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李鸿章的成事之道
37994000000032

第32章 成事坚忍之道(2)

3.扬长避短,成就未来

人无论多么伟大,都是有缺欠的。能目视千里的人,却不能看到自己的睫毛,正像好事不会让一个人占尽一样,众人的优点也不可能集中到一个人身上。即使是圣人,也有短处,但明智之人善于利用自己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

成功者善于扬长避短,能够自见自知,又能自律。失败者常常以虚当实、以无当有,这是苦于不自见、不自知。在历史上著名的战役井陉之战中,双方在作战指挥上的得失高下是显而易见的。韩信取得作战胜利,关键在于他懂得扬长避短,有计划地制造和利用赵军的错误,巧妙地掌握士卒“兵士甚陷则不惧,无所往则固,深入则拘,不得已则斗”这一心理状态,奇正并用,背水列阵,灵活用兵,出奇制胜,速战速决,从而一举全歼赵军,谱写了中国古代战争史上的精彩篇章。

咸丰三年(1853年)初,李鸿章得知太平军大举入皖的消息后,怂恿工部左侍郎吕贤基上奏,并代为捉刀连夜赶写奏章。奏上,咸丰帝命吕担任安徽团练大臣,吕对李说:“君祸我,上命我往;我亦祸君,奏调偕行。”于是李鸿章与吕贤基一同回到安徽。翌年,李鸿章的父亲李文安也由王茂荫举荐回乡办团练。李家父子的团练“整齐皆可用”。李鸿章先后随周天爵、李嘉端、吕贤基、福济等清廷大员在皖中与太平军、捻军作战。

李鸿章以书生带兵,既有“专以浪战为能”的记录,也有“翰林变作绿林”的恶名。数年的团练生涯,使他逐步懂得了为将之道,不在一时胜败,不逞匹夫之勇。他曾因咸丰五年(1855年)十月率团练收复庐州之功,“奉旨交军机处记名以道府用”。次年又以克复无为、巢县、含山的战功,赏加按察使衔。然而,功高易遭妒,一时之间,谤言四起,李鸿章几不能自立于乡里。七年(1857年),皖抚福济奏报李鸿章丁忧,为父亲守制,从而结束了他为时五年的团练活动。翌年,太平军再陷庐州,李鸿章携带家眷出逃,辗转至南昌,寓居其兄李翰章处。他本人遂于九年(1859年)末投奔建昌曾国藩湘军大营,充当幕僚。

适湘军三河新败,需人孔急。因此,曾国藩对于招李鸿章入营襄助,甚为积极主动,但也深知李才高气盛,还需再经一番磨砺。于是,他平时尽量让李鸿章参与核心机密的讨论,将其与胡林翼、李续宜等方面大员同等看待;当时,湘军幕府中有不少能言善辩之士,如李元度、左宗棠等,曾国藩经常有意无意让他们与李鸿章争口舌之长,以挫其锐气。至于曾氏本人,更是身体力行,以自己的表率来影响李鸿章。

李鸿章的生活很有规律,这得益于他的老师曾国藩。曾国藩传到今日的“八本”和“八宝”,有一条就是起早。曾国藩生活极有规律,每天很早就起床查营,然后在黎明时分与幕僚共进早餐,或谈一天工作安排或随意谈天说地,而且曾国藩坚持必须大家一起吃早饭。李鸿章刚刚到曾府做幕僚的时候,由于在京城翰林散漫惯了,不适应这种规律、刻板的生活,所以很不习惯曾国藩的一些规矩。曾国藩每天黎明时分就会起床,然后等到幕僚们都到了之后,才开始吃饭。李鸿章晚上喜欢看书,通常睡觉很晚,早晨不愿意起来,对于大家一起吃早餐,特别不适应。刚开始曾国藩还不好直接对李鸿章说,但后来真正发现李鸿章有这毛病时,就开了一门特别训练课程。

