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了解回族
37000500000146

第146章 回族学者金祖同(2)

札记《读伊斯兰书志》。1935年,金祖同居住沪东,与小桃园清真寺之孤儿院近在咫尺。他常去请教马达五阿訇,“不足则往来函牍,相与赏析”。不久,金氏撰《墨子为回教考》,载卫聚贤编《古史研究》第二集。此年夏,金氏研读大量汉文伊斯兰书籍,一一作札记,并汇编成册,名《读伊斯兰书志》。内容包括三部分:一是序言。二是分别为25部著作作读书札记。三是附录。札记一般包括书名、著者、目录、要义及金祖同自己的读书心得。金氏《读伊斯兰书志》载上海20世纪30年代伊斯兰刊物《人道》第1卷6、7期合刊至第11、12期合刊。其中对伊斯兰书籍、伊斯兰教的认识不乏精辟之论。《读伊斯兰书志》被收入《中国伊斯兰教史参考资料选编》(下册)。金氏最早采取读书札记的方式,专门整理汉文伊斯兰文献,向教内教外介绍。这在我国近代伊斯兰论著中乃开先河之举。

其他著作。金祖同年轻有为,极富才干。郑逸梅称其“美风仪,擅辞令,早年即头角峥嵘,渊博如老儒”。其妹金德娟女士对笔者说,抗战结束后,二哥祖同曾与宋庆龄共事于中国福利会,宋曾亲笔用英文在一本书的扉页上题词“Appreciate yourwork”,意为“你的工作成绩很好”,并参加了祖同的第二次婚礼,十分器重他。祖同亦通旧诗,1949年辑有《郭沫若鲁迅刘大白郁达夫四大家诗词钞》,署名晓冈。他为田汉、阿英、刘大杰、王统照、茅盾等做旧诗词续集的愿望终未实现。祖同亦治印,编《郼斋宋元押印存》《郼斋钦印集存》等。郭沫若为其定润的《殷尘篆刻例》刊在《申报》。祖同亦善书法,酷爱欧阳通《道行法师碑》。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他与卫聚贤编辑的《说文月刊》可与同时的《制言》《禹贡》媲美。

除甲骨学著作及本篇言及的8篇著作外,约略统计,金祖同其他编著有《郭沫若归国秘记》《郼斋金石图录》《今后回教的教育问题》《写给郭夫人安娜女士》《革命青年领导者郭沫若》《唐代的当铺》《戏论鲁迅茅盾联》《吴史疑义举例》《拟辑唐李卫公集初论》《唐开元二年西州屯戍烽燧残牒跋》《唐西域官文书佚存》《唐西域官文书续辑》《两粤史地书目介绍》《学术的人格》《跋顾硆藏魏正始石经》《远留在奄美诸岛的中国文化》《沈王校道家书叙录》《青紫轩杂钞》《蒲氏家谱及其他》《巴蜀文化专号冠词》《瓦当文》《瓦当题跋》等,另有稿本《随缘室日钞题记》《殷尘序跋文》《谨书先君严谕后》《穆彰阿本事序》等。

爱国抗日及其家庭、婚姻、死亡

积极抗战。说起金祖同,往往要提到他的《郭沫若归国秘记》。金氏与郭沫若交往较早,1934年初曾寄3件楚王鼎拓本给郭氏。这有郭沫若1934年2月12日致祖同信为证。1936年金氏赴日留学,并随郭氏研习甲骨。七七事变,中华民族到了危急关头。金祖同和钱瘦铁秘密策应郭沫若归国抗日成功。金氏将归国经过写成《鼎堂归国实录》少量发行,后改写为《郭沫若归国秘记》,署名殷尘,于1945年由上海言行出版社发行;1988年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参考资料”之一,又重印出版。该书表明金祖同积极回国抗战,是英勇的抗日志士;同时,他冒着生命危险,利用自己的身份鼓动郭氏归国,为其与各方联系、传递消息;他更名换姓,躲避日警监视,最后亲自陪同郭氏安全归国,使郭得以投身抗日救亡中。郭氏行前将“遗言”托付金,不测时让金在国内发表。郭沫若归国在当时是一件较轰动的大事,郭氏归国后确实使上海文化界抗日救亡运动出现了新局面。该书披露了许多珍贵资料,如郭氏遗言、诗,郁达夫致郭沫若的2封信等,当局及有关人士对抗战、郭氏归国的态度等,还有七七事变伊始日本国内的情况等。郭沫若之子郭和夫称:“金祖同写的《郭沫若归国秘记》比较合乎事实。”[10]该书是研究郭沫若归国及上海抗日救亡运动、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珍贵史料。1936年9月2日,郭沫若在日本的祖同寓所戏作一副对联:“鲁迅将徐懋庸格杀勿论,弄得怨声载道;茅盾向周起应请求自由,未免呼吁失门。”祖同抄来在《今代文艺》上以《戏论鲁迅茅盾联》发表,并写《后识》加以解释。茅盾后来在《大公报》上作文回答[11]。1937年7月底,金祖同带两个妹妹德娟、淑娟和侄女金颐拜见郭氏。郭在金氏姊妹画上题诗:《题金德娟山水画小帧》《题金淑娟画红绿梅》。金德娟曾将郭氏题诗的山水画参加纪念反法西斯胜利60周年的一个书画展。笔者曾在她家见到此画。祖同还带回族表兄郭墨林携一古鼎访郭氏。

