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南诏国:百族聚居的边陲古国
南诏是唐天宝年间出现在中国西南部的一个奴隶制政权,国境包括今日云南全境及贵州、四川、西藏、越南、缅甸的部分土地。南诏国是以乌蛮蒙姓为国王,在中国西南的这片沃土上生息繁衍、不断发展壮大,逐渐从野蛮走向文明,逐渐从愚昧走向科学,逐渐从渺小走向辉煌……最终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不可或缺的一个国度。
可是,最强盛的国度也有走下坡路的时候,甚至这下坡路有时是通向灭亡的一条必经之路。公元937年,南诏国在完成了它近200年的统治之后,终于消失在了历史的舞台上,然而它却留下了许多问题,等着人们去研究、探索……
“金瓶”中藏着的秘密。
自古以来,中国西南部的云南地区,各族聚居,名号繁杂,《新唐书·;两爨蛮传》载“群蛮种类,多不可记”。
秦朝时,常頞在这片风俗不同的地方开辟了五尺宽的道路,使得从蜀到滇这两个地区有了联系。汉朝时,汉武帝派将军郭昌灭滇国,置益州郡,东汉时增置永昌郡。三国时期,诸葛亮平定南方,又增置兴古、云南二郡。此后各朝陆续增置州县,扩大汉族的统治权,同时对于其他民族采取的是抚剿参半的政策。
隋唐时期,在今云南地区错杂散居着许多部落,名号繁多,主要来说以白蛮与乌蛮两个部族为主。唐初,乌蛮大体仍过着畜牧生活,还不会纺织,男女都用牛羊皮制衣,其社会发展较白蛮落后。由于南诏各地长期落后,唐朝时设置都督府管羁縻三十六州。羁縻的意思是来去任便,彼此不相干涉,在这种羁縻状态,汉族统治阶级缓慢地伸展势力,各族豪酋开始膨胀,逐渐在各州县恢复了统治。唐天宝年间,乌蛮征服了当地的白蛮,建立起六个诏(即六个王国,分别是:蒙舍诏,在今巍山县境,因地居最南,故又称南诏;蒙嶲诏,在今巍山县北部,为蒙舍诏北邻;越析诏,在今宾川、风仪二县;邆赕诏,在今邓川县;浪穹诏,在今洱源县;施浪诏,在邆赕诏东北)。
就这样,南诏成为了中国西南部的一个奴隶制政权,国境包括今日云南全境及贵州、四川、西藏、越南、缅甸的部分土地。南诏国是以乌蛮蒙姓为国王,白蛮大姓为辅佐,集合境内各族包括汉族共同组成的统一国家。然而,南诏国轰轰烈烈地走过了它近200年的统治之后,却神秘地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了,这就更增加了南诏这个西南古国的神秘。可是,历史注定不会让南诏永远孤独,在南诏消失千余年之后,一个小小的瓶子给了它重新走入人们视线的机会。
21世纪初的一个夏天,在云南大理州巍山县,一位彝族老农进山采药。雷雨不期而至,老农赶紧找个山洞暂避风雨。这个山洞的洞口十分狭窄,走进去之后忽然开朗了很多,借着微弱的亮光,老农发现洞壁上有人刻凿过的痕迹,越往里走,洞里光线越黑,但老农禁不住好奇心的诱惑,继续向前走去。可是就当他继续向前走时,通过天空中划过的闪电,发现山洞深处显现出一些金灿灿的瓶子状的东西。不知为什么,老农惊恐万分,不顾洞外大雨滂沱,跌跌撞撞地落荒而逃。而且回家后便一病不起,不久就去世了。
后来,人们才渐渐从当地的一些老人口中得到了那个老农为何一见到金瓶就落荒而逃的原因。原来,在当地一直流传着这个古老的说法,在一个极其隐秘的山洞里藏匿着许多国王的金瓶,但从没有人能够找到它们。那些金瓶是属于很久以前的国王的,里面存放的是他们的灵魂。如果遇到了金瓶就会冒犯了国王的灵魂,也就会受到国王的惩罚。所以,那天老农在发现金瓶之后就害怕打搅国王的灵魂,所以被吓得屁滚尿流、落荒而逃了……
老汉离奇死亡之后,人们对金瓶的恐慌、好奇也渐渐变淡,这个诡异的故事无非成了当地人茶余饭后的谈资而已。但考古工作者们却始终关注着这些山洞中的金瓶,他们日益密切地关注着发现金瓶的大理市的苍山。
据史书记载,南诏王死后,会割下双耳,存放于金瓶里面,藏进密室,到时候适时将出祭祀。皇帝安葬完以后,派人将金瓶藏到密室里面,这个秘密只有继位的南诏王才知道,为了不让后人发现这个金瓶的所在地,首先派第一批人把金瓶储存收藏埋好,之后再派第二批人,把知道这个洞穴所在地的人杀掉,杀掉以后,藏洞的地点就永远是个谜了。这样的传说和记载顺理成章,但因为没有发现山洞,人们始终无法证实它的存在。
大理地区曾有过南诏和大理两个地方王朝,它们的都城就建在了苍山脚下。但有关这两个王朝的文字记载却寥寥无几。这两个王朝先后存在了500多年,但灭亡已有近1000年的时间,明朝时,朱元璋派傅有德平云南后,把所有在官典籍都全部烧毁了……
或许,只有地下还可能埋藏着两个王朝的废墟。经过一个多月的发掘,考古工地的现场有了明显的变化。一些大大小小的土坑被专门清理了出来,人们发现在每一个土坑中都埋放着一块大石头。土坑中的大石块呈现了一种古人特殊的建筑手段,那就是在坑中先放上石块,然后在石块上树起木柱。用这样的办法建筑房屋,正是南诏、大理时期建筑的特点。
有人认为,由于南诏、大理只是两个地方王朝,国力无法和中原王朝相比,没有足够的实力为每一位国王修建大型的王陵。也有人认为,南诏大理远离中原内地,其丧葬习俗与中原地区完全不同,他们信奉佛教,时兴火葬,所以无须为保存尸骨大兴土木。在考古发掘中,工作人员发现了大量的火葬墓,墓穴中只有一个装着死者骨灰的火葬罐。随着死者身份的不同,火葬罐的材质也不同。普通百姓也就是一个陶土烧制的罐子,只有在贵族的墓葬中人们才能见到精致的火葬罐。照此推理下去,国王用金罐完全符合逻辑。
