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是文化资源大省,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灿烂的革命文化、特色鲜明的民俗文化和有一定实力的现代文化。几种文化集于一省,全国少有。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发展出版产业的巨大资源潜力,把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出版产业优势,促进全省新闻出版业健康快速发展。
-陕西出版资源概况及其利用情况
1.基础性出版资源陕西现有图书出版社18家,数量排全国地方出版社第4位;音像和电子出版社12家,排全国地方出版社第6位;报纸87种,排全国各省市第20位;期刊266种,排全国各省市并列第8位;各类印刷企业4128家,其中出版物印刷企业197家,民营印刷企业3653家;区县新华书店107家,图书销售网点565处,非国有出版物批发单位302家、零售单位2585家;还有印刷物资总公司、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印刷技工学校和版权代j公司等单位。基本形成了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和电子出版物等出版门类齐全,编辑制作、印刷(复制)、发行、物资供应、外贸、教育、科研和行政管理等各环节相配套,国有、民营、个体等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成为全省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的产业。这些资源均为陕西省出版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产业基础。
2.出版选题资源(1)灿烂的历史文化。农耕文明从这里发祥,汉唐雄风从这里崛起,丝绸之路从这里延伸,历史上13个王朝曾在这里建都,使陕西长期成为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从而留下了众多的历史遗存、丰富的文物宝藏和深厚的社科人文积淀。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党中央在陕北战斗、生活了13个春秋,孕育了伟大的毛泽东思想和延安精神,延安成为中国革命圣地。这些为我们孕育了底蕴深厚、取之不竭的出版选题资源。
(2)千姿百态的民俗文化。其中具有鲜明的地方特点和民族特色的秦腔、秧歌、安塞腰鼓、皮影、剪纸、紫阳民歌等21项民俗文化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海内外有广泛影响,也是陕西出版独特的选题资源。
(3)颇具实力的现代文化。陕西科研实力雄厚,全省有2000多个科研单位,其中具有独立研究开发能力的国家部属重点院校和科研单位近千个。陕西是全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基地,全省高等院校52所,其中6所高校列入国家211工程”,民办髙校规模居全国第一。科技教育综合实力全国第三,个别学科领域全国领先。人才济济的教育科研队伍,必然是学术成果纷呈、名篇佳作迭出,雄厚的科技教育实力及其转化成果同样是出版选题内容的主要来源。
(4)数量众多的旅游文化。陕西是中国旅游资源最富集的省份之一,资源品位高、存量大、种类多、文化积淀深厚,地上地下文物遗存极为丰富,全省文物景观3.58万处,是“天然的历史博物馆”。同时,陕西的髙原、山地、平原和盆地地质地貌造就出壶口瀑布、华山、太白山、黄土髙原、八百里秦川、陕南秦巴山地等丰富的自然景观,令人叹止。这同样为介绍陕西、宣传陕西、服务大众提供了丰富的选题资源。
(5)新人辈出的作家队伍。陕西是文学大省,“长安画派”“文学陕军”“西部电影”已成为陕西文化的主角,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尤其是文学队伍发展壮大、生机勃勃,队伍结构和创作姿态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多元景象。继陈忠实、贾平凹等文坛老将后,一大批中青年作家成熟和成长起来,成为陕西文坛的主力军;而一批领导干部和行政企事业工作人员,包括离退休老干部也着书立说,加入到文学创作队伍中来;打工族和漂族创作队伍异军突起;不少身有残疾的朋友立志写作,形成别样群体;“80后”、“90后”作家不断涌现,成为文坛不可小觑的新生代。以他们为代表的陕西文化艺术界及其不断创新的成果为陕西省出版提供了极其丰富的内容资源。
