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了解回族
37000500000169

第169章 回族爱国主义者—端木杰(4)

3.各项学术专著水平之提高,普遍较明显。如新近问世之《伊斯兰与中国文化》(国家“七五”规划重点项目,杨怀中、余振贵主编)一书,在前人、今人、国人、洋人研究基础上大有进展。不少章节,如论述中国伊斯兰文化四大高潮(第4章)及上述文化之三大属性(第10章),条分缕析,面目一新;有些章节及其插图发掘并利用新资料,如多年来仅凭揣想猜测之元代“亦思替非”文字,疑团尽释,水落石出,有些章节对长期沿袭流传之经堂教育与汉文译著典籍进行梳理(第7—8章),脉络清晰,一览无遗;有些章节对《古兰经》在中国的翻译综览剖析,将汉、维、哈三种文字的14部通译本细品漫评(第9章)。特别可贵的是一些章节有新的突破,如“概观回回天文之输入与贡献”(第5章),上起北宋,下迄清初,并以几何原理解析回回历法,援引数据,别开生面,又如“纵览回回医学”(第6章),破译了尘封数百年之海内孤本《回回药方》,揭示其与希腊、阿拉伯医学之渊源以及同华夏医学之相互影响,对大量方剂药物,详考细校,使这块研究领域之高寒地段冰融冻释,豁然贯通——以此书为例,可见回回史研究无论从宏观或微观角度剖视,都登上了新台阶。

提起回回医学之研究,更有值得瞩目称道的事例。回族医学家安迪光(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员),长期从事理论钻研,结合临床实践撰写过回回医学方面的多种专著,提出回回医学是“东西合璧”产物的新论。1994年,在美国拉斯维加斯首届世界传统医学大会上,以《回回医学的形成与发展》为题的论文,获最高级金杯奖,1995年作为第二届世界传统医学大会副主席再次赴美,发表《中国回回医学对世界传统医学的贡献与展望》,又成为“功勋金杯奖”的得主。像这类“国内开花域外香”的突出事例,吾人虽从事回族研究,亦感到见闻狭窄,信息闭塞。历次回族史讨论会参与学人,几乎都是从事社会科学研究,自然科学技术领域的代表寥若晨星。因此,连引起轰动的重大成果也极不应该地被忽略埋没;更可叹者,甚或迟钝到似无所闻的程度,正如陶渊明《桃花源记》中避世隐居的人们一样:“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值此电脑信息时代,确实需要沟通联系,追踪并掌握时代脉搏跳动的趋向。

(三)检阅阵营,研究队伍群贤蜂起,英才辈出。

1.史学前辈披荆斩棘,开路奠基,播种育苗,硬朗健在者如白寿彝、纳忠、杨志玖、杨兆钧等年逾八旬的教授,仍驰骋于学林史苑,跃马扬鞭,宝刀不老。

2.近十五六年来热心活跃、原属朝气蓬勃的中坚骨干,转眼间,已年过花甲或跨越古稀,陆续离退原有岗位。如马通、马寿千、冯增烈、勉维霖、马肇增、杨永昌、罗万寿、马恩惠、纳国昌、李佩伦、丁国勇等数十位先生(恕未全列芳名),但其中也还有不少人手不停挥,彩霞绚丽,余热闪光,各自奉献新成果。

3.资深历久、多有建树并仍坚守岗位的杨怀中、马启成、白崇人、答振益、杨克礼、丹昌国、黄庭辉、伍贻业、马维良等先生,特别是年富力强、雄心正旺的余振贵、高占福、米寿江、喇秉德、马兴东、代林、王正伟、杨继国等为代表的“少壮派”人物,正在尽力扩展回族研究的实力与阵地。

4.更有大批攻读博士、硕士或毕业于本科大专的学生,以及分布在不同岗位而热衷于族教研究的青年,加上部分近年来从阿拉伯国家或地区归国的留学生,已形成理论研究梯队,青黄不接、后继乏人之忧虑,已基本解除。近年来涌现的新秀中,马平、许宪隆、王永亮、冯钧平、李健彪、姚继德等正陆续崭露头角,前程似锦。更何况这些崛起的新秀,勤奋踏实、思想解放,视野开阔,很少有框套束缚,又赶上好年头,自有纵横挥舞之地。

