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佩伦
每个民族都是人类多元文化的创造主体和接受主体,合为一个实在的——文化载体。只是物质生命的血缘关系,化入了文化血统中,依旧是多元文化,却在内在同一的不断整合中,同类价值观念的群体共同参与下,形成了“这一个”。这就是×族学之谓。
回族学的提出,时也、势也使然。其实,她早已鲜活地结构在回族800年的文化时空里,并非忽如一夜春风来。只是应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的一个小小的命题:意识落后于存在。
既然登高一呼——回族学,显然文化视野需扩大开来。成果略丰的经学、史学、民俗学、教育学,只是部分,非是回族学整体。动员多种专业学人投入,突破有限的几个学术门类,用全人类文化目光纵观回族文化的方方面面,所谓“回族学”方能获得生机。
2001年恰值京剧艺术大师优素福·马连良百年冥诞,李瑞环同志为庆祝活动作了专门批示。2001年2月份以来,从中央到一些省市先后召开了各种类型的纪念活动、纪念演出。多种媒体作了专门报道,发表了大量纪念文章。由薄一波同志题签、由本人撰写出版前言的《马连良艺术评论集》已正式出版发行,反响强烈。诸如此类,至今余响未绝……举世公认的荣誉,不应只在他人话语中如醉如痴,而我们的茫然不知或不以为然,至少有贻笑于人的悲哀。
20世纪第一春,八国联军正在京师横行肆虐,刀光血影,天悲地怆。就在这年的正月初十,公历2月28日诞生了一位未来的京剧艺术大师——马连良。
外寇猖獗,内乱频仍,伴着他求生求艺的生命历程。天命之年欣逢盛世,几多求索,未能一一实现,便卷入文祸武唱的历史尴尬中,无言饮恨西归。
寿天听命于天,无须怨怒。荣辱取决于己,世有公断。人类记忆向永恒绵延,抹不掉的记忆,记忆中辉煌,那才是历史。马连良给回族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千古华章。
当我们立足于文化的高度,用历史的目光,回眸那不可重复的历史的冷暖阴晴,马连良在他的生命实现与价值实现统一中,没有苦斗的轩昂,只有苦苦追求的平凡。他虽是不朽的艺术家,却有从众的平凡。在某种社会学尺度评价上,他只是少了些盛誉下的浮名。没有了障眼的种种,或许才更容易走近马连良,作出贴近真实的判断。会有遗憾,遗憾留给了良知;又无须遗憾,天宇新开,金轮浮海,马连良、马派艺术,京剧事业正在开始着夕阳到朝阳的轮回。
马连良生在回族之家。父亲马西园酷爱京剧,借以谋生的马家茶馆,设了二黄清音桌,实际上成了个票房。由于地处阜成门桥头附近,“门马茶馆”一时颇受戏迷和票友青睐。马西园的三弟和六弟本是京剧演员,近水楼台,自然会请来一些名演员助阵。儿时的文化环境,往往决定着一个人的文化品位、文化人格。马连良一生用京剧支撑着生命,幼年的耳濡目染起着关键作用。
唱戏需要天赋的嗓子和扮相。回民只食牛羊肉,清咽少痰;回民先祖来自西域,明眸隆准。故回民子弟进入梨园虽不多,有此先天条件往往易于出类拔萃。种种主客观条件,成了造就一位京剧大师的基点。
马连良小名“三赏”,回回名“优素福”。马连良5岁多被送到清真寺学习阿拉伯语与宗教知识。伊斯兰意识灌注到他的生命结构中。无形意念决定有形生命,终其一生,马连良的坚韧、进取、豁达、坦荡、扶危好义、达天知命,莫不体现着作为穆斯林的人格品质。马连良于1908年入喜连成科班,在连字科中。学戏从艺,虽与家道中落有关,但主要原因是对京剧艺术情有独钟。“连良”一名自此开始,总教习萧长华赠号温如。
马连良初从茹莱卿学武小生,后从叶春善、萧长华学老生。所学尽是边边沿沿角色,但人物多样化,戏路多样化,这大大有助于他才能的开发和广泛的适应能力。
辛亥革命前后,社会变革的历史走向,涌动出一股变革戏曲的文化思潮。他们以京剧为标靶,从她的思想内容到艺术形式作了全盘的否定,虽矫枉过正,带有民族虚无主义倾向,但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也确实道出了京剧艺术的某些症结。京剧作为表演艺术,综合运用一切艺术手段是她无与伦比的优势。在其逐渐雅化过程中,主要行当生、旦,以唱为主,渐渐形成了重唱腔,轻做、念的审美取向。演员唱戏,观众听戏,这无疑限制了舞台形象的完整性,产生了演行当不演人物的流弊,妨碍了观众多元的审美满足,也阻碍了京剧艺术走向现代生活、走向世界舞台的脚步。
