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简明家庭经络保健手册
36527800000006

第6章 快速消除11种常见皮肤病

脱发的经络调治法

很多男士一到中年,头顶上就会出现一片“地中海”,也有一些年轻的女孩每天掉头发掉得非常严重,而且是梳头梳得越多,头发掉得就越多。这是为什么呢?在中医看来,“发为血之余”,常梳发能促进发根血液循环,有坚固发根、黑润发色的作用。但是,用普通的梳头方法(沿头皮向后梳)会带下头发,特别是对那些本来已经有脱发症状的人来说,更是不好的方法。

有一种不仅不掉头发而且能治疗脱发的方法,就是用“拿五经”的方法梳头。五指张开,分别置于前发际督脉、膀胱经、胆经的循行线上(中指位于头部正中的督脉线上,食指和无名指位于头部正中与额角之间内1/3处的膀胱经线上,拇指与小指位于头部正中与额角之间外1/3处的胆经线上)。五指指尖立起,用力点按5~10秒,使点按处出现明显的酸胀感,再揉20秒,这叫做点揉法。然后指尖放松,五指垂直向上移动约半厘米的距离,再次用力点按,如此反复点按,自前发际一直点按至后头部颅底,计为一次,共点按20~30次。按揉时如遇某个部位的疼痛感较为明显,可将揉法加到1分钟,然后继续如上操作。

【TP】小绝活大健康 “梳头也要“拿五经”,养脑提神防脱发”

为什么称为“拿五经”呢?因为手法是用五指分别点按人头部中间的督脉,两旁的膀胱经、胆经,左右相加,共5条经脉,所以称之为“拿五经”。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首”,是人体的主宰,人体所有阳经均上达于头面,所有阴经的经别合入相表里的阴经之后均到达头面,并且这些经脉通过头顶的5条经脉汇于百会穴,起着运行气血、濡养全身、抗御外邪、沟通表里上下的重要作用。此外头部还有穴位40多个、刺激区十余处,常刺激能疏通经络,增强血液循环,改善颅内营养,起到醒脑提神和养脑安神的作用,既可以让白天精神旺盛,又可以让晚上睡眠安稳。

有人可能要问,一定不能用梳子吗?当然不是,不过有几个细节需要注意:

1.梳子有讲究

硬齿梳,而且齿要粗而疏,拿在手里要有质感,不能轻飘飘,长短大小不限,一般以13~17齿的手拿着比较舒服。

2.梳法更讲究

用硬齿梳也是同样的操作方法和要领,即不要前后梳动,而是局部点揉。

3.讲究梳的时间

(1)黄昏梳头健身法

苏东坡推崇黄昏时分梳头,他主张:“梳头百余梳,散头卧,熟寝至明。”睡前阳气沉伏,阴气隆盛,此时反复梳理,就会使你睡意增加,帮你安然进入美丽的梦乡。梳头通过对头部上星、神庭、百会等穴位的反复梳理,可使烦躁、抑郁逐渐消退、思维稳定,能起一定的催眠作用。

(2)晨起梳头健身法

那么晨起梳头的作用又是什么呢?

《养生论》说:“春三月,每朝梳头一二百下,寿自高。”说明了春天勤梳头对养生具有特别的意义。春天是万物萌生、成长的季节,人体也在顺应自然的特点,阳气逐渐生发,表现为毛孔开放,循环系统功能增强,新陈代谢加速。此时,养生的要点,就是要顺应天时,顺应生理,使肢体舒展,气血流畅。如每天梳理头发,只是“举手之劳”,却能宣行瘀滞、疏理气血、通达阳气。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际在于晨。一天之中早晨为阳气生发之时,此时梳头有醒神开窍的功效,可以预防中风,促进中风后遗症的康复。脑出血或脑血栓引起的瘫痪、肢体麻木、反应迟钝、记忆衰退、失语、嘴歪眼斜、大小便失禁等后遗症的患者,若能长期坚持梳理,对以上症状都可起到缓解和治疗作用。

痤疮的经络调治法

在我们身边,因为体内湿热而满脸痘痘的人是越来越多了。湿热较重的人,体内一定是湿热胶结的,就是黏合在一起,如同油和面裹在一起。在生活里,通常人们对湿的理解就是水分过多。而中医说的“水湿”,则有外湿和内湿两种。

外湿,大多是因为外界环境潮湿或者是你涉水了、淋雨了、住的房子潮湿……这些外来的水湿进入人体形成了湿。内湿,常常与人体的消化功能有关系。找中医调理过的人都会听到这样的话,脾是“运化水湿”的,如果你过食生冷食物,饮酒过度,脾就不能很好地“运化”,吃喝进去的食物不能转变为营养,供给身体各部门“薪水”,反过来这些东西又不能及时排出,体内必然就有混浊的物质存在了,就造成了“内湿”停滞。

