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爱吃香蕉
香蕉中钾质含量丰富。当你特别想吃香蕉时,说明你的身体缺钾。当感到压力紧张时,我们的新陈代谢就会加快,因而使钾的水平下降。钾含量高的香蕉,正好作补充。
7.爱吃冰淇淋
冰淇淋是乳制品,含有钙质,砂糖含量很高,低血糖患者和嗜吃甜食的人,很难抵挡它的诱惑。
8.爱吃咸鱼
因咸鱼中含有高盐分,人体肾脏在排除这些过高的盐分的时候,负担非常重。爱吃咸鱼的人应注意肾脏病、高血压。肾脏不好的人最忌讳吃得太咸,对咸鱼,能不碰就不碰。
9.爱吃泡菜
泡菜又酸又咸,胆、肝和肾脏功能不佳的人,可能对泡菜特别喜欢。
总之,如果你的口味突然发生了变化,这是身体内部的反应,这也是身体的智慧,可能医生都不知道你体内缺什么,但身体已经用口味偏好的方式告诉你了。而你所要做的,除了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之外,更要注意自己的健康状况,一旦有什么不适,应及时就医。
一日三餐,必须要遵循规律——《内经》日常饮食法
《黄帝内经·素问》有云:“故饮食饱甚,汗出于胃。……故春秋冬夏四时阴阳,生病起于过用,此为常也。”告诉我们,吃得太多也会得病。因此,一日三餐要定时、定量、饥饱适中,才能有好的身体。两餐间隔的时间要适宜,时间间隔太长常会引起高度饥饿感,影响人的劳动和工作效率。间隔时间如果太短,上顿食物在胃里还没有消化,就接着吃下顿食物,会使消化器官得不到适当的休息,消化功能就会逐步降低,影响食欲和消化。
1.生物钟与一日三餐:人体内的消化酶在早、中、晚这三段时间里特别活跃,就说明了在什么时候吃饭是由生物钟控制的。
2.大脑与一日三餐:人脑每天占人体耗能的比重很大,而且脑的能源供应只能是葡萄糖,每天大约需要110~145克。而肝脏从每顿饭中最多只能提供50克左右的葡萄糖。经过一日三餐,肝脏才能为大脑提供足够的葡萄糖。
3.消化器官与一日三餐:固体食物从食道到胃约需30~60秒,在胃中停留4小时才到达小肠。因此,一日三餐间隔4~5小时,从食物的消化时间上看也是比较科学的。
4.三餐中食物的选择:一日三餐的主食和副食应该荤素搭配,动物食品和植物食品要有一定的比例,最好每天吃些豆类、薯类和新鲜蔬菜。一日三餐的科学分配是根据每个人的生理状况和工作需要来决定的。如按食量分配,早、中、晚三餐的比例为3﹕4﹕3,如果按照每天吃500克主食来算,那么早晚各应该吃150克,中午吃200克比较适合。
除此之外,一日三餐在冷热的把握上也要注意。中国人一向讲究“趁热吃”,这是怕吃了寒凉的东西会生病,但是热食也要有限度,不能一味的贪热,更不能贪凉,要把握“热无灼灼,寒无沧沧”的原则。古代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就指出:“热食伤骨,冷食伤肺,热无灼唇,冷无冰齿。”所以,膳食应当注意冷热平衡。
1.热食的危害
从冒着热气的面条,到热乎乎的粥,以及滚烫的火锅,中国人的饮食一直离不开“热”这个字。这是因为亚洲人的体质相对较弱,吃热食可以为身体提供更多的能量,帮助人们御寒保持体温。相比之下,欧美等地的人体格更壮,平时吃得食物本身热量更高,因此对食物温度没有特别的要求,所以他们的饮食结构中冷食较多。
但是,现在却有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饮食过热和食道癌等多种消化道疾病息息相关。这是因为人的食道壁是由黏膜组成的,非常娇嫩,只能耐受50℃~60℃的食物,超过这个温度,食道的黏膜就会被烫伤。过烫的食物温度在70℃~80℃左右,像刚沏好的茶水,温度可达80℃~90℃,很容易烫伤食道壁。如果经常吃烫的食物,黏膜损伤尚未修复又受到烫伤,可形成浅表溃疡。反复地烫伤、修复,就会引起黏膜质的变化,进一步发展变成肿瘤。
2.凉食更不可取
在炎热的夏天,人们往往会通过吃冷饮的方式来为身体降温,缓解燥热。但总是吃冷饮会伤害“胃气”,降低身体的抵抗力。《内经》理论所说的胃气并不单纯指“胃”这个器官,而是包含脾胃的消化(消化食品)、吸收能力,后天的免疫力和肌肉的功能等。
其实,夏天喝点绿豆汤就是很好的清凉解暑方,适当增加白萝卜、莲子、黄瓜、冬瓜、香蕉、橙子等凉性食物的摄入,每天吃点凉拌菜也是不错的习惯,可以调和体内摄入的高热量、高油脂食物。此外,有关学者研究证实,喝凉开水对人体大有好处,也是最解渴的饮料。冬季若每天都喝点凉开水,还有预防感冒和咽喉炎的作用。
总的说来,最健康最合适的食物温度是“不凉也不热”。许多家长在给小宝宝喂饭时,都会吹至微温后再喂,其实,这个温度对成人来说同样是最合适的。用嘴唇感觉有一点点温,也不烫口,就是最适宜的。
