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身残志坚降伏虎——孙膑
36691900000022

第22章 叙祖谈兵

孙膑死里逃生,终于回到了齐国,受到了齐国大将军田忌的热烈欢迎。田忌见孙膑精通兵法,十分赏识,一见如故,并将其推荐给了齐威王。听了孙膑的一番宏论,齐威王心悦诚服,如获至宝,已经将孙膑视为将才,并任其为军师,协助大将军田忌。孙膑正式登上了战国中期的历史舞台,开始大展宏图。

孙伯灵在淳于髡的帮助下终于逃出虎口,踏上了家乡的土地。经过几天的星夜兼程,在一个深夜,车队驰进齐都临淄城(故址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的雍门,径直奔大将军府而去。

第二天,天气格外晴朗,湛蓝色的天空,万里无云。空中飞翔着报春的燕子,早起的鸟雀天将亮就把孙伯灵吵醒了。虽然历经重重磨难,死里逃生,孙伯灵的身体瘦弱无力,但迎接新生的精神支撑着他顽强地坐起来,加上洗去身上的污垢和一路风尘,他换上了一身墨绿新衣,显得精神振奋。当他出现在齐威王的大将军田忌面前时,连淳于髡都吃了一惊。

淳于髡不无伤怀地对孙伯灵说:“原来孙先生一表人才、气宇非凡!”转身对田忌说:“这位就是被魏惠王迫害,膑去双膝的孙先生。”

田忌几步奔过来,伸出双手紧紧握住孙伯灵的双手。

孙伯灵动了动身子企图站立起来,两腿无力却终于没有站起来。

田忌问孙伯灵:“先生叫孙——”。

孙伯灵想了想说:“就叫我——孙膑吧!”

田忌说:“孙膑先生,走,咱们这就去见威王!”

齐威王听说孙膑已到宫门外,急得连衣冠都没整好,就奔出门外,亲自迎接。他把孙膑安排在一个舒适的座位上坐下,就迫不及待地说:“早就听说先生的本领,本来想派人去鬼谷山相邀,后来听说先生下山在魏国任职,却不曾想惠王如此无情,先生惨遭毒手,留下终身遗恨。现在好了,先生安全到了我齐国,又是我朝田姓同宗,本王欲拜你为大将军,你看可好?”

孙膑热泪盈眶,自己一个残废人,初回齐国,威王就如此看重,拜以大将军。他眼前又浮现魏国大梁街头那个满街乱爬、乞讨求生的“疯子”。

孙膑说:“孙膑没有才能,能被救回齐国,心中已经感激不尽。大王又委以重任,孙膑心中惭愧,不敢接受。如果国家有用我孙膑之时,我定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齐威王执意要授官职,田忌也一旁相劝。孙膑以“刚来齐国,还是不要惊动魏国以引起仇恨”为由,终于没有接受。

齐威王说:“久慕先生学识渊博,今又认识到先生品德高尚,暂不拜官也罢,请先生回答本王几个问题好吗?”

孙膑谦虚地说:“大王过奖了。大王请讲。”

齐威王叹了口气说:“先祖在位时,三国便不断伐我。周威烈王二十一年(前405),魏、赵、韩三国趁韩悼子去世,田氏发生内乱而联合伐我。廪丘(今山东省范县)一战,我军惨败,从此一蹶不振。第二年,三国联军一直攻入我长城。此战之后,三国名声大振,周威烈王也就命赵、魏、韩三家为诸侯。周安王二十二年(前380),三国伐我打到桑丘(今山东省滋阳县)。两年后,三国趁我国有丧事而攻我灵丘(今山东省高苑县)。又五年之后(前373),燕国败我于林营(今河北省河间、沧县间),魏伐我到博陵(今山东省博平县),鲁伐我入阳关(今山东省坟上附近)。又一年,就连小小的卫国竟也攻占我国薛陵。又两年(前370),赵伐我国鄄邑(今山东省鄄城县北),两年后,赵又打到我长城,我齐国一个泱泱大国,却处于诸侯并伐的被动挨打局面,我恐怕国土一天天丧失,恐怕祖辈基业毁于一旦。请先生一定教我,怎么才能不挨打,怎么才能称霸天下?”