为什么说到湿,必然和热联系在一起呢?因为热和湿是同时存在的。在自然界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比如夏季,天气很热,湿度也大,使人感到潮湿闷热,那么很显然,湿和热同时进入了我们的身体,如果停留在身体里太久了,像是在捂着一种东西,久了,必然产生一个热度,可是这个热度呢,不像火苗热度那么高,而是绵缠的、分解不清的那种。

我们看南方到了梅雨季节,湿和热混杂凝聚的环境,缠绵难解……这时候有些人就会出现吃饭不香,迷糊犯困,全身沉重乏力等反应。有的小孩子这时候还容易出现低烧,中医管它叫“夏季热”,这是一种由湿化热的现象。还有一些人平时不长痘,吃了辣椒,涮了火锅后就长,也是因为体内具备了湿热基础。

【TP】胃脘、足三里、丰隆、曲池、合谷、天枢、内庭

艾灸疗法在治疗面部青春痘时,主要以清除体内湿热为主。艾灸性温,艾火又是纯阳之物,二者结合,可以有效清除体内积聚的湿热之气。在治疗时,可以采用艾条雀啄灸的方式在灸胃脘、足三里、丰隆三个学位施灸,或在曲池、合谷二穴用艾条悬灸。

美丽无瑕的肌肤是每一个爱美的女子所渴望拥有的,可是层出不穷的痘痘却成为无数女子烦恼的根源。健康专家称,痘痘是一种毒,它是人体内积聚的众多毒素在面部皮肤上的一个表现。脸颊、前额上长痘痘,而且颜色偏红,口气重,肚胀,有时还便秘,是由胃火旺造成的。改善这种状况的办法就是按揉胃经的两个大穴——天枢和内庭。

天枢穴位于肚脐两边两个大拇指宽度的地方。要用大拇指指肚按揉天枢穴,使的力量要稍大一点,直到感到疼痛为止,同时按在穴位上轻轻旋转。内庭在两脚背上第二和第三趾结合的地方。要每天用手指肚向骨缝方向点揉200下,力量要大,依据个人的承受能力,以能接受为度,早上7~9点按摩最佳。具体操作方法:每天早晨起床后,先用大拇指点按两侧内庭2分钟,泻胃火;再按揉两侧天枢2分钟,通便。饭后半小时,再按揉天枢2分钟。

黄褐斑的经络调治法

很多人过了30岁,就发现两颊渐渐飞上了“蝴蝶”,黑色或者褐色的斑点密布脸颊,看起来就像蝴蝶的两只翅膀,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黄褐斑,又被称为蝴蝶斑。

中医认为,肝主疏泄,负责疏通气运行的管道。如果长期情绪低落,郁郁寡欢,气又出不来,就很容易堵塞血运行的通道,因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是推动血行的动力,气不走了,那血也走不动了。血行缓慢,脸上色素沉淀也就越来越多了。

蝴蝶斑的形成大多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而决非仅是面部皮肤局部的病变引起。肾气不足、肝郁气滞,血瘀;脾气不旺肝血不足不能润泽颜面均能致生褐斑。因此,只有使气血充盛、脏腑功能正常、阴阳协调,黄褐斑才会随之消失。

治疗黄褐斑最有效的方法还是中医疗法。这是因为,中医善于从疾病根源入手,治标又治本,从而收到理想的效果。中医认为,要想从根本上祛除黄褐斑,必须从调整内分泌入手。导致内分泌失调的原因有很多种,比如情绪、情怀不畅,肝气不得正常疏泄,气滞血瘀等,加上每月例假,造成气血流失,也容易引起内分泌失调,失眠、饮食不规律、劳累等生活中的很多因素也会引起内分泌失调。

要祛斑,光靠往脸上抹东西是不够的,要找出根源,太冲、合谷和血海,就是人体自身的祛斑法宝,每天按揉这三个穴位,就可实现疏肝理气、活血化瘀的目的,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除掉斑点。

《黄帝内经?灵枢》曰:“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阴中之少阳,肝也,其原处于太冲,太冲二。”太冲穴是足厥阴肝经原穴,具有平肝、泻热、降逆、清理头目的作用。它是肝的“出气筒”,用手指或者笔帽之类头钝的东西按压都可以。合谷穴,中医称其为“开四关”,它能调整全身的气机。将食指拇指并拢,合谷就在手背肌肉最高点。每天睡觉前各刺激两穴位3分钟,闷气就都出去了。活血化瘀的穴当然非血海莫属,每天坚持按揉两侧血海3分钟就可以了。