有一次,李鸿章不想起床,推说自己头疼,但曾国藩知道他是以头痛为名想多睡一会儿,所以几次派人请李鸿章起来一起吃饭,并让去请的人告诉李鸿章:“大家都在等你一个人,你不到就不开饭。”李鸿章无奈地来到餐厅时,发现赵烈文、陈士杰、郭嵩焘等幕僚一个个肃然端坐,目不转睛直视着面前的饭碗。李鸿章看见大家都在等着自己,觉得有点不好意思,赶紧低着头迅速坐到自己的座位上。李鸿章进来后曾国藩才吩咐开饭,曾国藩吃饭时一言不发,直到大家闷声不响吃完了,曾国藩才慢慢地说,“少荃,既入我幕,我有言相告,此处所尚,惟一‘诚’字而已。”当下,李鸿章感到十分羞愧,聪敏过人的老师已然窥到了他的全部。从此,他改掉了睡懒觉的习惯,再也没有迟起过。曾国藩素知李鸿章“才气不羁”,故对他要求格外严格,尽力雕琢,陶冶其性情,培养其道德。许多年后,李鸿章对人回忆说:“在营中时,我老师总要等我辈大家同时吃饭;饭罢后,即围坐谈论,证经论史,娓娓不倦,都是于学问经济有益实用的话。吃一顿饭,胜过上一回课。”

曾国藩的一位孙女婿吴永,在李鸿章晚年的时候跟随过他。据吴永说,李鸿章的生活规律和曾国藩十分相像,简直如出一辙。

年少轻狂的李鸿章好讲虚夸大言以哗众取宠,曾国藩多次正言相诫:待人惟一个“诚”字。每当遇到困难和挫折,曾则大谈“挺”经。如此苦心孤诣,使李鸿章的思想、性格乃至生活习惯都深受曾国藩的潜移默化。李鸿章在曾国藩的教导下,逐渐剔除掉身上的毛病,经过曾国藩的提点,和自身不断的努力,才智逐渐显现出来。李鸿章自称:“我从师多矣,毋若此老翁之善教者,其随时、随地、随事,均有所指示。”又说:“从前历佐诸帅,茫无指归,至此如识指南针,获益匪浅。”而曾国藩的评价则是:“少荃天资与公牍最相近,将来建树非凡,或竟青出于蓝也未可知。”

在以后的数十年中,李鸿章的才智获得朝廷的青睐,每每委以重任,而李鸿章也没有辜负朝廷的信任,用自己的才智抱负一次次圆满完成朝廷的重任,使之成为晚清第一重臣。

威廉·戴恩·飞利浦说:成为一个成功者最重要的条件,就是每天精力充沛地努力工作,不虚掷光阴。俗语说:“成事在人。”讲的确有道理。一项事业,人是最根本的因素。你用什么样的态度来付出,就会有什么样的成就回报你。如果有以勤奋付出的习惯,回报你的,也必将是丰厚的成果。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成事在勤”是有一定道理的。同样,你要想超越别人,就要不断地超越自己,让自己变强、变更强,才有始终稳占鳌头的可能。没有勤劳的汗水,就没有成功的喜悦与幸福,真正的幸福决不会光顾那些精神麻木、四肢不勤的人们,幸福只在辛勤的劳动和晶莹的汗水中。

世上没有绝对的优势,也没有一劳永逸的椅背。惰性会使你无所作为,如果你转向错误的方向,它就会使你不去抵抗或不思停止。你就会继续前进,向下滑去。一个人如果总是安于现状,不能未雨绸缪,那他将永远停留在现状,渐渐地被社会所淘汰。只有勇于去行动,哪怕实现的过程很漫长,但只要坚持下去,总有达成目标的那天。为什么许多人会成功呢?因为他们向前追求一个特别的目标,不断努力,不断前进,直至达到目标为止,要阻止他们是难上加难。为什么许多人会失败呢?因为他们从来就不站起来出发,他们不前进,不愿努力,没有克服惰性,也不开始着手,因此他们永远不能成功。

如果你能够扬长避短,努力克服自己的缺点,那么你的力量将因此而建立、成长。你想过什么样的生活,要靠自己做决定,靠自己去奋斗。这些和别人都没有关系。不过,如若你能早点拿定主意,弄清楚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别人才能给予你适当的配合或协助,自己也比较容易成功!

4.困境之中,磨练坚韧的意志

困境可以检验一个人的品质。如果一个人敢于直面困境,积极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那么他或迟或早,总会成功。如果一个人被困境吓倒,灰心丧气,无所作为,那么即使困境局面消除,他也不会走出失败的阴影。

坚强的毅力可以帮你渡过难关,坚韧的意志可以让你经受磨炼。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比得上或是替代“坚韧的意志”。坚韧的意志是一切成就大事的人所具有的特征。坚韧是解除一切困难的钥匙,它可以使人们成就一切事情。它可以使人们在面临大灾难、大困苦时不致覆亡;它可以使人们发现新大陆,挖掘人类更大的潜力。历史上每件造福于人类的科学发明,都是出自于那些有极强坚韧力的人之手,世界上的一切伟业,都是在别人放弃而自己仍然坚持时所取得的。一个能够坚持到底,而且即便旁人笑他不智时仍然坚持的人,他的目标就一定会达成。