在考古现场,发掘依旧在进行着。考古工地所在的位置并不是记载中当年都城的中心地带,但人们在地下还是发现南诏大理时期留下来的建筑遗迹,证明这里的确有都城建筑存在。这便从考古发现的角度,找到了南诏大理国存在的证据。遗址里面发现了南诏的有字瓦、铺地砖、铺地绿釉砖等。这些构件组成了一个王陵探查的重点。各种迹象表明,南诏国的王陵是存在的,国王的金瓶也是存在的,随着考古发掘的进一步深入,国王们的黄金火葬罐必定会出现。
考古发现震惊世界。
首都是一个国家之本,中国古代的历代王朝,除了殷商因为黄河水灾而曾多次迁都外,其他的很少有多次迁都的记录。迁都并不只是表示一个地理位置的变动,一个政权一旦有意识地迁移统治中心的地处,大多最终会选择一个比原来地处条件更好的地理位置,迁都如果是由天灾人祸所逼迫,就常常是一个政权开始风雨飘摇,走向衰亡的征兆。对南诏而言,都城从巍山迁到苍洱地区,是谋求自身发展的重要选择,它的迁都,在自然、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都是非常明智的。
很多年来,关于南诏频繁迁都的解释见仁见智,经过多年考证,史学家发现,南诏迁都的最主要原因,是因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南诏的发祥地巍山,地处哀牢山和无量山的北端。唐代前期,那里土地肥沃,是种植禾稻的好地方。但是,巍山的气候干湿和季节变化分明,春季干旱非常严重。而且,周围峻峭的山岭阻碍了与外界的交通。更不利的是,根据古代文献记载,巍山一带瘴疠横行,恶性疟疾等传染病常常夺当地人性命于无形当中。而苍洱地区自然环境、交通和社会经济等发展状况远远优于巍山,在疾病的威胁下,迁都是一个明智之举。
南诏建国初期,国王皮罗阁雄心壮志,他并不满足于六诏之地,有着宏伟的目标。作为一个新兴的少数民族政权,发展自身,寻求扩展,壮大势力才是他们的理想。迁都苍洱地区10年后,南诏在唐朝与爨部的矛盾中插手并兼并爨部,而后又起兵叛唐,就是因为南诏原本就想扩张势力,迁都正是势力扩张的前提。定都于苍洱之间,进一步可以通好唐朝,退一步可以结交吐蕃,往东可以进占滇池地区,往西可以通过控制永昌,将更远的西方纳入南诏王的视线,迁都无疑提供了一条宽阔的政治扩张之路。
皮阁罗首先把都城定在太和城。太和城建在苍山佛顶峰和五指山之间的缓坡上。险峻的苍山在西面,宽阔的洱海水域在东面,城墙主要延南北两道修建,西面向苍山敞开,以山为墙,东面向洱海敞开,以水为池,这样,“以山为壁,以水为壕,内高外下,仰攻甚难”。史书中记载太和城的建筑极有特点,街区巷陌都是用石头垒砌而成,这种用石头作为建筑原材料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今。今天,在大理古城依然可以看到那些朴实无华的石头建筑。
南诏统一后的第二座都城是大厘城。大厘城又名史城、喜州城、喜洲等,位于大理坝子中最为平坦的地方。早在唐朝初年,它就是一个人烟繁聚、交通便利的处所。在南诏第6代国主异牟寻时,曾经在大厘城居住过两年,当时叫做史城。到第10代国主丰祜统治时期,又建喜洲土城,并且将王宫迁到那里。遗憾的是,关于丰禧在喜洲的情况没有更为详细的资料,甚至什么时候又回到羊苴咩城也不清楚。作为一座都城,无险可倚则是喜洲的致命弱点。所以,南诏以后,再也没有统治者将它作为政权中心的所在地。
羊苴咩城是南诏最终选择的都城。羊苴咩城和太和城一样,只有南、北两道城墙,西依苍山为屏障,东据洱海为天堑,形势十分险要。《蛮书》记载,羊苴咩城方圆有15里,城内建有南诏宫室和官吏的住宅。
除了通过考古工作,对南诏的都城变化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外,考古工作者还对南诏特殊的文化进行了一番深入的探究。
由于实现了长期的局部统一,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对外交往频繁,南诏以主体民族白蛮的土著文化为基础,主动汲取外来文化,形成了独具地方民族特色的南诏文化。南诏文化具有汉文化、佛教文化和南亚、东南亚文化色彩,具有“兼容并蓄”与多元文化的特点。
南诏文化的渊源,可以上溯到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的云南青铜文化。大约在商朝末年至西周初期,今天大理剑川一带率先进入青铜时代,开启了云南青铜文化的大门。洱海地区的青铜文化由西向东发展,到达滇池周围,发展成为“滇文化”。
以滇文化为代表的云南青铜文化,与中原商周青铜文化、四川广汉三星堆为代表的巴蜀青铜文化,并称为中国古代青铜文化的重要类型。江川李家山、昆明羊甫头两处滇文化遗址的发掘,成为“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1998年,考古工作者对昆明羊甫头墓地进行了发掘,出土了青铜器、陶器、漆木器、铁器、玉石器等4000余件。滇文化墓葬的特点,仍然以“滇式器物”为主,地方文化色彩明显。南诏时期使用铜鼓,流行祭柱、跣足、文身,交通有舟无车,居住依山傍水,青铜冶铸业、纺织业发达,种植水稻,等等,都与滇文化一脉相承。南诏羽仪军士所执兵器“铎鞘”,与滇文化中的锯齿形器如出一辙。考古发现证实了“滇文化”、“南诏文化”之间的继承与发展关系。