孙膑说:“我齐国虽大,却屡屡战败,这的确是个严酷的问题。打了胜仗,就能保存处于危亡中的国家,延续将被毁灭的世系。打了败仗,就会丧失领土而危害国家。对战争问题不能不认真研究。大王如此重视战争问题,下一仗,我们就一定能战胜!”

齐威王很高兴,充满希望地说:“有孙先生辅佐于我,我军必胜!”

孙膑又说:“战争不是轻率进行的,胜利不是可以随意贪求的。轻率好战的人会导致亡国,一味贪求胜利的人会受挫被辱。因此,每战必须做好充分准备,然后才可以采取行动。比如城小而防守坚固,是因为有充足的物资储备;兵少而战斗力强,是因为进行的战争是正义的。防守而无物资储备,进行战争而又是非正义的,天下谁也无法使防守坚固,使战斗力强大,那就一定会失败,轻则丧权辱国,重则亡国亡族。”

齐威王赞同道:“对,说得太对了。晋国在三家分晋前,最强的大夫莫过于智伯了。可智伯贪婪,最终赵、韩、魏三家联合起来,大败智军,杀死智伯,灭除智氏,瓜分其地。从这一件事就可以看出,战争绝不是好玩的,不能随心所欲、穷兵黩武。”

田忌说:“正是。智氏本可以拥有其国,因为战争不义而被三国联合灭除,这也叫做小算失大算,企图得小利,却把国都灭了,宗族灭了。”

孙膑说:“对!只有用武力战胜敌人,才能使自己强大巩固起来,实现国家的统一。要想使天下臣服,只有战胜而强立!”

齐威王情不自禁地重复道;“战胜而强立?说得好啊!”

孙膑又说:“只有打了胜仗,才能消除分裂,平息叛乱,维护统一,巩固政权。”

齐威王忽然想起什么:“先生刚才说使天下臣服?”

“对,就是天下为一大统,七国为一大国,就是天下臣服,这也正是我的理想。”

过了几天,齐威王与孙膑、田忌讨论用兵之道。齐威王问:“孙先生,敌我两军相遇,双方的将领互相对峙,彼此的阵势都很坚固,谁也不敢先采取行动,应该怎么办呢?”

孙膑答道:“可先用少量的轻兵去试探敌阵,由地位低下而勇敢的人率领,必须失败,不能得胜。把主力部队隐蔽地列成阵势,猛烈地袭击敌军的侧翼。这样,就可以出其不意,战胜敌人,取得胜利。”

齐威王问:“使用较多的兵力或使用较少的兵力,在作战指挥上有什么规律吗?”

孙膑答道:“有。”

齐威王问:“我强敌弱,我众敌寡,应该怎样指挥呢?”

孙膑再次向威王拜谢,然后说:“只有圣明的君主才会提出这样的问题。既然军队众多而又强大,还要问怎样指挥,这是确保国家安全的根本之道啊!在这种情况下,指挥作战的方法叫‘赞师’。就是故意使我军的阵势混乱,队形不整,以便迎合敌人心意,敌人就必然会出兵和我决战。”

齐威王接着问:“敌众我寡,敌强我弱,又应该怎样指挥?”

孙膑回答说:“在这种情况下,指挥作战的方法叫‘让威’,即必须隐蔽好后面的主力部队和机动部队,使他们能够随时撤退或转移。前沿部队,要把使用长柄武器的士卒放在前头,使用短武器的士卒放在侧后,并配置一部分机动弩兵(弩,战国时期才有的射程较远的武器),以便应付紧急情况。后面的主力部队不能轻易行动,一定要等敌军疲惫了再发起反击。”

齐威王问:“我军已经出战,敌军也已经出战,不知道兵力谁多谁少,应该怎样指挥呢?”

