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依托产业优势,把握市场走势,使陕西省展会专业化、品牌化会展业的发展与区域产业的发展状态,是相互作用的一对“事物”,展会的内容与其所在区域的产业发展特点是密切相关的。如以时尚产品着称的法国巴黎,培育了时装展、化妆品展等国际名展而被誉为“展览之都”。德国的许多专业性展览会也都是以城市产业为依托发展起来的,如工业重镇汉诺威的工业博览会,杜赛尔多夫的国际印刷、包装展、旅游城市纽伦堡的玩具展等。国内有深圳的高交会、浙江义乌的国际小商品博览会、浙江余姚的中国塑料业博览会等等,这些品牌展会与当地的产业基础都有着密切的联系。西安是以历史文化着名的城市,在国际上享有盛名,西安可以打造出以“国际”、“文化”为品牌的各种展会;一定要办好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宝鸡市是陕西省的重工业城市,也是陕西的第二大城市,所以以重工业为主的展览就是它的品牌。众所周知,杨陵是以农业为依托的城市,“农高会”就是它的品牌;应以农高会为突破口,再设计几个涉农的专业展览。汉中等城市是以生态旅游为形象的,也可以有与其特色相适应的品牌展会。在此基础上,做强、做大品牌,促进会展经济的发展。
争取加人UFI协会。UFI是国际上最权威的展览业协会之一,近年来国际展览业协会(UFI)对中国会展业的关注持续走高,中国已超越俄罗斯、德国、意大利、法国、新加坡等展览大国成为UFI成员数量最多的国家,UFI认证的展会数量仅次于德国和俄罗斯排世界第三名,呈现出强大的发展势头。UFI被称为“通向世界的桥梁”“塑造品牌的法宝”,北京、上海等地的展会已率先被UFI认证。陕西的会展是否也应考虑做好加入UFI协会或获得UFI的认证的准备。
6.积极引进外资,提高会展业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会展产业本身的特性和内在运作规律决定了会展市场必须对外开放,实行开放性、国际化运作。中国加人WTO后,外资进人中国展览业将不可避免。在看到外资抢占我国会展市场份额的同时,也应看到外资的引人能够提供我国展览业设备改造和技术革新所需的资金,能够带来会展业经营和运作的先进理念和管理技术,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我国展览业的健康发展。在这种大的背景下,陕西省的会展业同样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外资的进人,是被动的等待外资进入,还是积极的应对、主动地引进,决定着陕西会展业的发展前景。因此,我们应在为我所用的原则下积极地引进外资,尽快实现会展业的规范化发展。由于目前会展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大,会展行业尚没有形成一个完全独立的产业,与此同时,会展市场开放与否对整个市场的开放影响有限,因此,加人世贸谈判没有就会展行业本身达成具体的开放协议。但是,会展行业隶属于服务行业,服务业对外开放的承诺完全适用于会展业,而且由于会展业属于竞争性服务行业,理当属于首先对国际市场开放的领域,没有理由对会展业实施太多的保护。所以政府应当及时的应对、适时地提出引进外资政策,把会展业引进外资作为陕西省招商引资工作的重要内容。
7.重视完善基础设施建设(1)会展馆建设和管理。现有的展馆虽然在面积上已经有一定规模,但配套设施不齐全,有的没有停车场等设施,布局不合理,有的内部设施落后,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有一定差距,甚至与国内某些发达会展城市相比,也有不足之处。所以现在最重要的是完善已有展馆的设施,而不是大兴土木重新建设新场馆。
但是,当前陕西省会展场馆建设在以国有资产投资为主体的前提下,会展场馆一哄而上,造成了大量的国有资产沉淀。由国家担保向银行贷款,在会展业收益不佳的情况下,必然造成银行的坏账,最终也会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因此省有关部门有必要对展馆建设进行适当的调控,对各地政府准备上马的会展业园区采取审慎的态度,对不具备会展业发展的地区,坚决制止上马会展场馆的建设。对不具备会展业发展地区的已经立项的项目要尽快重新研究,对已经上马的会展场馆建设,要尽快研究如何转型完善,以免造成更大的浪费。在合适的时机下建议成立“陕西省会展控股管理(集团)公司”,让陕西省有实力的民营会展公司人股参与经营管理。这样就形成了以政府为投资主体的多元的市场经营管理模式,把省内的几个大型展览馆纳人统一规划、管理经营,杜绝资源浪费,就能形成有实力的区域性大型展览公司。
(2)加快建设和完善交通运输体系。陕西省内应充分抓住全国高速公路网建设、列车提速、地铁修建等机遇,争取在公路铁路方面建成四通八达、高效便捷的运输体系。在航空方面,要加快机场硬件软件的更新、扩建与完善,尽量开通与有市场需求的所有国内省会城市的直航班机,并积极与各国及其他相关国家航空公司的联系,开辟更多的国际航线,方便更多的海外人士来展参会。要早日建成现代化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议在陕西省实行参展商代表凭参展证全省范围内出行公交车免费。
8.提升服务水平,完善会展保障体系(1)会展要赢得展会者及观览者的长久青睐与支持,最关键的就是要做好会展活动的相关服务工作。只有以服务取胜,注重展会质量,让各企业厂商与想了解需求合作的人群做成生意,才有可能使两者增强下次参展的意向。很多展会就是这样,一旦开展了,参展商交过参展费,展会的服务工作就差了不少。作为成功的品牌展会,服务方面尤其重要,比如说展会的举办者必须租用专业展览馆,所以在服务上就分成了两块,即组织者和展馆,所以要求组织者和展馆更要看重展会的服务工作,不要互相推卸责任,让参展单位有个良好的心情、良好的参展环境来实现参展目标,这对展会的延续性非常重要。展会的后期服务更为重要,建议陕西省会展管理部门建立对每一次展会结束后进行展后问卷调査评估体系,这样反馈来的意见,经过收集分析整理,可及时提供给展会组织承办者纠正防范,以便能更好下次为展商提供优质服务。建议最好能有这样的机构来例行这项工作。
