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有的慌得叫喊着跑了,有的吓呆了,有的慌得去找大人……师:好,现在大家把这个“慌”字再读一读写一遍,还要想一想,司马光又是怎么“没有慌”的……这一教例,说明了把识字训练的部分目标,深入到读解课文中去,整体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应当是识字训练艺术的追求。一方面借生字的形、音、义去深化理解课文;一方面又凭借课文的语境,提高识字训练质量,也是完全符合语文学习规律的。
词语的课堂训练艺术
词语作为语言结构中的基本单位,在语文训练中有着重要地位。但是,词语在课堂训练运作中,力度和效度明显不足,原因之一是对词语教学个性的研究尚嫌不足,造成词语训练的目标比较模糊,方法比较单调,渠道也比较狭隘。
词语训练的基本任务包括了词语的正音、辨形、释义、运用和积累。如何使这些方面的训练,有机地进入阅读教学的全过程中,这是词语课训练的难点所在。本文介绍和赏析特级教师、优秀教师组织词语课堂训练的成功教例,目的是为了探讨词语课堂训练艺术的特色和规律。
一、在语境中悟意
“语境”是一种言语的背景,是制约语文的“场”。在不同的言语环境中,词语的含义往往是不同的。语境不仅存在词语的解释功能,还具有判断功能。离开了语境,便很难鉴赏词语运用的审美价值。一位老师教《赤壁之战》中的一个成语“自不量力”,没有要学生背出现成的解释,而是让学生自己读读这一成语前、后的句子,来揣摩其含意。学生边读边思,纷纷举手发言:
“‘自不量力’前面的句子是‘东吴兵少,抵挡不住80万大军’,说明周瑜想用东吴很少的兵力去抵挡曹操的80万大军是自己不去衡量衡量有多少力量。所以我体会‘自不量力’的意思是过高估计了自己的力量。”
“‘自不量力’后面的句子是‘硬拿鸡蛋去跟石头碰,哪有不失败的’。这是比喻周瑜像鸡蛋碰石头。这生动地说明了周瑜不想想自己有多少力量,硬要去做办不到的事。”
……
显然,在具体的语境中领悟“自不量力”不仅把词语训练和阅读联系起来,而且在涵泳中培养了语感,由此发展起来的语言能力具有整体性和审美性的特征。
二、在比较中辨析
在人们的认识活动中,“比较”是一种有效的基本方法。在词语训练中,比较也是一种有效的艺术手段。依据侧重点的不同,可以有词语的含义比较、搭配比较、功能比较、情味比较、属性比较等等。如教学《书的故事》时,教师从课文中找出4个带“就”的句子,要学生在阅读中联系上下文体会它们在含义上有什么不同,可以用什么相应词代替,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1.“鲁迅先生听了他们的话,就()离开座位走过去”。
2.“卖票工人接过书,只见封面上题着‘铁流’两个字,版式跟《毁灭》一模一样,就()是厚一点儿”。
3.“你就()付一块钱,把两本书拿去吧。”
4.“……他惊叫起来,‘哦,你就()是鲁……’”
上述例句,让学生通过比较来体会同一个词,随着语境不同而含义也有所不同,显然是极富训练价值的。学生经过思考、读解,在讨论中获得了共识:第一个“就”是“立即”的意思;第二个是“只不过”的意思;第三个是“只要”的意思;第四个是“一定”的意思。四种含义,共同表现了鲁迅先生对进步青年正直、慈爱、热情、关怀的高尚品质。
三、在归谬中发现
对词语含意的解释,是教师进行词语训练的必用方法,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词语学习方法。