孙膑说:“在这种情况下,敌军将要进攻,我军分为三阵迎战,以一阵后援。能打就打,不能打就撤出战斗。”

“攻击走投无路的穷寇应该怎么办?”齐威王又问。

孙膑说:“不要过于逼迫,等敌人寻求生路的时候再设法消灭它。”

齐威王问:“攻击势均力敌的敌军怎么办?”

孙膑说:“要首先设法迷惑敌人,使敌人分散兵力,然后我军集中兵力分别消灭它。这样做必须十分诡秘,一定不能让敌人知道我军的企图。如果敌人不分散兵力,我军就按兵不动,不要去攻击敌人故意放出来的疑兵。”

齐威王又问:“以一当十有什么规律吗?”

孙膑说:“有。这就是要‘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齐威王问:“地形平坦,部队严整,打起来却失败了,是什么原因?”

孙膑回答:“这是因为布阵时没有精选出冲锋陷阵的突击分队。”

齐威王又问:“要使士卒能够一贯听从命令,应该怎么办?”

孙膑答道:“这就要求将领能够做到一贯严守信用、赏罚分明。”

齐威王高兴地说:“你的用兵之道,果然奥妙无穷啊!”

田忌大将军一直在一旁认真听着,见齐威王一口气问了这么多问题,他心中也不禁涌起许多疑问,却没敢插嘴。这时见齐威王赞叹不已,赶紧将胸中的疑惑倾诉给孙膑。他问孙膑:“妨碍军队行动的是什么?陷敌于困境的是什么?壁垒沟堑不能攻克的原因是什么?不得天时的原因是什么?不得地利的原因是什么?不得人心的原因是什么?请先生解答处理这六个问题有什么规律吗?”

孙膑说:“有。给军队造成妨害的是不利的地形,使敌人陷入困境的是险阻。所以说,有三里的沼泽泥泞地带,就会给军队的行动造成巨大妨碍,无论是我方还是敌方,在这种情况下要通过沼泽泥泞地段或涉渡江河,众多的战车甲士将被迫停滞,无法前进。因此说,妨碍军队行动的是不利的地形,陷敌于困境的是险阻要隘。壁垒沟堑不能攻克的原因是沟渠隘塞对敌人是有利的,而对我军却是不利的。不利的地形作战势必难以取得胜利。不得天时、地利、人和的原因是没有把握这三方面的规律。这三个方面,没有比人和更宝贵的了。取得胜利的因素不是单一的,天时、地利、人和这三个条件不具备,即使取得胜利也会带来灾祸。因此必须具备了这些条件才能作战,到不能不战的时候再作战。要抓住有利战机,而不是反反复复地用兵。”

田忌问:“如果敌人按兵不动,怎么办?”

孙膑说:“可以在击鼓时坐镇待敌,同时用各种办法引诱、调动敌人。”

田忌问:“作战部署已经确定,行动时要使士卒能听从命令怎么办?”

孙膑说:“既要严明军纪,又要讲清利害关系,论功行赏。”

田忌又问:“赏罚严明,是不是用兵最要紧的事情?”

孙膑回答说:“不是。奖赏,是为了鼓舞士气,使士卒舍生忘死地去战斗。惩罚,是为了整顿军纪,使士卒服从上级的指挥。这些都是有助于取得作战胜利的,但不是用兵最紧要的事情。”

田忌又问:“权力、形势、计谋、诡计,是不是用兵最紧要的事情呢?”