艾灸疗法在治疗黄褐斑时,以四白、迎香、肝俞、脾俞、气海、足三里、三阴交、太溪、褐斑局部为主要灸治部位。褐斑局部及临近穴位有疏通气血、活血化瘀及除斑作用;肝俞可疏肝解郁,理气化滞;脾俞、肾俞能调补脾肾,清热除湿;气海则具有益气补肾,调理冲任的功效;足三里健脾益气生血;三阴交调补三阴经,行气活血;太溪滋肾清虚火调冲任。

【TP】四白、迎香、肝俞、脾俞、气海、足三里、三阴交、太溪、神阙、太冲穴、合谷穴、血海穴

在灸治时,每次选用5~6个穴位,将点燃的艾条在距离皮肤2厘米左右处施灸,每个穴位灸15~30分钟,每天灸1次,15次位一个疗程。也可采用艾炷无瘢痕灸的方法,在褐斑区域灸3~7壮,以局部皮肤温热舒适,皮肤红晕为度,隔日1次,7次l疗程。

用药物敷灸神阙穴,是治疗黄褐斑简便易行的方法。取血竭、参三七、葛根、杭白芍、川芎、香附各12克,乳香、没药、白芷各10克,冰片、甘草各6克。将上述药物中除血竭和冰片外的9种药物焙干后研成粉末,再将血竭、冰片分别研成极细的药末,两种药粉混合均匀后备用。使用时,先将肚脐用温开水洗净、擦干,取药粉3~4克,用米醋调成糊状,敷于脐部,外面用油纸或塑料薄膜覆盖,再用纱布或绷带固定。每5~7天换药1次,3次为一个疗程,连用2~3个疗程。

当然,在中医内治的同时,还要养成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情绪;科学饮食,多吃水果,饮食以新鲜蔬菜及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为主。另应注意降温、多喝开水,以补充体内水分。

雀斑的经络调治法

雀斑指的是发于面部的散在的黑褐色斑点。“面部状若芝麻散在,如雀卵之色”,故称为雀斑。雀斑多呈呈点状或圆形、卵圆形,或呈各种不规则的形态;多分布在鼻与两颊周围,大小如同针尖至米粒大,直径一般在2毫米以下,呈淡褐色至深褐色不等;分布数量少则几十个,多则成百,多数呈密集分布,但互不融合,孤立的布散在面部周围,严重者也可见于手背、颈、耳前后、耳腔、肩臂等躯体暴露的部位,多数呈对称性。

雀斑一般始发于5到10岁左右的儿童,女性明显多于男性,也可发生于青春期后的少女。雀斑颜色的轻重,斑点个数的多少是随遗传程度,光照强度,年龄大小,地域不同,工作环境不同,甚至与心情不同睡眠是否充足有一定关系。但这些关系中,主要与雀斑的遗传基因密切相关的。

中医认为,雀斑多因禀赋肾水不足,或虚火上炎,日晒热毒内蕴结为斑,或腠理不密,外卫不固,风邪相搏,肌肤失去荣润而成雀斑。

艾灸疗法在治疗本病时,以在大椎、曲池、三阴交和雀斑局部进行灸治为主。灸治雀斑局部,可疏通经络气血,祛风散热除斑;大椎、曲池可以疏风清热,行气活血;三阴交补肝脾胃,凉血活血。曲池、大椎是防止风邪外袭和祛除风邪的效果较好的穴位。三阴交是足太阴经、足少阴、足厥阴、三阴经交叉的穴位,经常施灸,可以调节三阴经阴血,使阴阳平衡。本组穴位既能祛风以保护面部,又可以调节阴血滋养面部,是对于面部雀斑标本兼顾的美容良方。

具体操作方法是,将艾条点燃后在上述穴位进行悬灸,每个穴位每次灸10~20分钟,以局部皮肤红润为度,每天或隔天灸1次,10次为一个疗程。

自幼发病、有家族遗传史或雀斑色深而大的患者,可用艾条温和灸雀斑局部、大椎、曲池、三阴交,每次每个穴位灸10~20分钟,每天或隔天灸1次,10次为一个疗程。采用艾炷隔姜灸时,每次在每个穴位3~4壮,每天或隔天灸1次,10次为一个疗程。

若患者没有家族遗传史或雀斑色淡而小,则可采用艾条温和灸颊车、颧髎、下关、曲池、印堂,每次每个穴位灸10~15分钟,每天或隔天灸1次,10次为一个疗程。或用艾炷隔姜灸颧髎、颊车、下关、曲池、印堂,每次每个穴位灸3~4壮,每天或隔天灸1次,10次为一个疗程。