近年来我们在深化体制机制、整合有效资源、优化结构、合理开发利用省内选题资源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受到了读者及业界的认可。但这些成果同我省颇具规模的产业资源优势和丰富的选题资源优势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在出版资源利用上,精品数量少、品牌生命力短、关联性产品缺、内容品质平淡,也缺乏开发利用资源和提升品质的资金保障;在产业结构上,“大而全”、“小而全”问题依然突出,散、小、弱的状况仍很严重,在资金、技术、人才等综合实力上没有明显占优势的领军旗舰;在产品结构上,缺少对陕西省资源深度开发挖掘的精品出版物,仍依赖教材和教辅读物,抵御风险能力差,经不起纸张涨价、课本降价、教材招标的冲击;在人才结构上,缺乏懂经营、会管理、精通出版业务的复合型人才,优秀的经营管理、选题策划、市场经销人员严重匮乏。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将会直接影响全省出版资源的开发利用,影响全省新闻出版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二加快把出版资源优势转化为出版产业优势,增强陕西出版业实力
文化资源的多次开发和重复利用性,决定了它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开发价值,同时它又是人类共有和可以共享的。再丰富的文化资源,如果我们不很好地开发利用,就发挥不了资源的优势,实现不了资源的价值。
在建设西部强省目标的进程中,新闻出版业必须加大力度,加快进度,增强资源利用的紧迫感,科学开发和有效利用资源,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把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同时,要采取措施,盘活存量、扩大增量、提高总量,切实从政策等各方面向优势产品、优势企业倾斜,解决好那些质量不高的产品或生命力不强的企业争资源、争市场、争资金等问题;鼓励优势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参股人股,或通过资本重组“借壳上市”等形式,打造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做强做大。为此,我们将重点采取以下措施:
1.深化出版发行体制改革,激发产业活力。体制不新,机制不活是阻碍陕西新闻出版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我们必须把对出版产业的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解放和发展出版业生产力。
按照中央和陕西有关文化体制改革的目标、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全省出版发行体制改革,进一步破除束缚、强化动力、释放活力。加强分类指导,认真做好公益性出版单位和经营性出版单位的转企改制。
按照国家提出在全国培育6-7个年销售总额超过百亿元的大型国家级出版发行集团公司的目标,下气力推动全省出版发行企业特别是陕西出版集团、陕西新华发行集团跨地区、跨媒体经营或兼并重组或上市融资,尽快改变陕西省出版发行整体实力不强,集约化程度低,规模经营能力差等状况,使优势资源不断向强势企业聚集,不断壮大实力,增强竞争力。
进一步完善出版物市场体系,建立以西安为中心、中小城市相配套、贯通城乡的出版物发行网络,培育和规范以网络为载体的新型出版物市场。
2.调整结构,合理配置资源。优化出版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当前发展出版产业的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通过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的集约化程度,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实现对资源的深度和广度开发,从而实现陕西出版产业发展由扩大规模数量为主的模式向提高质量效益为主的模式的转变。
以资产为纽带,以市场化为基本取向,以多元化资本为构成形式,对陕西省优势文化资源、出版产业资源、资本等进行整合,借助资本的力量来实现产业规模的迅速扩张,激发产业持久、永续的活力。大力拓宽融资渠道,充分运用多种社会资本,鼓励非公有资本以直接投资、间接投资、项目融资、兼并收购、租赁承包等形式进人出版物分销、印刷复制业等政策许可的领域,逐步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形成以国有资本为主导的混合经济结构和各类投资主体平等竞争、共同发展的格局。
继续扶持培育壮大一批优势明显的民营发行、印刷企业,促进民营文化企业健康发展,全面提高陕西省出版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积极推动传统出版与新技术的融合,用数字技术改造编辑出版业、印刷业、出版物流业及盈利模式,整体提升出版产业的实力和竞争力。大力推动现代科技在出版领域的广泛运用,大力发展网络出版、手机报刊和动漫网游等新型出版产业,鼓励开发出版数据处理、移动出版信息服务及数字娱乐产品等增值服务,推动出版产业技术升级,不断适应人们多角度、多载体的阅读需求,大幅度提高出版业的科技水平和现代新兴文化产业的比重。
