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柏拉图的智慧
37447600000012

第12章 柏拉图与灵魂论(1)

柏拉图的灵魂论是基督教和后来西方宗教关于灵魂不死和灵魂升华的主体学说。由此要想了解基督教的许多理论,尤其为圣本尼迪克教派和方济各会的清修论断,必须认真研究柏拉图的灵魂论。

在此,我们对其灵魂论进行扼要的分析。柏拉图灵魂论,以证实意识不朽为开端。他认为凡复合的事物皆会灭亡,而灵魂非复合性事物,因此不朽。另一方面,凡自身运动由他物引起者不能永存,灵魂是自动的,所以永存。这成为后代天主教典型例证。灵魂可分三个层次:欲望、意志、思想,衡量三者标准为:节制、勇气、智慧。

柏拉图灵魂不朽论的证明,主要在《斐多篇》和《斐德罗篇》中,同时有的诉诸神话和经验。

一、灵魂是存在的

柏拉图用两点证明灵魂存在,其一、辨证法中证明灵魂与肉体做为对立而存在;其二、“灵魂回忆说”提出灵魂生前存在,这样,人在接受灵魂时才不会感到怪异。

灵魂是否真的存在?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指明了两个论证点。论证后,“真正的哲学家一直向往着死,一直练习死……他们死后会真的得到智慧”和“人死后,灵魂就像一股轻烟,不在任何地方”得到证实。

柏拉图依据的第一点是古代流传很广的神化,说明灵魂存在于阴间,人出生灵魂到了阳间。从此循环往复。于是柏拉图证明了灵魂可以投生,灵魂存在也因此而证实。在这一段之中,柏拉图又一次把他的辩证方法用在了灵魂存在的证明上,用以往对立广泛存在的理论说明,灵魂相对肉体一定存在。他的理论是,凡对立面都是相依相存的,“大”的对立面是“小”,“强”的对立面是“弱”,“醒”的对立面是“睡”,“生”的对立面是“死”,等等,而后他阐述道:“在一对的对立面中,必然有相互产生的方式,从一个中产生另一个,反之亦然。”他的意思可以解释为,冷热相对,则热必然是从冷的温度上升变来,而冷又是从热的冷却变来;醒者是从睡中醒来,其后必定又再睡去。周而复始不断循环的理论,使柏拉图认为死和生之间存在循环,生者会死去,那么死者也必复生。

“灵魂回忆说”是柏拉图另一个论证的关键。他认为,灵魂必然是在人出生前就存在的,因为当我们看到一件事物时便接受了它而不感到怪异,这是由于我们的灵魂中存储了关于他们的记忆。宇宙间最永恒的法则,善、美、智慧以及所有的理念又必是先灵魂之初就存在了,因而我们的本质感觉就是关于灵魂的所有记忆,同时也从这些灵魂前世看到的回忆中得到结论,人类的灵魂必定是在出生以前就存在的了,由于理念世界的内容贮存在灵魂中,我们感受到理念世界毫不奇怪,这便是这问题的证明了。另外,他嘲笑了周围的人,因为他们抱着不必要的诸如“人死的时候如果刮起了大风,灵魂就会被吹得无影无踪”的可笑观点,因为它是一种本质的没有混合的东西,所以灵魂也是不会分解的。灵魂独立存在的时候,它可以感知到理念世界的存在,并从中接收本质的东西,然而一旦它附着于肉体,除非肉体消失,否则就不可能与之分离。被囚困的人观察世界,是受限制的,他只能看到狭窄的空间,而认知也必然片面而错误。如同酒鬼眼中的世界,模糊混乱。

二、灵魂有形

柏拉图认为,灵魂是不受外物作用的,所以并不具有常规的形态,灵魂的永恒来自自身的运动,只有通过外物作用的事物才会出现停滞,所以灵魂不朽,不会随着肉体消亡。

《斐德罗篇》中,柏拉图探讨研究了灵魂的运动。在此篇中,知识被认为是回忆,是灵魂从前世中贮存于心灵中的。灵魂若不过于依附肉体,也能够思维。“灵魂曾经依靠前世所得到的知识为回忆成为其近世的指导。”这种理论在中古时代的术士那里被扩张了。他们把思维梦魇和妖魔联系在一起。《会饮篇》中爱情变成了“一种狂热的精神状态。”根源于灵魂的相互吸引。巧合的是,同一时代中国宗教也在宣扬灵魂不死。