目前,由于《南诏图传》、巍山垅吁图山佛教石刻造像、凤仪北汤天古本佛教经卷、崇圣寺千寻塔与弘圣寺塔塔藏文物、火葬墓等一系列考古发现,加之对剑川石钟山石窟、佛教典籍、南诏太和城研究的深入,使南诏国历史文化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而南诏的文化风貌也将逐渐地展现在人们面前了……
南诏国是如何建立的。
隋唐时期,在今云南地区错杂散居着许多部落,名号繁多,难以胜计。就种族来说,主要有白蛮与乌蛮。乌蛮大体仍过着畜牧生活,男女都用牛羊皮制衣。从7世纪初叶开始,乌蛮征服了当地的白蛮,建立起六个诏。乌蛮称王为诏,六诏就是六个王国,他们分别是蒙舍诏(又称南诏)、蒙嶲诏、越析诏、邆赕诏、浪穹诏、施浪诏。
南诏国王姓蒙,始祖名舍龙。蒙舍龙原先祖居在哀牢,后来因为得罪了仇家,两家犯下不共戴天的仇恨,为了躲避灾难,蒙家举家迁到蒙舍川隐居。蒙家前来之后,仍是当地的大户,全家隐姓埋名,低调处世,又好乐善好施,很快得到了当地百姓的拥戴。
蒙舍龙有一个儿子名叫龙独逻,又名细奴逻。唐太宗时,白蛮大姓蒙舍酋长张乐进求让位给细奴逻,细奴逻成为当地的各族酋主。在争取当地各族百姓支持的同时,细奴逻特别注重发展和北方强大的唐王朝的关系,积极寻求唐朝的支持。653年,细奴逻遣子逻盛炎入唐朝为质,得到了唐朝中央政府的信任,唐高宗任命细奴逻为巍州刺史,对其在当地的统治予以支持。
为了躲避仇祸而被迫远走,没想到很快成为当地的首领,蒙家在云南地区上演了一幕咸鱼翻身的大戏。在细奴逻时期,这场戏远没有达到顶峰,他的后人皮罗阁继续努力,一举创立了南诏国。
当时,西藏吐蕃势力强大,进入洱海湖区北部。南诏距离吐蕃最远,受威胁较小,因此仍依附于唐朝。唐朝为了抵御吐蕃,大力支持南诏进行统一战争。在唐王朝的支持下,南诏先后征服了西洱河地区的白蛮诸部,取代了“白子国”,并灭了其他五诏,统一了洱海地区,建立了统一的南诏国,定都太和城。南诏统一洱海地区,无疑是唐朝统一天下的一个重要步骤,既为汉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在云南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也为白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为嘉奖南诏皮罗阁统一洱海地区的功勋,唐玄宗于公元738年册封他为“南诏王”。
然而,南诏的野心没有就此终止。不久,皮罗阁利用滇东爨部的动乱,挥戈东进兼并爨部,与唐朝发生激烈冲突。南诏在吐蕃的支持下大败唐军。这时候,唐朝政府由于安史之乱,中央朝廷不能自保,势力被迫退出云南。南诏借此机会,迅速统一了云南。
此后,南诏与唐朝和吐蕃进行了长期的斗争,总的来看,唐朝的势力在南诏越来越强大,而吐蕃的影响日益减弱。在强大的唐朝的影响下,南诏迅速发展,参照唐制建立了相当完备的政权组织,还实行了均田制度。南诏的纺织技术原来比较低,但自从成都的织工进入云南后,南诏的纺织技术就赶上了唐朝的水平。南诏的冶炼技术也相当进步,它所产的浪剑、郁刀、铎鞘等武器锋利无比,素负盛名。南诏的建筑大多模仿唐制,现存南诏时期的大理崇圣寺塔,巍峨壮观,就是由汉族工匠恭韬、微义设计建成的。
在南诏后期,大臣专权,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化。公元902年,汉族大臣郑买嗣推翻蒙氏南诏,自立为王,改国号为“大长和”。在经历了“大长和”、“大天兴”和“大义宁”之后,云南地区进入了大理国统治时期。
(7)西陵国:华夏文明的另一条根
华夏文明上下五千年,以传说中的黄帝、炎帝为中华文明的始祖,炎黄子孙的自谓,也从此而来。然而,长期以来,炎黄子孙在认祖认宗的同时,却“只认父辈不见母辈”,忽略了炎黄子孙母系血缘的由来。其实,炎黄子孙在父系血统“根正苗红”的同时,母系血统也有证可考,同样有着一段辉煌的历史。
西陵国是一个传说中古老的国度,许多人并不知道它的存在。在西陵国神秘的历史背后,更掩藏着一段鲜为人知的真相:如同炎黄部落一样,它是华夏民族血脉的一个源头。
西陵国的三大谜团。
据《史记·五帝本纪·正义》解释说:“西陵,国名也。”两处史料结合到一起,揭示出一段曾长期为人们不曾深度关注的史实:住在轩辕之丘(今河南新郑西北)的黄帝,娶了西陵国王之女为妻。也就是说,我们最尊敬的祖先黄帝的妻子嫘祖,原本是西陵国人。炎黄子孙都相信黄帝确有其人,也相信嫘祖确有其人,因此,嫘祖的娘家西陵国确实存在。
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黄帝居轩辕之丘,娶西陵氏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如果《史记》记载可信,此段记载则可以说明,黄帝是华夏民族的始祖,嫘祖则是与黄帝并列的华夏民族的始母。
西陵国的统治范围到底有多大?
