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鬼谷子全书
37990100000018

第18章 可以治则抵而塞之,不可治则抵而得之

【原文】

天下分错①,上无明主;公侯无道德,则小人谗贼②;贤人不用,圣人窜匿③;贪利④诈伪者作,君臣相惑,土崩瓦解,而相伐射⑤。父子离散,乖乱⑥反目,是谓“萌芽巇罅”。圣人见萌芽巇罅,则抵之以法。世可以治则抵而塞之,不可治则抵而得之⑦。或抵如此,或抵如彼;或抵反之⑧,或抵覆之⑨。五帝⑩之政,抵而塞之,三王(11)之事,抵而得之。诸侯相抵,(12)不可胜数。当此之时,能抵为右(13)。

【注释】

①分错:错,混乱、骚乱。分错是四分五裂。

②谗贼:说坏话,邪恶为害。

③窜匿:逃跑隐匿。

④贪利:贪图利禄。

⑤伐射:互相残杀,激射。

⑥乖乱:违背常理,行为混乱。

⑦抵而得之:得,取得。通过“抵”来取得。

⑧反之:帮助其恢复原状。

⑨覆之:颠覆对手。

⑩五帝:中国古代五位帝王,一说为黄帝、颛顼、帝喾、尧帝、舜帝。

(11)三王:夏商周三朝开国君主,即夏禹王、商汤王、周文王和周武王。

(12)诸侯相抵:这里指春秋五霸,即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楚庄公、秦穆公五个霸主互相抵制和对抗。

(13)右:上位。

【译文】

天下动乱不止,朝廷没有贤明的君主;官吏们失去社会道德,小人谗言妄为;贤良的人才不被信用,圣人逃匿躲藏起来;一些贪图利禄,奸诈虚伪的人飞黄腾达,君主和大臣之间互相怀疑,君臣关系土崩瓦解,互相征伐;父子离散,骨肉反目,这就叫做“轻微的裂痕”。当圣人看到轻微的裂痕时,就设法治理。当世道可以治理时,就要采取弥补的“抵”法,使其“巇”得到弥合,以继续保持它的完整,继续让它存在下去;如果世道已坏到不可治理时,就用破坏的“抵”法(彻底把它打破),占有它并重新塑造它。或者这样“抵”,或者那样“抵”;或者通过“抵”使其恢复原状,或者通过“抵”将其重新塑造。对五帝的圣明政治只能“抵而塞之”;三王从事的大事就是了解当时的残暴政治,从而夺得并重新建立政权。诸侯之间互相征伐,斗争频繁,不可胜数,在这个混乱的时代,善于斗争的诸侯才是强者。

【延伸阅读】

“世可以治则抵而塞之,不可治则抵而得之”。本章是《鬼谷子》中最有特色的一篇,已接近了民主思想的边缘,因而也是受正统思想攻击最厉害的一篇。作者并不是站在最高统治者的立场来看待和处理社会矛盾,而是站在一种比较公正的立场,他公开宣布:国家发生了矛盾,如果还可以挽救的话,就协助当权者挽救;如果国家已经腐败不堪,无可救药,就推翻它,取而代之。

所谓“穷则变,变则通”,当一个国家的统治出现了危机和矛盾,若能“抵而塞之”,则可以变法图强,以挽救危机。

商朝第十九代君主盘庚,甲骨文做般庚,名旬,生卒年不详,汤的九世孙,祖丁子,阳甲弟。阳甲死后继位。根据《夏商周年表修正》,他在位28年(前1300~前1277年在位),于在位的第三年(前1298年)迁都于殷。他是一位很有作为的国王。后病死,葬于殷(今河南省安阳县小屯庄)。

商朝从建国到灭亡,历经五百多年。因为前期屡屡迁都。而最后的二百七十多年定都于殷(今河南安阳市),所以商朝又叫殷朝。有时候也称为殷商或者商殷。盘庚定都于殷,不再迁徙,反映了这时候农业的重要性己经超过了畜牧业,人们有了定居下来的需要。

盘庚决定迁殷,是经历了一番斗争的。太甲以后,商朝历代的君主和奴隶主贵族们过着腐化的生活。他们寄生在国人和奴隶身上,残酷地剥削人民和奴隶,任何事情都驱使奴隶去做。在奴隶和奴隶主之间。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奴隶们不堪忍受折磨大批逃亡。在统治者之间,对王位的争夺也十分激烈,有的人说应当父死子继,有的人说应当兄终弟及,叔侄之间,兄弟之间,为争夺王位,常常展开你死我活的斗争。他们为私利把国家搞得混乱不堪。商朝被阶级矛盾和奴隶主内部的矛盾削弱,国力日渐减弱,有些小国和少数民族也起来反叛,加上水涝、干旱等等自然灾害,内外原因使得商朝这个奴隶制国家简直到了崩溃的边缘。

