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帝王非常道
37308100000058

第58章 亲自出马平叛乱

非常道叛乱在各朝各代几乎都出现过,各代皇帝处理的方法也不同,但很少会亲力平叛。可是晋明帝却不同,他不仅亲自到敌营打探虚实,还亲率大军战场厮杀,终于凭借自己的超凡胆识大获全胜。

明帝的皇位是从父亲元帝那儿继承的,所以并不是固若金汤的,而是危机四伏、风雨飘摇的东晋政权。因为在他即位半年前,镇守武昌的大将军王敦以诛杀奸臣为名,率兵攻陷了都城建康。

于是,王敦私自任丞相、都督中外诸军事,恣意诛戮朝臣,大肆纵兵抢掠,形同傀儡的晋元帝不久即忧愤而死。明帝即位时,王敦虽已还军武昌,但仍然大权在握,以族弟王导为尚书令,哥哥王含为荆州刺史,遥控朝政。

分析总的形势,从外部来说,西方的成国与北方的后赵都乘机频频进攻,东晋丧师失地,节节败退。再加上水灾、火灾、霜灾、地震等又连绵不断。

那么,王敦的目的显而易见,他就是想篡位自立,只因时机尚未成熟,才暂时保留了司马氏皇室;明帝要想稳定东晋局势,就必须铲除王敦叛乱集团。王敦与晋廷势难并存,这一点,司马绍与王敦心中都很清楚。

当年,王敦初克建康时,就因为太子司马绍“神武明略,朝野之所钦信,欲诬以不孝而废焉”、因温峤等大臣的反对而未能得逞。当元帝死、明帝立的消息传到武昌后,王敦又派党羽劝明帝征其入朝辅政。

他原以为明帝必然不敢征用自己,那么,他的死党就可多方逼迫明帝就范,甚至再次举兵,顺流而下,以达篡位目的。哪知明帝却出乎他的意料,坦然“手诏征之”,这一来,心怀鬼胎的王敦反倒“心折不敢入”了。

太宁元年四月,王敦移镇姑孰,屯兵于湖。姑孰迫近京师,位于长江的重要渡口,是建康西南的门户。王敦又自任扬州牧,并以王含为都督扬州、江西诸军事,族弟王舒、王彬、王邃分别为荆州、江州、徐州刺史,用钱凤、沈充为谋士,邓岳、周抚为爪牙,“楼船万计,兵倍王室”,随时准备“举兵内向”,企图就此攻灭东晋王朝。

虽然敌强我弱,但是明帝毫不畏惧,他决定亲自铲除王敦叛乱集团,并为此作了充分的准备。为了掌握敌情,明帝亲自微服乘马,到于湖暗察王敦军中的虚实。

明帝大体摸清了王敦军队的虚实后,就迅速进行部署,起用郗鉴、温峤等一大批忠心耿耿、文武双全的大臣,乘王敦病重,于太宁二年六月下诏讨伐叛军。因为王敦“为物情所畏服”,明帝机智地只把诏书的矛头指向钱凤,伪言王敦已死,大大振奋了军心。王敦见到诏书,勃然大怒,随即命王含为元帅,与钱凤、邓岳、周抚等率军立即攻进建康。

而明帝这边,他一面亲自指挥,沉着应战,一面还做了大量的工作,以期最大限度地孤立敌军。王导是东晋的开国功臣,虽然深得元帝信任,但他为人圆滑,“善于全己”,明帝明知他不可能为皇室出多少力,但仍授他以“大都督、假节、领扬州刺史”的官衔,以稳住他及一些左右摇摆的人。

在讨伐诏书中,明帝还明确指出:“罪止(钱凤)一人,朕不滥刑”;连王含、沈充等死党也分别派人去劝谕,晓以大义,许以官爵;文武百官为王敦所授用者,一概不予追究;至于被王敦裹胁的将士,独子则遣散回家,“终身不调”,其余的给假三年,假满后与宿卫之士一视同仁。

晋明帝的这些正确措施起了很大的作用,叛军渐失人心,士庶解体,王敦也孤注一掷,命王含、钱凤等率水陆大军五万余人,突至秦淮河南岸。于是,明帝再次亲率六军迎敌。

一天深夜,明帝挑选了一千多名壮士,悄悄地渡水击敌,杀死其前锋将何康。叛军猝不及防,顿时大乱,温峤等又乘机夹水猛击。叛军大败,被杀得七零八落。

王敦接到败报,愤怨而死。叛军随着王敦的死也土崩瓦解,就这样持续三年的王敦之乱终于被彻底平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