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
关于用人,胡雪岩曾经说:“根据他人的才干,授予他适当的事情,则不会失败。根据他人的能力,让他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则能少犯错误……要事先观察他的为人,看他的能力磨炼到了何种程度。所用之人的才干与所做的事情不相称,必然导致钱财的丧失、生意的失败。所用之人的能力不能担当所托付的重任,必然导致事业的倾覆。家仆、用人之类,也要根据他们的能力来使用,否则只能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也就是说,要用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
要有识人的慧眼
胡雪岩说:“一个人最大的本事是能用人,用人首先要识人,眼光、手腕,两俱到家,才智之士,乐于为己所用,此人的成就便不得了了。”就像他说的,要用人,就要先识人,只有先清楚地了解那个人,才能知道让他做什么更合适,才能让他成为自己得力的帮手。
“做大生意光靠一个人是撑不住的,需要有大批的人。这就需要在做生意的过程中培育人才。”这是胡雪岩经常说的一句话。
一个人即使有再大的本事,也不可能一手遮天,而需要有一帮为他所用的人。只有把每个人都放在合适的位置上,依靠团队的力量,才有可能助自己成就一番大业。
当然,在培育人才之前要先了解到他有这方面的潜力。但有潜力的人才往往不会自己跳出来,而是需要有伯乐来发现他们。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就如同一个伯乐,要具备一双识得“千里马”的慧眼,善于发现人才,并把他朝着合适的方向培养,让他充分发挥长处,施展才干,才能让我们的事业得到更大的发展。
“识人”就是看人,不光要用眼去看,更要用心去看。
要做到识人,就要先了解人才的特长,要舍得花时间、花心思去认真考察。胡雪岩就是一个非常善于识人的人。
“小和尚”陈世龙,是湖州人。以前,他整天在湖州赌场、街头混,是个有名的“小混混”,吃喝玩赌无所不精。这样的人,在普通人眼里当然不是什么有出息的人,见到了躲都来不及,哪里还敢接近。胡雪岩的朋友郁四就很看不惯他,但胡雪岩却想把他带在身边,培养他,让他给自己帮忙。郁四还诚恳地劝胡雪岩不要招惹他,并说:“你把他带出去要受累。”
但胡雪岩对陈世龙却很欣赏,认为他虽然有些“毛病”,也不是做总管的材料,却是一个跑外场的好手,可以利用他的“长处”交往一些人,做成一些事情,因此才下定决心栽培他、改造他。
是什么让胡雪岩如此看重一个“小混混”呢?难道他昏头了?
当然不是,他用自己独特的慧眼,发现了陈世龙的三个主要优点,这是胡雪岩认为非常需要的:
第一,陈世龙很灵活。
胡雪岩认识陈世龙是一个偶然的机会。那次他要去找郁四(当时胡雪岩跟郁四还不熟),在湖州认识不久的朋友让陈世龙带他去,这才使他与陈世龙有了一面之缘。但就是这一次见面,给胡雪岩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胡雪岩发现陈世龙与人交往不露怯,很自然,对胡雪岩提出的问题,既对答如流,又很得体。胡雪岩对他的第一印象就是“这后生可以造就”。
第二,陈世龙不吃里爬外。
关于这一点,胡雪岩是从郁四那里了解到的。郁四虽然不喜欢陈世龙,更不喜欢他吃喝玩赌的恶习,但对他不吃里爬外的品质倒是给了相当公正的评价。
第三,也是最难得的,陈世龙很有血性,什么事情都是说到做到。
这一点是胡雪岩自己试出来的。胡雪岩在正式决定将陈世龙收到自己身边之前,和他作了一次深入交谈。谈话结束临分手时,胡雪岩给了他一张五十两的银票,要他拿去随便用。
此前,陈世龙已经答应过胡雪岩要戒赌。但胡雪岩知道,赌博就像抽大烟,会上瘾,好赌的人只要身上一有钱手心就会痒痒,他要借此试试这个小伙子是不是心口如一。
拿着那张银票,当晚,陈世龙虽然忍不住到赌场转了一圈,但最终还是拒绝了别人的诱惑,没有下场,这一点便更让胡雪岩看重。因为胡雪岩一直都有一个观点,看一个人怎么样,关键就是要看他说话算不算数。