政治改革社会思潮中出现的京剧“消亡论”,使京剧艺术受到了强烈冲击,也激发了京剧内部的活力。求生的本能和自我意识的强化,化为了守住本体、适应新变、寻求发展的某种能量。总之,社会动荡、舆论压迫以及受众审美需求的变化,都作为巨大压力,使梨园内部产生了危机感,尽管尚不具备自我改革明确方向和自觉意志,却调动起了各方面积极力量,马连良学艺之始正逢其时。
老生行当大多以谭派为宗,马连良也不例外。或许是天赐良机,一日谭鑫培的《朱砂痣》缺个娃娃生,选用了马连良,在剧中扮演韩天赐。同台还有陈德霖、贾洪林。这对于许多人来说都是可望而不可求的机遇,马连良珍惜这一机会,演出极为成功。这对于一般孩童只是一时得意,而马连良则是在久久震撼之后,寻找到了求艺的方向。
贾洪林继承谭氏衣钵,又从自身条件出发,发挥做表的优长。其唱、做兼工,一时无二。马连良从贾氏身上找到了自己的艺术定位。从此,他便以学贾而入于谭,即置身贾氏堂奥、遥拜谭氏门墙,走着另一条学谭的门径。
1917年,16岁的马连良学艺9年出科,从科里红而为观众瞩目。他的走向,京城戏迷引领在望。恰值三叔马昆山在福州组班,由于家庭生计日蹙,需要他承担起养家的责任,马连良便应邀赴闽,在马昆山的扶持下,他得到了充分展示才艺的机会,以谭派须生而名噪八闽。
马连良经受锻炼,大开眼界,却又深感成就大才的种种不足。一年之后,1918年秋返回北京,一番恳求,感动了叶春善、萧长华等前辈,允许他再入富连成,带艺进修。这一非常举动,实乃基于欲成大器的雄心。综观他的一生,马连良总是凭着努力,去接近高悬的目标,面对成绩从不志得意满,而是跨越过去,迈出更为艰难的一步。
这次入科,有很大的自由空间。学艺演出之外,他观摩名家演出,叩访名家求教。他不只关注自己的本行,对于其他行当以及京剧的各个部门都给予了关注,为他以后综合性地对京剧艺术全方位的革新作着准备。
老师们的精心栽培,师兄弟们的相互激励与帮衬,使马连良走向了成功。他赴上海搭班演出,又得到了同样具有生杀予夺权力的南国权威观众群体的认同。从他在上海灌制了《借东风》《定军山》《珠帘寨》等多种唱片来看,表明了他在观众心目中并非等闲之辈。
这期间他结识了进步报人邵飘萍。邵氏年长马连良16岁,从此二人结忘年之交,过从甚密。他以进步思想影响着马连良,并给予他“须生泰斗独树一帜”的评价。1926年4月,邵飘萍被张作霖杀害,马连良冒着生命危险,为邵料理了后事,至今为邵氏后人感佩。
马连良一生始终追随着进步潮流,但他没有激进的思想和超越从艺生涯的激进行动,他只是在努力追随进步潮流的走向,从未想也不敢想立于潮头成为一面旗帜。直到他争演现代戏遭诬,争上《海瑞罢官》获罪,都是在力图跟上时代,跟上进步的社会思潮。往往先驱者的牺牲,可以走进历史,获得荣耀。而追随者的死,只能获得某种抚慰。这是属于普通大众的伟大与崇高。
1922年开始,21岁的马连良开始和菊坛名家合作演出,如王瑶卿、梅兰芳、尚小云,其中与朱琴心合作时间最长。因之,艺业大进,声名赫赫于北国。
京剧由于受南北地域文化影响,形成京派、海派,双峰并峙,各领风骚。差别本是促生的激素,而以己之长,轻人之短,往往会在自恋中使生命萎缩。马连良绝无南北派别成见,他多次在上海及南方各地演出,却因独具慧眼,见人之长,思己之短,获得了京剧革新的诸多启示。1927年应上海天蟾舞台之邀,与麒麟童即周信芳合作演出,堪称梨园佳话。此后为人称誉的“南麒北马”,不仅表明两个人艺术风格各有千秋的差异性,而且包含着两位艺术家互敬互学、无心于私、执著于艺的同一性。1933年二人在天津再次合作,名分不争先后、角色不争主次。台下切磋互重,台上相互烘托,只求戏精,无意炫己,如此人格,这不仅是京剧人也是一切文化人的楷模。