而定义法是解词训练中的一种重要形式。问题是从训练的效度着眼,词义不应该用死记硬背的方法来灌输传授,而必须让学生通过思维、读解语境去发现。在这方面,教师的训练艺术之一便是善于把握过程,让学生下的定义逐步由片面到准确,由模糊到清晰,在搞懂词义的同时也获得下定义的方法。而学生解释的逐步修正,则要靠教师揭示矛盾,展现谬误的导向指引。如一位老师在教“赛跑”这个词时问学生“什么叫赛跑?”有个学生很有把握地回答:“赛跑就是拼命跑。”老师接着问:“一个人拼命跑能叫赛跑吗?”学生意识到自己的回答不确切,补充说:“几个人一起跑才叫赛跑。”老师紧追不舍:“那么几个人一起慢慢跑能叫赛跑吗?”这时,这生争着说:“几个人一齐跑,看谁跑得最快,才叫赛跑。”在老师不断地归结谬误、揭示矛盾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自我监控、调正,终于自我发现了正确的结论。这项训练,不仅仅在于使学生正确理解“赛跑”这一概念的内涵,更重要的是借此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他们学会怎样去自我探索、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自我发现。这才真正体现了训练的艺术匠心。
四、在形象中意会
教师借助于直观教具、实物、表情或动作的配合,帮助学生体味词语的含意和情愫,是词语训练艺术的重要手段。课文《乡村的傍晚》末句:“整个乡村沉浸在一片恬静的气氛中。”怎样体味“沉浸”一词的含义?教师先问学生“沉浸”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浸入水中,比喻处于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教师没有满足于这一搬来的答案,而是顺手将盛水的面盆和一块揩布放在讲台上,请一名学生上台演示“沉浸”。学生将揩布浸入水中说:“这就叫‘沉浸’。”于是,教师乘机启发说:“请大家再默读一下末一句,是不是整个乡村都浸入水中了?”学生哄笑,一学生举手说“这里的‘水’应当是指‘恬静’。乡村不是浸在水里,而是浸在恬静的气氛之中。也就是说,整个乡村这时候是处在非常安静的境界里。”至此,教师才觉得训练已经到位,肯定了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言语作出的回答。
五、在错导中匡正
在词语训练中,教师的引导无疑十分重要。训练前,引导是为了形成训练的契机;训练中,引导是为了不断指点、扶持学生在参与训练中获得最大效益;训练后,引导又是为了不断扩大训练效果。引导多数是从正面、侧面入手,但为了优化训练效果,有时也不妨从负面切入,实行“错导”,以让学生获得“匡正”的训练机会。如一位优秀教师在教学《马背上的小红军》一课时,在导读到“陈赓被小红军说服,只好爬上马背往前走”这部分时,要学生仔细听他读这一小节。教师读完,学生便纷纷指出他把“爬上马背”错读成了“跨上马背”,,把“陈赓终于被小红军说服了”的“终于”也漏掉了。教师表扬学生听得认真之后,便扣紧读错之处做开了文章——师:“跨上马背”不是也很通顺吗?在这儿能不能将“爬上马背”换成“跨上马背”呢?
生:不能。“跨”是人很有精神的,可当时陈赓已经精疲力尽,只能“爬上去”,换成“跨”就不准确了。
师:那么,“终于”漏掉了又有什么关系呢?再读课文,想一想陈赓是怎么被小红军说服的?
生:我认为这“终于”不能漏。因为陈赓一直对小红军半信半疑,可以看出这个小红军很机灵,很会“骗”陈赓。
师:小红军为什么要费这么多口舌去“骗”陈赓呢?
生:他知道陈赓干粮不多,而且疲惫不堪。小红军宁可把困难留给自己,也不愿去拖累别人。
师:陈赓为什么坚持要小红军骑他的马?
生:他看到小红军很瘦弱,担心他走不动。陈赓自己又累又饿,但还想方设法照顾战士,真是位好首长。
师:是啊!看来这“终于”千万丢不得。“终于”一词,生动、集中地体现出革命队伍内个个舍己为人,官兵之间互相爱护的高尚情怀。这个词含意丰富,确实不能少。
六、在阅读中自解
词语的课堂训练,绝大多数是在阅读课中的,这就要求词语训练必须渗透于阅读教学的全过程。另一方面,学生读解课文的重要技巧,又总是抓关键词语的含意,来烛照全文,警策始末。这便为词语训练与阅读的密切结合,创造了良好条件。大连市特级教师王玉英执教《十里长街送总理》时,启发学生自选关键词语读懂课文,正体现了这样的特色:
师:这一节课文中,你重点抓了哪些词语?是怎样读懂的?