(2)所谓会展保障体系是指为会展提供配套服务的一系列企业,这些企业的服务领域涉及展台设计、搭建、视听设备供应、装饰、客户服务、电器安装、酒店、货运、旅游等,他们为会展业的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保障。国外这些配套服务均由专业化的企业来提供。这些企业凭借其高度的专业化技术,可为展会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陕西省目前这种专业化的展会服务公司还不多见,展会的相关服务大都是由展览公司总承揽下来,这样开展会因工作内容太多导致服务跟不上、不专业,因而展会效果不能令客户满意。建议展览公司应将这些服务从其主要业务中分离出去,成立专业化的展会服务公司。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展览公司主营业务的快速拓展,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促进陕西省会展保障体系技术与效率的提升。需要强调的是,会展保障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客户服务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在国际展览业中专业化管理和经营的核心是客户服务,其重点是对专业客户群,包括展商和专业买家的邀请和服务。
(3)所有这些都需要一个组织来协调监督,使展会服务落到实处,提高水平。建立中介脤务体系。陕西省要尽快成立会展经济协会,由政府、科研院所、大学、会员企业及展览公司、设计、装饰装潢、广告、运输、宾馆饭店、旅游等相关单位组成,负责为会展提供一条龙、全方位的服务。会展经济协会要以“服务、代表、协调、自律”为基本职能,配合政府加强对会展行业的协调与监督。制定和建立行业规则、会展企业资质认证制度、会展等级认证制度、会展服务评估制度、会展业统计体系等规章制度,培育市场主体,组织交流合作,培养会展人才,规范行业秩序,形成行业自律机制,提高行业整体素质,逐步建立公平、有序、规范的竞争格局,加快与国际接轨步伐。
9·加大政策扶持力度(1)加大资金支持。设立陕西省会展业发展专项资金,陕西省会展业发展专项资金由陕西省财政专项拨款、国家用于支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资金、国内外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赞助(捐赠)等构成,主要用于规模大、社会效益好、有发展潜力的会展活动的奖励性补贴,会展业总体形象推广和重大会展活动的保证性支出及专业人才培训支出。陕西省金融机构要把会展企业作为重点信贷支持对象,特别是对好的会展项目给予资金支持,支持过程中要简化信贷手续,在结算、财务咨询、投资管理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
(2)简化申报审批手续。凡涉及会展申报事宜的企业,省内各主管部门实行“一站式”联合办公,完成登记、核准手续。建立陕西省会展绿色通道,省市各级会展管理办公室要协调公安、交通、商检、海关等有关职能部门,尽快建立能够使参展商品进人和离开陕西省的“一站式”快速通道。
(3)加大税费减免支持。省内各级税收和工商管理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扶持会展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加快制定优惠政策。
参考文献:
[1](会展业概览》,王书翠编着,立信会计出版社,2004年3月1日。
[2](会展概论),金辉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7月。
[3]《会展活动概论),刘大可,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3日。
[4]《中外会展概论》,张文建、金辉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5月1B。
[5](中国会展业:理论现状与政策》,刘大可等着,中国商务出版社,2004年8月1曰。
[6](展览艺术一展览学导论》,潘杰着,黑龙江美术出版社,1992年。
[7](21世纪中国会展经济与会展产业》,应面君,重庆大学出版社2003年。
[8](会展经济》,保建云、徐梅着,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
[9]《我为会展狂魏中龙段炳德,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8月。
[10](旅游与经济》,李车社,责州民族出版社,2002年1月。
[11](展览知识与实务》,林宁,中国铁道出版社,1999年1月。
[12](走进世博会》,上海市世博委员会编写,2003年9月。
[13](上海是名牌》,陈启句,学林出版社,2003年9月。
[14]俞华:建立会展学理论体系,中国会展,2003,(14)。
[15]北京世纪航程会展经济研究中心:《中国会展经济发展报告》[M],2002年。
[16]孙钢:“中国展览北:如何面对经济全球化”[J],(中国会展),2002年第8期。
[17]严学军:我国会展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赵及其对策,(理论月刊》,2001年第12期。
[18]马请:中S会展业现状及其发展对策(上海投资》2002年第7期。
[19]马勇:中国会展经济发展解读(经济地理》2002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