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戴高帽子,不披虎皮
有些人爱戴高帽子、披虎皮,仿佛这样就能无所畏惧,干什么都能成功,所以不惜代价去冒险,结果只能使自己输得更惨。“不戴高帽子,不披虎皮”,就是在做事时不冒险不蛮干,要量力而行。
生活中始终会有那么一些人很喜欢听好话,给他根鸡毛,他就以为自己是将军了,就能带兵出征了。其实这种人往往没有多大的能力,是做不了大事的。
曾国藩从不受这种高帽子的诱惑而冒险蛮干,做事量力而行,稳打稳扎。
咸丰三年,咸丰皇帝听说曾国藩的湘军已发展到六千人,于是就再一次令他率领部队东下安徽,收复安庆等地。为了防止曾国藩又像上次找借口拒不出征,咸丰皇帝先给他戴了顶高帽子,披了张虎皮。咸丰皇帝给曾国藩发了一道谕旨,说:你有胆有识,又很忠诚。这一次带兵出征一定不会辜负我对你的期望。
曾国藩收到这封上谕,也很犹豫。出征吧,湘军水师操练正值关键时期,船没有造好,炮也没有运到,如果仓促出征,肯定要打败仗,他的前途就要被葬送;不出征吧,又恐落下一个抗旨不遵的罪名。
曾国藩反复思量,最后还是以水师未练成为理由,再次抗旨不出兵。
在实力还不是很强的时候,受到某些诱惑就贸然行事,势必会招致惨败。曾国藩根据自己的兵力情况,审时度势,抗旨不出征,为后来顺利平定太平军保存了实力。
曾经还有一顶更高的帽子摆在曾国藩的面前,但曾国藩也没有为之所动。
收复了金陵,曾经强大一时的太平天国就此覆亡。没过多久,适逢曾国藩的生日,湖北巡抚胡林翼来祝贺,在跟曾国藩闲聊时谈道:“东南半壁无主,我公其有意乎?”浙江巡抚左宗棠也赠其一对联:“鼎之轻重,似可问焉!”
这是什么意思?意思是说,你曾国藩收复了金陵,平定了太平天国,整个江南都是你的兵占领着。你想不想做皇帝啊?
这顶帽子可不小,多少人梦寐以求。
后来,不仅湘军内部的一些将领劝曾国藩做皇帝,就连太平军的高级将领石达开、李秀清也劝过他。
其实曾国藩心里很明白,他虽在镇压太平天国的战争中羽翼丰满,足可拥兵自立,但若与满清分庭抗礼,则须经几年的准备方有取胜的把握。
过去之所以受到重用,那是因为东南半壁江山危在旦夕,对付太平军非他曾国藩莫属。而今,席卷江南、威震一时的太平军已经灰飞烟灭,代之而起的,随时都能问鼎京师的,是以湘军为核心的精强剽悍的汉族地主的政治和军事力量。
清廷也担心曾国藩造反啊,能不有所防备吗?
早在太平军占领金陵之前,清廷就已经采取多种防范措施,一面调兵遣将,把守关津,控制湘军势力;一面蓄意扶植淮军,从内部进行瓦解,限制湘军的发展规模。
曾国藩忧心忡忡,毕竟这顶帽子太有诱惑力了。这时弟弟曾国荃等四人又密谋拥戴他自立。
一天深夜,湘军的高级将领约有三十人齐集大厅,欲效陈桥兵变,重演一出“赵匡胤黄袍加身”的历史剧。
曾国藩未等众人开口,书写出一副对联“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挂在了中堂之上。同时把左宗棠写的贺联“鼎之轻重,似可问焉”改为“鼎之轻重,未可问焉”,意思是说我曾国藩根本就无意做皇帝。
综合考虑到湘军内部会乘此哗变,淮军势力的威胁,以及北方八旗骑兵主力也不是好对付的,曾国藩不能冒这个政治风险。但此时该怎么表示自己对清廷的一片忠心呢?
