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曾国藩的做人之道
37985000000018

第18章 为人借力之道(1)

把合适的人才放在合适的位置上

成就大事,就好像是建立一座人生的金字塔。怎样才能建造起这座金字塔呢?单靠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当然要靠人才!无人才者,不可得天下、稳天下,所以人才比黄金还重要。曾国藩的高明之处在于:寻求人才,培养人才,共结智慧,形成一个有力的班子。如果曾国藩的幕府中没有那么多的人才,他岂能得势,岂能强大?故我们做任何事,都须先辨人才、找人才、挖人才、用人才。

让能人出谋划策

一个人无论有多么聪明,但总有一些事情是他能力所不及的,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找一些有才能的人帮助出谋划策,大家各自发挥所长,群策群力才能做成一件大事。

曾国藩在谈到自己的才能时,有着明确的认识。

曾国藩说:我自己的见识非常浅薄,从来就不敢以一己之见而自喜,能力也极其有限,每欲做一件事情,总感觉到力不从心。所以,要想完成伟大功业,就必须推举贤才,让有能力的人发挥自己的所长。

曾国藩认为自己“见识浅薄”、“能力有限”,因此,在谋就大事时他更注重吸取他人之长,以补自己之短。于是,他招募了很多的人才到自己的幕府中。

在同幕僚长期合作共事的过程中,曾国藩经常在遇有大事决断不下的时候,主动地向他们征求意见。有时幕僚们也主动向曾国藩提一些建议,对一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解决办法,供曾国藩采纳。比如组建湘军水师就是郭嵩焘提出的建议。

曾国藩在率领湘军平定太平天国的过程中很善于听取幕僚的意见,也正是这一点才促使他取得平定太平军的胜利。

1854年太平军围困长沙,长沙官民向湘军求救解围。而湘军在当时羽翼尚未丰满,能不能打好这一仗,曾国藩自己也没有底。他亲自召集各营官多次讨论战术,又在官署设建议箱,请幕僚出谋划策。后来曾国藩采纳陈士杰、李元度的意见,遂有湘潭大捷。

1860年秋,是湘军与太平军战事的关键时刻,而在这个时候,英法联军进逼北京,咸丰帝出逃前发谕旨令湘军将领鲍超回京护驾。此时曾国藩陷入两难境地:北上护驾属君国最大之事,推托不了。但有虎将之称的鲍超一旦北上,湘军兵力骤减,与太平军难以对峙,多年经营将毁于一旦。曾国藩令幕僚各抒己见,最后采纳李鸿章“按兵请旨,且勿稍动”的策略,才度过了一次危机。

李鸿章最初只是曾府里的一个很普通的幕僚,后来曾国藩发现李鸿章具有超常的洞察力,于是就将李鸿章作为重点培养对象进行培养。在重大事情上,也常常找李鸿章过来出谋划策对其进行有意训练。李鸿章终于不负所望,建立了一番功业。

曾国藩在带兵镇压太平军和捻军的过程中,许多战略方案和计谋都得力于自己的幕僚。他在官场中也遇到过很多的挫折,每一次都是自己的门客帮助出谋划策,使他度过危难。

可以说,曾国藩是一个最善于把众人的智慧化为己用的人物。他不但要求自己遇事不决的时候多听有才能人的意见,对弟弟曾国荃也同样地要求。他多次写信劝曾国荃“早早提拔下属”,再三叮嘱:“办大事者,以多选替手为第一义。满意之选不可得,姑且取其次,以待徐徐教育可也。”后来曾国荃屡遭弹劾,非议也多,曾国藩认为是他手下无好参谋所致。

曾国藩听取他人正确意见获取成功的事例有很多,但他没有听取他人的意见而导致失败的例子也不少。

如天津教案的处理,大多数幕僚都劝过曾国藩要慎重行事。但曾国藩不听众人的劝阻,一意孤行,为了取悦洋人而杀害无辜百姓。其结果,遭到了全国百姓的痛骂,“汉奸”、“卖国贼”的骂声淹没了“钟鼎世勋”的赞扬。就连住在京城的湖南同乡也把曾国藩挂在会馆中的“官爵匾额”砸毁在地。曾国藩几十年以来积累的声望毁于一旦。在晚年,他回忆自己的人生时,对当初没有听取幕僚、朋友的劝阻而后悔不已,但这一切都晚了。

他在给曾国荃和曾国潢的信中说:“天津教案的处理,是我人生中的一个败笔,朝中会有很多人拿这件事大做文章。你们要从中吸取教训,以后大事小事都要很谨慎很小心地处理。我的心情也很郁闷,情绪低落。”之后不久他就从天津回到了江宁,不满一年就病死了。