3.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促进产业发展。新闻出版业过去过多地强调意识形态属性,很少提产业属性。去年初,我们结合实际,提出大力实施出版产业项目带动战略,通过建设西北出版物物流配送中心、西安印刷包装产业基地和西部文教传媒产业园三个重点基础项目,抓好陕西金版图书工程、数字出版动漫创意软件开发工程、西部陕版教材教辅研发工程、陕西大报名刊培育工程以及“农家书屋”工程五个重点项目,逐步形成以西安地区为中心的图书电子音像出版业、西部物流配送中心和强势印刷业、版权贸易业为主体的陕西出版产业新格局。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我们感到,因地制宜,选准突破口,找准切入点,善于把深厚的文化资源做成具体的产业项目,以项目为载体实现出版产业的突破和扩张,是发展出版产业的有效途径。我们要继续实施出版产业项目带动战略,用项目把文化资源和市场、资本、技术及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有机结合起来,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有效利用。
4.实施精品战略,打造陕版出版物品牌。市场经济条件下,品牌就是市场,品牌就是竞争力,品牌就是效益。
制定出版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统筹安排,以原创性为“龙头”,强化陕版图书的策划和出版,开发陕西独具特色的中华文化读物、丝路经贸读物、旅游读物、科教读物等优势选题,打造一批既具民族文化特色、深刻文化内涵,又有市场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的知名文化品牌,形成强有力的品牌效应,增强市场竞争力。
加强选题策划的组织领导,大力提高选题策划力度,扩大精品出版物选题数量,加大精品出版物相关产品的开发,不断提高出版物内容质量及技术品质,全方位、立体化、综合性开发挖掘现有选题资源潜力,打造优质出版产品,扩大陕版图书品牌。同时,寻求跨地区、跨行业的合作契机,通过资源共享,达到互惠互利和选题有效利用的目的。
善于利用政府资源和政策,争取多方支持,加大对优秀出版选题和公益出版活动的资助,保障对有开发价值的选题项目的前期投入,特别要吸引陕西作家的优秀作品在陕西省出版。设立陕西图书奖,更好地鼓励和扶持出版单位不断加大精品生产力度,拓展精品规模,提高出版从业人员精品意识,以精品战略带动出版事业的繁荣,促进产业发展。
5.实施“走出去”战略,提高出版物的市场占有率。陕西省出版单位外向度较低,版权贸易总量较小,数量和质量均与文化资源大省的地位很不相称。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展出版产业,必须用好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在占领国内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抓紧建立健全“走出去”配套政策和措施,广泛开辟“走出去”的新途径。大力发展外向型文化企业,鼓励有条件的出版发行单位到境外创办出版、销售公司或选择合适的境外单位进行合作,为陕西出版物进人国际市场开辟更多渠道。引导出版单位依托资源优势,开展版权贸易和其他方式的对外交流合作,主动参与国际文化市场竞争。大力提倡打破区域界限,跨区域合作与经营,与国外出版集团、出版社联姻,与国内出版集团、出版社结盟,联手策划图书,打造品牌,使之成为实施出版“走出去”的战略主体。
把版权贸易业作为产业发展的突破口,积极与展版权贸易服务中介机构,提高全省版权产业市场化程度和促进版权产业的发展。筹建陕西版权贸易中心,以版权交易代理、版权信息咨询和交流、组织版权交易活动为主要内容,为国内外出版者、作者构建一个版权交换(交易)信息通畅,有较高公信力的版权交易平台。
6.实施人才兴业战略,提供人才保障。加强人才结构的合理调整和优化配置,确保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充分挖掘现有人才资源的潜力,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建立和完善人才建设的政策制度,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选人用人机制、人才合理流动机制、分配激励机制和人才保障机制,营造优秀人才辈出的良好环境,不断提升新闻出版产业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凝聚力和竞争力。
制定各类人才培养规划,拓宽人才培养渠道,重点培养复合型高级编辑、管理、发行和选题策划人才,尤其要引进具有国际出版知识和熟悉国外市场、发行机制的领军人才,努力在全行业形成思想观念新、开拓意识强、经营理念活、管理水平高、精神状态好的出版产业人才队伍。
开发利用文化资源,发展出版产业,实现陕西省出版业大发展大繁荣,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相信,在陕西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高度重视下,经过全省新闻出版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把陕西由出版资源大省建设成为出版强省的战略目标一定能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