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了解回族
37000500000088

第88章 城市化进程中的福建回族社区——以晋江市陈埭镇回族七村为例(1)

蓝炯熹

晋江市陈埭镇位于福建省泉州湾南部的晋东平原,是福建省回族的主要聚居地。该镇有七个回族村,有人口21980人,占全镇总人口的28.4%。陈埭镇于1984年设建制镇,建镇伊始这里便诞生了702家乡镇企业,从此这里便成了福建省乡镇企业发展最迅速、经济效益较好、民营经济最活跃的热土。至1988年,全镇的工农业总产值达1.45亿元,其中乡镇企业收入1.25亿元,于是,陈埭镇成为福建省的第一个亿元镇,被誉为“乡镇企业一枝花”。乡镇企业的发展促进了乡村城镇化的步伐,为实现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经济学家认为,工业化是城市化的经济内涵,城市化是工业化的空间表现形式。工业化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城市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决定着经济、社会的历史演进。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乡镇企业的壮大,至2000年,陈埭镇的常住人口规模已从原先的7万余人扩展到了现在的22万余人,相当于福建省的一个中等县城的人口规模。在新世纪泉州市都市化建设的蓝图中,陈埭镇已被纳入了“大泉州”规划的框架中。在“城镇化—都市化”的城市化进程中,陈埭镇回族七村是主动的参与者、积极的创业者和历史的见证者。本文尝试着从对城市化进程中的几个重要元素,即人、土地、市场、企业与城市的互动关系的分析中,简要地阐述陈埭镇回族七村在城市化进程中的行动与成果。

一、人、土地与城市的互动关系:回族七村人群的流动和土地的嬗变

人与土地是城市构成的重要元素,村民不同于市民,乡土不同于城区。城镇化的过程就是以上元素的转化过程。“人—土地”是乡村居民的“人—自然”关系中所遭遇的首要问题,它构成了村民生存的物质条件、生态环境以及精神境界。当人们对自身的命运和未来的发展作必要的抉择时,便自然而然地会在“人—土地”之中作出遴选与处置。700多年前回族丁氏家族弃商从农,从泉州文山里迁到了陈江(即今陈埭),以海荡(滩涂)和田畴维系生计。从此,丁氏回族以农业与滩涂养殖为主,休养生息,“生齿日繁,族日以大”,逐渐形成了陈埭“万人丁”的回族社区。由于闽南地区地少人多、人地矛盾始终十分尖锐,小规模经营与土地报酬递减的状况限制了陈埭回族七村村民对现代化的追求。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国家大政方针的调整开始改变了陈埭回族七村的命运。1980年11月,晋江县委召开会议,传达贯彻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和《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允许群众集资办企业,更好地发展农村经济。在国家经济制度创新的前提下,陈埭回族萌发了经商办厂的动议,并开始付诸实施。

回族七村创业的初期也是采用了后人概括的“从‘三闲’起步,到‘三资’上路”的“晋江模式”,即发挥侨乡“闲人多、闲钱多、闲房多”的特点,回族七村独户承办或多户联合投资兴办了小型多样的以制鞋、塑料为主的劳动密集型的乡镇企业。从此,回族七村的大批劳动力开始了“离土不离乡”的结构性流动。由于他们起步较早,在20世纪80年代的卖方市场中赢得了先机,便迅速打开了局面。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换,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他们发挥自身优势,吸引外资,发展“三资”企业,引进先进的设备与技术,提高产品的档次与竞争力,企业逐渐朝外向型经济的良性循环发展。1993年,回族七村有工厂720多家,至2002年年底调整扩展到了932家。企业普遍实现适度的规模经营,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农民进厂务工,在陈埭镇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