“知识狂热情结”也源于此。要了解爱情的基源,就必须首先明了灵魂的性质。它产生了强劲的可以与一切诱惑力量相抗衡的最高力量,并非直观,不能为感觉所接受。柏拉图自信地做出了解释。首先,柏拉图指出,灵魂是心灵的一部分,自在自为的心灵存在来源于意识必然游移于肉体存在这一本质的原则。灵魂与肉体不同,它不会消亡,不会陨灭,它的永恒来自自身的运动(柏拉图在暗示,凡是自身运动的东西就是不死的,而凡是由于别的事物的原因运动的就是可朽的),它的推动和周而复始的力量都来自内部——反之,灵魂也不能停止运动,因为这是它自身的原因才形成这样的局面,也只有外物作用的事物才会出现停滞状态。这便是柏拉图得出的“灵魂是运动的”的结论,其简单得甚至令人吃惊,然而却收到了巨大的效果。但丁《神曲》中的灵魂显然基于柏拉图对灵魂的阐述,“他看到……灵魂不需要牵引,他们自身向往着云中的位置,并且并不曾停止在这一位置上,(而是)随着星天转动,这是自身爱的力量。”

而后,灵魂的状态问题提上了柏拉图的“日程”。对于通常所谓的灵魂的形状,他表示出不屑的态度,因为“具有形体的事物都是可变化的,要受外物的作用而运动的,因而他们必是可朽的;然而灵魂却不是这样,他不受外物的作用,因而不具有常形,思维也应该是这样的(东西)。”他好像暗示的便是“思维是无形态的,是不可朽的,不能随着肉体消亡的,是理念的东西。”但柏拉图却似乎未曾如此说,他说灵魂也可以思维,并且像它的运动一样是自发自觉的,灵魂在某种程度上正是思维本身,这就像是说质量和物体一样,物体惟一的普遍特征便是质量,质量在一定概念下就是所有物体(请注意,这一点是尤为重要的,因为这是区别对待柏拉图灵魂论和基督教灵魂论的一大区别,柏拉图的灵魂论,是建立在灵魂内部的思维不朽的基础上,是以纯思维为乐趣的运动,而不是后来教士们讲述的灵魂不朽的原因是因为行善而得到了救赎)。所以,思维便是灵魂的实质,是灵魂惟一的普遍性质。灵魂是常形的,它可以保存自己,恒动,也不会在其他事物中改变自身。所以灵魂也必然与理念切实相关。

三、灵魂与肉体

灵魂与肉体的二元论是柏拉图二元论世界的一部分。一个哲学家应该持有的原则是忽略肉体的欲望和欢乐,而把注意力转移到精神上来。这种理论被后代人领悟为禁欲主义的修行方式,许多哲学家奉行不移,但这种理论也为一些野心之人为达到自我“心灵”快乐而伤害他人提供了依据。

柏拉图的哲学核心为对立的二元世界,包括:实在与现实、理智与感觉、理念与摹本等。当然,灵魂与肉体也是二元论的一部分。二元论的世界中,无论是在存在还是在美方面,前者永远大于后者。

苏格拉度作为二元论的“执行者”,阐述了苦行修身的方式,认为,抛弃肉体就可能达到快乐极至。

“当肉体仍然存在的时候,灵魂就要受邪恶的浸染,心灵就无法得到所追求的最高理想——真理。同时,肉体也需要供养,使得人类疲于奔命,有时候,还会出现生病的情况,这更是妨害我们的大敌。在许多方面,爱情、欲望、恐惧和疲惫滋扰着我们,使我们无法真正凝聚心神,心灵中充斥着暴乱和妄想,集中思考也成了泡影。肉体和肉体滋生的欲望是引起战争、政治斗争的根本原因,归根到底一切斗争也是为了钱财,这是肉体所逼迫我们做的。因为这些无聊的事,所以我们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哲学的研究中,特别是当我们稍有时间清理心绪的时候,肉体总是打断我们的思路。现实告诉我们,想领会真理,就必须摆脱肉体的束缚,单单用灵魂去观看事物。由此看来,我们只有在死后才能得到我们渴望得到的智慧,这是在肉体存在的时候得不到的……一个人,当他在活着的时候,只有一种方法才能与知识接近,除非他能够尽量避免与肉体发生关系,不要沾染肉体的气息,而且要始终保持着自己心灵的清净,最终神会来解放我们。这样我们才能摆脱肉体的浸染,保持纯洁。”

从上面看我们得知一个哲学家不能为肉体、欲望而生存,而是要把其压抑到最低极限。爱情、欲望应被抛弃,而重点应强调心灵的升华和快乐。这里无疑是在暗示着个人需求与社会良心之间的冲突——柏拉图承认许多享乐是好的,是有益于发展的,但应当学会判断何者是有益的,何者是有害的,并加以适当的自制。三百年后,崇拜柏拉图的普鲁塔克在他的作品中记述了波斯王在战时撤退只有黑面包和无花果果腹,并感慨“这真是一种难得的享受”的故事,由此阐发自己对于食物和生活欲望的观点——他担心肉食会造成人体消化的过分负累,食用其他食物使身体平衡,这样灵魂才会升华,而欲望也在此时保持清醒,这源于粗淡食物的刺激。