孙膑说:“不是。掌握权力,是为了调集和指挥军队;示形造势,是为了使士卒勇敢作战;运用计谋,是为了使敌人放松戒备;施展诡计,是为了困惑敌人。这些都是有利于取得作战胜利的,但不是用兵最紧要的事情。”

田忌任齐威王的将军多年,指挥过大小无数次战斗,他的威名让邻国的敌将都闻之丧胆,几十年的战争经验令齐威王对他刮目相看。此时,他一连提了十几个问题,都没难住孙膑,他在内心深处敬佩孙膑,仰慕这个被人迫害致残的孙膑。可是,一连几个“不是”,他听后心中总是不悦。此时,脸上变了颜色,话也带着怨愤之气,他问:“奖赏、惩罚、权力、形势、计谋、诡诈,这六个方面都是善于用兵的人所必不可少的,而您却说不是用兵最紧要的事情。那么,用兵最紧要的事情到底是什么呢?”

孙膑说:“分析敌人的情况,研究地形的险易,必须察明道路的远近,务必激发士兵,临战前使士卒保持旺盛的斗志,等等,这都是将帅的重大责任。坚决打击敌人空虚而要害之处,即所谓必攻不守,才是关系全局的胜负、安危、成败、主动与被动的关键,这才是用兵最紧要的问题呵!”

田忌顿觉眼前豁然开朗,许多年来,他统兵打仗,虽也有胜利之时,但多数时候总感觉力不从心,很难把握战争的态势。他从心中感谢老天爷把这个孙膑还给了齐国,齐国有孙膑,下一仗一定能胜,下十仗也一定能胜利!田忌语气亲切,面带微笑地问:“拉开阵势而不与敌人交战有什么办法吗?”

孙膑说:“有。据守险隘,增强壁垒,按兵不动,注意戒备,不为敌人挑动,不为敌人激怒。”

田忌问:“敌军既众多又凶猛,非与它交战不可,有什么办法取胜吗?”

孙膑说:“有。增强壁垒,广思谋略,严明军令,整顿部队,团结士卒。避敌锐气使其骄傲,引诱调动敌人使其疲劳。然后攻其不备,出其不意。这样做,必须做持久的战争准备才能成功。”

田忌说:“你说得太好了!我还有几个问题要问先生,锥形阵的用处是什么?雁行阵的用处是什么?精选出来的有力士卒怎么用?驰驱善射的弩兵怎么用?飘风之阵怎么用?一般士卒怎么用?”

孙膑说:“锥形之阵,是用来冲破敌人坚固阵地,摧毁敌人精锐部队的;雁行之阵,是用来袭击敌人侧翼,疲惫敌人的;精选出来的有力士卒,是用来突破敌阵、擒杀敌将的;驰驱善射的弩兵,是用于激烈持久战斗的;飘风之阵,派出轻快的战车,是为了追击逃跑的敌人;一般士卒,是用来配合行动、增加胜利的。明智的君主和通晓用兵规律的将帅,是不指望用一般士卒建树主要战功的。”

孙膑胸中自有百万雄兵、无穷韬略,此时滔滔不绝,用言辞回答齐威王和田忌大将军的数十个问题,这只不过是他智慧河流中的一束浪花。然而即使是一束浪花,把齐威王和田忌大将军也惊诧、喜悦得不能自制。

齐威王起身走到孙膑面前,躬身施礼道:“孙先生才略非凡、智慧超人,务必请收下寡人作学生。”

孙膑忘记了自己是残废之人,双腿用力想站起来,却动弹不得。

田忌也趋步走到孙伯灵面前,拜了又拜说:“孙先生务必不要推辞,一定也收我为学生!”

孙膑热泪盈眶,艰难地挪动着他的双腿要向齐威王、田忌行跪拜之礼,可双膝无力,支撑不住他的身体。他歪倒在桌几上。

齐威王、田忌慌忙过来扶他。孙膑说:“齐国是我的祖国,为祖国的强盛我责无旁贷。大王和大将军如此厚待孙膑,我受宠若惊,感激不尽。日后,国家大事就是我的大事,我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