总体而言,曾国藩能够任人为才、为贤,鼓励幕僚直言敢谏,有人评论说:曾国藩“以儒臣督师,艾夷蕴崇,削平大难,蔚成中兴之业,因由公之英文拒武蕴积使然,亦由幕府多才,集众思广众益也”。意思也是说曾国藩很儒雅,能够虚心听取有识之士的意见,是晚清的中兴之臣。

身处官场,能让有才能的人为自己出谋划策是极其重要的。顺则可以使自己的官位节节高升,逆则可保不被别人排挤。衡量人才的标准,要看他们的志向和品行。志向高远、品行端正的人往往是最有才能的人。

求贤若渴,耐心陶铸

人才的重要性,可以说是不言而喻。人才是什么?人才就是成功的资本。培养人才,以操守为大要。集结有才之士,可为自己的成功开辟道路。

唐朝大文豪韩愈写过一篇很有名的随笔《马说》,在文中有这样几句: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翻译成白话的意思就是:

世间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有很多,我们能经常遇到,可是伯乐却只有一个。所以即使是雄健的马,不被人所识,也只能在仆役的手下受屈辱,和普通的马一样干着粗笨的活,最后老死在马厩里,不会获得千里马的称号。

这个故事引申的含义是,那些能够发现人才的人的作用至关重要,否则,人才将被埋没。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情况,一方面人才不能得到重用,另一方面求才又求不到。那么,我们来看看曾国藩是怎么选才、用才的,他在用人时有什么标准。

曾国藩在长期的选人、用人实践中,总结出一整套切实可行的标准。其中很重要一条就是“试以艰危,责以实效”。试以艰危有两重含义:一是把其放在艰难而又十分危急的环境中加以考验,看其是否能经受得起磨难,能经受得起磨难就可以委以重任。二是有些人才本身就在很艰苦的环境中磨炼过,本身就具备处理危急情况的能力,这种人也是“缓急可恃”,可以倚任的人才。责以实效就是做事踏踏实实,要肯干,工作业绩突出,能够胜任繁巨之任。咸丰末年,曾国藩担任两江总督,曾上疏清廷:“我认为求才必须放在艰险危难中考验,用人应当注重实效。”他接连向朝廷举荐人才。其中举荐胡大任、厉云官二人,即充分体现了他用人上“试以艰危,责以实效”的标准。

咸丰初年,湖北在经过战难之后,满目疮痍、民不聊生,要想在这样的地方得到一个人才极其不容易,曾国藩明察暗访终于访到了胡大任。胡大任是在咸丰三年奉旨回老家帮办团练的。曾国藩苦心竭力把胡大任招募到自己的麾下。咸丰四年闰七月,曾国藩率领军队进入湖北,委胡大任办粮草转运,接济军饷。其每件事都办得让曾国藩称心如意。

后来曾国藩在给皇帝的奏折中称赞胡大任道:

咸丰五年正月胡林翼带兵由九江援助湖北的时候,胡大任筹备军饷,奋勉出力;后来又委托胡大任办理荆、沙两地的军饷,共计筹集了五十万两,由此军饷得以接济。更值得称道的是,咸丰四年、五年湖北境内贼寇屡屡犯上作乱,全省烽烟四起之时,很多豪绅巨贾纷纷随波逐流,独胡大任能在万难艰险之际,挺身而出,经营筹划。不但稳固了军心,还激发了士气。胡大任能在危难之时,临危而不变,历险阻矢志而不渝,沉着刚毅、果断坚决,力挽狂澜,这样的人才恳请得到重用。胡大任在前不久已奏请简放,现正在湖北肃清残贼,敬请圣上能否以四品京堂记名,遇有用人之际,让他施展才华。

从这道奏折中可以看出曾国藩对胡大任的赏识。其主要原因是胡大任具备了曾国藩选人用人的两条标准:一是临危不惧,二是做事有实效。

曾国藩在奏折中继续写道:

又有湖南、湖北盐运使厉云官,在咸丰三年、四年的时候,我委托他办理粮饷事务,咸丰五年十月,官文、胡林翼奏请留他在湖北省总理水陆各军的粮饷。厉云官办事勤慎廉明,每月的军饷三十余万两,出入校对稽查,一丝不苟,加上采办制造之事,昼夜辛勤工作。自从他留在湖北以来,五年如一日,兢兢业业,对公务不敢怠慢。现在大军向东挺进,分兵行事,则事情就越是纷繁,粮饷多则责任就越重大,必须任用一个精于办理军饷的官员,就在本省附近筹划开支,方能使粮饷军火四方接应不断。敬请圣上恩准,将厉云官交军机处记名,遇到有道员缺空,加以任用。要是能马上给他一个实缺,那将是湘军之福了。

