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制第七册12课《拔苗助长》是一则寓意深刻、饱含哲理的小寓言,是教育学生按事物发展规律办事的好教材。教学中,可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词语“巴望”进行提问设计,引导学生去研读课文、积极思维,指导学生学会针对具体内容多问几个为什么,从中抽象出寓意的方法,并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
在学生初读课文,感知内容以后,可从释题入手,设计如下问题,指导学生深究课文:
1.用先解词素后解词语的方法解释“拔苗助长”。
2.古时候的这个人为什么要“拔苗助长”?(巴望禾苗长高)3.用查词典的方法解释“巴望”(盼望)4.联系上下文理解“巴望”和“盼望”有什么区别。(“巴望”的程度深些,是非常盼望,有迫切要求、立即实现的意思。)5.这个人做的哪些事说明他“巴望”禾苗长高?(①天天到田边看。②焦急地转来转去。③天天想帮助禾苗长高的办法。④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6.这个人“巴望”禾苗长高,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说明他“巴望”到何等程度啊!可结果怎样呢?(禾苗都枯死了)7.“巴望”禾苗长高,结果禾苗都枯死了,这叫事与愿违。禾苗为什么拔高后都枯死了呢?
(禾苗的根吸收土壤里的水分和养料,才能慢慢长大,这是植物生长的规律。而拔苗助长,禾的根离开了土壤,吸收不到水分和养料,所以枯死了。)8.这个人的做法错在哪里?(错在他没有按禾苗的生长规律办事)9.怎样才能使禾苗长得快、长得好?为什么?(加强田间管理:施服、灌溉、除草、治虫。这样做符合植物生长规律。)10.古时候的这个人,“巴望”禾苗长高而拔苗助长,结果禾苗都枯死了。你从中懂得什么道理?(事物的发展都有它自身的规律,如果采取违背事物发展规律的办法,结果必然事与愿违。)最后要求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学习实际,举例说明这个道理,进一步加强思想教育。
悟句意八法
这是由赵景瑞总结归纳的。
1.图示法
某些难懂句是由于内容距离学生生活较远,不易理解,因此可采用直观手段,以画图助讲解。这样就可以化为近,使问题迎刃而解。例如小语十册《詹天佑》一课中有这样一句:“这样一来,六个工作面同时施工,方法把工期缩短一半。”理解的难点是对工程术语生疏,施工的方法不清楚。此时,教师只要在黑板上画一示意图,施工的方法就历历在目,詹天佑那高超的技艺也就跃然于画面了,学生就能很快理解了。
2.联想旁通法
有的句子描述的情景比较抽象难懂,可采取类比联想的办法,诱导学生由此及彼,触类旁通。八册《鸟的天堂》描写大榕树的生命力时有一难解句:“……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是作者的实地感觉,可是在学生看来树叶怎能有新生命在动呢?有位教师就启发学生联想电视节目中花蕾逐渐开放的慢镜头去体会,并配以由紧握到渐张的手势,使学生恍然大悟,常常感到这个句子生动地描述了榕树静中有动,生机勃勃,充满着旺盛的生命力。
3.词语突破法
句不离词。有些重点句的关键在于句中的重点词,只要重点词的含义明确了,句意也就迎刃而解。《伟大的友谊》最后一段由两句组成,是点明中心的重点句。教师可以把句中出现的两个“伟大”做悟句意的突破口,向学生发问:“两句中的‘伟大’各指的是什么?”学生就会从句中分别找出第一句的“伟大”是指“马克思主义”,表明友谊的成果伟大;而第二句的“伟大”说的是“共同奋斗的目标”,可见友谊的基础也伟大,从两方面看出两人友谊的伟大。这样不仅句意弄明白了,而且全文的中心也揭示无遗。
4.成分扩缩法
课文中的长句往往附加成分较多,造成学生领会的困难。可引导学生此时先用缩句法找出主干,由长变短,然后再添枝叶,扩充句子,逐步恢复原状。这样一拆一并,句意之锁也就打开了。比如《大理石街》第四小段,有一叙述磨制大理石的达85个字的长句,解句意时,采用扩缩法最为适宜,可分三步进行。
由于先以压缩的办法抓住了句子的主干,很快就可以理解句子的主要意思;接着又分步扩充,加上附加成分,全句的脉络分明,自然明白易懂了。
5.关系理清法
某些句子是由关联词联接的几个单句组成的。紧扣关联词语,理清句子之间的关系,就能理解句意,如《跳水》,在叙述孩子处境危急时,用了两个紧密相关的假设条件句,教师可以绘制句间关系图帮助学生理解。
6.层层剥皮法
表达含蓄、意味深长的句子经常是关键的所在,而学生往往不易领会。教学时应抓住句子中的重要词语,象吃竹笋一样,层层剥皮,逐步深入,就可以化暗为明。《挑山工》结尾句是:“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多年来不曾换掉,因为我需要它。”某教师曾抓住句中的“它”采用了剥皮解句法。从一词入手设计了一组递进式设问,刨根问底:
这样就逐步弄清了作者一看到画就犹如看到了那脚踏实地、负重登山、永不停歇的高大形象的原因。句中蕴含的“意”、“道”、“情”都鲜明地展现出来了。
7.句式比较法
课文中的很多佳句经常通过别致的句式,生动的修辞来体现句意,突出内容。明白了句式的特点及作用,也就理解了句意。运用句式比较法,将课文原句改换为不同句式,再和原句加以比较对照,即能达到目的。《手》一文中,描写王新春称赞陈秉正的手时,使用了一个否定反问句:“没有那两只手,这里还不是一片荒坡吗?”教师只要将它改为陈述句:“没有那两手,这里还是一片荒坡。”诱导学生对比,就会发现:反问句的意思与陈述句相同,否定的反问实际上仍表示肯定的意思;同时在比较中,就会认识到这个反问句更强调了这双手的巨大作用,更强烈地表达了夸赞时的激情,从而体会到原句的深刻含义。
8.上挂下联法
句不离文。有些句子需要联系上下文才能获得句意,这就是上挂下联法。《大海的歌》中第四段第二句写道:“海的颜色由绿变蓝,由蓝变成墨蓝。”如果孤立地看这个句子,只能得出海水的颜色在变化,但这并没有真正了解作者的用意。要理解它得靠上下文。首先上挂,问学生:“联上句,本句海色的变化与作者乘的船有什么关系?”学生就会体会到句子表明了作者乘坐的海轮已到达了深海。然后再下联,继续问学生:“这句话又与上下文的石油钻探船有什么关系?”从而又使学生明确了此句也交待了石油钻探船耸立在深海之中。通过这样的点拨,学生就可以透过海色的变化洞察出交待两“船”位置的用意,从而为领会中心意思打下基础。
概括段落大意八法
1.摘句法
段落中的总起句、总结句、中心句,往往是一段记叙、描写或议认的中心,可以直接用它作段意。主句在段首的,如《松鼠》第一段的首句“松鼠是一种美丽的小动物”可作这段的段意。主句在段末的,如《蝙蝠和雷达》第三段的末句“蝙蝠就是靠着嘴和耳朵探路飞行”,可作这段的段意。可以作为段意的句子一般都是每段的中心句、抒情句,或议论句。有的段落用好几句话表明全段的中心意思,这样的句子要加以紧缩,再作为段意。
2.改编原句法
如《春蚕》第一段的中心句是“解放前,我们家里很穷,母亲就靠着蚕换点钱,给我们姐弟俩交费”,可改编为:“解放前,母亲了为给我们姐弟俩交学费而养蚕”。
3.综合层意法
把各层意思用自己的话概括归纳,这是常用的方法。如《一个降落伞包》当中三段每段各有两层意思,概括段意时可把各层意思综合起来。如第二段的段意可概括为“飞机遇到寒流,情况十分危急,大家准备跳伞”。
4.要素为据法
记叙文的段意可以以六个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为据进行概括。如《捞铁牛》第一段的段意可概括为:捞铁牛的原因。
5.用过渡句概括法
要抓住所揭示的主要意思,如《赵州桥》中“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这个过渡句,“坚固”是上一段的主要意思,“美观”是下一段的主要意思,可分别概括为“赵州桥雄伟坚固”、“赵州桥非常美观”。
6.借用题目概括法
有些课文的题目是本课重点段和尾段内容的高度概括。如“寄菜刀”是《寄菜刀》这篇课文重点段的主要内容的高度概括。“珍贵的教科书”是《珍贵的教科书》结尾段内容的高度概括。这些题目都可作为有关段的段意。
7.自然段做为逻辑段时,在分析自然段层次的基础上进行概括如《捞铁牛》第二段先摸清铁牛沉在哪里,再写把装满泥沙的船驶到铁牛沉没的地方,再写拴船搭架子,最后写拴绳。这些都是捞铁牛前的准备工作,可概括为“和尚为捞铁牛做好了准备工作。”
8.叙述“一件事”的段落,要抓住“谁,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干什么”进行概括如《送水》第4—5自然段,概括为“两小小学生给割麦的人们送水”。
分析课文中心思想的基本方法
一、提练蕴藏于作品中的思想观点,防止复述大意和牵扯过多中心思想好比人的灵魂,它是作者创作意图的显现,是一种鲜明的思想观点。把中心思想看成是作品题材的提要,是一种误解。例如把《东郭先生和狼》这篇寓言的中心思想概括为“通过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揭露了狼的狡猾凶残,批判了东郭先生的糊涂思想,歌颂了老农的聪明勇敢”即是一个错例。实际上,寓言作者告诉我们的深刻道理应该是:对坏人仁慈必将遭殃。这才是作者隐藏于狼、东郭先生和老农形象之中的结论。
当前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对中心思想的表述形成这样一个模式:主要内容+中心思想。即,用一句话简洁地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然后把文章的中心思想准确地毫不含糊地加以阐述。而在实际教学中,还存在“大包抄”倾向。
二、从作品的形象出发,切忌空泛和主观臆断
中心思想是和具体形象相联系的,它们的关系有如灵魂与躯体之密不可分,有躯体无灵魂是为行尸走肉,有灵魂而无躯体则是离魄游魂。分析中心思想的依据只能是作品的形象本身,离开了对形象的细致分析,空泛归纳和主观臆断的倾向就难免出现。
