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了解回族
37000500000152

第152章 族教之光 艺苑昆仑——京剧艺术大师优素福·马连良百年诞辰祭言(2)

扶风社十分重视扶持人才,马连良善于识才,更能诚心育才。当时许多初入菊坛的十几岁的青年演员,由于幸遇马连良,无不在马连良的点拨、指导、推崇和精心策划下,得以一举成名,较早地脱颖而出。如叶盛兰、袁世海、张君秋、王吟秋、李玉茹等。马连良甘为人梯,从大局出发,努力培养后学,绝不压制新人。如此无偏无私,在京剧界里广为人们称道。倘有真知,学人皆应如此。

由于扶风社人才济济,马连良革新步伐更快。当时报纸评论极多,有的称赞他:“极聪明,又肯卖力,做派动作均甚漂亮。”并客观描述他演出盛况:“其新戏、旧戏重排者甚多,每一贴出即满。”当然也有批评意见:“演于天津,观众谓其胆大妄为……”

马连良率领扶风社知难而进,没有退却半步。他在1936年第三期《实报半月刊》上,在题为《演剧近感》之中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说:“我在梨园界,是一个胆大妄为者,常常把戏装和唱腔,杜撰添些花头,太不顾人家诽笑了……我听吴幻荪君说,戏剧艺术表演,是重个性的,我国古谓性灵……我颇引为同情。”

马连良在文中公开承认自己是个“胆大妄为”者,并不顾及别人诽笑。因为他认识到了艺术创造必须个性化,而墨守成规永远是艺术创造的桎梏。他继续写道:“创造谈何容易,须把古人精华融为己有,然后另辟新机,才是真创造。不然兴出来的不如古人,说什么创造呢。我自忖天赋和功力,去古甚远,所以抱定了主意戏剧要复古,因为古人研究的奥妙,我们还没有完全领会和表现。反过来戏曲含义要取新,不要让他失去戏曲原义,能辅社教,使他有存在的价值。”

马连良的创新,绝不是背离戏曲本体的乱加花头,而是回归本体,以复古而求新变。马连良对于艺术传统的崇拜而不迷信,创新而非弄潮,这一艺术体验值得认真研究。今日戏曲舞台某些新戏,编导者对戏曲本体知之甚微,拿来西方现代戏剧某些手法,强迫二者成婚,推上舞台确实不伦不类,非驴非马。在“玩文学”之后,“玩戏曲”又复登场,令人深感不安。马连良70年前的这篇短文,谁料至今仍有现实意义,让人感慨万端。

马连良受传统文化熏陶,有同情心,富于正义感,在同行中口碑甚好。每有济贫赈灾义演,马连良从不落后。及至新中国成立后,艺培戏校(即北京戏曲学校前身)成立,因经费短缺,无法开学,又是马连良慷慨解囊,才使第一期的学生得以按时入学。至于同行中,他同样是轻财仗义,恤老怜贫。

马连良塑造的一系列舞台形象,虽是个性有别,但都有着传统美德的共性,体现着善良忠诚、坚贞不屈、嫉恶如仇的民族精神。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九一八”事件,侵占了我国东北。在全国抗日热潮风起云涌之际,马连良将旧本《万里缘》改编为《苏武牧羊》,刻画了一个陷于虏阵、守节不移的爱国英雄的形象。1938年,日本侵占了华北,全面抗战如火如荼。马连良将山西梆子《反徐州》移植改编为《串龙珠》,正面歌颂了反抗异族压迫的正义斗争。《串龙珠》上演之后,立即遭到日伪的禁演。马连良处在日伪在华的统治中心北平,排演这类民族意识强烈的剧目,甘冒风险,实是出于民族义愤。禁演之后,他继续争取上演,甚至到当时伪满演出,仍然把《苏武牧羊》《串龙珠》作为主要剧目送给观众,其心可鉴。

然而一桩历史公案,使马连良后半生备受折磨。1942年正是全民抗战最残酷的年代,在沦陷区奴役与抗争更为激烈地进行。这年“伪满”的奉天(沈阳)有人邀马连良为“回教文化学院”筹款,赴东北义演。马连良几次受邀,出于虔诚主道与真挚族情,终于应承。岂料这一善举给他后半生带来沉重灾难。这是不少处在族教事务之外的、热心的回回文化人常有的遭际与无奈。

日伪在扶风社启程之际,强加给扶风社一个“华北政务委员会演艺使节团”的头衔,使节团任务是为庆祝伪满建国十周年演出。这既无事先商议、筹划,又无任命和必要文书,纯粹是个政治阴谋,无非是借助于马氏名声,以达到宣传“中日满三国亲善”、欺骗世人的目的。1945年抗战胜利,国民党与日伪勾结遭到严厉斥责。北平当局为了转移视线和榨取钱财,便将马连良作为汉奸进行审讯迫害,直到他家财耗尽才无罪开释。