后代学者将这一理论阐述成:禁欲主义修行,为知识放弃其他,甚至正常的物质生活。由此可见柏拉图的哲学对西方文化,甚至日常生活的影响。培根、牛顿、笛卡尔、卡文迪等等都是这样平日毫无生活察觉又痴迷于研究的狂人,这一定就是受到了柏拉图的指引而做的。至于享乐,连苏格拉底、柏拉图都不曾一概拒绝,他们的观点是只要不是耽于享乐就可以继续求得心灵的清宁。柏拉图的理论中有一条就是,只要不是肉体的快乐,心灵上的快乐都是德行的生活。这显然是一个缺漏,因为超脱了肉体欲望之外,我们自身还存在着许多心灵的污浊点,例如权力欲、嫉妒、毁灭欲等等,这都可以带来快乐。但给他人带来的痛苦,可能远远超出于肉体的欲望带来的痛苦。这就是说,柏拉图实际上犯了一个错误,他隐示给了一些满怀野心的人一条道路,这促使他们追求心灵的快乐——因为只要它是与肉体快乐无关的,就是高尚的。这使人想起了圣殿骑士团的旧事。他们大都是一些身着敝旧的穷教士,在占领了耶路撒冷之后,也没有改变自己清苦的生活,继续以极大的虔诚侍奉上帝,然而他们的杀戮却是以浸泡在血池里为结果——为了享受狂热虔诚带来的快乐,他们不惜屠杀妇女和儿童作为求得精神超脱的途径。弥尔顿《失乐园》中的撒旦说:“心灵是他们自己的天堂,在这片土地上,可以把天堂造成地狱,也可以把地狱造成天堂。”令人何等悲哀!

四、灵魂——马车

灵魂论,是柏拉图给我们思想的一个启迪,在阐明怎样去超脱灵魂时,他将灵魂比作一架马车,架辕人需要高超的技艺才能胜任,才能最终使得灵魂驶向理念之路……当每次历经观礼归来,骏马的羽翼就会更加丰满,最终化为不朽的神圣精神。

“灵魂马车”,是思想史上极为有名的神话寓言。柏拉图用此阐明灵魂性质和谈论如何摆脱肉体的束缚。他认为灵魂如同一辆马车,驾辕人需要高超的技艺才能胜任。

较之《国家篇》中的洞穴理论,这个想象更容易被人理解。其核心部分为:掌握人类灵魂的御者驾驶着温顺和拙劣两匹马。当灵魂充满着自发向上的运动力,则它必然生出丰满的羽翼,这时温顺的情愫占据了主动,它带动整个灵魂升腾到一个极高的境界俯瞰世界;如果驾御失当,让拙劣占据了主动,则会有坠入泥淖、羽翼折断的危险。如果不能用真知真觉洞见理念,只依靠意见生存,那么便会成为腐朽的生命,进行永世的轮回。

在驾御正确的情况下,灵魂在理念那里汲取营养,并将思想看作思维和比拟的对象,进而真正的知识便产生了。当每次历经观礼归来,骏马的羽翼就会更加丰满,最终化为不朽的神圣精神支持。“温顺”象征着灵魂自发自觉的思维,而“拙劣”则代表了灵魂中隐藏的劣根性,受肉体欲望的引吸,进而走向物质堕落。

在阅罢“灵魂马车”之余,我们会对其产生这样的问题:灵魂是怎样和肉体相结合的呢?因为我们从他的理论系统中已经了解,灵魂自肉体存在之前就已经存在了,而灵魂与肉体的结合便是堕落过程中的一步,因为灵魂杜绝官能的一切是它自发的本愿,所以必定是他以往的堕落改变了这个过程——任何人类、有灵魂的生物物质,其必定是堕落过的,只能依靠现实中自己的努力去脱离,这便是一个机会,更可怕的是也许是最后的机会,因为它即使死时脱离了肉体的束缚,还可能在轮回的堕落中滑得更远。柏拉图没有解释这个问题,但却在人心中形成了一个概念——生命即堕落(更确切地说人的生命便是堕落),这是相当悲观的(柏拉图也许只是想更敏锐地刺激他的追随者们,使他们意识到“爱智慧”的伟大意义),其结果便是后代的柏拉图主义者们和基督教徒世界中产生了一大批嗜杀者。这在我们看来十分血腥。三次十字军战争中,他们用血写下屠杀的数目,认为那是灵魂“解脱”的数目,并将肉体砌成方塔证明自己对灵魂的救赎。而这一切,则是宣扬“杀戮为向上帝赎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