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七大报告把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放在了高度的战略地位。在目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中外文化交流的逐渐加深,博物馆也从“以物为本”向“以人为本”转变,在文化、教育、科研、经济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博物馆工作必须坚持做到“两手抓”、“两加强”,即:一手抓公益性的文化事业,加强政府对文化公益事业的扶持力度;一手抓经营性的文化产业,加强市场机制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这既是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在此情况下,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博物馆,怎样发展文化产业、如何处理事业和产业的关系,是一个很值得重视和研究的问题。
-博物馆需要发展文化产业
1.从宏观环境来看,文化产业已经成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新的增长点社会发展规律告诉我们,当物质生活越过温饱时期,人们才能产生对文化消费的需求。文化作为生产力而成为新的经济资源和新的发展产业,也就会随之兴起。我国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均GDP已经超过2000美元大关,恩格尔系数正在迅速降低,社会消费正在进入温饱型并逐渐向富裕型和享受型升级,消费结构中对包括文博产品在内的文化消费需求正在迅速增长。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经济结构重心已经朝着以污染少、能耗低、科技含量高、行业带动性强、可持续发展,能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为特征的产业群转移;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的开放程度不断加深,不同文化间的交流日益频繁,中华传统文化产品在世界上越来越受到青睐。而博物馆文化产业恰恰符合这些特征,一个前所未有的产业发展战略机遇期已经到来,博物馆发展文化产业已成为历史之必然。
2.从国际环境来看,世界各大博物馆都纷纷在探索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路子,现已形成了许多成功的范例·
在博物馆开始成为旅游者涉猎的对象之后,“产业”、“经营”等概念,开始影响和启迪博物馆的工作思路。70年代末80年代初,西方博物馆界开始系统的对博物馆文化产业经营进行探讨和实践。进入新世纪以来,博物馆文化产业理论研究和实践更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西方博物馆界很多大馆名院,都开展了文化产业化经营运作,有些已成为所在国家文化产业的重点项目。如英国大英博物馆,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法国卢浮宫博物馆,意大利庞贝遗址博物馆,每年在文化产业方面的收人都在数亿美元,占到整个博物馆收人的三分之一以上。这些年来,国内一些有条件的博物馆也积极借鉴世界先进经验,依托自身特色探索博物馆文化产业之路,也取得了显着的成效。如秦俑博物馆凭借“世界第八大奇迹”魅力,三十年来共吸引了超过五千万观众进馆参观,事业收人超过十六亿元人民币。同时由于重视文化产业的开发,十五年来,实现收人1·6亿元人民币,利税0.188亿元人民币,直接就业人数超过百人。此外,还有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等也都在这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3.从区域发展的要求来看,博物馆文化产业的发展完全可以起到拉动周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从国内外有关经验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一个区域中建立一个成功的博物馆,形成一个着名的旅游目的地,完全可以造福一片,致富一方。如秦俑博物馆所在地临潼,原来是一个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而自建立博物馆后,游人如潮,也争取到了国家和国内外客商的大量投资。周边群众也纷纷依托博物馆开展文化产品和服务项目,提高了家庭收入,增加了当地政府的财税收人,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各方面都发生了极为深刻的变化,极大的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少人已经实现了小康。该县的地方经济、文化、基础建设等都走在了全省的前列,行政区划也由渭南市划人西安市,由县升格为区,成为全国着名的旅游强区。
