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认为,坚韧不拔就是刚柔相济,"坚"是刚,可以理解为勇于进取、坚强不屈、坚定不移;"韧"是柔,可以理解为持之以恒、百折不挠、能伸能屈、不计荣辱。这一刚一柔、一强一韧、一方一圆,合在一起,与"一阴一阳之谓道"的道理十分相合。一个人只要能坚能忍,就会无敌于天下。
曾国藩一生虽不能算是立下不世之功,但也成为古今数一数二的大人物,这和他终身所奉行的也是为人们所推崇的"坚韧"是密不可分的。"坚韧"者何?刚强牢固为坚,勇毅强挺为韧。"君子持威重,执坚韧,临大难而不惧,视白刃若无也。欲立不世之功,得成勋世伟业,非坚韧所不能也。坚韧于战则无敌,于礼则大治:外无敌,内大治,厚德载物乎?"这就是曾国藩的坚韧。
曾国藩的一生就是靠坚韧成就了事业。他在青少年时代靠坚韧的苦读博取了功名,取得了进身之阶,到中年以后更是靠坚韧战胜了磨难。
曾国藩在江西带兵的时候,当时虽是督师,实居客寄的地位,筹兵筹饷,一无实权,二无实力,州县官都不听他的话,各省督抚又常常为难他,只有胡林翼是诚心帮他的忙。湘军将士虽也拥戴他,可是他们的官阶有的比他还高,他好像只是一个道义上的统帅,当然是经不起败仗的。这时,曾国藩要靠什么才可以在无奈的环境中生存?他靠的就是坚忍。他在父亲去世,弃军回籍奔丧,甚至于急流勇退的情势下,耐心地听取了朋友的规劝,并且深深地做了自我反省。
自率湘军东征以来,曾国藩有胜有败,曾四处碰壁,究其原因,固然是由于没有得到清政府的充分信任而未授予地方实权所致,同时,曾国藩也感悟到自己在修养方面也有很多弱点,如在为人处世方面固执己见,自命不凡,一味蛮干。后来,他在写给弟弟的信中,谈到由于改变了处世方法所带来的收获,无非是"坚"字中多了一些"忍",结合时势把"坚忍"二者的关系处理得更为妥帖了。靠这种坚忍,曾国藩终于走出了那种阴霾笼罩的心境,在多次饱受挫败之苦后,成就了自己的事业。
在江西的日子,是曾国藩最艰难的日子。曾国藩几次想撒手不干,但深感"欲罢不能罢"。石达开指挥太平军在江西奋勇作战,控制了江西的绝大部分地区,江西共计十三府,被攻占八府五十四州县。曾国藩困守在南昌、南康两个狭小的地区,被太平军紧紧封锁,不仅文报不通,连家信都难以通达。
秘密化装潜递者也多被抓拿,一时被捕杀者达一百多人,湘军被太平军围困得"士饥将困,窘若拘囚"。
正在曾国藩处境岌岌可危之时,杨秀清忽调石达开去天京参加进攻江南大营的战斗,才使曾国藩在军事上稍稍松了一口气。曾国藩挣扎着恢复江西的军事实力,他把樟树镇等战役溃败的军队重新编排,凑成两支军队,总计有万余人,但因战斗力较差,尤其缺乏将才,便想把增援武汉的罗泽南调回,趁石达开离开江西的时机,夺回失地。挽回江西的大局。罗泽南接到曾国藩的告急信后,感到很为难,当时他正担任争夺武汉的军事主力,若撤离武汉,将前功尽弃。他决定加紧攻城,攻下武汉后立即回援江西。结果,因求功心切,猛打猛冲,作战中不幸被击中头部,死在军营。
曾国藩在江西的困境不只在于军事,更大的是清廷一直对他不放心,怕他的力量太大。湖北巡抚之职宁给胡林翼,也不肯给曾国藩,这使他率兵三四载一直处于孤立无援之境,用兵、用人、用饷无处不难。
清政府不肯对他放权,使他在江西处处受到地方官的排挤和刁难。
一八五五年九月,曾国藩丁忧服阙,补授了兵部右侍郎,仍没有钦差之衔,地方官仍是轻视他,他在江西用兵,军饷要江西地方出,地方官总认为他并非国家正规军,为湘军输饷是额外负担,因此不肯出饷。曾国藩军队缺饷,只能自己筹措,也受到地方官的抵制。他无能为力,只好向朋友求助,幸赖刘于淳、甘晋等人主持捐资,支持部分款项,惨淡度日。在籍刑部侍郎黄赞汤曾捐助曾国藩八十余万两,使曾国藩感激万分,终生念念不忘。