【TP】大椎、曲池、三阴交、颊车、颧髎、下关、印堂

雀斑除遗传因素外,还是一种光损伤性皮肤病。色斑最怕日晒,夏季日晒充足,色斑活动频繁,斑点数目增多,颜色加深,损害变大。防止各种辐射,不良刺激均可产生类似日光照射的后果,甚至比日光照射的损伤还要大,其结果是导致色斑加重。慎用各种有创伤性的治疗。包括冷冻、激光、电离子、强酸碱等腐蚀性物质,否则容易造成毁容。戒掉不良生活习惯,如抽烟、喝酒、熬夜等。多吃水果和蔬菜,如西红柿、黄瓜、柠檬、猕猴桃等。注意休息和保证充足的睡眠。睡眠不足容易导致黑眼圈,皮肤变灰黑。避免刺激性的食物,如咖啡、可乐、浓茶等。会分子浮在皮肤表面,使黑斑扩大及颜色加深。保持良好的情绪,精神焕发则皮肤好,情绪不好则会有相反的作用。

毛囊炎的经络调治法

毛囊炎是化脓球菌侵犯毛囊口周围,而局限于毛囊上部的炎症。发病初期以红色充实性丘疹为主要症状,以后迅速发张为脓疱,中间有毛发贯穿,周围有炎性红晕,继而干燥结痂,愈后不留痕迹。毛囊炎患部疖肿较大时,可有发热,头痛及乏力等全身症状,白细胞数增高。面部疖肿如合并颅内感染时,面部肿胀严重,可伴寒战,高热,头痛等海绵窦感染性栓塞。因此,毛囊炎的治疗,不容忽视。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之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偶有表皮葡萄球菌、链球菌、假单孢菌属和类大肠杆菌,主要发生于免疫力低下或糖尿病患者,多因抓搔,皮肤受损,病原菌乘机入侵毛囊,而引起炎症。此病症的发生也与职业或与某些治疗因素有关。经常接触焦油类物质,或长期应用焦油类物质或皮质类固醇激素药物,以及皮肤经常接受摩擦等刺激,均为本病的诱发因素。

中医学认为,毛囊炎多由于平素喜食肥甘厚味,过食辛辣煎炸、烧烤食物或过多烟酒,而使湿热内生,湿热内蕴,外受热邪,熏蒸肺系,蕴结肌肤,郁久化热,热盛肉腐成脓,脓毒流窜,相互贯通,发为本病。或素体虚弱,卫外不固,外感热毒,正虚邪实,缠绵持久,日久难愈;或因皮肤不洁,复遭风毒侵袭,风外搏结所致。

【TP】大椎、养老、手三里、臂臑

艾灸疗法治疗本病时,以清热祛风、除湿解毒、益气养阴为主要原则。用线香灸的灸法灸治大椎、养老、手三里、臂臑,用艾条雀啄灸的方法灸阿是穴3~5分钟,以局部皮肤红润为度。隔天灸1次,5次为一个疗程。也可采用隔蒜灸阿是穴的方法,将新鲜的独头蒜切成厚约0.2厘米的薄片,上面用针穿孔,将蒜片放置在患处,并在上面放置艾炷点燃施灸,当患者感到灼痛时,即可更换艾炷。每次连灸10壮,每天灸1次,10次为一个疗程。

毛囊炎的治疗应及时,避免长时间得不到有效治疗引起的深部发展,如果形成疖后,患者则需要开刀引流。部分患者早期不重视,或者是使用激素类、抗生素药物(罗红霉素、阿奇霉素),由于激素类、抗生素药物见效特别快,误导患者以为治好了,等激素药效过后就会又复发了,并且长期用抗生素类药物,使身体有了耐药性,以后在使用就没有任何效果,最终导致反复发作,甚至症状加重。毛囊炎发病时要以外用肤平乐治疗为主,如果毛囊炎症状严重者及多发性毛囊炎者,可口服抗生素配合治疗。

治疗毛囊炎首先要讲究皮肤的清洁卫生,同时要避免搔抓等刺激。特别是头部,由于毛发多、皮脂腺和汗腺较丰富,排泄物也多,所以更应该保持清洁卫生。患者平时要尽量少食刺激性食物、动物性脂肪,戒除吸烟及喝酒的习惯,多吃水果和蔬菜并保持每天通便。如果是糖尿病患者应该及时进行治疗,这样可以防止诱发毛囊炎。积极治疗瘙痒性皮肤病、全身慢性消耗性疾病,积极锻炼身体,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

白癜风的经络调治法

白癜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皮肤病,以局部皮肤呈白斑样为主要特征,它虽然不会危及生命,但是顽固难愈,给患者的工作和生活造成巨大困扰。白癜风可诱发多种疾病,如恶性贫血、斑秃、银屑病、恶性肿瘤、支气管哮喘、类风湿关节炎和白内障等疾病以及并发甲亢等疾病。

本病常偶然发现。皮损可发生于任何部位,但以面颈和手背多见。皮损为形态各异、大小不等的圆形或不规则形的白色或乳白色的斑点或斑片,逐渐扩大,表面光滑,无鳞屑,不痛痒。边界清楚,边缘可有色素沉着带,中央有岛状褐色斑点。患处毛发也可变白,可单发,也可多发或泛发,常对称分布。本病不危及健康,但患病后影响美观,可使患者精神不安。病程缓慢,往往经年累月难愈,长期存在,持续终身,但亦有少数病轻者可自行消失。