曾国藩在国家危难之时发现人才,重用人才,可谓是晚清一代伯乐。曾国藩不但使这些有用之才发挥了自己的才干,成就了他们的功名,而且也使自己在这些人的帮助之下逐步走向了成功。

曾国藩广泛搜罗人才和耐心陶铸人才,是他的事业能够成功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左宗棠称誉他:“曾帅对国家一片忠心,为国家招募了很多人才,他爱惜人才就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时很多有才干的人都慕名来投靠他。”曾国藩的确有谋国之忠与知人之明。后来,胡林翼也评述道:“从古至今,爱惜人才、重视人才的人都获得了成功,曾帅幕府人才济济,而又能各尽所用,这是曾帅的福气,也是国家的福气。”

曾国藩精准识人选人做得极到位,如《清史稿》评论曾国藩道:“在功成名就的时候,他还能想到为国家招募人才,选贤任能,对朝廷忠心耿耿。”石达开也曾称赞曾国藩“虽然不会上阵作战,但很有谋略,也会识人用人,所选用的将领都是有勇有谋的将才。这样的人,我平生还是第一次遇到”。

重用“忠”、“明”之才

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术”的东西已不再是大的筹码,品德越来越被人看重。品德不是一种能力,但是却对一个人的能力的形成、发展与发挥都会有很大的影响。人才的品德因素往往主宰着一个人的前途与命运。

曾国藩选取将领非常严格,必须具备忠义血性、廉明为用、简默朴实、智略才识、坚忍耐劳五种品行方可。

(1)忠义血性

曾国藩在选将中,将“忠义血性”放在第一位。所谓“忠义血性”,就是要求湘军将领对满清王朝要忠心不二,拥护清政府的统治,自觉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具有爱国、爱家、爱民的男儿气概。

他说:“带兵打仗,第一,要有治理民众的才能;第二,不能贪生怕死;第三,不能贪图虚名;第四,要耐受辛苦。治理民众的才能,就是公、明、勤三字。不公不明,就不能服众;不勤就会荒废政务,故第一要务在此。不怕死则可以身先士卒,士卒乃可效命,故次之。一味地想到自己捞取功名,不能想到他人,也不能使手下士兵信服;身体素质不好,精神委靡就不能勤于政事,故又次之。必须具备以上四条,缺一不可,才可带兵打仗。凡是忠义血性的人,一般都具备以上四条品行,没有忠义血性,是绝不可以选用的。”选用具有“忠义血性”的人做将领,可以为整个军队起到表率作用,“以类相求,以气相引,庶几得一而可及其余”,就可以使整个军队团结起来,形成超强的战斗力。

(2)廉明为用

曾国藩强调“廉明为用”。对于“廉”、“明”二字,他解释说:

弃勇之于本营将领,他事尚不深求,惟银钱之洁否,保举之当否,则众目眈眈,以此相伺;众口啧啧,以此相讥,惟自处于廉以私出入款项,使阖营共见共闻,清洁之行,已早有以服弃勇之心,而小款小赏,又常常从宽,使在下者恒得沾润膏泽,则惠足使人矣。明之一字,第一在临阵之际,某弃系冲锋陷阵,某弃系随后助势,某弃回力合堵,某弃见危先避一一看明。而又证之以平日办事之勤惰虚实,逐细考核,久之,虽一勇夫之长短贤否,皆有以识其大略,则渐几于明矣。

“廉洁”,对于军队来说是极为敏感的问题。军队担负保卫国家、抵御外敌的重任。如果军队中的将领搞贪污受贿,就会使军队变得很涣散,就会影响到部队的战斗力。

绿营军后来变得不堪一击,很主要的原因就是将帅克扣军饷,冒领缺额以自肥,深为士兵所不满,导致军心涣散而失去战斗力。曾国藩在组建湘军的时候,就很重视这个问题,要求将领必须廉洁奉公。

“明”是指将领要做到赏罚分明,要做到公断。“人见其近,吾见其远”,曰高明;“人见其粗,吾见其细”,曰精明。对于一般将领要求其“精明”,而对于高级将领,则要求其必须高明,这样才能够具有远见卓识,才能够洞察敌情。

曾国藩反复强调将领要具备“廉”、“明”的品质,这对于改善官、兵关系,提高战斗力,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