十多岁了,事业还是一无所成”……

在我们看来,没有成功恐怕是人生最大的遗憾与折磨了。但是,很多人的不成功却是因为自己疏懒怠惰而造成的,更有的人一味地强调事情本身的难度,而没有坚持到底。面对生活工作中的问题,我们要做的不是惧怕,不是失去信心,而是迎难而上,尽全力,直到最后。

24岁的海军军官卡特,应召去见海曼?李特弗将军。在谈话中,将军非常特别地让他挑选任何他愿意谈的题目。

当他好好发挥完之后,将军就总问他一些问题,结果每每将他问得直冒冷汗。终于他开始明白:自己自认为懂得很多的那些东西,其实自己懂得很少。

结束谈话时,将军问他在海军学校学习成绩怎样,他立即自豪地说:“将军,在820人的一个班中,我名列59名。”

将军皱了皱眉头,问:“你竭尽全力了吗?”

“没有。”他坦率地说,“我并不总是尽全力的。”

“为什么不尽全力呢?”将军大声质问,瞪了他许久。

此话如当头棒喝,给卡特以终生的影响。此后,他事事尽全力,后来成为美国总统。

还有很多人因为尽全力最终达成了自己的目标。众所周知的比尔·盖茨,在他11岁时就能背诵《圣经》第五章到第七章的全部内容,老师惊叹他怎么能将几万字的内容一字不落的背诵时,比尔·盖茨说了一句话:“我尽全力”。

尽全力、尽职尽责,正是一个人解决问题的基础。一个人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应该抛弃抱怨和借口,否则你就不会去想办法、动脑筋,自然就不会尽力解决问题。

李思林大学毕业之后在一家保险公司做业务代表。这是一项很让人头痛的工作,因为很多人都对保险业务员敬而远之,所以,李思林的工作开展起来很困难。

办公室的其他业务员整天对自己的这份工作抱怨不停:“如果我能找到更好的工作,我肯定不会在这里待下去。”“那些投保的人,太可恶了,整天觉得自己上当了。”当然,这些人只能拿到最基本的薪水。

唯有李思林和他们不一样。尽管李思林对现状也不是很满意,薪水不高,地位不高,但是李思林仍然感恩自己的工作,因为他知道,与其说是放弃工作,不如说是在放弃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没人强迫你放弃自己,除非你主动为之。因为李思林还相信,努力是没有错误的,努力还会让平凡单调的生活富有乐趣。

于是,李思林主动去寻找客户源。他熟记公司的各项业务情况,以及同类公司的业务,对比自己公司和其他同类公司的不同,让客户自己去选择。虽然一些人很希望多了解一些保险方面的常识,但是他们对保险业务员的反感使他们在这方面的知识很欠缺。李思林知道这些情况之后,主动在社区里办起“保险小常识”讲座,免费讲解。

人们对保险有了更多的了解,也对李思林有了好印象。这时,李思林再向这些人推销保险业务,大家没有反感,而是乐于接受。李思林的工作业绩突飞猛进,当然薪水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不尽全力地解决问题,就会面临着前怕狼后怕虎的局面,我们在工作中应该全力以赴去解决我们遇到的每一个问题。

“不管做什么事,都要全力以赴。”罗素·康威尔说,“成功的秘诀无他,不过是凡事都自我要求达到极致的表现而已。”成功的人绝对不会以做完为目标,他们不管做什么事情,只会全力以赴。

“你竭尽全力了吗?”或许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这样问自己。如果不能事事全力以赴,恐怕很难在职场中获得更大的成功。成功向来偏向付出最多努力的人,没有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很难取得令人羡慕的成就。

这里,给那些习惯于遇到难题尽全力,而喜欢找借口抱怨的人一些改善的方法:

1.把自己逼到“非……不可”的境地

难,是我们拒绝努力的第一理由。但是,问题真的是那么难解决吗?很多时候,往往是因为我们心理上已经告诉自己“不可能”,在这种暗示下,自然不能充分发挥能动性解决问题。

因此,把“不可能”的戒律放一边,将注意力对准问题本身,头脑加速运转,只想我自己要完全尽力,最终找出解决之道。

2.把自己从“我已尽力”的假象中解放出来

我们之所以无法尽全力,往往来自于“我已尽力”的假象——我已经做到最好了,再也无法往前走一步了。

其实,这不过是不愿意接受挑战的借口。当你真正经过一番努力奋斗,就会知道所谓“难”,其实只是你自己的“心灵桎梏”。只要不断努力,开发的潜能就会越来越大。努力不够,你当然不知道自己的潜能到底有多大。

思考叩开问题之门,从“问题猎物”成为“问题猎手”

