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思想和运动
36544700000036

第36章 论分析

正如我们还要说明的那样,概念通过把这两个相反的事物连接呈现出来也就变得平常了。人们几乎不是在具体的现实上一次性采用两种相反的观点,并且这个具体的现实也不会归入两种对立的概念。那是一个论题和一个反论题,人们总是徒劳地从逻辑上调和它们,因为前所未有的简单的原因,再加上一些概念或者观察点,人们将会做出许多事情。但是关于通过直觉而被把握的对象,人们在这两种情况中轻松地就走向了两个相反的概念;并且,因为看到了从现实中出来的论题和反论题,人们一下子就明白了这个论题和反论题是如何对抗的,并且它们又是如何和解的。

确实应该为了这个而进行一个颠覆,即推翻理智通常习惯于的工作。思考通常在于从概念走向事物,而不是从事物走向概念。认识一个现实,我们是从“认识”这个词的一般意义上说的,采用已经有的概念,给它们定量,把它们联合为一个整体直到我们获得一个真正有用的相等物。但是不应该忘记,理智正常的工作离成为一个大公无私的工作还远得很。一般说来,我们不是以为了认识而认识为目的,但我们是为了一个可以获取的利益而认识,为了一个可以收回的好处而认识,最终是为了一个令人满意的利益而认识。我们努力去寻找,要认识的对象在哪个点上会是这个或者那个东西,它会进入哪个已经知道

的类型,它必须告诉我们它运用的是哪种类型的行为、手段或者姿势。这些不同的行为和可能的态度同样是我们思想概念的指导,并且是一次性确定了的;剩下的就是跟随这些概念;这其中准确地包含了概念在事物上的运用。把一个概念放到一个物体上去,这就是要求物体做那些我们已经为它做了的事。给物体贴上一个概念的标签,就是用准确的术语标记出物体应该向我们推荐的行为或者态度的种类。因此,所有的知识准确地说都朝向一个特定的方向,在那里人们可以获取一个特定的观察点。

确实,我们的利益常常是复杂的。而这正是为什么我们对于同一个对象的知识会朝向几个不同的连续的方向,并且还会改变知识的观察点。在这些通常的含义上,这其中包含着一个对于对象的“广泛的”和“内涵的”知识,于是,对象不是被带回到一个单独的概念而是几个概念,并且它被认为参与了这些概念。那么,对象是如何一下子参与到这么多的概念中的呢?

事实上这是一个没有实际用处的问题,并且也是人们不会提出的问题。因此,它是自然的,它是合理的,我们通过并列和定量把概念置于日常生活中。没有哪一个哲学困难不是来自于日常生活的,因为通过默认的约定,我们避免了研究。但是把这个有效的解决办法运送到哲学上去,在这里继续从概念走向事物,为了这个对于事物的公正的认知,人们这次想要追寻这个认识本身,于是他们就运用一种认知方式——这个认识方式是

借鉴于一个确定的利益,并且通过定义它包含了一个从外部对象上得到的观点。这等于把痛转向了人们的目标,给哲学判定一个永久的处于学院中的争执,把矛盾放在对象和方法的中心。

或者并不存在这样一种哲学,即它关于事物的所有知识都是以利益为目的实用知识,或者哲学研究就在于要通过直觉的努力把自己放在对象本身中。

为了理解这个直觉的本质,为了精确地确定直觉会在哪里结束,分析又在哪里开始,我们应该回到已经说过的时间的流动性问题上。

人们注意到,分析所导致的概念或者图表在人们思考它们的期间在根本性质上是不动的。我完全从内在生活中独立出这个心理学的实体,我称为一个简单的感觉。然而我对这个感觉进行了研究,我假设它还是原来的样子,如果我在其中发现了某些变化,我就会说那里不是有唯一的一个感觉,而是几个连续的感觉。并且我会把不变性带给这些连续的感觉中的每一个,而这个不变性首先要被赐予感觉的整体。无论如何,通过把分析推得更远,我可以达到我认为不变的元素。正是在那儿,也只有在那儿,我将会发现活动的坚固的基础,而这也是科学自身的发展所需要的基础。

然而,并不存在任何时候都不变的灵魂状态,尽管这个状态很简单。因为没有记忆就没有意识,没有添加就没有一个状态的连续。从目前的感觉到对过去的时刻的回忆,这其中就包

含着时间。内在的时间是一个记忆的持续的存在,这个记忆把过去延伸到现在,尽管现在清楚地隐藏着过去不断壮大的图像,尽管现在通过自己质量的不断的变化表明了随着人们不断地变老,它自己的负担也变得很重。如果没有过去在现在的继续存在,就不会有时间,就只会有瞬时性了。

如果有人指责,是我让心理状态摆脱了时间——而我只有通过时间才能分析心理状态,那么我会为自己辩护:我的分析所导向的每一个基本的心理状态都是一个占有时间的状态。我会说:“我的分析很好地把内在生活分解为各种状态,每一个状态与它本身都是一致的;只是,因为这个一致性会延伸到确定数量的分或者秒上,所以基本的心理状态不会停止持续下去。

同样地,它也不会变化。”