考古学家们顺着已经发现的古物遗存和历史记载,进行了进一步推断。由于历史的久远和资料的缺失,详细的数据已经无从考证,专家们只能做一些大体范围猜测。盐亭境内有一条河叫做潺水,古代时称西陵河,当时生活在河流附近的上古各小部落,就是沿此建起了西陵诸侯国。在远古部落联盟时期,各部落之间实行军事民主制推行部落联盟首领,嫘祖诞生的部落的领袖被推选为酋长,其势力大约北达今天梓潼、剑阁、昭化、广元,西至三台、中江、广汉,南抵射洪、蓬溪,东至阆中、南部、仪陇、巴中,也就是在今天的四川省境内,而盐亭就是西陵国管辖境内的一个区域。
西陵国在哪里呢?
据专家学者依据历史遗存和考古发掘推断,现在的四川绵阳市盐亭县就是古西陵国的所在。盐亭县因为与盛产盐的盐井相邻而得名。蒙文通先生著《汉潺亭考》称:“潺水在今盐亭境内,上古时称西陵河。”当地地方志记载:上古各小部落,沿西陵河建起了西陵诸侯国,他们先后发明了养蚕、抽丝、制衣,并选举发明人嫘祖为酋长。
近现代以来,学者们在考察盐亭的煮盐文化的同时,发现了大量的出土蚕桑文物、化石、嫘祖文化遗迹,还发现了唐代刻立的《嫘祖圣地》碑,以及许多关于嫘祖发现天虫、养蚕制丝传说的信物等。在民俗考古中,当地百姓称盐亭县城南60公里的一座山为嫘祖山,山上面还有个嫘祖穴,当地世世代代口头相传,洞穴就是当年嫘祖的出生地。一系列的迹象引发考古工作者的极大兴趣,经过长期考证,20世纪末,他们在当地祖家湾古墓群中发现两幅石刻,分别是《轩辕酋长礼天祈年图》和《蚩尤风后归墟扶桑值夜图》。如今,盐亭每个与丝织有关的地名都有一个嫘祖蚕桑织业的故事在流传,老百姓仍保留着每年祭祀嫘祖的民俗。专家们因此相信,盐亭县应该就是当年嫘祖的出生地,也是西陵国的所在。
古西陵国虽然不存在了,但古西陵国至今尚存在着大量的民间传说。各处祭祀先蚕嫘祖的香火始终不灭,各地残存的遗址也大量存在。如盐亭三元笼子寨联姻地、黄甸镇嫘轩龙凤呈祥地、射洪嫘丝池电站的地名、南部的丝公(姑)山、中江的凤凰山等……原古西陵大量属地的山、地至今还保留着与嫘、凤、丝有关的名称。
西陵国距今有多悠久?
古人员在西陵国境内发掘出一个高60厘米的青铜跪俑,据科学方法测定,其年代比三星堆文化遗址更古远。除此之外,考古人员还发现一座上古界碑,上面刻有50多行类似文字的符号,与西安半坡彩陶刻画符号相似,是属于公元前四五千年前的文化遗存。就时间来计算,迄今世界上公认最早的两河流域楔形文字、古埃及象形文字距今约6000年,西陵国古文字大体处于相同的时间,或者更古老一些。
华夏大地的第一夫人。
我国是世界上蚕桑、缫丝、丝绸的原产地,素有丝国之称。而要研究丝绸的起源和发展,就离不开四川,尤其是一位优秀的女性更是和丝绸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位应该被亿万中国人,乃至是世界人所铭记的伟大女性就是嫘祖——华夏大地的第一夫人。
嫘祖以发明丝帛而在西陵享有盛誉,与黄帝联盟联姻后,巡行天下,教人们养蚕,普及蚕桑丝绸文化,辅佐黄帝统一中原,奠立国基,更是功不可没。
据《史记》记载,夏、商、周三代帝王,春秋十二诸侯以及战国七雄的祖先,均来源于于黄帝与嫘祖的血系,与他们一脉相承。除了《史记》之外,黄帝迎娶嫘祖的故事,在《世本》、《大戴礼记》中也有记载,但都语焉不详,只是些只言片语。在民间传说,黄帝迎娶嫘祖则具体生动,并流传已久。
民间传说中,嫘祖又叫“蚕母娘娘”。她是黄帝的正妻,与黄帝生了玄嚣和昌意两个儿子,黄帝是华夏大地的共主,嫘祖便是华夏大地的第一夫人。
黄帝本是有熊国的君主,称轩辕氏,活动在今天的河南、山西一带,是炎帝之后的中国共主,嫘祖则是西陵国国王的女儿。传说,在水土丰茂的成都平原上,西陵国国王有一位美丽、善良的女儿,她每天不辞劳累,外出采摘野果,附近的野果采完了,便跋山涉水到远处去采摘。可没过多久,远处的野果也采完了。姑娘一想到族中的老幼要挨饿,不由失声痛哭起来。
巡视到此的天帝正为天府之国的美景所动,忽然听到姑娘伤心的哭声,很受感动。他把天庭中的罪仙“马头娘”打下凡间,变成吃桑叶吐丝的蚕。蚕把桑树上的桑果送给姑娘,姑娘就采了许多带回去给族人吃。夏天,蚕吐丝做茧,姑娘便编成衣服给族人穿。后来姑娘又将蚕捉回家喂养,逐渐掌握了养蚕的技巧和缫丝织绸的技艺,并将这些技术教给族人,西陵国的子民从此不用再穿树皮、兽皮,而是穿上了美丽舒适的丝绸。从此之后,人们便称国王的女儿为“嫘祖”。
茹毛饮血的西陵人穿上了华丽的衣服,很快在临近的各国中传开。西陵国东边的夷人、南边的越人纷纷派使者到西陵国,向嫘祖求婚,但是嫘祖心境很高,全部婉拒了。这时候,黄帝也来西陵国求婚。嫘祖早就听说黄帝的声望,西陵国国王也十分向往黄帝的强大势力,两人终于成亲,黄帝便成了西陵国国王的女婿。
