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唐诗三百首大师导读
36536400000008

第8章 宋之问

【作者简介】

宋之问(约656—约713),字延清,一名少连,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一说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县)人。初唐时期著名诗人,上元二年(675年)登临“龙门”,入仕途。宋之问诗风格华丽柔靡。他长于律诗,对唐代律诗成型产生一定影响。有《宋之问集》传世。

·题大庾岭北驿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

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赏析】

大庾岭在今江西大庾,岭上多生梅花,故又名梅岭。古人认为大庾岭是南北的分界线,传说十月北雁南飞至此而回,不再过岭。这首五言律诗是宋之问流放途中经大庾岭时在岭北驿馆写成的。诗人被贬谪到岭南,越岭跋涉,内心不禁悲凉凄苦,感慨中作此诗。诗中表达其流放途中孤寂凄凉的心境以及对故乡无限的思念之情。

前两联“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阳月”指农历十月,“殊未已”,更没有停止。传说农历十月,南飞的大雁,到这里就停止了前行,等待明年春天返回,可是诗人南行至此却不能停滞,他还要翻山越岭到岭南去,不知道哪一天才能回来。

这里将大雁可至此停留反衬自身南行未已,将大雁北归有期反衬自身北归无期,由雁及人的比兴手法以及雁与人的鲜明对比,将诗人内心的幽怨、思乡等复杂情感表现得委婉曲折。

颈联“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描写眼前大庾岭的景色。“瘴”即瘴气,南方湿热,山林间容易产生致病的瘴气。这一联的意思是黄昏时分,江潮落定,江面平静异常;山林昏暗,致病的瘴气缭绕不散。这里描绘了瘴气如烟、寂静冷清的森林图景,刻画了一个昏暗迷离的境界,以景衬情,强烈而细腻地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凄凉孤寂与迷茫痛苦。

南朝时期宋盛弘之《荆州记》中载有陆凯一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何所有,聊赠一枝春。”尾联“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即是化用此诗,表达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明晨踏上岭头,在行路上回首北望故乡,见到的应该是这岭头上盛开的梅花。看到岭头红梅朵朵,诗人多么希望能像陆凯一样“折梅寄故人”,寄一枝梅,去抚慰家乡的父老乡亲。全诗以此虚景收尾,含而不露,令人回味无穷。

《旧唐诗·宋之问传》称:“之问被窜谪,经途江、岭,所有篇咏,传布远近。”这首诗内容切实,情感凄婉延绵,是宋之问贬谪时期所作的蕴含真情实感的名篇,也是唐诗中的思乡佳作。

【大师导读】

前四句一气旋折,神味无穷。

——孙洙《唐诗三百首》

·渡汉江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赏析】

此诗是宋之问从泷州贬所逃归,途经汉江时写成的。全诗用浅近晓畅的语言,刻画了一个长年漂泊在外,即将回到家乡的游子矛盾复杂的心情。“汉江”,指汉水中游的襄河,这是诗人返归洛阳必经之路。

首二句“岭外音书断, 经冬复历春。”中“岭外”,指大庾岭以南,即岭南;“经冬”经过冬天;“历春”度过春天。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我远居岭南的一些日子里,家乡的音信断绝,得不到一点消息。我就这样在异乡年复一年渡过了漫长的贬谪生活。这两句主要叙述诗人贬谪岭南的寓居生活,反映出他孤寂悲苦的心情以及对故乡和亲人无限思念之情。

在这里,诗人用“断”、“复”二字将与故乡的空间隔绝、与亲人的音信断绝以及贬谪生活的漫长悠久依次逐层展现出来。他独居岭南,内心本已悲苦不已,加上音信全无,与世隔绝,失去了最起码的精神支撑,悲伤凄苦,度日如年。这两句为引出下文即将归家时的复杂情绪奠定了基础。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写宋之问即将到家内心激动不已,急切地想知道家里的情况,又不敢询问路人的矛盾心情。久别家乡,如今即将到家,本应“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但诗人却一反常情。结尾两句“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给出了这种反常的原因。多年寓居岭南失去家乡的消息,这些年头家乡发生什么事情宋之问全然不知。他很想得知家中近况,却又恐得知家中发生不幸,于是“近乡情更怯”,又因为“情更怯”,才“不敢问路人”。这两句文脉清晰流畅,将宋之问内心的激动和惶恐全然真切地演绎出来了。

宋之问在简短的诗句里,以真挚浓烈的情感,自然蕴藉的语言,将归途游子的复杂矛盾心情深切地展现出来了,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大师导读】

实历苦境,皆以反说,意又深一层。

——钟惺《唐诗归》

隔岁无书,故近乡反不敢问,忧喜交集之词。

——唐汝询《唐诗解》

常情写来,遂成奇情。

——宋宗元《网师园唐诗笺》

真切之急,人人有此情,不能为此语。

——黄周星《唐诗快》

第一句言道阻且长,第二句言岁月淹留。渡汉江则家乡渐近矣。见来人而不敢问,盖恐家中或生事变,因音书久绝故也。

——王文濡《唐诗评注读本》

宋之问贬后之作,尤富于真挚的情绪,凄楚的声调。

——郑振铎

“经冬复历春”,这样的诗句,一般应解释为经过好几年。但根据宋之问的传记资料,他在泷州的时间不久,那么,这一句恐怕应理解为经过一个冬季和春季。第二联叙述诗人的心情,越是已近家乡,遇到从家乡来的人,越是不敢打听家乡的消息。在交通不便,书信难通的古代行旅情况下,这首诗刻划出了回乡旅人的心情。

——施蛰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