日伪和国民党反动派有预谋的政治陷害,却由于传闻不实,无人详加考证而久久误会着一个不谙政治的艺术家。我的上述评说,非是翻案文章,而是重作钩沉,重现历史真容。伪满建国于1932年3月1日,日伪称之为“三一国庆节”。马连良这个所谓庆祝伪满建国十周年的使节团抵达东北已是10月下旬,距离“三一国庆节”已有8个月,焉有8个月之后,派使节祝贺“国庆”的道理。如此与事实相悖,实在荒唐,而在弄权者那里,只是略施伎俩。

马连良遭受国民党迫害,有加无已。为了避祸谋生,于1947年离开北京赴上海演出。因身心两疲,健康状况日下,1948年冬赴香港治病。由于全国解放,此后便困居香港。1949年在香港先后拍摄了《借东风》《打渔杀家》《游龙戏凤》三部舞台艺术片,旦角为张君秋,在这极其珍贵的电影资料中,能见到马连良的病容难掩。尤其从《打渔杀家》萧恩的形象里,我们看到了马连良的英雄无奈、精神潦倒的内心世界。

党和人民没有忘记这位天才艺术家,在周总理直接关怀下,通过梅兰芳先生的联络,由有关部门于1951年10月1日将马连良秘密接到广州。此时马连良已是天命之年,作为人民的艺术家,他重新焕发了艺术青春。

1952年7月1日,马连良受到了周总理亲切接见。总理对他拒赴台湾、毅然返回大陆的爱国主义精神给予了充分肯定,鼓励他继续努力把自己的艺术奉献给人民。并对他赴伪满演出一事给予实事求是地分析,希望马连良不要为这件往事背上包袱。十年来马连良始终在误解和压迫下苦熬岁月,周总理这番谈话,才使他抖擞精神,从此挣脱了无形的精神镣铐。同年8月建立“马连良京剧团”。作为民间剧团却积极参加各类无偿的招待演出和纪念演出,1953年更主动参加第三届赴朝慰问团。回国之后参加各种庆祝演出,慰问演出更多。

1955年他与谭富英、裘盛戎组建北京京剧团,任团长。以后又有张君秋、赵燕侠参加。角色齐整,珠联璧合,马、谭、张、裘、赵当属国内京剧名家强强组合的最佳阵容。这些艺术家同台献艺,不讲头牌二牌,不分角色大小,不计名次先后,而是互相谦让以艺为先,以戏为重。马连良更是起着表率作用。在《秦香莲》戏中,他扮演王延龄,在《状元媒》中饰吕蒙正。虽是配角,却表现出极强的敬业精神。从而印证了“只有小演员,没有小角色”这一戏剧格言。如此大家,甘作绿叶,至今传为佳话。德艺双馨,于马连良当之无愧。

为了培养接班人,北京京剧团成立学员班,马连良亲自授课。1962年出任北京市戏剧专科学校校长,视徒如子,百般关爱,教艺育人。在他的带动下,北京戏专日新月异,成绩斐然。

在这期间,马连良排演了《三顾茅庐》《赤壁之战》《大红袍》《赵氏孤儿》等优秀剧目。1964年全国现代戏会演,不甘落后的马连良参演了《杜鹃山》,以后又参演了《南方来信》《年年有余》。

马连良一生在艺术追求上以创新为目标,紧紧把握着内向的精益求精,外向的跟上时代。1960年在提倡“海瑞精神”的政治背景下,马连良为了跟上时代,他请吴晗创作了《海瑞罢官》,自己担任主角。由于剧本质量不高,演出后反应平淡。岂料6年之后,政治阴谋家们借着这出戏,掀起了一场历史风暴。一出极不成功的《海瑞罢官》被搬上政治舞台后,却产生了至烈至大的轰动效应。它使神州震颤,更使不少人在互为地狱中丧失了自我。沿波溯源,多少演出,能有如此风光。《海瑞罢官》堪称千古一剧。回回海瑞、回回马连良,重合为一,共历沉浮,应是发人深省的历史奇观。

1966年12月16日,马连良饱受折磨之后病逝,享年65岁。默默而来,个人必须沉重地活下去;默默归去,则把一切沉重留给了生者。血泪浸透的沉重的怀念往往会击痛麻木,激活信念。这也许是马连良留下的最好的遗产。

1978年8月30日马连良得到平反昭雪。隆重地举行了安葬仪式,而送入墓中的是骨灰。

民族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江总书记英明指示:“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这是中华民族安身立命的根基。京剧艺术是民族文化瑰宝,中华民族不朽,它会永远拒绝死亡。