黄帝和嫘祖完婚后并没有马上离开,他们在西陵国,也就是今天的成都平原地区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据《史记》记载,黄帝和嫘祖的大儿子玄嚣生在“江水”边,也就是现在的青衣江(今乐山一带),二儿子昌意生在“若水”边,在今四川西部的雅垄江畔,由此可见,两个儿子均在西陵国所生,大概黄帝也很留恋蜀中美景吧。
华夏文明从远古就充满了智慧,而黄帝和嫘祖美满婚姻的背后,也隐藏着复杂的政治斗争。可以说,嫘祖与黄帝的结合,是一种强强联合的“政治婚姻”,二人的婚礼实际上是西陵国与黄帝部落的联盟,两个大部落联盟从此逐渐走在了一起。中原地区的黄帝部落,原本是不知蚕桑的,嫘祖把成都平原先进的养蚕缫丝技术带到了中原。史学界已经证明,这个时间正是中原文明出现蚕桑的时间。此后,黄帝部落逐渐强大起来,并逐渐向东迁徙,走上了快速发展壮大的道路。
这时的中原地区可谓战云密布,在黄帝部落不断强大的同时,南方的九黎部落联盟在首领蚩尤的带领下发展起来,并开始向中原进攻。九黎部落是一个由很多部落联合组成的大联盟,每个部落都有自己的首领,其中,最强大的部落首领就是蚩尤,这就是蚩尤有81个兄弟传说的来历,实际上这说明和蚩尤结盟的部落联盟之多。
九黎部落强悍好斗,据说他们是最早使用铜器的部落。当时,山洪暴发,铜矿顺流而下,九黎部落将这些铜矿收集起来,炼制青铜,制造锋利的兵器。其他部落的武器还是石刀、骨刀,所以九黎部落所向披靡,人们对九黎又恨又怕,以致后来把蚩尤描绘成一个可怕的怪物。九黎部落和炎帝部落在今天河北一带的涿鹿发生了“涿鹿之战”,炎帝部落被打得大败,只好向黄帝求援。
这时候,黄帝已经和嫘祖带着两个儿子回到有熊国。通过这次西陵国之行,黄帝联系到了强大的同盟国,并联络了一些长期遭蚩尤压迫的部族。为了对付九黎部落的青铜兵器,他命人训练猛兽,还用弓箭装备了自己的军队。一切妥当之后,黄帝和蚩尤在涿鹿展开决战。为鼓舞士气,黄帝还令人将东海流波山上的怪兽“夔”捉回来,把它的皮剥下来做鼓;又派人将森林中的雷兽捉来,从它身上抽出一根最大的骨头当鼓槌。一敲这面鼓,方圆500里都听得到。响亮的鼓声不但可以鼓舞士气,还能联络远处的士兵,传递战争消息。为了能在大雾的天气中辨别方向,黄帝还发明了指南车。一番血战之后,黄帝终于在涿鹿大败蚩尤。
此战之后,黄帝取代了炎帝的地位,成为中原部落联盟的霸主。这个时候,黄帝的妻子嫘祖充当起了贤内助的角色。她带领妇女上山剥树皮,织麻网,还把男人们猎获的各种野兽的皮毛剥下来做衣服,并劝诫自己的子民们说:“农桑才是国家的根本。”很快,各部落的大小首领都穿上了衣服和鞋,戴上了帽子,彻底告别了“茹毛饮血”的时代。
嫘祖,这个伟大的女性,她是当之无愧的华夏第一后,炎黄第一母!
(8)象雄古国:青藏高原最古老的大国
西藏西部的象泉河以其源头的山谷形似象鼻而得名,藏语称为“朗钦藏布”,这里是西藏最为重要的古代文明发祥地,历史上著名的古格王国就发源于这里。人们不知道的是,同样是这片土地上,早于古格王国之前就存在着一个叫“象雄”的古国,而他们也同样创造出了灿烂的文化,并对以后的吐蕃、古格文明产生了重大影响。
万物有灵的苯教。
象雄本土即今日之阿里专区所辖全境,公元10世纪初,吐蕃王室后裔尼玛,避奴隶起义军,逃窜象雄,占其地,置为吐蕃王室分支属民,故改称为阿里(意为属民)相沿至今。据汉文史料《通典》、《册府元龟》、《唐会要》等载:“大羊同东接吐蕃、西接小羊同、北直于阗,东西千余里,胜八九万。”
古老的象雄产生过极高的文明,它不仅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象雄文,而且是西藏传统土著宗教“苯教”的发源地,对后来的吐蕃以至整个西藏文化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象雄为苯教之源,史载苯教的缔造者登巴幸绕就是象雄第一代王。苯教有两种分法,原始苯波教和雍仲苯佛教。原始苯教是辛饶弥沃如来佛没有出世之前的原始宗教,与象雄传统文化有密切的关系,原始苯教认为万物有灵,天上有神,神为最尊。山有山神和山妖,树有树精。水与地皆有龙和神。那时侯的信仰是供神造福,远离鬼妖,人若有灾病,皆因得罪神鬼所致。其简单的禳解法,以煨桑开道迎请神灵,然后梵烧食物,神鬼嗅味而饱之,再不加害于人。象雄人笃信苯教,重鬼神,喜卜巫,忌食野马肉。象雄盛世即18代鹏甬王之时,也是雍仲苯教盛行之际,雍仲苯教文化源远流长,遍及青藏高原,著名的苯教史书《世界地理概说》说,吐蕃的第一代至第八代赞普,都从象雄地区请过苯教的巫师到雅隆地区传教,或为赞普治病。
苯教鼻祖为登巴幸绕,苯教初由幸绕家族世代相传承,后改为师徒相传。简单地说,象雄在流行苯教之前,崇拜图腾。随后出现“仲”即口传历史故事的所谓“说史人”道过去者,嗣后出现“迪乌”卜巫,即占卜未来者,继而出现“苯教”即诵经祭神,为现世人间除障者。
早期的苯教不信有来世,认为现世人类的疾苦灾难,可由苯教巫师解除。8世纪中叶,佛苯斗争时,苯教权臣玛相春巴吉曾指责佛教说:“佛教宣扬来世转生,尽是谎言。现世人若有灾,苯教即能除障化吉。”