现代医学则认为白癜风是一种色素脱失性病变,与遗传、自身免疫、神经化学因子、黑色素细胞自身破坏等因素有关。此外,强烈日晒、内分泌失调、感染等疾病、接触某些化学物质均有诱发白癜风的可能,也偶有因外伤引起者。中医认为,本病多因情志内伤,肝气郁结,气机不畅,复受风邪于皮肤,至气血失和,血不能养肌肤而成,或亡血失精,气滞血瘀,血水荣肤而酿成白斑。

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依赖脏腑的功能,而脏腑的功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基础则是气血。气血通过经络输送到各个脏腑及包括皮肤在内的全身组织,因此,脏腑、气血、经络、肌肤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外邪通过皮肤侵入机体,导致脏腑气血功能失调而出现疾病。反之,脏腑、气血的病变,同样可以通过经络反映到皮肤体表而出现白癜风。中医认为,白斑是由于气血不足,使皮肤不得营养而变白。因此对于本病的治疗,主要以活血祛风、调和气血为主,配合外治法,以局部与整体相结合的方法并治,方可取得显效。

【TP】肺俞、曲池、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昆仑、阳谷、手三里、中渚、风市穴、丘墟、太冲

艾灸疗法治疗白癜风,主要以疏风通络、调和气血或疏肝理气、活血化瘀为主要原则。治疗时以肺俞、曲池、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阿是穴(即白斑部位)为主穴,若白斑发于头面部,则加灸昆仑、阳谷;白斑发于上肢,加灸手三里、中渚;白斑发于下肢,则加灸风市穴;发于阴部加灸丘墟、太冲。

采用艾炷直接灸时,每次选3~5个穴位,每个穴位灸3~5壮,每天灸治1次,10次为一个疗程。白斑范围大者,可在白斑范围内增加施灸点。也可以用药炷进行灸治,取桑叶、当归、白蔻仁、五倍子、威灵仙各100克,石菖蒲、白芥子各30克,全蝎10克,将上述药物放在一起研成细末,将药末制成药炷在患处,每天灸治1次,每次灸3~5壮,10次为一个疗程。发疱灸对于白癜风的治疗,也有一定的作用,取斑螫酊灸液涂擦白斑上,涂药2~8小时后就会出现水疱,用消毒针头刺破水疱,3~5日结痂脱落,每周1次,7~8次后白斑可愈。

因为白癜风具体致病原因尚未未明,所以目前并没有特效治疗方式,且该病很难根治。艾灸治疗对于白癜风有一定疗效,少数病人的症状会减轻甚至治愈。白癜风患者在治疗时应树立信心,坚持长时间的治疗。同时尽量不要食用禁食羊、鹅、草鱼、韭菜等,多吃一些有利于皮肤色素生成的食物,如黑芝麻、紫菜、海带等。平时也应适当进行日光浴有。

湿疹的经络调治法

提到疹就一定会提到湿,仿佛湿疹是一个名词一样。从医学的角度看疹子就是皮肤表面凸起的小颗粒,那为什么会和“湿”一定联系在一起呢?那是因为人体的皮肤也是要呼吸的,毛孔就是呼吸的通道,出现疹子就意味着这些毛孔不通了,被堵上了。是什么让这些毛孔出现瘀堵的呢,原来就是湿。湿这种东西有一个特别讨厌的地方就是黏稠,有湿的地方就一定会发生黏滞的现象。所以当体内的湿非常多的时候就把毛孔都堵住了,疹子就慢慢出现了。说到底疹子的病根就在湿上,所以一般都会把它俩连在一起说成湿疹。

中医治湿疹的方针,是把体内积聚的湿和热引发出来,再予以排除,同时要改善体质,使机能恢复正常,驱邪与扶正兼顾,疗效更好。

中医将湿疹分为湿热浸淫、脾虚湿蕴、血虚风燥三种类型。湿热浸淫型湿疹发病急,可泛发全身,初起皮损潮红灼热,肿胀,继而粟疹成片,流水,奇痒,伴身热,心烦日渴,大便干,小便短赤;脾虚湿蕴型发病较缓,皮损潮红,可见鳞屑,食少便溏、神疲体倦;血虚风燥型湿疹病程长且易反复发作,皮损色暗或色素沉着,剧痒。皮损表面有抓痕、血痴和脱屑,伴头昏乏力,口干不欲饮。