同样,人们在饮水时也应该讲究温度。日常最好饮用温水,水温在18~45℃之间。过烫的水不仅会损伤牙齿的珐琅质,还会强烈刺激咽喉、消化道和胃黏膜。即使在冬天,喝的水也不宜超过50℃。如果实在怕冷,可以多吃些姜、胡椒、肉桂、辣椒等有“产热”作用的食物,既不会损伤食道,还有额外的保健功效。
食饮有节,终享天年——《内经》平衡饮食观
说到饮食,大家都知道一个健康观念,那就是:平衡饮食。《内经》有云:“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其中“饮食有节”,既指饮食要有节律、节制,又指饮食要平衡。从现代营养科学来讲,平衡饮食就是使营养需要与饮食供给之间保持平衡状态,热能及各种营养素满足人体生长发育、生理及体力活动的需要,且各种营养素之间保持适宜比例的饮食。
为什么要平衡饮食?因为平衡饮食能为人体提供充足的热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充足的无机盐、维生素和适量的纤维素,既满足人体的各种需要,又能预防多种疾病。那么,我们又如何才能做到平衡饮食呢?《内经》有云:“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结合这一理论,饮食平衡当做到以下几点:
1.食物多样,谷类为主
人类的食物是多种多样的,各种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不完全相同。除母乳外,任何一种天然食物都不能提供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素。平衡饮食必须由多种食物组成,才能满足人体各种营养需要,达到营养合理、促进健康的目的,因而提倡人们要广泛食用多种食物。多种食物应包括以下五大类:
(1)谷类及薯类:米、面、杂粮、马铃薯、甘薯、木薯等,主要提供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膳食纤维及B族维生素。
(2)动物性食物:肉、禽、鱼、奶、蛋等,主要提供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A和B族维生素。
(3)豆类及其制品:大豆及其他干豆类,主要提供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矿物质和B族维生素。
(4)蔬菜水果类:鲜豆、根茎、叶菜等,主要提供膳食纤维、矿物质、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
(5)纯热能食物:动、植物油、淀粉、食用糖和酒类,主要提供能量,植物油还可提供维生素E和必需脂肪酸。
2.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蔬菜与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蔬菜的种类繁多,不同品种所含营养成分不尽相同,甚至悬殊。红、黄、绿等深色蔬菜中维生素含量超过浅色蔬菜和一般水果,我国近年来开发的野果,如猕猴桃、刺梨、沙棘、黑加仑等也是维生素C、胡萝卜素的丰富来源。而水果含有的葡萄糖、果糖、柠檬酸、果胶等物质又比蔬菜丰富。红黄色水果,如鲜枣、柑橘、柿子、杏等是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的丰富来源。薯类含有丰富的淀粉、膳食纤维,以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我国居民近十年来吃薯类较少,应当鼓励多吃些薯类。
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的膳食,对保持心血管健康、增强抗病能力、减少儿童发生眼干燥症的危险及预防某些癌症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常吃奶类、豆类或其制品
奶类除含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和维生素外,含钙量较高,且利用率也很高,是天然钙质的极好来源。我国居民膳食提供的钙质普遍偏低,平均只达到推荐供给量的一半左右。大量的研究工作表明,给儿童、青少年补钙可以提高骨骼密度,给老年人补钙也可以减缓其骨质丢失的速度。因此,应大力发展奶类的生产和消费。豆类是我国的传统食品,含丰富的优质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钙、维生素B、烟酸等,所以应大力提倡多吃豆类,特别鼓励对大豆及其制品的生产和消费。
