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认为,将帅对待官兵应该如同父兄对待子弟一样,总是希望他们兴旺发达,总是希望他们建功立业,人同此心,心存此理,那么,官兵就会对你感恩戴德。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道理。
曾国藩说,自己想建功立业,则先让别人建功立业;自己想兴旺发达,则先让别人兴旺发达。
曾国藩的"欲立立人,欲达达人",源于他的"仁"字。曾国藩认为,在军中的处世之道与社会其他方面的处世之道一样,互相之间应讲究"礼",为此曾国藩在选将选兵时,特别注意选那些易于受仁礼感召的质朴之人。在初募湘军时,曾国藩每天坐在招募处,看到光着脚又不好说话的乡下人,便连声说"好、好",表示可以选上;如果看到近似城市的人,或好说话的人,则"唔、晤"两下,表示不可选上。因此,湘军士兵,几乎无一不是来自乡下的农民。这些朴实的农民,既能吃苦,又能忠勇,一上战场,则父死子代,兄仆弟继,义无反顾。有兵如此,怎么会不打胜仗呢?
曾国藩说,我们带兵就像父兄带子弟一般,没有银钱,不能提拔,都是小事一桩,千万不能使他们因骚扰百姓而坏了品行,因嫖娼、赌博、吸大烟而坏了身体,如果他们个个学好,人人成才,他们自己会感恩戴德,他们的父母也会感激不尽了。由于曾国藩带兵简直是以父兄教导子弟一般的诚信感人,恩礼有加,湘军士兵自然也视长官如父兄,充分做到了上下一心,同仇敌忾。
湘军之所以能够成为一支铁军,创造一个个战斗奇迹,正是因为曾国藩以儒家的精神教育灌输后所发生的效果。其他各省,虽然也办团练,也募乡兵,但因他们并不注重教育与训练,长官与士兵之间又缺乏亲爱精诚的感情基础,所以终归仍是无用的赘疣而已。明了这一点之后,我们当可知道,湘军之成功,应归于曾国藩"以礼待兵"、"精诚感召"的军中处世之道。
曾国藩认为,"欲立立人"、"欲达达人"也就是要推功让贤,这样做有利于事业的发扬光大。成就一番事业需要很多人的合作努力,固然不能否定个人的作用,但决不能独占大功、贬低其他人的作用。只有把功劳让给贤才和有为后辈,才能获得众人的敬仰,树立自己的威望,同时凝聚仁心,从而促进事业的发展。
曾国藩谈到收复安庆的事情,总是归功于胡林翼的筹谋策划,多隆阿的艰苦战斗:谈到攻克金陵的事情,则说是大功之成,实赖朝廷的指挥和诸官将的同心协力,至于他们曾家兄弟是仰赖天恩,得享其名,实是侥幸而来,只宇不提一个"功"字;谈到僧格林沁进攻捻军的时候,赞扬他能吃苦耐劳,说自己比不上他的十分之一二,谈到李鸿章、左宗棠,称他们是一代名流,不是说自愧不如,就是说谋略莫及。
曾国藩认为,要把事业做大,就需要放权,让别人自主发展。但是,什么时候让手下去另谋发展,却是大有讲究的。曾国藩的做法是,局面小时,要坚决维护手下队伍的团结统一,对另立门户者坚决予以打击,因为在这时自立门户,无异于分裂队伍、瓦解自己,前面我们提到曾国藩对待王鑫的态度就是例子。但是,当自己的发展具备了一定的规模以后,就应该让手下另谋发展,这样才算是做到了"利己利人"、"达己达人",同时,手下另谋发展以后,总还是自己的属下,可以为自己节制;即使完全独立,也总还是可以互相有所照应,有利于自己事业的成功。
随着湘军实力的日益壮大,曾国藩在鼓励手下独立发展上越来越开明。
曾国藩力倡"立门户"、"自辟乾坤",他甚至主张,宁用"好逞才能,好出新样"而能"遇事体察"者,不用"好讲资格,好问样子,办事无惊世骇俗之象"的官气十足之辈。这固然与他领导的镇压太平天国的战争跌宕起伏,生死相寻,不能充分发挥部属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有关,也显示了他罕见的胸怀。
李鸿章、左宗棠等人的成功,都体现了他鼓励下属谋求发展的精神。李鸿章赴上海练淮军,曾国藩说:"少荃去,我高枕无忧矣。惟此间少一臂助,奈何?"李鸿章请辞,曾国藩不但欣然同意,还扶上马送一程,令李鸿章终生铭记。
李鸿章所募淮勇到安庆后,"为定营伍之法、器械之用、薪粮之数,悉仿湘勇章程,亦用楚军营规以训练之"。
一八六二年李鸿章移驻安庆北门城外营内,曾国藩亲临祝贺。李鸿章深知淮勇实力单薄,难担重任。他说"敞部除张遇春一营外,均系新勇,战守难恃,无征异地,若无精兵宿将,立有覆败之虞"。因此,他恳请曾国藩调拨数营湘勇,以加强战斗力。曾国藩既害怕淮勇不堪一击,又打算凭借湘军榜样"为皖人之倡",以陶铸淮风气,因而允其所请,陆续调拨湘勇八营,归其节制。其中有曾国藩新兵两营,由韩正国统带,充任李鸿章亲兵:开字两营,借自曾国荃,由程学启统带,程系陈玉咸部太平军,其部下多籍隶两淮;
林字两营,由滕嗣林、滕嗣武统带,乃系江苏巡抚薛焕使之在湖南招募而来,原为四千人,经曾国藩裁汰至千人,编入淮军;熊字营由陈飞熊统带,坦字营由马先槐统带,均系奉曾国藩之命在湖南所招,原备湘军部将陈士杰率领,随同李鸿章援沪,因陈氏不愿前往,遂拨归淮军。所有这些,就是淮军初创时期的骨干队伍,共计十三营,六干五百人。三月四日李鸿章陪同曾国藩检阅铭、鼎、树、庆和程学启、滕嗣林等营,标志着淮军正式建成。同源相生者,只能患难相助,不会同根相残。他认为湘、淮本是一家,淮军由湘军而派生,"尤有水源木本之谊。"对于左宗棠,虽然左在多种场合曾对曾国藩有微言,两人也几年不通音讯,但收复新疆,他第一个荐举左宗棠,同样说明他的胸襟宽广,以及"欲立立人"、"欲达达人"的忠人之道。
正是由于鼓励属下自立门户,才使得湘军力量的发展速度飞快,最终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军事政治集团,这个集团的精神领袖始终都是曾国藩。这使得曾国藩的实力更加迅速地扩大,后来,湘军集团中出现了大量的督抚大帅,与曾国藩地位相当的就有二十余人。这些督抚们相互协调、互相配合,使得曾国藩的声望如日中天。
曾国藩以一介书生带兵打仗,却取得了辉煌的战果,从一定意义上讲,曾国藩治军的成功,让摇摇欲坠的清王朝又延续了几十年。那么,曾国藩是如何做到的呢?他以儒家精神练就了一支子弟兵,摒弃传统军队中的积习,建设了一支能够打仗的军队,于乱世之中用严刑峻法,创造了良好的军营氛围。另外,曾国藩治理军队时恩威并用,并且能够做到赏罚分明、依法办事,通过建立正确的选拔制度,运用有效的作战策略,取得了军事上的最终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