优素福·马连良在物换星移中愈见辉煌。无须为他立起一座丰碑,那总是有着人工斧凿的痕迹,他身后应是一股清泉,汩汩不绝,潺潺远去,不用风搅波涛,不用落红妆点,只是给善饮者留下无穷的回味,给大地滋润出无限春绿,给回族后人留下心痛的沉思、扬眉的远眺……

马连良少有心计,性格执著、率真,这既成就了他艺术生命的喜剧,也造成了物质生命的悲剧,是才俊不见容世者,多是深融于历史。弘一大师李叔同临终绝笔“悲欣交集”,似可作为马连良大师一生写照。

举世敬仰的艺术大师马连良,是我们回族的真正骄傲。

2001年4月27日在人民大会堂中央文化部召开马连良百年诞辰纪念大会后,改定。

中国交响乐之父——回族文化大师李德伦

李佩伦

国际著名指挥大师,中国交响乐之父,回回民族的文化巨匠阿卜杜拉·阿齐兹·李德伦先生于2001年10月19日零时39分归真,享年84岁。

噩耗传来,眼前一片茫然,泪水难禁,仿佛失重般,使我坐立难安。

我与李老交往是在1988年,当时为了成立北京穆斯林文化学会奔走上下,几至心衰力竭,锐气全无。恰是得到了奈比勒·丁峤、伊斯玛尔·李超和阿卜杜拉·阿齐兹·李德伦等文化前辈的支持,才终于在1988年11月12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使这个命运多舛的穆斯林文化学会得以成立。

回首,无愧无悔,只是堪伤。李超于1995年1月21日归真,享年81岁。丁峤于同年8月11日归真,享年71岁。如今德伦师又走出幻象,回归于真境。放眼开来,回族堪称大师者,除相声泰斗马三立外,又复有谁?12月8日马三立大师举办了告别演出,笑声不绝。细细咀嚼,不免苦涩,作为回回人,心底更多的是失落……

德伦先生和我的名字只是一字之差,无意叨光或有人以为兄弟者,总不免解释一番。同是回族,同是生于北京,恰又是生长在古都南城,因而每每交谈,操着京腔,沉浸在城南旧事中,那一番回忆,如今成了最是情浓的回忆,李老去了,而城南的城市改造,也已荡尽了京风京韵。

燕赵回回人,大都是随着燕王扫北,自南京而来。更有人考证来自南京水西门外二龙岗(或称二郎岗),而李姓回回北徙至德州后,沿运河东直抵沧州,生息有年,便又北迁。我的祖上于明代中叶为护卫京师落户于昌平县,而李德伦祖上于清末才迁入北京。我曾和他谈起这段历史:循着这支离破碎的历史足迹,或许是同宗?两个人都为此会心一笑。

李德伦生于1917年6月6日,不久辫帅张勋在城南发动兵变,拥戴废帝溥仪,实行复辟。段祺瑞等组织“讨逆军”,此时,前门里外,等同战场,李德伦在襁褓中听到的是枪炮声声。

李家为官宦之家,结交的尽是上层人物,如孔祥熙、马福祥、赵尔巽。李家位于珠市口南鹞儿胡同,向北为大栅栏商业区,其间中和、庆乐、三庆、开明及第一舞台等剧院日夜锣鼓喧天。鹞儿胡同往南则是天桥,既是消闲去处,又是下九流混迹的藏污纳垢之所。李德伦生长于斯,堪称出淤泥而不染。至今,我仍残存着城南习性,而从李德伦身上不见分毫。

父亲请来一位秀才教专馆,他和姐姐及妹妹,既学学校里国文之类,也学习《论语》《孟子》《诗经》等旧学课程。闲暇时,老师教他们对对子。李德伦年岁虽小,往往出奇制胜。我曾为云南沙甸写过一副对联,后请他代笔,准备留给故乡西贯市清真寺。李老见后,便和我商量重为修订。我俩一番斟酌,终于由他写下了这副对联,我才深知他的古文根底。

我的原作是:

改定后为:

其中“沧海纵横凭经训”化用了我的一首自勉绝句中的一句。

李德伦13岁上中学,中学里良好的艺术教育和音乐环境,为他一生从事音乐艺术事业奠定了基础。他和进步学生及党组织接近,确立了他初步的政治信念。“一二·九”运动及一系列抗日救亡的斗争,使李德伦走向了成熟。1936年李德伦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8年他考入辅仁大学,他少年时期掌握小提琴、钢琴技艺得到了发挥。大量时间学习音乐,并参加学校乐队,有了更多实践机会。与此同时,李德伦作为主要负责人组织地下学习活动,传播进步思想。这个读书会成了党的外围组织,培养了不少青年,以后投身于党领导下的民族解放运动中去,成为了骨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