那个有看到这些确定数量的分或者秒的人,没看到我把这些分秒给了基本的心理状态。这个人只具有一个标志的价值,这个标志就是要我想起心理状态。假设它们是一致的,那么它实际上就是一个变化的、持续的状态。状态,从它本身来说,就是一个持续的未来。我从这个未来中提出质量的一个平均值,我认为这个质量是不变的:我就这样建立了一个稳定的、概括的状态。此外,我还提取出一个一般的未来,这个未来将不再是这个的未来,而是那个的未来,这就是我所说的状态所占有的时间。我们再进一步仔细研究,我发现这个抽象的时间对于我而言,和我所处的状态是一样不动的,这个时间只能通过连

续的质量的变化才能消逝。如果它只有变化的场地而没有实际的内容,那么它就会成为一个不动的地点。我看到,关于这个同质的时间的假说也只是为了要方便具体的不同的时间之间的比较,它准许我们拥有同时性,也允许我们通过时间之间的关系来测量时间的流逝。最终我明白了,在把一个确定数量的分秒的指示放到一个基本心理状态的表现时,我仅仅是回想起状态已经从一个持续的自我中分离出来了,并且我仅仅规定了一个位置,我应该让状态在这个位置上重新回到运动。这是为了把状态从它已经完成了的简单纲要带回到它之前就有的具体形式。但是我忘记了所有这一切,而只是作了一个分析。

这是说分析对不动的事物产生了作用,然而直觉却处于运动或者时间中。而这就是直觉和分析之间很清楚的分界线。人们从可变性本身中认出现实、过去、具体;人们从不可变中认出元素。从定义上来说元素是不可变的,它是一个纲要、一个简化的重建,通常也是一个简单的符号,在所有情况中它是从消逝的现实中获得的一个风景。

但是,错误就在于相信,有了这些纲要人们就可以重新组建现实。我们不会再重复:人们可以从直觉跳到分析,却不能从分析跳到直觉。

有了可变性,我就可以制造同样多的变化、同样多的质量或者改变,只要我高兴,因为这些都是不动的观点,是通过分析直觉的运动性所得到的观点。这些从头到尾的改变并没有产

生任何与可变性相似的东西,因为这些改变不是部分,而是元素,而元素完全是另外一回事。

例如,思考一下与同质性最相近的可变性还有空间中的运动。沿着这个运动,我可以呈现出可能的停顿——这就是我所说的运动的位置或者运动物体经过的点。有了这些无数的位置我将不再运动。它们并不是运动的部分,它们只是在运动上获得的视线;人们也可以说,它们只不过是关于停顿的假设。事实上,运动物体从来不是任何一个点;人们最多可以说它经过了这些点。但是这个通道,它是一个运动,它与停顿没有任何共同点,而停顿就是静止。运动不会出现在一个静止上,因为它会和静止同时发生,而这将会是矛盾的。这些点不是像部分一样在运动中,也不是像运动的地点一样在运动之下。它们只是被我们投射在运动的下方,就像如果它停止就会出现一个假设上不停止的运动物体。因此,准确地说,这些不是位置而是假设、是视觉,或者是精神的观察点。那么,人们又是怎样运用观察点来构思一个事物的呢?

然而这就是我们一直尝试着要做的事情,我们思考运动,也思考时间,而运动则作为时间的代表。由于一个深深地扎根在我们心灵中的幻想,再者,由于我们不能停止把分析当做直觉的对等物,于是沿着运动,我们开始区分一定数量的可能的停顿或者点。不管愿不愿意,我们都把它们变成了运动的部分。

在我们想要用这些点重组运动的无力面前,我们加入了其他的

点,我们相信这样就可以更加靠近运动中的活动性。然后就像被我们遗忘的活动性一样,我们用一定数量的“无限的增长”

替代了一定数量的有限和停顿点——就这样,通过思想永无止境地追逐着一个又一个点的运动,我们试着去模仿运动物体的真实的、不可分的运动,但这是徒劳的。最终,我们说运动是由点构成的,此外它也包含着模糊的、神秘的通道,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就好像模糊性并不完全来自于人们所假设的“不动性要比运动性更清楚,停顿先于运动”!就好像神秘并不在于我们所声称的“通过组合的道路从停顿走向运动”,这是不可能的,于是人们毫无困难地从运动走向减速,走向静止!

你们已经在构成诗歌的文字的形式中寻找意义,你们相信通过思考一定数量的文字,你们最终会抓住那个总是在飞逝的意义,并且万不得已的时候,你们看到在每个文字中寻找一部分含义是没有用的,你们假设在每一个文字和它之后的文字之间有神秘意义的碎片!但是,容我再一次说,这些文字不是事物的部分,它们是符号的元素。运动物体的位置不是运动的部分:它们是空间中的点,这个空间被认为是运动的基础。这个不动的、空虚的空间,只是被设想出来的,它从来没被感知,它只具有符号的价值。你们是如何通过操作这些符号来制造现实的?

符号在这里符合我们思想最根深蒂固的习惯,我们通常处于不动中,在这里我们为实践找到一个支撑点,并且我们打算用这个点来重新组织运动性。如此一来,我们得到的不过是一

个粗陋的模仿,一个真实运动的赝品,但是这个模仿在没有对于事物的直觉的生活中对我们有很大的作用。不过,我们的精神有一个不可抗拒的倾向,这个倾向就是喜欢把经常服务于它的观念看做最清楚的。这就是为什么不动性看起来比运动性更清楚,停顿为什么先于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