【TP】脾俞、阴陵泉、足三里、三阴交、百虫窝、曲池、风市、大椎、中脘、天枢肾俞、太溪

艾灸疗法在治疗湿疹时,以请热利湿、养血祛风为主,多取病变局部及阳明、太阴经肠穴。取脾俞、阴陵泉、足三里、三阴交、百虫窝为主穴,瘙痒剧烈者加曲池、风市;发热加大椎;纳少、腹胀、便溏者加中脘、天枢;腰酸肢软加肾俞、太溪。具体灸法有以下几种:

1.艾炷直接灸

根据患者的病情每次选取3~5个穴位,取枣核大的艾炷放置在穴位上点燃施灸额,以局部皮肤红润为度,每个穴位每次灸3~5壮,每天施灸1次。

2.雀啄灸

每次选取3~5穴,施常规雀啄灸,每穴每次灸15~20分钟,每次l次,7次为一个疗程。

3.隔蒜灸

取蚕豆大小的艾炷进行常规的隔蒜灸,每次选用3~5个穴位,每个穴位每次灸3~5壮,隔天灸1次,7次为一个疗程。

除了艾灸法之外,还有一些外部疗法,也很适合这个病的治疗,因为治疗迅速有效,不需要复杂的辩证分析,也对治疗手法没有严格要求,因此应用也十分广泛。常用的外部疗法有熏洗法、外敷法、热熨法等。

1.熏洗法

用白鲜皮、苦参、土茯苓、地肤子、蛇床子、连翘、金银花各30克,紫草、荆芥、防风、甘草各10克、赤芍12克、蝉蜕6克,纱布包好,水煮沸15~20分钟,将药汤倒于盆中,先熏后洗患处,每天2次。每天1剂,3剂为1疗程。

如果病变局部红肿,选加板蓝根、丹皮、蒲公英、紫花地丁;渗水成疮,选加黄芩、黄柏;结痂干燥并奇痒,选加地龙、乌梢蛇、白花蛇;病变在上半身,加野菊花、夏枯草;病变在下半身,加黄柏、白花蛇舌草。

如果湿疹在****部位,用五倍子、蛇床子、生黄柏、苦参各30克,土槿皮、白藓皮、赤石脂各20克,石榴皮、紫草各15克,装于纱布袋中,水煎汤,先熏后洗****部,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30分钟。

2.外敷法

由白芷、苦参、夏枯草、青黛、黄柏、蛤粉、枯矾、雄黄、乌贼骨、冰片等制成的清湿散,用醋或麻油调敷患处,每日1次。

3.热熨法

取鱼腥草、白藓皮、苦参、苏叶、黄柏、紫草、大枫子(打)、苍耳子(打)各30克,浸于75%酒精中2周,酒精以漫过药物为度。滤出酒精,瓶装备用。用时将上述药液浸湿棉垫,敷于患处。用电吹风的热风对准棉垫吹,每天2次,每次20分钟。如果此过程中棉垫被吹干,可再加药液。

除了外治之外,湿疹患者还应该不吃能加剧疾病及引致机体敏感的刺激性食品,如酒、辛辣煎炸的食物、虾、蟹、牛肉等。如果不加注意,一面用药排毒,另一面又吃进带毒食物,湿疹怎么可能痊愈。同时患者还应该避免各种刺激皮肤的因素,例如搔抓、用碱性强的肥皂或过热的水洗浴、不要让阳光直晒着患湿疹的地方等。避免湿疹进一步加重。

带状疱疹的经络调治法

当人的免疫力降低时,往往会容易诱发各种疾病。带状疱疹就是众多疾病中的一种。当机体受到某种刺激(如创伤、疲劳、恶性肿瘤或病后虚弱等)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时,潜伏病毒被激活,沿感觉神经轴索下行到达该神经所支配区域的皮肤内复制产生水疱,同时受累神经发生炎症、坏死,产生神经痛。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性皮肤病,中医将其称为中医称为“缠腰火龙”、“缠腰火丹”。民间俗称“蛇丹”、“蜘蛛疮”。本病好发于成人,春秋季节多见。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呈显著上升。

带状疱疹发病前会出现轻度乏力、低热等症状,患处皮肤有灼热感或者神经痛,持续1~3天,亦可无前驱症状即发疹。本病的好发部位依次为肋间神经、颈神经、三叉神经和腰骶神经支配区域,患处常首先出现潮红斑,很快出现豆大小的丘疹,簇状分布且不融合,随后迅速变为水疱,疱壁紧张发亮,疱液澄清,外周绕以红晕;皮损沿某一周围神经呈带状排列,多发生在身体的一侧,一般不超过正中线。

带状疱疹发病起来十分痛苦,神经痛为本病特征之一。带状疱疹的病程一般为2~3周,老年人患者为3~4周,水疱干涸、结痂脱落后留有暂时性淡红斑或色素沉着。当疱疹病毒由脊髓处的神经根向上大脑和脑膜时,就会发生病毒性脑炎和脑膜炎,会表现出较为严重的头痛、四肢抽搐,以及意识模糊等症状,且有生命危险。另外,当疱疹病毒由脊髓处的神经根向体内侵犯内脏神经纤维时,可引起急性胃肠炎、膀胱炎、前列腺炎等病症。少部分人病症消失后,还可留有患部的神经痛。

