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名家教子书:父亲的榜样(中国篇)
3803700000025

第25章 司卫东之父司有和:早期诱发育英才(1)

通过有意识地诱发各种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可以让少年儿童的非智力因素促使其智力获得快速发展,这就是国内著名的“早期诱发”理论。司卫东从小没有接受完好的早期教育,从高小开始,正是父亲对他试用“早期诱发”的家庭教育方法才促使他获得较快发展的。

司卫东,1970年10月出生,安徽省含山县人。1986年9月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毕业后考入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赵忠贤院士处攻读博士并获博士学位,现在美国宾州大学做超导研究。

司有和,1945年6月生,教授。中国科技写作学的奠基者和创始人。曾任中国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信息与决策研究所所长,现为重庆大学教授。在中国科技大学工作期间,曾参加了中国科大少年班的创建工作,是我国超常教育最早也是最富成果的研究者之一。出版各类学术专著20多种,其中包括多部超常教育方面的著作。鉴于他在家教理论及实践方面的出色成绩,1994年全国妇联、原国家教委为他颁发了“全国家庭教育工作园丁奖”及“全国家庭教育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合理诱发孩子的智力

司有和认为,每个孩子都有着巨大的智力潜能,所以,父母只要懂得科学的教育方法,采取合理的诱导措施,就完全可以让孩子的智力得到超常的发展。

遗憾的是,因为教育不得法,人们的这种智力潜能大都没有能够得到应有的发挥。有关研究表明,普通人的大脑只利用了3%,就是爱因斯坦这样的科学巨人,他的大脑也只利用了10%。如果一个人的大脑再多开发1%,他就都能成为智力超常的人。

因此,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需要及早挖掘、诱导孩子,让他发挥出潜在的智力。但这并不容易,司有和常说,父母们要想在早期诱发过程中获得好的效果,自己就必须具备一定的素质。

这些素质包括:良好的家教心理状态,辩证的诱发实施观念,正确的家庭教育目标,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一定的文化科技知识修养等。尤其是前三点,父母一旦具备,就可以弥补文化知识不足的缺陷,就能想出恰当的方法来解决早期诱发过程中产生的困难。

(l)良好的家教心理状态

父母的心态决定家庭教育的成败。对教育好孩子是不是有信心,对孩子是不是满腔热情,在家庭教育过程中,是不是能做到耐心、细致,是不是能克制自己的冲动,是不是能体谅孩子的反复无常,自身是不是能做到始终如一,遇到困难时是不是能想办法解决等,这些都属于家庭教育心态的范围。

要想让自己的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上述心态必须是“是”。否则,父母一定要调整自己的心态,以适应现代家庭教育的要求。

(2)辩证的诱发实施观念

司有和认为,父母在实施早期诱发过程中,要以辩证的观念对待实施的方法、措施、效果等。他常说,儿童有儿童的心理、认识、行为等,父母不能以成人的心理、认识、行为去衡量他们。所以,早期诱发教育的方法既是父母主观意志的体现,又要适合孩子的心理需求。父母应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灵活掌握。

怎样获得较好的诱发教育的效果呢?司有和认为,要把握好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父母有意识设计的诱发方案能不能对孩子产生“刺激”作用;另一方面是孩子对该“刺激”能否“自觉自悟”。如果没有“刺激”效果,诱发就不会有效;有“刺激”效果,而孩子不能自觉自悟,也不会产生诱发效果。

早期诱发教育的本质,就是如何按照父母的意图,有意识地设计一个又一个“刺激”,并让这些“刺激”产生作用,达到诱发目的。好胜心强的孩子,用“激将法”会有刺激作用;自觉性强的孩子用心理暗示法即可;兴趣广泛而不稳定的孩子可按兴趣迁移原理,采用逐步逼进法,等等。

孩子是否自觉自悟,是决定教育成败的最后一关。早期诱发的各种方案,即使“刺激”效果很好,也只是外因,它只有通过孩子的内因起作用。所以,父母在设计方案时,应尽可能地让方案引起孩子的领悟。当方案没有产生“刺激”效果,或者孩子没有领悟时,父母应及时修改方案或重新设计方案,重复试验,直到孩子领悟,对孩子产生积极“刺激”效果为止。

(3)正确的家庭教育目标

司有和常告诫父母,“拔苗助长”就等于把参天大树扼杀在幼苗萌芽的状态,而“因噎废食”同样会让饥饿的小鸟饿死在鸟巢中,这些在家庭教育中都应引以为戒。因为孩子对许多事情的认识片面模糊,对自己更不了解,所以,父母应该帮孩子正确认识自己,帮他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

(4)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

教育方法是否适当,对诱发孩子智力发展至关重要。在本章内容中会详细介绍司有和的教育方法。如果能联系孩子的实际,辩证地使用,不失为一种好的家庭教育方法。

(5)一定的文化知识修养

父母应该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这是实施早期诱发教育的必要前提和基础。如果父母对教育学、心理学的一些基本概念都不清楚,他就不可能很好地去诱发孩子的智力。

教子点睛:

实际上,每个孩子都具有潜在的智能,科学研究表明,如果能让这种只能得到充分的发展,那他们的智慧绝不会低于任何一位有成就的大师。教育的理想就在于使孩子的潜在智力达到十成。只要充分发挥出这种潜在智力,孩子就能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激发兴趣,转移兴趣

积极的、稳定的兴趣,有助于提高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这是司有和激发孩子学习积极性的又一重要原则。