现代人常把藏族的一切社会现象,均误认为是佛教色彩,其实许多民间习俗是苯教仪轨的演变,如苯教巫师的骑鼓飞身仪式,演为“安羌”各种形式的鼓舞。苯教祭祀时的赞神仪式,演为“协钦”大歌,即婚礼时的赞吉祥歌舞。总之,藏族文化,并不是简单的佛教文化,其中蕴藏着许多苯教的因素。
象雄文在藏文的产生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松赞干布以前吐蕃没有文字。据《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载:“以前若没有文字,从此王(指松赞干布)开始……”新旧《唐书》亦说在松赞以前吐蕃“无文字”。而之前的象雄国却早已经有了自己的文字,苯教最初的经典就是使用象雄文,而后才翻译成藏文。今天有些苯教寺院的藏书中还有一些象雄文和藏文对照的本教经文及两种文字对照的词汇。
实际上许多学者的研究成果表明,在正式的藏文文字创立之前,已存在一种近似藏文的文字,这就是象雄文字。据见过有关珍藏品的边多、张鹰撰文介绍,扎达(rtsamd)县一位著名的藏医藏有“斯文”、“象雄文”、“藏文”和“梵文”相对照的古书。一些国外学者已发表了这方面的研究成果:1965年出版了《藏语象雄语辞典》;法国的斯坦尔在《苯教的象雄语》一文中声称,藏文就是根据象雄文而创造的。
10世纪以后,吐蕃王室后裔统治象雄,佛教兴起、苯教衰落。后期的苯教徒,改穿黄教袈裟,移居牧区和康区的边鄙地方。但是他们似乎没有放弃他们的信仰,还会偷偷地在黄教(佛教的一支)统治的区域之内传道布教,发展自己的教众。以后,苯教在与佛教抗争中逐渐融合。经过长达数百年的融合和抗争,就如今而言完全纯粹的苯教已不复存在,但是,苯教在藏族社会生活中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不可磨灭的。
随着吐蕃帝国的逐渐强大,根据藏族语言创制的藏文大量地应用于政府文书和佛教经典,并加以广泛传播,藏文遂成为本民族通行文字而流传至今。
象雄王朝是如何消失的。
象雄在吐蕃王朝建立前,为青藏高原最古老的大国,文化发达,人口众多,并早于吐蕃与唐朝建立了关系。
贞观五年十二月,象雄朝贡使至唐,受到了唐朝皇帝极为礼遇的厚待。此后,在贞观十五年,象雄的国王再次遣使远赴中原朝贡,双方又展开了一场友好的交流。
与此同时,吐蕃的国王(当时是著名的松赞干布为赞普),将吐蕃公主(松赞干布的妹妹)赛玛噶嫁于象雄王,吐蕃与象雄结成联盟。
可是,这种联盟都是基于双方的利益需求,一旦不能满足利益需求,双方就会撕破伪善的面具、露出凶狠的獠牙。吐蕃势力增强后,就显示出了这种本性,而联盟关系逐渐破裂,雄才大略的松赞干布开始发动了对象雄的战争。
松赞干布治军有方,大军一到,使得象雄上下手足无措,最终杀死了象雄王李聂秀,将所有象雄部落均收为吐蕃治下。至此松赞干布完成了自己统一青藏高原的宏图,而象雄也在吐蕃势力的笼罩下渐渐消失。
然而,象雄人并不安于吐蕃人的统治,虽然国家已经成为属国,但是一些忠于自己祖国的人还在暗地中做着默默的抗战。直到8世纪中叶,赤松德赞时期,吐蕃才完全消灭了象雄。据说赤松德赞强攻象雄不克,于是用计巧取。当时,象雄王共有3妃,最小的名叫故茹妃朗准来,年方十八。吐蕃法臣派拉朗来珠,带一野牛角沙金,献给朗准来,说道:“朗准来你这等人,只做了象雄王最小的妾,按理当为王妃、王后,对此,吐蕃王也为你不服气,你是否有挽救的办法?若有,待事成后,你可做吐蕃王的正妃,吐蕃王定会将所辖土地的三分之二,赐你为酬谢。”朗准来回答道:“象雄王有遮天盖地的重兵,如果面对面攻打,必然不克。只有巧取才是。”接着又说:“象雄五个半月后,与王室众眷属前往黄牛部苏毗静雪地区,就在途中等候杀之。一切内应由我承担。”根据朗准来的计策,吐蕃军队埋伏在色穷和洞穷两地之间(即今腊仓地区的色普和同普地方),待两王相会时,吐蕃兵突然袭击,杀了象雄王。吐蕃以1万之军,战胜了象雄10万之众。这场漂亮的以少胜多之战使得象雄完全消失在了历史的舞台上……
(9)庸国:开启中国古史宝藏的钥匙
对于中华文明的起源地,长期以来,人们的认识集中于黄河流域。然而,随着近年来考古学的发展,人们在更广阔的领域发现了中华先民的活动足迹,这些足迹不但遍布黄河流域以外的土地,而且在某些地区达到了空前的文明高度,长江中上游地区发现的古国庸国,就是一个显例。
那里有神秘的历史,那里有神秘的文化。有人说,庸国是中华文化的源头;也有人说,庸国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这是真的吗?庸国还有着独特的饮食文化、服装文化、婚姻文化、语言文化、巫文化以及神秘莫测的丧葬文化,而丧葬文化中令人匪夷所思的“悬棺”、“崖葬”到底隐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呢?