樟树镇败后,湘军一支由塔齐布的旧部毕金科率领。毕金科骁勇异常,率部与太平军作战,凶悍无比。但毕军粮饷奇缺,军队常饿着肚子打仗。
一八五五年底,地方官得到江西巡抚文俊的授意,竟以军饷做诱饵,逼迫毕金科进攻景德镇。景德镇是赣、皖、浙三省交通枢纽,太平军有重兵把守,堡垒坚固。毕金科只有千余湘军,又饥又疲,但是为了得到饷粮,不得不冒险进攻。结果,反复苦斗,直至全军覆没,毕金科也丧命于景德镇城下。曾国藩对此事耿耿于怀,直到四年以后,曾国藩率部攻陷景德镇,在毕金科战死之处立碑纪念,亲自为他撰写碑文,痛悼当年死去的六员大将,同时揭露江西官员对湘军的排挤、嫉恨,碑文十分凄婉动人。其中有:"内畏媚嫉,外逼强寇,进退靡依,忍尤丛诟"之句,说出了曾国藩在江西几年的困难处境。
值此困难处境,曾国藩在思考这到底是为什么?自己以一个回籍的文官,冲破重重阻碍创办湘军,在两湖、江西苦苦地战斗着,打赢了仗是别人的功劳,打败了仗"几乎通国不能相容。"自己为国苦战,要权无权,耍粮无粮,处处受到排挤、打击,好几次被逼自杀,思前想后,"遵致浩然不欲复问世事。"由于好友刘蓉等人百般劝说,他才勉强坚持着。
祁门附近的羊栈岭失守以后,一场新的危机又逼近曾国藩和湘军祁门大营。太平军本来就已占据徽州,此时,黄文金部二万多名将士攻破建德,切断了祁门大营与皖北安庆等地的联系。而李世贤和刘官芳两部太平军正分别从东、北两个方向对祁门大营发动进攻。至一八六0年十一月,曾国藩天天生活在四面楚歌之中,有时是一日数惊,有时是整夜不得一眠,真是度日如年。
幸好有部将鲍超等人拼死救援,曾国藩才得以渡过险难。
一八六一年四月,他移驻休宁。在这里,他又组织了八九千名湘军官兵对散州城发动攻击,以期再占该城,疏通皖南至浙江的粮道。出乎曾国藩意料的是,湘军几次接战,又都均告失败。曾国藩看到湘军对徽州的进攻久久不得克复,心中越发着急,而完全忘记了湘军多年来攻城作战的教训,一味盲目地下令官兵攻扑城墙,却被太平军瞧准时机,暗开城门,派出一队精兵出城劫营,把湘军打得大败,二十二营竟有八营完全溃散。
曾国藩带着残兵败将,狼狈地退回祁门。想着太平军一定会跟踪而至,祁门此次定难保全,他一生的功名,或许也就到此为止,他悲观到了极点,吩咐身边的人为自己的后事预做料理。他将湘军分兵于安庆和祁门,除了稳定军心的考虑,曾国藩还有战略上的考虑。除了要表示信守他向朝廷所做的许诺,克尽他作为两江总督的职守外,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他认为这也是湘军安庆会战自身的需要。他多次表示,自己驻守皖南,是为了吸引太平军的一部分兵力,以减轻湘军在皖北方面的压力。根据曾国藩的计划,牵制李秀成等部太平军于皖南,不仅可以减轻皖北主战场上湘军的压力,而且还能导致太平军两大主力之间的相互矛盾,使之相互仇杀。
直到一八六一年五月六日,曾国藩才从祁门离开,移驻东流紧靠长江南岸的地方,湘军还是没有完全从皖南撤出,曾国藩为安庆会战作了最大的投入。安庆会战胜利后,曾国藩的坚韧最终收到了效果。
曾国藩正是在遇到一件件的困难时候,能够"再坚持一下"所以才能取得一次次的成功。因为,有利的情况和主动的恢复,往往都是产生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问题恰好在于,也仅仅在于能否"再坚持一下"能,就胜利、成功;不能,就失败、崩溃。能与不能,有时相差微乎其微,而成败就由此决定。难怪梁启超说:"设若曾国藩的意志与忍耐稍有不足,则其一生为失败之人,无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