人与问题的关系,类似猎手与猎物的关系:不是你消灭它,就是它消灭你。被问题难住,我们就成了“问题的猎物”。战胜了问题,消灭了问题,我们就成为“问题的猎手”。没有任何人愿意成为别人的猎物,但有人却会不经意地成为问题的“猎物”。

形形色色的问题是一种客观存在。面对问题,只有想办法解决才是关键。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高效地实现目标比什么都重要。有人视问题为“庞然大物”,心怀疑惧,只能做问题掌中的“猎物”;有人却视之为“纸老虎”,积极发现其致命点,一箭中的,这样的人注定是一名成功的“问题猎手”。

一个优秀的人,总能在第一时间察觉问题、勇敢面对问题、并妥善处理,消灭问题。

一次,一家贮藏水果的冷冻厂起火,等到人们把大火扑灭,才发现有18箱香蕉被火烤得有点发黄,皮上还沾满了小黑点。水果店老板便把香蕉交到鲍洛奇的手中,让他降价出售。那时,鲍洛奇的水果摊设在杜鲁茨城最繁华的街道上。

一开始,无论鲍洛奇怎样解释,都没人理会这些“丑陋的家伙”。无奈之下,鲍洛奇认真仔细地检查那些变色香蕉,发现它们不但一点没有变质,而且由于烟熏火烤,吃起来反而别有风味。

第二天,鲍洛奇一大早便开始叫卖:“最新进口的阿根廷香蕉,南美风味,全城独此一家,大家快来买啊!”当摊前围拢的一大堆人都举棋不定时,鲍洛奇注意到一位年轻的小姐有点心动了。他立刻殷勤地将一只剥了皮的香蕉送到她手上,说:“小姐,请你尝尝,我敢保证,你从来没有吃过这样美味的香蕉。”年轻的小姐一尝,香蕉的风味果然独特,价钱也不贵,而且鲍洛奇还一边卖一边不停地说:“只有这几箱了。”于是,人们纷纷购买,18箱香蕉很快被销售一空。

鲍洛奇用他的聪明头脑向我们演绎了一场精彩的“创意推销剧”,丑陋的香蕉在他的手里瞬间成为具有南美风味的“奇物”,根本原因在于他善于思考,从困难中寻找突破口,并且积极地将自己的创意运用到工作中。

深入一步思考问题,就可找出最简便、最快捷的方法。我们可以从这几个方面的问题入手,深入思考:

一是“关键点”。“关键点决定全局。”关键点是全局得以正常运转的支点,任何一个关键点出了问题都会成为全局发展的瓶颈。理顺了关键点就理顺了全局。

二是“薄弱点”。“薄弱点”影响全局,也易受到攻击。解决好薄弱点才能无后顾无忧。

三是“奇异点”。事物的奇异之处往往隐藏着特大的危机和机遇,该发生奇异之处发生了奇异多数是机遇,不该发生奇异之处发生了奇异,多数是危机。

四是“结合点”。既是结合点,有缝隙也必有痕迹。不能消除痕迹就不能缔造完美,不能弥补缝隙就可能成为断裂的隐患。

有了问题,就应该想办法解决。美国陆军兵器修理部首创的5W2H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助你成为“问题猎手”的方法。

5W2H法诞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由于应用方便,易于理解、使用,富有启发意义,曾被广泛用于各项工作中,对于决策和执行性的活动措施也非常有帮助,也有助于弥补考虑问题的疏漏。一名杰出的职场人士在应对问题时,经常会运用到5W2H法。

它包括:

WHY——为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理由何在?原因是什么?

WHAT——是什么?目的是什么?做什么工作?

WHERE——何处?在哪里做?从哪里入手?

WHEN——何时?什么时间完成?什么时机最适宜?

WHO——谁?由谁来承担?谁来完成?谁负责?

HOW——怎样做?怎么做?如何提高效率?如何实施?方法怎样?

HOW MUCH——多少?做到什么程度?数量如何?质量水平如何?费用产出如何?

这七问概括得比较全面,实际把要做的事情、可能遇到的问题都包括进去了。我国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对5W2H法给予高度的评价,认为是指导我们工作的“好老师”。他曾在一首诗中这样写道:“我有几位好朋友,曾把万事指导我。你若想问其姓名,名字不同都姓何:何事,何故,何人,何如,何时,何地,何去,好像弟弟和哥哥。还有一个西洋派,姓名颠倒叫几何。若向八贤常请教,虽是笨人不会错。”

“如果有个柠檬,就做一杯柠檬水。”柠檬太酸,不能称作美味。把柠檬做成柠檬水,却可以使它比许多甘甜的果汁饮料都更有味道。问题犹如柠檬,只要用思考压榨成柠檬水,棘手的问题就变成明朗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