5.值得称道的是,有一批汉、满等族学者多年来亦曾为回族研究呕心沥血,有的潜心于专题研究,如李松茂、吴万善、荆德新、张永庆、赖存理、刘致平、张天路、关连吉、杨荆楚、关学林等先生;有的还在为这一领域的扩展作出贡献,如邱树森《中国回族研究》、朱威烈《阿拉伯世界》、孔令仁《郑和研究》、李树江《回族文学丛刊》等,诸先生以各自主编的期刊、丛书,发表有关回族研究的论著,组织并联系着人数更广泛的回族与非回族的专家学者,使这一学术领域日趋繁荣。

有必要指出,这里所列述概举的人名,主要是从事回族历史、文化、学术理论研究的成员(其中有相当数量是业余爱好者,并非专业人员)。至于知名度很高的文学家、艺术家、戏剧家、诗人、画家以及在自然科学技术领域造诣精湛的专家学者,因不属此论题范围,恕未列举介绍。

继往开来,扎实奋进

回顾以往脚迹,展望今后前景,感触颇多,真不知从何说起,仅就匆促间想到的几点,拉杂罗列之。

(一)从通盘计划考虑,要使回族史研究全面铺展,需排除万难,加速进展。

记得白寿彝教授1984年初提出的“关于新型回族史体制上的设想”,包含“序说、综述、典志和传记”四大部分,每部分又可细分出若干类别,例如“典志”,拟议中提出地域考、生计考、会社考、寺院考、教育考、礼俗考、经籍考、金石考和语文考等项,每一项都是洋洋大观的专著,确实是个宏伟蓝图,亟待实施。但惜至今11年仍难以落实,只有“传记”部分出版了前三册。

还有,即便是纲要性的全国性通史《回族史》,也千呼万唤出不来。1983年的第一次全国回族史讨论会,主要议题是讨论如何修改《回族简史》。而今,五十几个少数民族的史书都已正式出版,其中有些民族史(或简史),内容、篇幅都很可观,而起步较早的《回族简史》,经过了十来个寒暑,修订本仍不见眉目。看来,步伐需要加快。

(二)从队伍建设衡量,应坚持原则,强调团结与增强联系。

研究人员中,老、中、青年龄悬殊,分布在各地的不同岗位,且业余研究者的比例似乎多于专业人员;除回族与其他民族穆斯林成员外,还有不少汉、满、蒙、藏族专家学者。从已发表的成果看,呈现百花齐放、各抒己见的局面。容许不同观点出台、参与探讨争鸣本属正常现象。学术观点当然不能强加于人,强求一致。在研究工作中,要相互尊重,加强团结,在正常争论中珍视友谊,消除偏见。

(三)从“古为今用”着眼,应注意联系实际,继承和发扬回族积极进取、立足现实、放眼未来、“两世并重”的优良传统。

要为振兴民族经济、提高民族文化素质,为促进改革开放、加速“四化”建设而开展理论研究。历史的经验教训要认真总结,要把回族前天和昨天的历史写得真切确实,更要注意继往开来,通过历史发展规律指向今天和明天,不能只停留在故纸堆中来回搬运、挪动史料,搞裱糊装修。

(四)从远景前程规划,筹建组织机构事宜,应尽快落实。

“回族史讨论会”12年来已轮流在各地开了8次,今后还有可能不定期地在各省市举行,总是以打游击战的形式进行。要使研究工作走向正轨,有条不紊地前进,有必要建立回族学会。这个问题已酝酿多年,仍限于呼吁、动议或空谈。但愿这次乌鲁木齐会议后,能够认真交换意见,至少搭个架子,搞个筹建小组之类,准备创造成熟条件,组成一个不仅仅限于历史而是涉及整个民族诸方面的中国回族(或回族学)研究会,挂靠于已经成立的“中国民族学会”系统,切实可行。有了这样一个常设机构,一个全国性学会,便可推进研究工作,全面开花。