国外教育学家、心理学家认为,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是教育和促进孩子发展的起点。如果抛弃这个起点,就会阻碍孩子发展的道路。可见,“兴趣”确实是孩子成长道路的起点。

司有和把“激发兴趣”作为早期诱发教育的第一个方法。他认为,孩子对学习有了兴趣,就会自觉主动地去学习。在“激发兴趣”中,他主张,首先要了解孩子,认真分析孩子的特长,明确孩子将来的发展方向,然后根据发展方向培养孩子的兴趣。

当儿子司卫东进入小学高年级时,司有和的早期诱发思想已经初步形成,并应用于家庭教育的实践。他是这样做的:先花时间观察孩子,经过观察,他发现儿子喜欢唱歌,可是每一首歌都唱不到头;喜欢看足球比赛,可是并不好动;试探儿子的动手兴趣,结果一台很好的收音机让他拆得装不回原样……最终,司有和发现儿子喜欢看书,性格好静,所以认为他学理科比较合适,于是根据这个大的方向来激发他对科学的兴趣。

每个孩子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好奇会促使他产生兴趣。司有和从激发孩子的学习欲望这一点出发,注意在引发孩子的好奇心,而每一次好奇心的诱发又都以身边的科学为内容。

例如,坐火车时,司有和就问儿子:“东子,你说这车窗外的树为什么往后跑呢?”“因为火车在往前开。”儿子回答。“那你再看看远处,”司有和说,“远处的那些树是往后跑还是往前跑呢?”

不看没事,这一看竟然糊涂了,远处的树怎么会朝前跑呢?整个大地看上去好像在围绕一个看不见的轴在转动,孩子好奇地看着他:“爸爸,这是怎么回事?”这样就能引起孩子的兴趣,主动学习知识解决自己的疑问。

再如,在教孩子骑自行车时,司有和问:“我要把一个箱子从外屋推进里屋,有摩擦力好不好?”“不好,推起来费力。”儿子回答。“那自行车轮子跟地面有摩擦力好不好?”司有和又问。

儿子回答不了,司有和就解释说:“自行车后轮和地面的摩擦力向后,那么它的反作用力就是向前,推动自行车往前,所以人在蹬车时,就可以往前行驶。”

“那这个有摩擦力是好的。”儿子说。“但是前轮跟地面有摩擦力又是不好的。”司有和接着说。儿子又好奇地看着司有和……

类似的实例很多。如回到乡下时,司有和带孩子爬山,钻溶洞,看钟乳石,他就对孩子讲山水古迹;和孩子进城时,在公共汽车上,有位子也不坐,而总是站在最前面看司机如何开车;就是平时洗衣服,洗衣机排水,水流形成漩涡时,也要把孩子喊过来看看,再用手指在漩涡中心的空洞处试试,告诉孩子那里确实没有水,然后再给孩子讲龙卷风形成的道理……

这样一次又一次利用孩子的好奇心诱发,终于使儿子初步产生了对科学的兴趣。接下来的任务就是,“由浅入深”地把激发起来的兴趣巩固下来,形成稳定的兴趣。司有和的做法就是给孩子推荐科普书。

司卫东长大后,在一次闲谈中说:“爸爸,要不是小时候看了您给我的《物理世界奇遇记》和《低温世界》,我恐怕现在不会搞超导机理的研究。”可见,当时给孩子推荐科普书的做法确实起了作用。

司有和认为,早期诱发方法在“激发兴趣”中,还应注意到孩子的现有兴趣和父母确立的培养方向(目标兴趣)不一致的情况。这时候,父母应该反复思考自己确立的方向是否正确。如果确实正确,是孩子的现有兴趣不妥当,那么父母就要设法把孩子的现有兴趣转变为已经确立的目标兴趣。

这就是“转移兴趣”,通过有意识的教育活动,孩子的兴趣是完全可以转移的。所以,父母们不用担心,兴趣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尤其是孩子们的兴趣,很不稳定,随时都可能发生转移。这种转移,有自发转移和人工转移两种。表现在孩子身上,前者就是今天喜欢这个,明天喜爱那个;而后者则可以通过父母有意识的教育活动来实现。

孩子的兴趣单一,自然不好,要千方百计地激发孩子的兴趣。可是,孩子兴趣太过广泛,也不一定是好事。因为有的兴趣对孩子成长发展不但没用,甚至还会产生负作用。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对孩子的兴趣要区别对待,以确定对不同的兴趣所应采取的发展、保护、转移、制止等措施。

司有和认为,家长应该从孩子很浓的兴趣中,选择与目标兴趣相关联的兴趣,关联越多越好。然后就把目标兴趣的内容夹在与其关联最多、孩子兴趣最浓的现实兴趣活动中,让孩子在高高兴兴的活动过程中,接触、了解、认识目标兴趣的内容,从而使他的兴趣产生转移。

教子点睛:

父母应该主意,孩子目标兴趣的产生,不是父母强加给他的,而是他在接受诱发过程中自发产生的。另外,如果通过诱发,孩子的兴趣仍然没有转移到目标兴趣上来,父母就需要改变方案,直到他自发产生兴趣为止。

培养自觉性

所谓自觉,就是不需别人督促,自己努力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自觉性是一种意志品质。司有和曾说,自觉,对于少年儿童的成长和智力发展的作用很大。少年大学生并不神秘,在同龄的孩子中,别人在玩耍、消磨时间时,他们却自觉地去学习文化知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