在胡雪岩看来,一个小伙子吃喝玩赌,只要不伤大雅,都没有太大关系,具备以上这三条,也就有了很大的再造余地。吃喝玩赌,为人滑头,这自然不是什么优点,但它却也能从另一个方面说明这个人很灵活,在场面上还“玩”得转。而陈世龙能说话算数,说明他有向善之心,这也就能够促使他改掉那些毛病。比较而言,培养一个人的外场能力,比让一个人改掉毛病要难得多。
通过这次考察,胡雪岩放心地把陈世龙带到了自己身边,让他跟古应春学“洋文”,让他给自己跑外场,还撮合了他与阿珠姑娘的婚事。
胡雪岩不仅下工夫培养陈世龙各方面的能力,而且非常关心他的个人生活,终于把一个“小混混”培养成为自己生意上的一个好帮手。
在胡雪岩看来,看人要看人的根本,本质不坏,也就有再造的可能。同时,他指出,培养人要能因势利导,顺性再造,向他最有发展前途的方向培养。他正是利用自己识人的慧眼,给自己的事业又增添了一个亮点。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作为一个领导者,要具备识人的慧眼,善于发现人才的可贵之处,并舍得用心思,下工夫。
其实,胡雪岩这种识人的慧眼在他创业之初就显现出来了,一开始他就特别注意在人才上下工夫,善于发现,并亲自考察选用骨干人才。而且,他对人才的考察既细心周到,又手法不俗。
胡雪岩聘用刘庆生做阜康钱庄的总管,就好好地费了一番心思。刘庆生在被胡雪岩“慧眼识英才”之前,只是大源钱庄一个站柜台的伙计,身份和地位都很低。
胡雪岩以前就是杭州城里钱庄行业的人,在准备聘用刘庆生之前,自然也是认识他的。但也仅仅只是认识,终归只是从表面印象感觉他是一个可造之才罢了,对他的了解也是通过别人。
胡雪岩发现了刘庆生,此时想要用他,自然要作一番实质性的考察,考察他的办法很特别。
胡雪岩知道刘庆生是浙江余姚人,把他找来之后,一开始只是和他不着边际地大谈余姚的风土人情。又从余姚扯到宁波,再从宁波转到绍兴,闲扯了一两个小时,也没有进入正题,把刘庆生搞得云里雾里,不知道胡雪岩要干什么,甚至都有些懊恼了。好在他本来就有极坚忍的性情,也能够耐着性子听胡雪岩“瞎扯”。
其实,胡雪岩正是在用这种特殊的方式考察刘庆生的忍耐力。然后,又借着闲谈,问了刘庆生几个关于钱庄方面的问题,以考察他的应变能力,以及对钱庄行业的熟练程度。还在不经意中问到杭州城里各家钱庄的牌号,借此了解他的记忆力与观察力。刘庆生都对答如流,显示出了不凡的能力。
通过这一番巧妙的“面试”,胡雪岩最后断定,刘庆生有着不同寻常的眼光与能力,决定大胆地任用他。
刘庆生接受胡雪岩的聘请,做了阜康钱庄的总管。他上任之初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筹备钱庄的开业事宜。其中一件重要的工作,就是招聘钱庄伙计。招聘伙计是一件大事,是钱庄能否顺利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当然不能不请示老板胡雪岩。
胡雪岩让刘庆生自己做主,他信任刘庆生的眼光,并且把自己的经验告诉他,算是对他的嘱咐:“你看了人再用,不要光看人家的面子,人用得不好,受害的是自己。”
胡雪岩用刘庆生,是真真切切看了再用的,而到刘庆生招帮手时,他又是这样嘱咐刘庆生。事实证明,刘庆生没有辜负胡雪岩的一份厚望,成为了他生意上最得力的助手。可见,在识人方面,胡雪岩有一双独特的慧眼。
无论在以前,还是今天,作为一个领导者,具备一双识人的慧眼是十分必要的。因为要想用人,就要先看人,这个“看”,不光是要用眼睛去看,还要用具体事情去考察。只有这样“看”过之后,才能判断对方是不是符合自己标准的人才;也只有这样“看”,才是真正地识人。
如果有了一双善于识人的慧眼,那么,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就像胡雪岩说的:“一个人最大的本事是能用人,用人首先要识人,眼光、手腕,两俱到家,才智之士,乐于为己所用,此人的成就便不得了了。”
知人还要善任
作为一个经营者,对于人才,光懂得“识”还不够,还要学会善任,也就是要做到知人善任。只有这样,才能把“识”得的人放在需要他的合适的位置上,然后才能为你所用,帮你创造价值。否则,光识不用,就白白浪费了自己的慧眼。
人是世界的主导,是企业的根本。只有以人为本,善于用人,才能保证事业的长盛不衰。
《慎节斋文存·胡光墉》篇说:“又知人善任,所用号友,皆少年明干精于会计者。每得一人,必询其家食指若干,需用几何,先以一岁度支界之,稗无内顾忧。以是人莫不为尽力。”
