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之前,几乎所有的人都认可这一解释。它出自英国物理学家瑞利勋爵,这位以发现惰性气体而闻名于世的大科学家,曾用太阳光被大气分子散射的理论解释过天空的颜色,并由此推断,海水的蓝色是反射了天空的颜色所致。
但不知为什么,在告别了那一对母子之后,拉曼总对自己的解释心存疑惑,那个充满好奇心的稚童,那双求知的大眼睛,那些源源不断涌现出来的“为什么”,使拉曼深感愧疚。作为一名训练有素的科学家,他发现自己在不知不觉中丧失了男孩那种到所有的“已知”中去追求“未知”的好奇心,不禁为之一震!
拉曼回到加尔各答后,立即着手研究海水为什么是蓝的,发现瑞利的解释实验证据不足,令人难以信服,便决心重新进行研究。
他从光线散射与水分子相互作用人手,运用爱因斯坦等人的涨落理论,获得了光线穿过净水、冰块及其他材料时散射现象的充分数据,证明出水分子对光线的散射使海水显出蓝色的机理,与大气分子散射太阳光而使天空呈现蓝色的机理完全相同。进而又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分别发现了一种普遍存在的光散射效应,被人们统称为“拉曼效应”,为20世纪初科学界最终接受光的粒子}生学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1930年,地中海轮船上那个男孩的问号,把拉曼领上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奖台,成为印度也是亚洲历史上第一个获得此项殊荣的科学家。
拉曼因为男孩的提问,于是无数次地提问自己,最终解释了“海水为什么是蓝的”这一问题。看来,只有提问,才会有发现,才会有创新。
在美国课堂上,大家就能感受到,美国的课堂教育方式最大的特点是强调互动,主要目标是培养孩子主动思考、提出问题的能力。课堂上,老师主要是讲述基本观点、基本理论、学习方法,然后与孩子展开讨论。孩子课堂环境轻松,有不懂的问题,可以随时打断老师的讲话进行提问。学生提问越多,老师就越高兴,因为在美国这是对他讲课水平的肯定和基本的尊重。所有问题,老师都会认真回答,若遇到不清楚的问题,会记载下来,课后通过邮箱答复,十分认真。
作为父母,当孩子向我们提出问题时,要耐心地回答孩子的提问,还要主动、积极地去发问。如果你陪孩子去参观一个摄影展览,对于展出的作品,你可以发现他的兴趣点,可以一起去讨论,去评价,更可以问他一些问题:为什么认为这个作品好,你的理解是什么?别人的理解是什么?
为什么有不同?
如果你陪孩子参观一个科技展,则他的问题会更多:这是什么材料?
这个设施有什么功能?……对于这些,可以鼓励他多问问展台的工作人员,当你碰到孩子提的问题一时难以解答时,千万不要厌烦或简单化处理,最好是告诉孩子:“这个问题还真难,我们也不太清楚,等我查查书,或问问其他朋友后告诉你。”而且要说到做到。当然,现在有互联网,可以和孩子一起查一查感兴趣的问题。
鼓励孩子不迷信权威
世界上如果没有光,就会变成一片黑暗。但是光究竟是什么呢?有人从光柱、光线、平面镜的反射,想到光就像下雨天的“雨线”,是由一个一个光微粒组成的。另外一些人从石头丢进水中激起的水波得到启发,认为光是空间存在的“以太”的波动。从17世纪到19世纪,持以上两种看法的科学界两派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其中一派的代表人物就是荷兰人惠更斯。
17世纪下半叶,世界的科学权威是牛顿。牛顿认为光是一种微粒流,并用它解释光的直线传播、镜面反射、界面折射等现象。但是,惠更斯却持不同看法,他认为微粒说不能解释更复杂的绕射、干涉等现象,他建立了光的波动说,主张光是以太波,而且成功地解释了光的反射、折射、双折射等微粒说所不能解释的现象,从而打破了微粒说独占科坛的局面。由于牛顿的声望高,多数人支持微粒说,惠更斯成了孤立的少数派。但他不迷信权威,坚持独立见解。
事实上光的微粒说、波动说都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光的本性。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近代物理表明,光同时具有波动性和粒子性。可见惠更斯没有迷信牛顿这一权威人士的发现,而是积极探索,为人类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伽利略17岁那年,考进了比萨大学医科专业。他喜欢提问题,不问个水落石出决不罢休。
有一次上课,比罗教授讲胚胎学。他讲道:“母亲生男孩还是生女孩,是由父亲的强弱决定的。父亲身体强壮,母亲就生男孩;父亲身体衰弱,母亲就生女孩。”
比罗教授的话音刚落,伽利略就举手说道:“老师,我有疑问。”
比罗教授不高兴地说:“你提的问题太多了!你是个学生,上课时应该认真听老师讲,多记笔记,不要胡思乱想,动不动就提问题,影响同学们学习!”