金祖同将自家书店内的房屋供《救亡日报》使用。《救亡日报》是郭沫若、夏衍等人根据周恩来的指示,以救亡协会的名义创办的。叶灵凤说:“淞沪战场发生变化,租界上流传着日本人将不利于《救亡日报》的消息。我们为了慎重计,临时放弃设在大陆商场楼上的办事处,将编辑部暂时设在中国书店,借用他们的灶披间发稿,就由后门出入。”也有说在中国书店祖同长兄礼和经营文物的房间搞编辑。《救亡日报》在中国书店的最后一天,潘汉年、叶灵凤、汪馥泉、陆小洛等七八人在蜀腴酒家晚餐,“因为蜀腴不是清真馆,所以祖同没有去”。姜德明《书叶小集》记:“不久前偶然见到夏衍同志,问起金祖同来,他说当年认识的,而且也谈到《救亡日报》在困难的时候,曾经得到过他的帮助,得以在中国书店的灶披间发稿编报。”当时阿英同志与他更熟悉。“印象中金祖同善于交际,与各个方面的人都有来往。其中包括政界人士,但是就其政治倾向来说还是比较进步的。”叶灵凤赞曰:“年轻的金祖同,在当时日本人横行的租界环境下,敢于借出他的书店余地供救亡日报使用,实在是很勇敢的行动。”[12]金祖同不愧为伟大的爱国者。

掩护革命志士,抢救国家图书。郑振铎《蛰居散记》记述了中国书店及店员掩护他躲避日寇追捕的情节。鲁迅、郭沫若、郑振铎、阿英、施蛰存等均为书店常客。据笔者统计,鲁迅自中国书店购得的书籍有:《八史经籍志》《承华事略》《常山贞石志》《华光天王传》《阮嗣宗集》《诗经世本古义》《南宋六十家集》《顾端文公遗书》《癸巳存稿》等。郑振铎购之中国书店的书籍更多。郑氏《劫中得书记》涉及图书88本,其中得之中国书店21本,几近四分之一。《西谛书话》记其得书后“一见狂喜”“尤为得意”的《云林石集》《今吾集》《笔云集》《梅岩胡先生文集》《月壶题画诗》《文山全集》《林下词选》等亦得之中国书店。在1941年1月4~2月3日一个月时间里,郑振铎有16天去了中国书店。在当时白色恐怖下,中国书店也是志士仁人经常见面秘会的场所,像一个隐蔽的抗日据点,但从没有出过差错。中国书店曾参加了“以国家的力量”来抢救“许许多多的民族文献”的工作。

家庭、婚姻和祖同之死。金祖同出身于传统的回族书香之家。其祖父金尔珍(1840~1917),民国《中国画家人名大词典》有载,与一代大师吴昌硕、任伯年等金兰结拜,人称“少芝四弟”。金尔珍在沪几十年,鬻画以资奉父,素常往来的好友多为当时沪上名流。其父亲金颂清(1878~1941)精儒学,21岁时补博士弟子员,后致力于经世之学,著有《管蠡小识》,博论新政西学。善书法,亦绘画,对图书文物善鉴真伪。1902年,弃儒就贾,以书画经籍金石为生计。1926年在沪开设中国书店。祖同生于1914年,有兄礼和、弟贵南及妹福娟、德娟、淑娟。金氏祖上信教至诚,乐善好施,曾向嘉兴清真寺捐助房产和墓地。祖同之父颂清“奉教尤虔,谨笃于斋拜,即万不得已于朱麻尔日必拨冗赴寺礼拜”。金祖同恪守回族风俗,尤其是在饮食方面非常注重。郭沫若等就是首先通过他认识伊斯兰教、回族的。祖同挚友、海上文林宿老金性尧的怀念文章《故人坟树立秋风》记载颇详。