(五)从学术风气推敲,似有必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思辨,树立健康的、正常的学风。

特别是涉及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评价之际,曾经有一个阶段是偏激过火搞批判,以后,则是对敏感问题尽力回避,绕远兜圈,或只字不提,无视其人其事。例如现代史中的马骏烈士,就曾一度被列入另册,险些从正面人物的名单中勾抹掉。似乎某些捕风捉影的小道消息、马路传闻,比中央文件还有“权威”,可以举足轻重。

再如白彦虎评价问题,一个时期以来总是顾虑犹豫,举棋不定,或作为悬案疑案搁置、规避。在围绕左宗棠的褒贬扬抑成为热门话题之际,学坛曾一度刮起了歌颂左宗棠的“崇左”之风,在肯定这位左督办阻遏沙俄英帝对新疆的入侵之劳绩时,竟连他血腥镇压西北回民起义军的罪恶似乎也成了功勋。于是,白彦虎和回民起义军倒变为反面人物。为白彦虎鸣冤叫屈,希望实事求是地给以公允评价,似乎也有同“崇左”风不协调、唱反调之嫌疑。

研究历史,评价人物,必须实事求是,抑扬得体,功过分清,是非鲜明,放在特定的时空背景中具体剖视分析。风是风,雨是雨,不能说风就是雨。不当墙头草,不要顺风倒。目前,回族论坛较诸全国社会舆论,某些方面似乎仍墨守成规,谨小慎微,不敢突破。例如1995年是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关于回族对抗日的贡献,有些文章突出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回民正规军、游击队官兵英勇抗战的事迹,也有名有姓地介绍了指挥战斗的军官,包括回族的优秀儿子马本斋,和一些病逝或健在的老干部,这是理所当然的。但在涉及过去较敏感的人物时,还是裹足不前。例如级别档次很高的抗日将领白崇禧,在近几十年来回族研究中就很少提起,更不用说发表专文。白崇禧本人还担任过回教协会(抗日战争期间称为“回教救国协会”)理事长,表明这一人物与自己的民族宗教有密切联系。笔者于1992年西安会议冒昧提供的《白崇禧其人其事》,对白氏有褒有贬,两年来无处发表,或必须压缩成数千字、砍掉两万字才考虑刊用与否。但广西政协主办的《文史春秋》季刊1995年第1期(总第8期),却将这篇与谢和赓先生(曾任白崇禧机要秘书)商讨并略作增补的文章联名发表,全稿长达263万字,1次性刊载,编辑部还题为《叱咤风云的回民之子》,且让这一标题列为彩色封面要目之二,还打长途电话到北京催索两位作者的近照,附于文章标题之后。该刊编委会成员都不是回民,审稿定稿不受框套束缚,但改动标题的气魄,连笔者也感到吃惊。

(六)从现有成果审视,目前所见各地回族史或专题史,多拘泥于固定框架、体例,不够新颖活泼,有待提高。

关于史料的取舍详略,有时筛选不当,重者轻之,轻者重之,比例失调;在论述中有时不免夹杂空话、大话、套话。资料的引证方面,亦存在不肯追本求源查对出处,而满足于间接抄袭的现象,也就免不了断章取义、以讹传讹,甚或拾人牙慧的弊病。常听到青年读者批评议论。这些问题的解决,有待于学者专家的共同努力,更有望于思维敏捷、富于创新的青年一代脱颖而出,展示丰硕成果,因为21世纪属于他们。星移斗转,岁月如梭,新的世纪正以倒计时速度日益迫近,遥遥在望。跨入新世纪、踏上新征途、开拓新领域、创造新局面,龙腾虎跃、纵横驰骋的,正是这批继往开来、承前启后的青年!

(附启:年来琐务丛聚,体衰常染微恙,思路闭塞,提笔忘字。欣喜第八次回族史会召开,勉力凑此提纲式短文以示祝贺。《回族研究》编辑部告以准备刊用,略加补充以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