陈埭镇第四次人口普查与第五次人口普查时本地人口与外地人口对照表

从表1中可以看到,1990年陈埭镇常住人口是72201人,到了2000年增至226872人,其中外来人口达153167人。1990年陈埭镇除回族外的少数民族有6个,到2000年增至22个(见表2)。在表6中可以看到,1990年陈埭镇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的比例为35∶1,到2000年二者的比例成了50∶1,可见大量的外地农村劳动力流入了包括回族七村在内的陈埭镇乡镇企业。在表3中可以看到,1990年陈埭镇的三大产业所占的人口比重为第一产业36.70%、第二产业50.44%、第三产业12.86%。而福建省当时的三大产业的比重分别为71.8%、18.4%、9.8%。陈埭镇与之相比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比重分别高出32.04、3.06个百分点。2000年陈埭镇的三大产业所占的人口比重(按照总人口的9.12%统计)为第一产业2.38%、第二产业85.65%、第三产业11.52%。而福建省当时的三大产业的比重分别为47.83%、27.31%、24.86%。陈埭镇与之相比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的比重分别低出45.45、13.34个百分点,而第二产业的比重却高于58.34个百分点。陈埭镇第二产业所占比重的发展,表明了陈埭镇工业企业发展的规模。人流的互动促进了陈埭与外界的交流,工业发展给城市化以有力的经济支撑,商业等行业的发达激活了陈埭的市场经济,这些因素都是有利于推进陈埭的城市化进程的。在陈埭城市化进程中,回族七村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陈埭镇第四次人口普查与第五次人口普查时民族人品构成对照表

陈埭镇第四次人口普查与第五次人口普查时三大产业人口对照表

说明:2000年三大产业人口构成按总人口的9.12%统计,在业人口指15岁以上的从业人口。

城镇用地是不同于农村用地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原属于农村的土地发生了质的变化,农田耕地必然会被大量的工业用地和街区用地所挤占。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统计,陈埭镇居民住房间数4.22间/户,住房建筑面积23.32平方米/人,比照全省住房间数3.08间/户,住房建筑面积24.97平方米/人,陈埭镇居民住房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建筑面积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陈埭镇居民生活空间体现了一定的城镇色彩。由于回族七村乡镇企业的迅速崛起,大量的厂房以及配套的基础设施,加上居民住宅的扩建,回族七村原有的8400亩耕地面积,被占用了3/4。除此之外,回族七村的大型企业还将工厂迁往外地,谋求更大的拓展空间,如安踏集团、三兴集团等回族企业都入驻晋江市清高科技园区。

从理论上说,城市化是传统的农村社会转变为现代城市社会的历史过程。从人口数量上看,城市化表现为农业人口比重下降,第二、第三产业人口的比例上升的过程;而从城市质量上看,城市化则是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和城市现代化的同步发展过程。如果实施城市化的过程中以牺牲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为代价反而会阻碍城市化的发展进程。开放式的城市化道路,应该谋求农业、农村与城市化的共同发展,最终达到城乡一体化,而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化的最高境界。因此,城镇的城市化过程不能丢弃农业,而是要发展农业与农村对城市化的支持系统。为此,回族七村针对城市化过程中的人—地矛盾,采取了补救措施,筑埭(闽南人将“坝”称为“埭”)围海造田3144亩,使耕地面积维持原有的水平。企业的经济实力为陈埭回族七村的农业综合开发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回族七村自觉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农田水利配套设施日趋完善,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回族七村已将4292亩海埭田(当地人将围海所造的田称为“海埭田”)承包给了本村的56户种田专业户。其中承包100亩以上海埭田的有16户。他们“不离乡不离土”,追求规模经营,力倡集约化,发展高产、高优农业。四境回族村村民丁信忠承包了四境、坪头、花厅口新围垦的500多亩海埭田,创办了“一种四养”的综合性农场,种水稻、养牛、养鸭、养■、养鱼。回族七村又将475亩田承包给了72户蔬菜专业户,这些专业户中外地农民占65户,他们“离乡不离土”,负责起陈埭居民的“菜篮子”工程。江头回族村60多个蔬菜专业户承包了300多亩海埭田,建立起了连片的蔬菜基地,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回族七村还有135户养殖专业户,其中坪头回族村的水产专业户建起了375亩的成片的养殖场。从表4与表5中可以看到回族七村工农业平衡发展的状况。