“这不是胡思乱想,也不是动不动就提问题。我的邻居,男的身体非常强壮,可他的妻子一连生了5个女儿。这与老师讲的正好相反,这该怎么解释?”伽利略没有被比罗教授吓倒,继续反问。
“我是根据古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讲的,不会错!”比罗教授搬出了理论根据,想压服他。
伽利略继续说:“难道亚里士多德讲的不符合事实,也要硬说是对的吗?科学一定要与事实符合,否则就不是真正的科学。”比罗教授被问倒了,下不了台。
后来,伽利略受到了校方的批评,但是,他勇于坚持、好学善问、追求真理的精神却丝毫没有改变。正因为这样,他才最终成为一代科学巨匠。
爱迪生小时候因为爱问为什么让老师下不了台,辍学后,他对大自然充满了好奇。他可以专心看榆树叶芽怎么生长,秋风如何使枫叶变色;为了孵化小鸡,他可以长时间趴在鸡窝里;为了探索蜂巢的奥秘,他宁愿被蜇得鼻青脸肿。他最终成为举世罕见的“高产”发明家,一生中有2000多项发明。
惠更斯、伽利略、爱迪生都没有迷信权威,而是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和研究,向权威提出了挑战。只有不囿于权威的定论才能有所突破。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引导孩子不迷信权威,不迷信书本,善于提出自己的见解,敢于提出与老师、与课本不同的意见。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在课堂上,哲学家苏格拉底拿出一个苹果,站在讲台前说:“请大家闻闻空气中的味道。”一位学生举手回答:“我闻到了,是苹果的香味!”苏格拉底走下讲台,举着苹果慢慢地从每个学生面前走过,并叮嘱道:“大家再仔细地闻一闻,空气中有没有苹果的香味?”这时已有一半学生举起了手。苏格拉底回到了讲台上,又重复了刚才的问题。
这一次,除了一名学生没有举手外,其他的全都举起了手。苏格拉底走到了这名学生面前问:“难道你真的什么气味也没有闻到吗?”那个学生肯定地说:“我真的什么也没有闻到!”这时,苏格拉底向学生宣布:“他是对的,因为这是一只假苹果。”这个学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哲学家柏拉图。
据报道,在对北京10所中学的1200个学生学习问卷调查中,敢于课后向老师提出问题的占66.8%,敢于课堂向老师提出问题的占21.5%,敢于当堂纠正老师错误的占5.5%。一位外籍老师在提及中外学生差异时说:“中国那么多优秀的学生,为什么在课堂上不踊跃提问呢?”的确,在当代中国的学生中确实存在这个问题。
作为父母,鼓励孩子突破权威的圈囿,首先要让孩子敢于质疑老师。
有的孩子在课上不敢质疑老师,害怕老师批评自己。这时,我们要鼓励孩子,质疑老师的答案和与老师作对是两码事,不要认为跟老师意见不同就是和老师捣乱。其实,在课堂上,老师是喜欢同学质疑的。没有不喜欢学生思考的老师,更没有不尊重科学的老师。
同时,父母还要告诉孩子,老师因为你提出和他不一样的答案而批评你,这是老师的错;但是,如果你提出的问题根本就没有通过认真思考,那么,这是你自己的错。要让孩子学会在提出任何质疑的时候都要经过认真的思考,不能人云亦云。
不给孩子的思维套上枷锁
公司招聘职员,有一道试题是这样的:一个狂风暴雨的晚上,你开车经过一个车站,发现有3个人正苦苦地等待公交车的到来。第一个是看上去濒临死亡的老妇,第二个是曾经挽救过你生命的医生,第三个是你的梦中情人。你的汽车只能容得下一位乘客,你选择谁?