盛极一时的古庸国。
古庸国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一个发祥地,与黄河流域的古殷商之地一样,同是中华文化之摇篮。在辉煌文明的推动下,古庸国曾经盛极一时。
夏商时期,庸国的科学技术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这一点,从“庸人”二字的变化上,就可以得出。古庸国人掌握着先进的青铜技术,国内又盛产金属,是铸钟大国,因此又被称为“镛人”,夏商时期许多鼎器都是庸人的杰作;庸人掌握了先进的修造技术,善于筑城建房而被称为“墉人”,周朝时周人就曾请庸人在洛邑建造都城,竹山县古庸方城遗址的城墙历经3000余年风雨侵蚀,仍然屹立不倒,这足以证明庸人的建筑艺术的高超;庸人生活水平已经有了相当的水准,史书中记载“茶风源于巴山楚水间”,庸人是最早饮茶的先民;庸人还追求生活的艺术,注重娱乐,史料记载庸人是围棋的发明者,堵河流域的上庸是尧统治时期尧长子丹朱的封地,丹朱在此发明了棋类博弈游戏,史称“尧时庸人善弈,性狂放狡黠”。
庸国的疆土,比早期的秦及周宗姬封侯国及巴国还大,与南方自己崛起的楚国不相上下。周武王在分封土地时,最大的宗姬国不过百里,小者仅五十里,秦在春秋周平王时只有一个赵城,周早期的巴国疆土限于四川的东、北部及重庆的东、西、北部,楚国疆土限于江汉平原至鄂东、南及湖南北部一带。而古庸国,则是一个横跨长江至汉水这样一个地域辽阔的大国。
长期以来,人们对庸国不是很了解,以为庸国是楚国的附属国。实际上,庸国臣服了麇、儵、鱼、夔等附属小国,其东部含古麇属地,东南部含鄂西及湖南张家界市及慈利、桑植等县,今巴东、兴山、秭归、建始等县,是古代夔国的领地,也是庸国所属。历史上著名的屈原就是秭归人,其先祖就是庸国的一位国君伯庸。
史书记载中提供庸国疆土丰富的资料。《读史方舆纪要》载:“四川首州府,周庸国地。大宁、奉节、云阳、万县、开县、梁山皆其地也。”《华阳国志·;汉中志》说:“(汉中)本附庸国,属蜀。”《太平寰宇记》、《舆地纪胜》载“于周为庸国之地。”《魏书》记载:“皇兴四年置东上洛,永平四年改为上庸郡。辖商、丰阳二县。”上庸郡就是商洛东部丹凤、商南、山阳一带,名为庸郡,可能与曾经是庸国属地有直接的关系。
庸国疆土如此之大,在春秋前期少有。而疆域广大的庸国并非是徒有其表,其国力也非常强大。商朝时期,庸是群蛮之首,“百濮”都归集在庸国麾下。春秋时期,庸国称雄于楚、巴、秦之间,曾打败楚国几次入侵,以至于给楚国造成迁都的威胁。
庸国的爵位也很高。《礼记·;王制》载:“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仪礼》说:“同姓大国则曰伯父,其异姓则曰伯舅。同姓小邦则曰叔父,其异姓小邦则曰叔舅。”“其在东夷、北狄、西戎、南蛮,虽大曰‘子’。”庸国国君世代为侯伯,其他诸侯国“虽大,爵不过子,故吴、楚及巴皆曰子”。周时分封制度是严格的,非伯者不能称其为诸侯,故楚子威逼周王室给其封号,“欲观中国之政,请王室尊吾号”。庸既为伯,说明其地位很高,也充分证明庸国的强盛。
庸国是中华文化的源头吗。
早在春秋之前,庸国就是一个横跨江汉中西部地区的泱泱大国。按照今天的行政区划,古庸国的领土分布在今重庆大部、陕西南部、湖北西部以及湖南西北部地区,面积可谓辽阔。根据考古资料显示,古庸国存在的时间应当在秦之前,或与巴、蜀同代。《诗经》曰:“江汉朝宗于海。”又曰:“滔滔江汉,南国之纪。”可以说,古庸国是与殷商一样的中华文明摇篮地。
考古学和历史文献学证明了古庸国境内人类早期文明的发展。现今湖北省郧县,出土了著名的“郧阳人”古人类化石,这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重要一环,据推测“郧阳人”和庸人存在着血缘上的延承关系。《太平寰宇记》、《舆地纪胜》等记载的女娲炼石补天的取材之处“女娲山”,位于陕西省平利县,属于古庸国范围之内;《帝王世纪》、《史记》中记载尧的长子丹朱生于房,舜出生在姚墟,都在古庸国的范围之内,据此而论,中华文明的早期著名人物,有很多和庸国有关。
由于庸国在战国之前就已经灭亡,史书上有关庸国的记载很有限,很难引起人们的注意,以至于造成了人们对古庸国的淡化遗忘。而据三峡地区和陕西省最新的考古发现证明,早在6000多年前,庸国地区的人们就已经发明了文字,并形成了源远流长的古庸国文化。这一文化,后来进一步融合演化,成为今日陕西“秦文化”、湖北“楚文化”、重庆“巴文化”的源头,成就了中华文明萌芽产生和发展丰富的重要源头。
在肯定古庸国文化对中华文明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一个疑问油然而生,古庸文化从何而来?