2000年陈埭镇回族七村农业生产主要指标统计表

改革开放23年来陈埭镇回族七村主要经济指标统计表

土地作为一种特殊的生产要素,虽然其自身不能在地区间流动,但是其使用权的可流动性对依附于土地之上的生产要素的流动具有重要的影响。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动可以使农民通过土地所有权的转让摆脱对土地的依附关系。土地使用权的变更,使回族七村的村民身份发生了变化,除一小部分人以不同于以往的专业户的身份继续从事农业外,绝大多数村民以一种准市民的身份,体验城市居民的生活,体验一般市民的喜忧,享受工业化给城镇带来的较之乡村更多的文明。

陈埭镇第四次人口普查与第五次人口普查时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对照表

虽然,从表6中我们知道,陈埭镇的农业人口远远高于非农业人口(1990年35∶1,2000年50∶1),但是,实际上从人口所从事的行业看,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的比例已经发生了变化,而且,这种变化越来越明显。数字材料与实际状况的不统一是现有的户籍制度造成的。

二、市场、企业与城市的互动关系:回族七村顺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市场”与“城市”有着天然的联系,市场是城市的经济表述,城市是市场的实体象征。市场化的程度越高,必然促进城市化的发展。市场既控制着企业的命脉,也决定了城市化的进程。在市场经济的体制下,市场根据自然法则和经济规律配置生产要素,各种经济要素和人口通过比较利益的选择无障碍地在空间上自由流动和聚散,进行有效的组合,促进经济的规模化和高级化,也促进着城市化。

20世纪90年代,乡镇企业开始了第二次创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乡镇企业会走向两极分化,其中一部分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企业逐步走向规范化的轨道,另一部分缺乏市场竞争力的企业便走向消亡。这时,陈埭回族七村的企业走到了十字路口,回族七村调整了产业结构,他们以鞋业作为支柱产业,在陈埭镇开辟了鞋业专业市场。

目前,我国旅游鞋的产量占世界的80%,中国80%的旅游鞋产在福建。全国中低档鞋市场85%被福建企业瓜分。晋江市拥有各类制鞋企业3000多家,有一半以上的企业是在陈埭镇,该镇有企业2700家,其中制鞋企业1750家,占企业总数的64.81%。在陈埭镇千余家大小鞋厂中,回族七村的企业有605家,占全镇的34.57%。有品牌的企业上百家,初步形成规模生产(指两条生产线以上)的有40多家,其中回族占有一半以上。2002年年底,陈埭全镇企业产值86.5亿元,其中回族企业38.15亿元。回族企业中,鞋业企业产值26.7亿元。回族鞋业企业中年产值千万元以上的企业52家,超亿元企业7家。全镇上交税收2.94亿元,其中回族企业1.46亿元,回族鞋业企业占1.022亿元。

回族七村的鞋业企业有着诸多优势。

一是形成了配套齐全的运动鞋、旅游鞋产业链。拥有年交易额20亿元的晋江陈埭回族社区鞋业市场、安海可嘉皮革生产基地以及众多的PVC、PU、TPR、EVAMODLE鞋底生产厂家,为制鞋企业采购制鞋原辅材料提供了便利。晋江市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鞋业生产的产业链,尤其在陈埭回族七村更为明显。回族七村的鞋业专业市场中有300多家销售鞋业原材料,其中大多数是经销人造革皮革材料,有30多家经销布匹、40多家经销胶水,这些鞋业生产必需的原材料来自世界各地。陈埭镇有从事各种鞋材的各类厂家,有专门制造鞋底、鞋带、鞋栓、人造革、布匹、五金、彩印、纸盒等从产品到包装的一系列材料,在这里足不出市,就可以得到生产一双鞋所需的任何最新的部件。专业市场的大量交易促进了物流和人流的扩展,也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步伐。

二是劳动力优势。体育用品产业,特别是运动、旅游鞋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力成本占的比重大。大批外来人口常住于陈埭镇,与当地居民形成了二元结构的社区群体(见表1),为人口城市化奠定了基础。企业和人口的集聚,形成了对第三产业发展的规模化需求,这种需求就成了第三产业发展的拉力,带动了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外来的劳动力除了进厂务工外,还从事餐饮等服务业,遍布全镇的四川菜馆、江西饭店、北方水饺铺等为外来的客商和务工人员提供了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