坚韧的意志,是一切成就大事业的人所具有的特征。他们或许缺乏其他良好的品质,或许有各种弱点与缺陷,然而他们具备了坚韧的意志,这是所有成就大事业的人所绝不可缺少的涵养。劳苦不足以使他们灰心,困难不足以使他们丧志。不管处境如何,他们总能坚持与忍耐。因为坚韧是他们的天性。

李鸿章具有极强的坚韧力,任何困难与阻碍都不足以使他倾跌,任何灾难、不幸都不足以使他灰心。他是一个不知失败为何物、不知何时才算受挫的人,一个将“不能”、“不可能”等字眼,从他字典中抹去的人。

袁世凯,晚清历史上又一风云人物,自1895年在天津小站编练新军,直至1916年在洪宪帝制的迷梦中死去。他凭借其一手创办的北洋新军,在晚清的最后十几年中翻云覆雨、纵横捭阖,成为继李鸿章之后,汉族官员中势力最强的一人。实际上袁世凯的发迹着实与李鸿章有着一定关系,袁世凯的爷爷叫袁甲三,和李鸿章的关系非常好,可以说是李鸿章在安徽剿捻时候的顶头上司。而袁甲三的儿子袁保恒又是李鸿章的非常重要的一个幕僚。在袁保恒的举荐下,李鸿章把袁世凯安排在“庆字”营吴长庆军营管理营务。

庆军当时驻守在山东蓬莱,1882年朝鲜发生了壬午事变,李鸿章就把庆军的几千人,用军舰运到朝鲜,袁世凯也就跟着到了朝鲜,参与平息叛乱。甲申事变的时候再次平息叛乱。吴长庆后来回国了,就把袁世凯留在了朝鲜。这样,袁世凯就成了中国驻朝鲜的一个总代办,是李鸿章和朝鲜之间联系往来的一个枢纽。袁世凯在朝鲜呆了十年的时间,他对朝鲜国王说他懂得练军,为朝鲜国王组建了一支新军,并练成了一支新军,从而以治兵会练军而闻名。后在1876年,由于平定朝鲜的“壬午兵变”而受到李鸿章的赏识,直至继承李鸿章的衣钵,担任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可以说袁世凯是李鸿章一手提拔的。

甲午一役使得李鸿章“一生事业扫地无余”,袁世凯一看李鸿章不行了,就投靠了翁同龢。翁同龢是李鸿章的最大的对手。与李鸿章一样,翁同龢也算是晚清历史上一个难能可贵的人才,饱读诗书,文人气极重;但与李鸿章相比,在翁同龢的身上,那种传统士大夫的书卷气和迂腐气更重,也更为狭隘。李鸿章与翁同龢之间还是有渊源的,论师门辈分,李鸿章是翁同龢父亲翁心存的小门生。李鸿章的母亲谢世,翁同龢还亲书挽联:“八十三年,极人世富贵尊荣,不改勤俭行素志;九重一德,为贤母咨嗟震悼,要全忠孝济时限。”李鸿章与翁同龢之间的矛盾,可以说,是性格上的差异,气味不太相投;但最主要的,还是在朝廷中的地位、权力和利益争斗。

当年时任户部尚书的翁同龢因为不愿意看李鸿章的实力壮大,在北洋水师最需要资金的时候向皇帝上书,在两年内不再对北洋水师拨款。等到甲午战争爆发,翁同龢与李鸿章由于出发点的不同表现出政见的不同——翁同龢呼吁决一死战,他不能忍受李鸿章拥兵自重却不出兵打仗;而李鸿章却深知两国实力悬殊,不想打这场必输之战,更不想输掉自己的老本。甲午兵败,李鸿章受命担任朝廷全权大臣赴日谈判,翁同龢当然知道此去对李鸿章意味着什么。而李鸿章自然也知道这是刀山火海,更是一盆脏水,李鸿章便向朝廷建议与翁同龢一同赴日。翁同龢死活也不肯与李鸿章同行。等到李鸿章代表朝廷签订《中日马关条约》回到国内时,翁同龢义愤填膺,慷慨陈词,当即写了一首《失鹤零丁》的诗,在大街上广为张贴。诗的中心意思是丢失了一只漂亮的鹤,内眼人一看就知道翁大臣是在以鹤来比喻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