盘庚看到这种情况,觉得国家不能再照老样子维持下去了。应当想出一个根除弊病的办法来解决这些问题,挽救商朝的衰亡。他想出来的办法,就是把都城迁到殷,因为到那里去有着几条好处:第一,殷地的土地比较肥沃,自然环境和现在的都城奄比起来,无论是建设都城还是发展农业生产,都会比现在的情况要好;第二,迁都以后,一切都得从头做起,王室、贵族将会受到抑制,这样,阶级矛盾就可以得到缓和;第三,迁都可以避开那些叛乱势力的攻击,都城比较安全,外部的干扰少了,统治就可以稳定很多。

为了扭转动乱局面,公元前1300年,盘庚不顾旧贵族的反对,毅然将都城由奄(今山东曲阜)迁于殷(今河南安阳小屯)。可是不少人反对迁都的决定,反对的人主要是奴隶主贵族。他们知道,到了新的地方不能像现在一样照旧享乐。盘庚是个意志十分坚定的人,是不会因为有人反对就改弦更张的。他把奴隶主贵族召集起来,对他们发表了两篇训话。第一篇训话是劝说,告诉大家迁都到殷的好处。他说:“我要效仿先王关心臣民的样子,关心你们,保佑你们,带着你们去寻求安乐的地方。你们如果怀有二心,先王的在天之灵便要降下灾难,惩罚你们。”第二篇训话是示威,他用强硬的口气,告诫人们一定要规规矩矩地服从迁都命令,否则就要受到严厉的制裁。

盘庚用了软硬兼施的手段,终于完成了迁都的计划,可是斗争并没有结束。老百姓到了一个新地方,好多地方不适应,于是就闹着要回老家。奴隶主贵族就乘机捣乱,煽动大家要求搬回老家去。盘庚又发表了一篇训话,用强硬的态度,毫不要协地警告奴隶主贵族不要捣乱,否则必遭严惩。过了几年,局势才安定下来。奴隶们在这里被迫夜以继日地劳动,一个十分繁荣的都市出现在殷的土地上。从此,商朝的都城就永久地固定在殷城,由于盘庚的治理,商朝在这时政治上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和文化因此有了更大的发展。

盘庚迁都,使得殷商这个奴隶制国家摆脱了困境,并且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从此商朝的都城就定在殷城,政治稳定、经济和文化都有了很大发展。近代在殷城发掘出的大量青铜器就是那个时代鼎盛的反映,著名的司母戊大方鼎就是那个时期铸造的。迁都之后,殷商的生产力、生产技术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和提高,成为我国文明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盘庚迁殷可算得上我国历史上较早、较成功的改革。

由此可见,变法图强、改弦更张,进行适时、适当的改革是可以挽救统治危机的。但是,这种改革只限于阶级矛盾还有余地缓和的基础之上,倘若阶级矛盾和统治危机已达到无法挽救的地步,则只能“不破不立”,即通过革命“破旧”以“立新”,取而代之。周武王顺天应命、替天行道、兴周伐纣便是“抵而得之”。

商朝最后一个国王是商代的第三十二位帝王子辛,也叫“帝辛”,“纣王”并不是正式的帝号,是后人硬加在他头上的恶谥,意思是“残又损善”。据正史所载,商纣王博闻广见、思维敏捷、身材高大、臂力过人。他曾经攻克东夷,把疆土开拓到东南一带,开发了长江流域。殷商末年,它有两个主要的敌手:西部的周方国及东部的夷人部族(甲骨文里被称作人方)。

这个时候,活动在渭河流域的姬姓周部落逐渐强大起来,首领周武王姬发正在积极策划灭商。他继承父亲文王遗志,重用姜尚等人,使国力增强。当时,商的军队主力正远在东方与东夷作战,国内军事力量空虚,周武王把握时机,联合各个部落,率领兵车300辆,虎贲(卫军)3000人,士卒4.5万人,进军到距离商纣王所居的朝歌只有70里的牧野(今河南淇县西南),举行了誓师大会,列数纣王罪状,鼓励军队同纣王决战。

而此时商纣王的大军远在东南,无力回援,牧野之战的商军,并非商王朝的精锐之师,而是临时武装起来的奴隶和囚徒。交战中,部分奴隶与囚徒临阵倒戈,周武王最终赢得了胜利,取代了商纣。

自古以来,变法改革以及王朝更替都是顺应社会发展规律的举措和行为,能不能通过变法得以图强,能不能通过革命取而代之,是要看能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社会发展规律以及是否顺应民心,而并非一人人力所能为也。

所以,“世可以治则抵而塞之,不可治则抵而得之”,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符合民心的正确思想和行为。

在今天看来,鬼谷子的这一思想也是可以运用于很多地方的,如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某些矛盾时,我们应先考察矛盾是否可以“治”,若可以“治”,则可“抵而塞之”以解决,若不可“治”,则应坚决地“抵而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