关于庸的起源,古往今来众说纷纭,目前较流行的有以下几种说法:
一是“容成氏”之说。对于容成氏的身份,又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看法认为,容成氏是“黄帝之臣”,《博物志》载:“容成,黄帝之臣。”《后汉书》对此观点持肯定态度。另外一种看法认为,容成氏是古代诸皇之一。《庄子·;胠箧》载:“昔者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畜氏、轩辕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神农氏,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对于《庄子》的记载,有学者曾表示怀疑,但上海地区出土的简牍中,对容成氏进行了记载。上古时期,“容”与“庸”通用,因此有人说容成氏就是庸成氏,容成氏就是庸国的先君。
二是“祝融”说。对于祝融的身份,也有多种说法。一是说祝融是上古三皇之一,《礼》中说:“伏羲、神农、祝融,三皇也。”又说:“祝者,属也;融者,续也,言能延续三皇之道而行之,故祝融也。”《庄子》中记载,在神农之前祝融就已经存在。还有一种观点,祝融就是上古三皇中的燧人氏,因为他发明了钻木取火的办法,为人间带来了温暖,因此人们尊称其为祝融。也有人说,祝融是黄帝的大臣,《通典》称黄帝“得祝融而辨南方,得蚩尤而明元道,得太常而察地理,得苍龙而辨别东方,得风而辨西方,得后土而辨北方,谓之六相”。祝融是黄帝的六相之一。
还有人说,祝和融是为帝喾管理火正的两位大臣,即颛顼的两个儿子重黎和吴回。《史记·;楚世家》载:“重黎为帝喾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共工氏作乱,帝喾使重黎诛之而不尽。帝以庚寅日诛重黎,而以其弟吴回为重黎后,复居火正,为祝融。”《山海经》载:“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祅,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又载:“南方祝融,兽身人面,乘两龙。”有学者研究认为,“融”与“庸”音近,“庸”即“融”演化而来,因此,庸人就是祝融氏的后代。
综合诸多文献来看,古庸人应该是颛顼苗裔的分支,但对于其国君的祖先到底是谁,就根本无从考证了。
对庸国国君祖先的争论虽然难以平息,但争论的人物却都在夏禹之前。夏禹的儿子启建立了夏朝,因此,庸国的起源应该比夏朝更早,这一点毋庸置疑。
庸国的都城名为“上庸”,这一名字本身也表现出庸国的古老。“庸”有“城”的意思,上庸的意思既是上古之城,也可以理解为天子之城。《乐府诗集·鼓吹曲辞一》载:“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意思就是说:“苍天啊,我要与君相知相守,还要使这种相知永远不停止。”这里,“上”就是天的意思,“上庸”中的“上”字也就是“天”、“天子”的意思了。
从古人类学上来看,庸人活动的长江流域的中下游地区,早已有远古人类的足迹。迄今为止发现的化石中,有距今约4500万年的古猿化石,距今200万年的“巫山人”,50万年以前的“长阳人”,5万年以前的“汉阳人”。
进一步缩小到古庸国的国境之内,在原古庸国属地的堵河入口处,发现了比北京猿人早150万年以上的古代原人头骨,10万~6万年的“郧西晚期智人”牙齿,而以霍山坡、黄土凸等为代表的堵河流域的新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发现,表明庸国地区确实是人类的摇篮。有人就大胆推测,认为庸国是中华文明的源头。
庸人到底去了哪里。
公元前611年,楚国遇上严重灾荒,楚国的邻国乘其危难,群起攻楚。庸国国君也起兵东进,率领南蛮附庸各国的军队会聚到选(今枝江),大举伐楚。
楚庄王火速派使者联合巴国、秦国从腹背攻打庸国。不久,楚与秦、巴三国联军大举破庸,庸都方城被敌人攻破,庸国灭亡。
庸国占有逐鹿中原的最佳位置和最强实力,但伐楚未成反被楚国灭亡。庸国灭亡后,秦、楚两国疆域相连,在两大强国近400年的战乱中,故庸旧地朝秦而暮楚,昔日的古都方城不断地变换着两国战旗,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早在灭国之时,庸人就开始了悲壮的迁徙,他们的迁徙路线没有更多的选择,只有沿着武陵山脉过峡江,进入到清江、酉水、澧水流域,而这些区域,正是现在土家族的主要分布地。
庸人在逃亡的迁徙中也从历史中消失踪迹。从流传于今的张家界、湘西的地名中可以看到,从遥远的庸国迁徙而来的是一个庞大的族群,在与当地族群经过了最初的冲突后,他们融入了土家族的先民中,并为我们留下一系列地名:庸州、大庸溪、大庸滩、大庸坪、大庸口、庸水、武陵江……在鄂西、张家界、湘西更为广大的山林中。庸人与当地族群和谐共处,并将大庸开发成为避秦遗世的武陵仙境,隐逸文化成为这一时期大庸文化的特质。历朝历代,这一隐逸文化吸引着更多的人在此归隐。
庸国为何流行“悬棺”这种丧葬文化。
在我国,自有文字记录以来,庸国是最古老的国家之一,其建国具有连续性、稳定性的特点,长期以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特征,如饮食文化、服装文化、婚姻文化、语言文化、娱乐文化、巫文化等,其中,最为独特的是其丧葬文化。
丧葬文化的特色之一是岩葬,一般称其为“悬棺文化”。我国长江三峡以及汉水流域、重庆、四川、湖南、江西、福建等地的悬棺,一直是史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有些谜底长期无人揭开。有人认为是巴人祖先的一种丧葬文化,有人称其为“僰人棺”,也有认为是楚人的风俗,还有人说这一丧葬文化源于福建,后传入长江、汉水流域。长期以来,莫衷一是。
其实,三峡地区的悬棺属于古庸国岩葬文化。古庸国人有岩葬文化的传统,有岩屋的地方直接把棺木放进岩屋内,没岩屋的地方将悬崖凿个洞穴放进去。在竹溪河流域,两岸悬崖上至今仍保留着一些洞穴,当地人称之为“老人洞”,即为古人丧葬之用。
古庸人最初风行岩葬,后来变为人造洞穴,再后来逐渐演化为土葬。而岩葬的棺木、尸体大多年长月久风化湮灭。岩葬文化一直延续到明、清时代,甚至到现代其风俗仍未完全破灭。庸人有岩葬的风俗,就不难解庸国立国千年,为何未发现古庸人王室墓穴的疑团。庸国丧葬文化的另一个独特之处是“打夜锣鼓”,又叫“唱孝歌”。打夜锣鼓一般有两人或三人,一人系鼓,一人提锣,围着棂柩迈着慢慢舞步,边走边唱,一应一对,或后随一人跟唱。发现于神农架林区的《黑暗传》,现被称之为汉民族第一部叙事史诗,实际上是流行于江汉中西部地区民间的打夜锣鼓歌词唱本。《黑暗传》不是出在某人某时某地,而是古庸国人世代文化延续的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