【TP】尺泽、中府、期门、章门、三阴交、肺俞、肝俞、脾俞

艾灸疗法治疗此病,以清除体内湿毒为主要原则,处方有两组,可交替使用。第一组为尺泽、中府、期门、章门、阿是穴(疱疹局部);第二组为三阴交、肺俞、肝俞、脾俞。具体操作方法是:将点燃的艾条在距穴位2厘米处施灸,以局部感到温热为度。每穴灸10~15分钟,每日灸治1次,10次为一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3日。

此外,局部有水疱者可用雄黄解毒散30克加化毒散3克混匀水调或用新鲜马齿苋(或白菜帮捣烂)混合调用。患病后应及时治疗,防止留有神经疼痛的后遗症。后遗神经痛者用黑色拔膏棍或脱色拔膏棍热贴。

中医认为,本病为湿热火毒蕴结肌肤所生,故该病患者应忌食辛辣致热食品。慎食肥甘油腻之品:肥肉、饴糖、牛奶及甘甜等食物,多具滋腻、肥甘壅塞之性,易使本病之湿热毒邪内蕴不达,病情缠绵不愈。中医认为,本病多属情志不畅,肝气郁结,久郁化火,复感毒邪而致,而酸涩收敛之品,易使气血不通,邪毒不去,疼痛加剧;还应保持皮肤、衣衫清洁,尽量不要使疱疹破溃,以防继发感染。

荨麻疹的经络调治法

荨麻疹,俗称风团、风疹团、风疙瘩、风疹块(与风疹名称相似,但非同一疾病),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它主要表现为“高出皮肤、边界清楚、时起时消、发无定处的红色或白色瘙痒性风团块”,另外还可伴有发烧、腹痛、腹泻或其他全身性症状。现代医学认为,荨麻疹的产生,主要与食物、药物过敏等因素有关。

荨麻疹跟人体的肺脏关系最大,肺的功能出了毛病,肌肤表面就会被禁锢。这种禁锢可能是一部分的地方出现,也可能是很多地方出现,而且这种禁锢有时候是散开的,身体就会冒虚汗,有时候长时间的关闭着,就像出现硬皮病。所以一定要理解身体的毛发跟肺脏的关系非常密切,这种皮毛的开合肺脏是总开关。有时候身体不光肺脏不好,脾脏也出现问题,就会加重皮肤的问题。那身体里的水汽就没有地方发泄,所以只能在皮肤的表面反复较劲,较来较去就出现了荨麻疹等皮肤病。

一旦出现了荨麻疹最难以忍受的就是痒,一些人的荨麻疹长时间不愈就更加的麻烦,皮肤变成一块一块的不规则风团,表面不是发红就是发白。去了医院,打针、输液、吃药都不管用,还被告知这是过敏的反应。所以荨麻疹会让人变得越来越抓狂,本来就痒得不得了,还对治疗方法弄得心烦意乱。

中医认为此病多为脾失健运,肠胃湿热,湿留肌肤,或气血不足,卫外不固,感受风邪,营卫不和,湿邪不能透达,郁于肌肤腠理之间所致。在治疗上多以活血祛风、燥湿透表、健脾和胃为治则。

【TP】列缺、风门、肺俞、脾俞、膈俞、血海、曲池、中府、章门、风市、内关、上脘、足三里、天枢、大椎、合谷

艾灸疗法在治疗荨麻疹时,主要是以刺激肺经和脾经为主,处方有两组,一组是列缺、风门、肺俞、脾俞、膈俞;另一组是血海、曲池、中府、章门、风市。两组出访可以交替使用。恶心呕吐加内关、上脘;腹痛腹泻加足三里、天枢;发热加大椎、合谷;关节痛者加灸局部腧穴。

以上诸穴均可采用雀啄灸或隔姜灸的灸法,每天灸治1次,10次为一个疗程,疗程间可以休息1~3天。急性荨麻疹的患者可者每天灸治1~3次,不分疗程。若风门、肺俞、膈俞、脾俞采用隔蒜灸或瘢痕灸,则疗效更佳。在治疗期间,应少食或不食腥荤、辛辣之物。若呼吸困难者,应立即去医院抢救。