曾国藩毅然采取“断臂保身”的策略,在剪除太平军之后,主动奏请将自己苦心经营且战功显赫的湘军五万名主力裁撤过半,并劝说其弟曾国荃辞去所有官职回家养老。
曾国藩审时度势,觉得“皇帝”这顶帽子虽然光彩照人,但还是不戴的好。再说了,即使再拼上几年,也未必戴得上。与其贸然做一件没有把握的事,还不如主动释疑,还可以保全身名。
一个人要谋取人生胜局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受到一点诱惑就一味地冒险蛮干,只会使自己离成功越来越远。能够根据自己的实力,稳扎稳打才是明智之举。
不因有功而骄横跋扈
有一种说法叫“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意思是说,当一个人有了点成绩受到重用时,就用尽手中的权势把自己的亲友都提拔上来,目的是使枝叶茂盛后树干粗壮。用尽权势,就会骄横跋扈。但骄横的人是最容易倒台的。
曾国藩刚开始进入军界的时候,手中没有多少实权,办事处处碰壁,非常不顺。他感受到权力的重要性,所以多次上疏向皇帝要实权。但后来曾国藩有了一定的实权之后,却是很小心很谨慎地用着手中的权力,而不是用尽用全。
咸丰四年,曾国藩率领的湘军打败太平军,收复武汉。这一仗为后来顺利收复金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是影响深远。为此,咸丰皇帝对曾国藩大加封赏,给了他很多的实权,比如在湘军内部保荐官员等。
按说如今有了保荐官员的权力,曾国藩就可以恃权大肆荐举,扶植人才,丰满自己的羽翼。但曾国藩只保举了300人,受到奖励的人仅占百分之三。咸丰五年、六年又保举了三次,总共加起来也就几百人。但是胡林翼在攻占武汉之后,一次就保奏了3000多人,受到奖励的人数竟然达到百分之二三十。
当时,很多人觉得跟曾国藩还不如跟胡林翼,跟胡林翼升官快。这样许多人纷纷弃曾投胡了。
曾国藩当时并没有明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还以为是自己的德行不足以服众,后来还是好朋友刘蓉和幕僚赵烈文提醒,他才明白,是因为自己保举太少,使手下感到升迁无望导致的。
按说曾国藩现在完全可以效仿胡林翼大肆举荐,反正自己手中有权,不用白不用。但曾国藩没有这么做,而是更谨慎地对待手中的权力。
曾国藩在保举官员时采用了汇保、特保、密保三种方式。这三种方式各不相同,各有侧重,其中密保最为关键。
汇保一般只能得到候补、候选、即用、即选之类的虚职,没有实权,只有密保才能得到实缺。
咸丰十一年(1861),曾国藩奏保左宗棠、沈葆桢和李鸿章等人,就用的是密保。他说李鸿章“有胆有识,做事细心稳重,劲气内敛”;说左宗棠“目光远大,很有心机”,并说其“才可独当一面”;说沈葆桢“器识才略,实堪大用,臣日中罕见其匹”。由于曾国藩采用了密保的方式,又有很高的评价,朝廷很快批准左宗棠出任浙江巡抚,沈葆桢出任江西巡抚,李鸿章出任江苏巡抚。
曾国藩在保奏实缺官员的时候,也非常谨慎小心。他按级别大小分为三个层次,保奏巡抚一级官员,只称其才堪任封疆,并不指缺奏保;对于司、道官员则指缺奏荐,不稍避讳;对于州县官员更有不同,曾国藩不仅指缺奏荐,且对因资历不符而遭吏部议驳者,仍要力争。
为了使广大候补府县均有升迁的机会,他还特别制定委缺章程,使那些有真才干的人能得实缺,一般人才亦有循序升迁的机会。对于幕府的保奏,曾国藩实际上也采用此法。
在保奏的同时,曾国藩还鼓励下属走出去,独立发展,壮大自己。曾国藩在事业开创之初坚决反对另立山头的情况,为此,他把不服调遣的王錱开出门户。但是随着事业的发展,他却改变了这种做法,开始鼓励有能力的下属独当一面。
左宗棠投靠他之后,没过几天,他就命左回乡招募军队。左宗棠回乡后,以王錱的旧部为基础,拉起了一支5000人的队伍。后来这支军队就成了独立于曾国藩系统的武装,虽然接受曾国藩的统一编制,但实际上还是左宗棠统领。在镇压太平军的过程中,转战江西、浙江、福建等地,不断壮大,最后发展到七八万人,这就是左系湘军。后来镇压捻军和农民起义,以及收复新疆,都是靠了这支军队的力量。由于有了这支力量,左宗棠才成为几乎和曾国藩齐名的中兴名将。
曾国藩让李鸿章组建淮军,也是出干同样的考虑。淮军的发展远远超过左系湘军,甚至最后也超过了曾国藩本人的“老牌”湘军,成了晚清政局中的主导力量,也是李鸿章政治活动、外交活动的基础。
曾国藩在权倾一时的时候,不恃权跋扈,而能够积极倡导“自立门户”,鼓励下属独立发展,由此可见他的胸怀之宽广。时下,那些在官场中苦心钻营得势的人,是否能从中受到启示呢?势不用尽,话不说绝,给别人留余地,不也是在给自己留退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