分析作品中心思想空洞化是一种通病。把王之涣《登鹳雀楼》的中心思想说是“诗人通过登高望远抒发了自己的雄心壮志”,这样概括并未一语道破的。诗的前两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写的是登楼所见的壮阔的景象,后两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写的是登楼过程的心理感受,全诗虽然含意深远,耐人寻味,但字里行间揭示“要高瞻远瞩不断进取”
的主题却是明确的。空泛地概括中心思想也见诸一些正式出版的指导性读物上。有一本古典文学作品选读说范仲淹的《江上渔者》的“本意是写渔民生活的艰苦”,笔者以为这样归纳深度不足,还是失之于笼统。“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两个画面鲜明对照,诗人通过“出没风波里”的形象喊出:“劳动成果得之艰辛!”这才是这首诗的确切主旨。
三、从整体形象着眼,力戒以偏概全
文学创作是一个复杂的精神活动的过程,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又是丰富多彩的,所以形象所体现的思想意义也不可能都是单一的,特别是长篇巨制,往往有多种思想并存,在系列形象、多种思想中找出全篇的中心思想就要把握贯串全篇的基本线索。
叙事性作品《将相和》有三个故事情节。第一个是通过蔺相如带和氏璧到秦国同秦王进行理直气壮的斗争,表现了“只有具备机智勇敢精神才能在斗争中取胜”的思想;第二个通过蔺相如在渑池会上与秦王作针锋相对的斗争,表现了“不畏强暴,善于斗争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思想;第三个则是通过蔺相如忍让回避,廉颇负荆请罪的故事表现了“为了国家的利益要严于律己”的思想。这三条情节都联结在一条红线上,这就是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爱国主义精神。以此去验证通篇各部分形象都是成立的。所以这篇作品中心思想可概括为:只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顾全大局,精诚团结才能保卫国家,抵御侵略。
防止以偏概全的另一要领是正确分析作品整个画面形象的主从关系。一般说来,作者所着力描绘占据画面的主体形象所体现出来的思想意义即为中心思想,这是因为作者的创作意图直接指导着素材的取舍和题材的安排,浓墨重彩的地方,正是集中着作者主要意向的所在。如《钓鱼》一文的主体画面是阿成怎样钓鱼和我如何学钓鱼,画面的从属部分是阿成给生病的饲养员赵爷爷送鱼,如果有人把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概括为“学雷锋做好事”那就犯了喧宾夺主的错误了,《钓鱼》的中心思想只能是“只要把握事物的客观规律性,熟而生巧,就能顺利达到预期的目的。”
四、分析主题的两个辅助手段
第一,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和查阅作者的序、跋等有关资料。
我们通常所说的时代背景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作品所反映的时代背景,一个是作者的写作背景。柳宗元的《江雪》告诉读者这样一些内容:天地之间是如此沉寂,渔翁的生活是如此清高,渔翁的性格是如此孤傲。诗人为什么要写出这样的作品来?原来此诗写于诗人参加主张革新的王叔文政治集团失败贬为永州司马之时,由于政治失意,官场腐败,他精神上受到很大的刺激和压抑,导致他产生不屈和孤寂的心境。这首诗正是诗人憎恶当时那个一天天在走下坡路的中唐社会而创造出来的一个幻想境界,不了解这些时代背景,就很难概括《江雪》的主题来。
有些作家出于政治上的原因,如某个时代的统治者大兴文字狱,作家没有创作自由,他们便不得不在他的作品中声东击西,把真正的创作本意隐藏在题材的深层,如果我们对这类作品的创作时代背景无知,分析中心思想就只能停留在肤浅的表面了。如《种子的力》,这篇课文从“种子的力是世界上最大的力”读起,告诉人们,种子的力就是生命力。只要有生命,这种力就要显现,不论环境如何恶劣,也不管遇到多少困难,都不能阻挡它。如果认为这就是中心思想,那就辜负了作者夏衍的一片苦心了。《种子的力》写于抗日战争的1940年,当时正是毛泽同志发出“克服投降危险,力争时局好转”的救亡号召时刻,夏衍同志言近旨远,他借种子的力来说明中华民族的生命力是不可抗拒的,这才是这篇杂文的真正主题。
第二,参考作品的标题和篇末的警语。
从标题入手是剖析课文中心思想的有效方法。标题与中心思想的关系如同眼睛与心灵的关系。我们透过标题这“窗扉”就易于了解中心思想这灵魂。
作者常把精彩的警语放在文章的末尾,把中心思想加以点明或深化,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