每个人的回答都有他的理由:选择老妇,是因为她很快就会死去,你应该挽救她的生命;选择医生,是因为他曾经救过你的命,现在是你报答他的最好机会;选择梦中情人,是因为如果错过这个机会,也许就永远找不回她(他)了。
在200个候选人中,最后获聘的一位答案是什么呢?“我把车钥匙交给医生,让他赶紧把老妇送往医院;而我则留下来,陪着我心爱的人一起等候公交车的到来。”
“自己从车上下来”,这不失为一个创造性的想法。我们常常会被“非此即彼”的思维模式所限,自己“从车上下来”,抛开思维的固有模式,我们可以获得更多。
作为父母,我们都知道这种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可是,当孩子思维活跃的时候,我们却往往利用家长这个权威的身份,扼杀了孩子的创新思维。我们忽视了孩子思考的世界,丝毫没有给予其应有的尊重。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中学生的考试平均成绩在50个州里排在倒数几名,但是加州科技人员的发明和专利总数则居全美第一位,加州近10年的经济增长率也一直远远高于其他各州。这种“矛盾”现象怎样解释呢?
加州哈岗拉朋特联合学区教育总监约翰-克拉马听到记者的这个提问,则连连摇头:“不矛盾。至少在我们看来一点也不矛盾。”他对此的解释是,局外人看到的只是加州中学生的一个侧面,却忽略了他们身上最宝贵的财富——创造性思维。
加州之所以在科技、经济等方面处于领先地位,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加州的教育制度更注重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他说:“从学生时代起就养成创造性思维方式,以后无论从事何种工作都可能超越前人。”
创造性思维是加州科技人才辈出的原因,那么究竟什么是创造性思维呢?创造性思维就是不受现成的常规的思路的约束,寻求对问题的全新的独特性的解答和方法的思维过程。创造性思维是相对于传统性思维而言的,是所有人都有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用它,大量的创新思维在孩子的成长和受教育过程中被埋没或扼杀了。
比如小孩问妈妈:“妈妈,天上有一个太阳,会不会有两个太阳?”
妈妈说:“瞎说。国无二君,天无二日。怎么会有两个太阳?”
妈妈这种传统性的回答,泯灭了孩子的创新思维的发挥。
有个母亲,因为孩子把她刚刚买回来的一块金表当做新鲜玩具拆卸而弄坏了,就狠狠揍了孩子一顿,并把这件事情告诉了孩子的老师,老师幽默地说:“恐怕一个中国的爱迪生被枪毙了。”
接着老师进一步分析:“孩子这种行为是创造力的表现,你不该打孩子。要解放孩子的双手,让他从小有动手机会。”
“那我现在应该怎么办?”这位母亲听了老师的话,觉得很有道理,再仔细想想自己的行为,感到有些后悔。
“补救的办法是有的。”老师接着说道,“你可以和孩子一起把金表送到钟表铺,让孩子站在一旁看修表匠如何修理。这样,修表铺就成为学习的课堂,修表匠成了先生,你的孩子就成了学生,修表费成了学费,孩子的好奇心就可以得到满足了。”
这位老师就是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陶行知先生是创造教育的倡导人之一,他认为人的创造是根本之根本,而教育的一个宗旨就是激发孩子的创造力。
孩子开始认识世界,对一切充满好奇,这正是启发孩子创新思维的最佳时机。如果父母没有及时适当地引导孩子,这种创新思维就很难顺利发展。
在生活中,父母有很多行为在无意中阻止了孩子创新思维的形成。在此,我们列举种种,以期父母警钟长鸣。
(1)遇事先把结果告诉孩子,是非曲直都被编好“程序”,孩子失掉了体验和探索的机会。
(2)不允许孩子对老师说“NO”,不允许孩子挑战“师道尊严”,固守“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等传统观念。然而,不敢对老师说“No”的孩子,不可能做到“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当然,也不可能超越老师。
(3)处处设置清规戒律,害怕孩子越轨或犯错误。前怕狼,后怕虎,总是怕孩子越轨,总是怕孩子犯错误,到处设置障碍,把孩子的天地圈得越来越狭小,人为地限制了孩子的自由空间,使得孩子谨小慎微、患得患失。
(4)凡事都要求必须有一个明确的结果。孩子年纪越小,想象力越丰富,用大人的逻辑去抑制孩子的想象力,不利于培养孩子的创新思维。
(5)容不得孩子的固执。有主见的孩子,常常都可能比较固执。孩子没有了主见、没有了固执,就不可能百折不挠地奔向既定目标,就可能“墙头草”般地随风倒。固执不一定是贬义词。许多时候,固执也是一种执著。
(6)总是用正确的逻辑和科学的事实去压制孩子的想象。“插上翅膀的马”是不符合逻辑和科学事实的,但这表现了想象力和形象思维。
(7)总是用过去正确的经验来引导孩子、告诫孩子。经验的正确性是受时间和空间的条件限制的。总是拿父辈的经验来指引孩子,孩子就难以逾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去追求更高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