外部中药擦洗,也可用于治疗荨麻疹。蛇床子、明矾、百部、苦参这四味中药是对皮肤科疾病最有效的药物,只要能用这个方子每天浸泡双脚,让药物的作用通过足底的涌泉穴进入身体,荨麻疹很短的时间就能彻底治好。例如蛇床子可以祛风燥湿,对于荨麻疹一个个风团它的效果特别好,而苦参就可以祛除身体内部的湿气,不让肌肤表面发生郁闭。荨麻疹有一定的顽固性,通过这个洗方祛除肌肤表面的风团之后,最好间隔一段时间再洗一次,一般也就一个月的时间。这样复发也就会被遏制,荨麻疹当然就彻底被治好了。

足癣的经络调治法

足癣是一种传染性皮肤病,俗称“脚湿气”,症状表现为脚趾起小水泡,脱皮,微痒。多发生在足底和趾缝间,致病菌为红色癣菌、石膏样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等,是最常见、最顽固的皮肤真菌感染。

在我国,足癣的发病率甚高,患者以青壮年为最多。运动员和体力劳动者长时间穿不透气的胶鞋、长筒靴等会使足汗蒸发不畅,局部温暖潮湿而形成真菌易于繁殖的良好环境。不经常洗脚换袜,使用公用生活用具如脚盆、拖鞋、浴盆、毛巾等是足癣感染的重要因素,而游泳池、浴室等公共场所则是足癣传播的常见地方。足癣也是自身体股癣、手癣、甲癣的传染源。足癣的活动还与季节有关,多在夏秋季严重。

足癣为什么会传染呢?是因为脚上的小水泡,当小水泡破了里面会有黏黏的浆水出来,而这浆水里有少量的蛋白,细菌就趁机在此“生儿育女”了。因此,要使细菌无法生存下去,光灭菌是不行的,小水泡才是问题的症结所在,如果没有了细菌的生存条件,你请它来它也不会来。

那这些小水泡又是怎么形成的呢?中医认为,这些水泡是因为经络不通畅造成的,以至于经络里的积液带不出去,就形成了水泡。在人体经络系统中,通往脚上的经络有六条,而经常有问题的是肾经和胃经。脚跟是以肾为主,脚趾是以胃为主,当肾与胃的情况改善了,也就是它们的经络保持较通畅的状态,脚上的小水泡也就没有了。细菌是与我们共存的,没有条件它们就无法繁殖,也就不会产生足癣了。

艾灸疗法治疗足癣,以清热除湿、解毒止痒、健脾燥湿、养血润肤为治疗原则,艾灸的温热火力直达病灶,有利于气血通达,病症得以解除。令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取阿是穴(即足癣患处),术者将艾条点燃后,在距离患处皮肤2厘米处施回旋灸,每次灸20~30分钟,每天灸1次,10次为一个疗程。此病的病程较长,应坚持治疗。

此外,如果患了足癣,就找肾经和胃经来帮忙。只要每天坚持敲肾经和胃经,让它们始终保持通畅状态,就能从根本上解决足癣问题。另外,脚气治愈后,治疗期间不要吃辛辣、油腻的食物。保持足部清洁干燥。如果患者为汗脚,则应穿布鞋。务必切断真菌的感染源:在鞋内放置福尔马林棉球,对使用过的鞋袜等物品进行消毒;勤换袜子,不要与其他人共用毛巾、浴盆等;在公共场所,要特别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痔疮的经络调治法

俗话说“十人九痔”,痔疮是现代人特有的常见病,很多人都会有或轻或重的****疾病。它是生长在****部位的一种疾病,是人类特有的常见病、多发病,它的生长、发展与人们的生活习惯、工作学习环境、行走劳累、饮食睡眠有很大关系。那么,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该怎样防治呢?

1.脚尖走路,让痔疮难成气候

痔疮最主要的症状是便血和脱出,大便时反复多次出血,会使体内丢失大量的铁,引起缺铁性贫血。用脚尖走路可以减轻痔疮的困扰,让身体进入健康的“良性轨道”。具体做法如下:走路时,双脚后跟抬起,只用双脚尖走路。在家中早晚2次,每次各走100米左右。长期坚持下去有利于提肛收气,还能让****静脉瘀血难以形成痔疮。

2.经常冷敷防痔疮

冷敷也是个不错的方法。具体操作方法是:每天大便后,用毛巾或手指蘸水敷或清洗****。冷水洗不但能清洁****,还能使****收缩,防止大便引起****发胀和下垂。坚持这个简单的方法,可有效预防痔疮,得了痔疮的人坚持使用这个方法也能减轻痛苦。

3.适合久坐之人的痔疮防治神功

上班族由于久坐的原因,患痔疮的比例非常大,这里有一种适合久坐之人的痔疮防治功法,很简单,效果也很好。

站立,双脚后跟抬起,稍微停留几秒钟再放下,如此坚持100下,每天2次,10~15天就会好转。

此外,民间还有一个独特的妙方,对外痔疗效极佳:将无花果叶放入瓷盆中,盖上锅盖熬煮20分钟,趁热熏洗患处,每日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