剧本是一剧之本,马连良在舞台上立定脚跟之后,便开始着手剧本的整理改编。主题的开掘、人物的定位、唱表的设计,无疑都将成为体现演员美学追求和艺术个性的凭借。从他初出茅庐直到终其一生,对剧本整理改编始终不遗余力。有的剧目是删冗取精如《四进士》,有的则增益充实如《苏武牧羊》,有的贯散成统如《胭脂宝褶》,有的则移植改编如《串龙珠》《春秋笔》。有了自己的看家戏,就是有了创造发展个人艺术风格的自由空间。当今流派,有派而不“流”,“滞”而无进,自然难有新的流派诞生,这与不少可堪造就之才没有属于自己的剧目大有关系。
马连良生性谨小慎微,但在艺术求索上却胆识过人。他对“独树一帜”的承认,实际上选择了一条充满挑战的艰难之路。马连良此后的革新,表现出他不肯媚俗的独立艺术品格,又表现出他摒弃只顾眼前功利、以标新立异去巧得个人风光偏狭。马连良着眼于京剧艺术的未来命运,他的革新是历史责任感使然。
马连良从出科到搭班,不断寻找着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途径,这是他从事革新的蓄势过程。由于个人艺术积累和实力的增强,从1927年自立“春福社”独自挑班之后,便开始了全面的京剧革新的艺术实践。从演员组合、剧本选择、音乐唱腔设计到舞台形态等方方面面,无不给予关注。马连良的革新工程是个系统工程,最终体现在整个舞台的形象体系上,绝不是光体现在唱腔和做表上。
此后形成的马派艺术所以难学,就因为马派不只是风格独具的唱腔艺术,而更是体现在舞台艺术整体性上的风韵独标的表演艺术,是以多种艺术手段塑造完美艺术形象的表演体系(它仍是归属于中国戏曲表演体系中的子系统)。马派艺术求似不易,超越更难,这正是马派艺术虽有广泛群众基础却又后继乏人的原因之一。
20世纪20年代马连良被评为四大须生之一。此后由于种种原因,四大须生屡有更迭。但是,马连良始终稳坐其中。最初四大须生为余、马、言、高。余叔岩、言菊朋、高庆奎3人同庚,皆生于1890年,年长于马连良11岁。马连良如此年轻,取得这样成就,可谓少年得意,但他心高志远,无意自得。面对成功后的种种诱惑,马连良凝志于艺,方寸不乱,洁身自爱,从无半点闪失。
1928年马连良接受梅花馆主采访,有一段精彩的谈话。这段谈话于2年后发表于《戏剧月刊》第1卷第11期:“做人,最难做在二十左右。做好人在此,做歹人亦在此;成功在此,失败亦在此。盖二十岁之青年,心志未定,意旨未坚,外界之诱惑无能力足以抵抗,一不留意,即坠玄中,身败名裂,无可自拔。我辈唱戏人全靠嗓子过活,举凡声色货利,俱是害人之魔,染其一即可使嗓子损坏而有余。在此紧要关头,如能打破难关,杀出重围,即可安然无恙而登彼岸……幸有父母之管束,师傅之监督,而自己向上之心究亦较强于作恶些须。微名乃得赖以保全。若在此时任意妄为,随波逐流,今日之下,恐已无小马之啖处矣。”
马连良身居声色货利之中,而无声色货利之欲。台下风度,台上风采,儒雅风流,却始终不为利诱,不为色迁。在他之前之后,多少天才毁灭在本能的欲望中。马连良在人格看守上,也可谓“独树一帜”。他的上述谈话足可为一切有志青年的立身金箴。在回回人中,亦是药言。
1928年、1929年马连良已红遍南北,灌制了《阳平关》《焚绵山》《清风亭》《甘露寺》《大红袍》《取南郡》《翠屏山》等大量唱片,并和梅兰芳合灌了《四郎探母》《打渔杀家》《宝莲灯》等唱片。在2001年百年诞辰庆祝活动中,中国唱片公司将他1921年至1948年唱片精选再制。出版之后,便抢售一空,被视为艺术珍品广为收藏。
马派唱腔的飘洒流畅、摇曳多姿征服了众多听众,马派唱段时时响在街头巷尾,不时出自童叟之口,已成为当时流行的文化时尚,而文人雅士同样击节叹服,可谓雅俗共赏。
1930年马连良组建“扶风社”,顾名思义乃是扶持正风之意。20世纪30年代前后,社会上纷乱如麻,生活水平下降,心态失去平衡。无论社会风气、梨园风气都有江河日下之势。马连良有着去邪扶正的志向,虽说渺无希望,这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难能可贵。
扶风社近20年的风雨历程中,无论面临什么困难,上演剧目都是有益于教化的严肃题材,即或在票房极差的情况下,也初衷不改。马连良一生做到了:绝不逐时迎合,觊觎钱袋,背叛艺术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