4.吃适量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
鱼、禽、蛋、瘦肉等动物性食物是优质蛋白质、脂溶性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良好来源。动物性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更适合人体需要,且赖氨酸含量较高,有利于补充植物性蛋白质中赖氨酸的不足。肉类中铁的利用较好,鱼类特别是海产鱼所含不饱和脂肪酸有降低血脂和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动物肝脏含维生素A极为丰富,还富含维生素B、叶酸等。我国相当一部分城市和绝大多数农村居民平均吃动物性食物的量还不够,应适当增加摄入量。但部分大城市居民食用动物性食物过多,吃谷类和蔬菜不足,这对健康不利。
肥肉和荤油是高能量和高脂肪食物,摄入过多往往会引起肥胖,这也是某些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应当少吃。目前猪肉仍是我国居民的主要肉食,猪肉脂肪含量高,应发展瘦肉型猪。鸡、鱼、兔、牛肉等动物性食物含蛋白质较高,脂肪较低,产生的能量远低于猪肉,应大力提倡吃这些食物,适当减少猪肉的消费比例。
5.食量与体力活动要平衡,保持适宜体重
进食量与体力活动是控制体重的两个主要因素,食物提供人体能量,体力活动消耗能量。如果进食量过大而活动量不足,多余的能量就会以脂肪的形式积存,即增加体重,久之发胖;相反,若食量不足,劳动或运动量过大,则会因能量不足引起消瘦,造成劳动能力下降。因此,需要保持食量与能量消耗之间的平衡。脑力劳动者和活动量较少的人应加强锻炼,参加适宜的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而消瘦的儿童则应增加食量和油脂的摄入,以维持正常生长发育和适宜体重。体重过重或过轻都是不健康的表现,可造成抵抗力下降,易患某些疾病,如老年人的慢性病或儿童的传染病等。经常运动能增强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功能、保持良好的生理状态、提高工作效率、调节食欲、强壮骨骼、预防骨质疏松。三餐分配要合理,一般早、中、晚餐的能量分别占总能量的30%、40%、30%为宜。
6.吃清淡少盐的食物
吃清淡食物有利于健康,少吃咸、甜、油性食物,不要过多地吃动物性食物和油炸、烟熏食物。目前,城市居民油脂的摄入量越来越高,这样不利于健康。我国居民食盐摄入量也过多,平均值是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值的两倍以上。流行病学调查表明,钠的摄入量与高血压发病呈正比,因而食盐不宜过多。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人每日食盐用量不超过6克为宜。食物钠的来源除食盐外,还包括酱油、咸菜、味精等高钠食品,及含钠的加工食品,应从幼年就养成少盐的饮食习惯。
谷肉果实,无使过之——《内经》论食忌问题
饮食禁忌,简称食忌,俗称“忌口”。对此,《内经》指出:“谷肉果实,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意思是说,病邪被祛除体外后,应以五谷、五谷、五果、五菜根据五脏阴阳情况而食之,以尽除其病,但不要令五味太过或太偏,以免对身体选成伤害。因此,一个高明的医师,称职的药师都能够熟练掌握饮食禁忌,一个对自己健康负责的患者,对此也十分关注。祖国医学在数千年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了一系列有益于治疗疾病的服药宜忌经验。这里仅就服药时的饮食禁忌作一简介,以期能对治疗疾病,恢复健康有所帮助。
一般来说,在服药期间,对于生冷、黏腻、辛辣、不易消化及有特殊刺激性的食物,都应根据病情的需要和处方中药物的性味,予以避免或节制。如寒性病症不宜食生冷瓜果、油腻食物;热性病症不宜食辛辣、温燥食物;有咳嗽症状的病人,饮食不能过甜、过咸、过于油腻,也不要吃辣椒,尽可能避免烟、酒。疮痈肿毒、皮肤瘙痒不宜食鱼、蛤、牛、羊等腥膻食物;风寒郁表,恶寒高热而厌油者,应忌油腻、酸涩之食品;肾病水肿者饮食宜清淡,肝病者忌酒,肺病者忌烟等,此外,在古代文献上有:常山忌葱,地黄、何首乌忌葱、蒜、萝卜;薄荷忌鳖肉,茯苓忌醋,鳖甲忌苋菜,土茯苓、使君子忌茶,蜂蜜反生葱等。均有很好的临床意义。下面我们根据不同的药物,来具体分析一下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