金祖同30年代末曾供职于上海孔德图书馆。40年代初去重庆,曾患病住院3个月。1945年8月负责南京市的敌伪文物接收工作。蒋复璁当年派金祖同去上海乍浦北路427号,接收“人文自然科学图书馆”。1941年父亲去世后中国书店关门,家道中落,家庭生活的重担落在了祖同肩上。1945年年底曾因“母老子稚仰事俯畜”,尚需照顾弟妹,辞去收复区文物保存委员会南京文物组组长的职务,离宁返沪。家中的字画书籍古董也陆续变卖。抗战结束后赴台湾台大任教,1947年在太鲁阁考察高山族。1948年冬,他辞去了西湖博物馆研究部主任和浙大副教授职务,在上海和朋友们合编《透视》杂志。新中国成立初,在上海开了一家牛奶房,1951年夏才进国家机关工作。

祖同“三反”时,被询南京接收敌伪文物事。1952年元月,金氏情绪低落。1955年8月一天,祖同在上海南汇县周浦镇投河自杀,年仅41岁。当时金供职于上海图书馆。关于金祖同的死因死期说法不一。一说50年代后期反右运动祖同受了政治牵累蒙冤而死。一说抗战胜利后因恋爱问题投江自杀[13]。还有其他说法:1955年5月“反胡风运动”在沪展开,各单位深挖自查,金祖同与“胡风分子”路翎有过一般的通信,成重点深挖对象;加之婚变使他焦头烂额,因而投河身亡[14]。据金祖同二妹德娟女士、小弟贵南先生告诉笔者:30年代末,祖同初娶满族郭氏,生子渭民。郭女士不适应金家生活,导致分手。抗战胜利后,祖同与诗人刘大白小女刘满子喜结连理,宋庆龄参加了婚礼。金刘夫妇志同道合,感情融洽。50年代初劳燕分飞,刘去天津她姐姐处居住,不久突然自杀,给重感情的金祖同以沉重打击。从此他一蹶不振,此乃其轻生原因之一。

祖同故后,无声无息。80年代始现撰写金祖同与郭沫若有关的文章,如郭若愚《郭沫若先生和金祖同》、龚济民《关于郭沫若为金祖同殷契著作所写的序文》。笔者80年代初开始搜集整理家乡回族伊斯兰教史料,涉及金家;1986年,东南沿海伊斯兰教文史座谈会苏州会议上结识祖同之弟金贵南先生,在他及祖同二妹德娟女士鼎力支持下,搜集金家资料,至今廿余载。1989年拙著《嘉兴回族金氏三代人考略》刊于《嘉兴市志资料》第2期。经增补材料,1992年又刊于《回族研究》《中国穆斯林》。2000年冠名《嘉兴回族三才子———金尔珍金颂清金祖同》刊于郭卿友主编《中国历代少数民族英才传》。2003年白寿彝《中国回回民族史》为金尔珍、金颂清、金祖同分别立传,确立了他们在回族史之地位。1993年金性尧著《故人坟树立秋风》怀念挚友。2005年有马龄国《生命似流星闪过》等。港台地区20世纪末有丁治杰《郭沫若金祖同钱瘦铁》、张放《敢问殷尘今何在?》等。

金子总要发光。金祖同这位20世纪三四十年代多才多艺、驰名沪上的回族学者,尘封多年后,其业绩今又重现。回族人、中国人都将永远怀念他。

[1](光绪)《嘉兴府志》,许瑶光修,吴仰贤辑。

[2]吴浩坤,潘悠:《中国甲骨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

[3]郭沫若:《序〈威廉迈斯达〉》,《说文月刊》,1941年第2卷6~7期。

[4]郭沫若:《序〈殷契遗珠〉》,陈梦家:《评〈殷契遗珠〉》并论罗氏前编之来源,图书季刊,1940年第2卷1期。

[5]杭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杭州市志》。

[6]金祖同:《上圣翁西谛二先生书》,《殷尘序跋文(手抄本)》。

[7]金祖同:《上圣翁西谛二先生书》,《殷尘序跋文(手抄本)》。

[8]朱雷:《唐长孺师与吐鲁番文书》,《河北学刊》,2005年第9期;孙继民:《敦煌吐鲁番所出唐代军事文书初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马叙伦:《石屋续渖》,上海建文书店,1949年;梁继:《颜真卿对民间书法的借鉴——以敦煌、高昌遗书为例》,书法导报(见之中国书画展赛网)。

[9]金祖同:《台湾的高山族·自序》,亚洲世纪社,1948年。

[10]唐明中:《访郭老的日本妻子安娜夫人》,《家庭》,1985年第3期。

[11]徐庆全:《“两个口号”大论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0年。

[12]叶灵凤:《读书随笔》(第三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姜德明:《书叶小集》,《读书》,1982年第6期;金性尧:《故人坟树立秋风》,《读书》,1993年第3期。

[13]张放:《敢问殷尘今何在》,《中央日报》(台北),1993年4月9日。

[14]马龄国:《生命似流星闪过》,《回族文学》,2005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