生:我觉得“眼睁睁”这个词很重要,目不转睛地盯着总理的灵车。
师:说得有道理。“眼睁睁”在一般情况下不可以理解为“目不转睛”,但在课文中还另有意思。再仔细读课文,联系上下文想想。
生:“眼睁睁”比“目不转睛”还多了一层意思,就是没有办法,束手无策。
师:体会得很好。那么这里用“眼睁睁”和用“目不转”在表达感情上有什么异同呢?
生:用“眼睁睁”和“目不转晴”都能表达人们想多看几眼总理的思想感情,用“眼睁睁”
还可以表达人们不忍心与总理分别,想把总理永远留住的思想感情。
师:说得真好!“眼睁睁”这个词语把人们对总理难以割舍的思想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恰到好处。我们能把这种感情读出来吗?
……
七、在作业中穿插
如《大森林的主人》一课,一位优秀教师在结课阶段时设计的一道训练题——选择填空:
主人的含意——
①表示接待客人的人。
②表示财物或权力的所有人
③引申为动脑筋,主动、积极、努力去做。
①“我到外婆家作客,主人正在家。”意思应该选()项②“这支钢笔的主人是孙小红。”意思应该选()项③“在大森林时,你不能像个客人,要像个主人。”意思应该选()项④“我们每个学生要做学习的主人,将来做国家的主人。”意思应该选()上述这道课堂书面训练题,把词语训练设计成书面作业,在课堂导读中穿插进行,有助于学生动口、动脑、动眼、动手的全面训练,对克服语文课堂训练“动口不动手”的积弊,很有好处。当然穿插的书面训练,设计要精,能体现训练的强度,内容要紧扣阅读课文,突出课文的整体性;训练题的解答距要短,不要影响课堂教学的情感节奏。
八、在随机中积累
在词语训练中,词汇的积累是重要内容,应当在阅读过程中巧妙地随机进行。教师指导积词训练的重要手段,是激发学生感受祖国语言的丰富优美,从而调动他们盎然的情趣。请看特级教师霍懋征随机穿插积词训练的课堂实录片断:
师:“说”是人们常用到的动作,课文中对不同的“说”形容得多好,你们也会吗?如果用一个字怎么形容?
生:(争先恐后)“胡说”、“乱说”、“瞎说”……师:那么用两个字呢?
生:“笑着说”、“哭着说”、“跑着说”、“大声说”、“点头说”……师:真能干,用三个字呢?
生:“高兴地说”、“难过地说”、“轻声地说”、“瞅了瞅说”……师:用五个字能形容吗?