这段话的大概意思就是说,胡雪岩知人善任,所雇用的都是些精明能干的年轻人,每当得到一个这样的人才,他必然会关心其家庭及家族人口,问他日常开销,然后先预付他一年的薪水,从而解除了受雇者的后顾之忧。也正因为如此,那些人没有不为他尽心尽力的。
做事业就要这样,知人善任,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只有这样才能让他真正发挥巨大的潜能,并不断进步,从而更好地为你服务和创造价值。
“知人善任”,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作为经营者,要真正做到“善任”,首先应该从事业的全局出发,充分考虑到人才的具体特点,把他放到合适的位置上,他才有尽情施展才能的舞台。否则,不把每个人的才能用到最能发挥它重要作用的地方,那对人才是一种无情的压制,对事业是一种极大的浪费,于人于己于大局都不利。
“一个萝卜一个坑”,各得其所才是最优的分配。
胡雪岩曾说:“我的奇计也很多,大小由之,大才大用,小才小用,只看对方自己怎么样。”他所说的“奇计”无非就是依人而定,把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位置上。
胡雪岩总是能发现不同人的不同长处,并懂得任用他们,把他们放在合适的位置。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用人所长,容人所短,不求完人,但求能人。”比如他对芙蓉的三叔刘不才的任用。
刘不才其实本名叫刘三才,是胡雪岩在湖州娶的二房芙蓉的亲叔叔。芙蓉的父亲兄弟三个,她的父亲是老大,老二早夭,老三就是刘三才。芙蓉的父亲遇难后,她家的药房“刘敬德堂”自然就落到了刘三才的手上。
刘三才是个绝顶聪明的人,但却没有用到正道上,从小就是一个纨绔子弟,而且嗜赌如命。他的祖父在世时对这个老孙子十分宠爱,总是放任他。祖父去世之后,由于刘三才的父亲生性忠厚老实,管教不了这个已经被宠坏了的老儿子,又怕亲友们说自己刻薄,也就供着他挥霍了。
继承了这么一大笔遗产,又有生意要经营,按理说刘三才应该学点好了。但没过多长时间,他就把家产输了个精光,就连祖传的规模和效益都相当不错的药店也被他赔进去了。因此得了一个“刘不才”的外号。
在一般人的眼里,刘不才是一个十足的、无可救药的“败家子”,就连他的亲侄女芙蓉,对他也没有一点好感。
但是,善于识人、用人的胡雪岩却从中看到了刘不才“闪光”的一面:第一,虽然他好赌成性,却决不把手上的几张祖传制药秘方当做赌注压上,说明他还是有一点骨气的,还心存振兴家业的念头;第二,他虽然吃喝嫖赌,但决不抽大烟,说明他还没有堕落到不可救药的程度。就凭着别人不注意的这两点,胡雪岩看出刘不才还是个可用之才。于是,胡雪岩决定用他。
胡雪岩用计收服了刘不才。本来,他收服刘不才的目的,是要借他手中的几张祖传秘方和他办药店的经验,开办一家自己的药店,但胡雪岩第一次用他却是在“销洋庄”生意上发挥他的“长处”——赌博。
胡雪岩决定做生丝销洋庄的生意,在垄断市场、控制价格的实际运作过程中需要联合上海的丝商大户庞二。
庞二的事业也是家传的,生意做得非常好,但他也是个一等的玩家,尤其好赌,胡雪岩这次用刘不才,也是基于庞二的这一“爱好”。在胡雪岩精心安排的一个赌局上,刘不才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既赌得惊心动魄,又赌得开心尽兴,把庞二哄得特别高兴。有共同的“爱好”,也就容易交成朋友,就这样,胡雪岩利用刘不才与庞二的“志趣相投”,把庞二拉拢过来跟自己联合,实现了他控制上海生丝洋庄市场的构想。刘不才的这一“赌”可谓价值不菲。
就连刘不才这样被人不齿的“本事”都能让胡雪岩派上用场,着实体现了他用人的独特之法。
像刘不才这样不学无术的人,旧时被称做“篾片”。这是一个带有蔑视性的称谓,暗含的意思是说这样的人软弱无骨,立不起来,因而也担当不了大任,没有大用处。但胡雪岩却有他自己独特的看法,他说:“篾片有篾片的用途……好似竹篓子一样,没有竹篾片,就拧不起空架子。自己也要几个‘篾片’,帮着交际应酬。”细细品来,这种说法不无道理。同时,他还说:“要弄个舒舒服服的大地方,养班吃闲饭的人。三年不做事,不要紧,做一件事就值得养他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