4.从博物馆对外交流和宣传来看,文化产业也是不可或缺的内容现代博物馆的工作重心已经从“藏”向“用”转移。只有运用多种手段,扩大博物馆知名度,才能提升博物馆的社会地位,提高社会各界对博物馆的认识、理解和支持。而发展文化产业,开发多种富有博物馆特色的文化产品和服务项目,本来就是对博物馆及其藏品元素的阐释和宣传,是传播历史文化信息的新途径,可以使更多的观众加深对博物馆的理解和兴趣。而在经营这些产品时,充分利用报刊、电台、电视台、信息互联网等媒体,进行宣传广告和市场推广,也使得更多的人知道博物馆。顾客将购买的博物馆文化产品和良好的感受带往世界各地,也会极大地扩大博物馆的品牌文化影响力。目前,很多博物馆采用了藏品展览+产品展销的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例如秦俑博物三十年来,先后在海内外组织了不同规模、不同主题的兵马俑展览上百次,先后出访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接待参观人数3000多万人次,为宣传陕西、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5.·从现众的需要来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的日益提高,要求博物馆提供全方位、富有特色、品种繁多的文化产品和服务项目,以体现博物馆“以人为本、以观众为中心”的宗旨和理念现实表明,人们的物质生活越好,文化需求和精神需求也就越强烈。博物馆作为一个国家、民族和地区的文化名片和文化地标,就越来越呈现出奇妙的吸引力。博物馆完全可以努力提供完善优质的服务,把博物馆建成集学习、参观、餐饮、购物、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文化活动场所,满足游客对博物馆从单纯的“受教育”向“吃住行游购娱”等全方位深层次的文化体验、休闲享受等方向发展的要求。博物馆应从自身实际出发,在不影响博物馆参观环境和总体氛围的情况下,开发多种文化产品,推出一些餐厅、茶舍、咖啡厅、画廊、文博书店等服务项目。有条件的还可以挖掘历史文化传统,举办一些小型高雅的乐舞演艺活动,使参观博物馆的人在了解文化、欣赏文化中陶冶情操,得到休闲。在这方面,故宫博物院、秦俑博物馆等就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观众服务体系,能提供上百种文化产品及服务项目,满足不同层次观众的需求,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6.从博物馆自身发展来看,除过政府拨款之外,还需要自行开发文化产业,筹集发展资金人们现在普遍认识到,博物馆的生存发展,既需要政府的扶持但又不能完全依赖政府。需要政府扶持是因为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稀缺资源,其抢救保护是政府应尽之责,加之文博单位开展相关产业经营仍属副业性质,其盈利性有限,百分之七十以上的经费仍需财政供给;不能完全依赖政府是因为要考虑政府本身的多种经济压力,应该力争从各方面减轻政府的负担。同时博物馆也不可能要求政府为其发展提供所有的投资。因此博物馆应该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以产养文,在管理机制中引进产业经营因素,以促进博物馆的现代化经营管理理念的形成和自身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在博物馆免费开放的新形势下,虽然财政负担了一些博物馆的基本支出,但还是远远满足不了博物馆发展的资金需要。特别是博物馆自行推出和引进的一些特色展览及文物保护项目,仍需博物馆自己想方设法解决经费缺口问题。所以,博物馆不能把全部希望寄托在财政拨款上,仍需下大力气,努力挖掘自身潜力,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开展多种经营增加收入,以筹集更多的发展资金以保障博物馆顺畅运行。
二博物馆发展文化产业的具体项目
1.文博主趣出版物
具体包括有关博物馆及文物的书籍、报刊、影视音像制品、游戏产品、电子出版物、网站、虚拟博物馆、广告宣传物等。利用博物馆经年累月产生的学术成果和长期以来积累的资料资源,引人切合主题的优秀创意思维和针对市场需求,完全可以策划出深受市场欢迎的主题出版物。不论是针对专业受众的学术出版物还是针对普通受众的科普读物,不论是普通的纸质出版物还是新兴的电子出版物和音像出版物,对于博物馆而言都是可以着重开发的优秀文化创意产品。而博物馆所拥有的广大观众群和出版物读者群也是一个巨大的广告市场,是许多行业理想的广告发布途径。对于出版物的运营形式,博物馆可以自主开发,也可以与境内外出版机构合作开发和特许经营,还可以由博物馆自主编辑内容以供予境内外出版机构开展版权贸易。故宫博物院制作了电视专题片《故宫》和刊物《紫禁城》,以及秦俑博物馆制作的博物馆图录《地下军团》都取得了良好的效益。他们依托各自网站建立了网上商城,开发了电子商务系统,实现了远程购物,极大地方便了国内外的顾客。
2.主题工艺品、纪念品开发
针对博物馆展览和学术主题开发的主题工艺产品,也是适合博物馆的创意产品。在许多世界知名的博物馆往往都会有代表本馆特色的优秀工艺品,它们有的是博物馆藏品的复仿制品,有的是基于博物馆学术主题中某个文化元素经艺术开发而成的特色工艺品。不论是哪种工艺品,它们都是博物馆文化内含与优秀主题创意的良好组合,都代表着博物馆和博物馆背后的深厚文化,这也正是它们深受观众欢迎的原因所在。特别是极具独特纪念意义且做工精细价格低廉的博物馆工艺品更受广大观众喜爱。这方面,上博、秦俑博物馆、浙博、苏博等馆做得都很成功。其中,秦俑博物馆开发的“兵马俑”、“秦俑”、“铜车马”等文物复仿制系列产品远销英、法、美、日、西班牙等几十各国家,受到世界各地游客的赞誉。
3.艺术品交易咨询、鉴定、培训等
古玩艺术品交易是当前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项目之一。目前,我们正处在一个太平盛世,越来越多的人士把收藏文物及艺术品作为财富保值增值的储蓄手段,所以收藏者的队伍不断在扩大。但收藏又是一个非常专业的学问,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该领域的专家,大多数收藏者都以业内专家学者唯马首是瞻。从我国实际情况来看,在收藏领域,博物馆拥有绝对的人才优势、技术优势和品牌优势。博物馆完全可以提供观摩博物馆藏品以练眼力、收藏鉴定、收藏知识培训、收藏品交易咨询等服务。随着经济的发展,古玩与艺术品市场曰益火爆。博物馆应在不违反法律规定、不影响文物安全和不破坏博物馆形象的前提下,可以为古玩艺术品交易行业提供一定的外围支持,如为拍卖公司的小规模专题预展提供场地、为古玩艺术品交易的买卖双方提供必要的鉴定与咨询服务等等。
4.主题文博教育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