生:“斩钉截铁地说”、“兴高采烈地说”、“有气无力地说”、“哭哭啼啼地说”……(孩子们七嘴八舌说个没完,整个课堂都沸腾起来了)低年级抽象词解释法低年级词汇教学中的词义教学,大多遵循汉字构造规律,依据汉字本身字形特点来进行。但有一些词无法从字形本身特点来解释,如有些动词、形容词、方位词、代词以及大量的虚词。这些抽象词语的教学,可以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贯彻直观性原则,利用一定形象来深化孩子对词义的理解。
一、借助实物理解词语
当孩子们逐渐长大,迈进生活、社会、大自然时,世界上的万物便以千姿百态跃入他们的眼帘,并贮存在他们幼小好奇的心灵之中。他们对许多事物的形态都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积累了丰富的表象,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例如学习《画鸡蛋》、(小语第三册)这篇课文,重点是理解老师讲的话。老师讲了三句话,第三句讲到“每个鸡蛋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形状也不一样”。这句话是教学难点,要突破这个难点,必须先懂得什么是“角度”。生活中小朋友看事物是从一定角度去看的,但他们未必知道,“角度”对他们来说仍是个抽象的词语。这时我们可以凭借实物来帮助学生理解“角度”这个词。老师把一个鸡蛋放在讲台上。要求一个学生先站在讲台前观察鸡蛋的形状,同时告诉学生,你站在这个位置就代表从正面的角度去观察鸡蛋。再要求学生分别站在讲台后面,讲台左边,讲台右边观察,使学生体会到观察鸡蛋时站的地方不同,角度也就不同。
“角度”所指的就是观察事物时的方向和位置。这样,他们就明白了,他们平时看到的事物的样子只是从某个角度看到的样子,换一个角度看,这些事物的样子会有所改变。从而更深一层地理解了“角度”一词,本课的教学难点也就不攻自破了。
二、借助彩图理解词语
低年级语文教材图文并茂,教学时,可以充分发挥插图的认知功能,形象地理解一些具有抽象意义的词语。例如:小学语文第一册《小猫种鱼》中的这句话“到了秋天,收了很多玉米”,要理解这句,就要抓住“很多”这个重点词来突破。“很多”是个抽象的词语,如何来理解呢?在教学时,就可充分利用文中的第二幅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先看筐里的、再看地里:
筐里装满了玉米,地里一大片玉米庄稼上还结着一个个玉米,认识到“很多玉米”不只一个玉米,也不只十个,也许有几百,几千甚至几万个玉米,这么多的玉米,是“很多”玉米。
利用文中插图,变抽象为直观,不但轻松地理解掌握了“很多”一词,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三、借助动作理解词语
词汇教学中有些动词的理解,可以只用直观感知,通过动作演示来形象理解词义,而不作机械的文字解释。例如第二册《三只白鹤》课文中“太阳刚刚升起”,老师讲到这里,可以先出现“升起”这个词,同学们齐读正音。再问:“升起”什么意思?老师不进行无效的口头回答,而是利用一太阳教具进行动作演示:拿着太阳教具由低往高移动。把太阳升起的过程,一个深奥的天文学知识,通过动作予以儿童化。从演示过程中,学生不但看到“太阳是这样升起的”,还明白“升”就是“从下往上,由低往高移动”的意思。教师用动作演示解词的同时,要求学生也通过模仿动作来体验词语所表达的意思。这种解词方法既简便易懂又活跃了气氛,真是一举两得。
四、借助电教手段理解词语
对于含义比较深刻的动词,只用动作演示,学生还无法理解它们在课文中的意思,这时,可以借助有形有声有色的录像,把有关场面、有关事物变化的过程一一生动地展现出来,让学生从形象直观的画面上理解词的意思,并体会它对于表达思想感情的作用。
例如《笋芽儿》
这篇课文,老师讲到“笋芽儿终于钻出地面来”时,就恰当地利用电教手段来帮助学生理解这个“钻”的含义。画面上,笋芽儿用力地、慢慢地顶开顶上的石头,破土而出。学生从生动的画面上懂得了笋芽儿从石头缝中穿出来就是“钻”。从这画面也看到了笋芽儿的成长过程,从“钻”字感受到笋芽儿在成长过程中顶开层层阻力,勇敢向上的精神。
五、借助表演理解词语
表演这种形式生动、形象、活泼,很容易激发学生理解的意向,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解词中应用表演这种形式可以变“死”为“活”,变抽象为直观,从而解决他们认知生活体验、年龄特点之间的“空白”。例如在教学“高兴”一词时,请一位同学上台表演“什么是高兴”,这位同学“笑了,又蹦又跳”,把有关“高兴”的体验具体化、形象化了。在此基础上,让所有的同学也来表演,让他们笑,让他们跳,在“笑,又蹦又跳”的情境中体验“高兴”这种情绪,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紧扣一个词语教活一则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