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高祖刘邦当了皇帝,大封有功之臣。他封丞相萧何为侯,所得的城邑很多。武将们都有些愤愤不平,说:“我们冲锋陷阵,多的打过一百多仗,少的也有几十仗。萧何没有汗马功劳,不过是写些文告,发些议论,他反而在我们之上,为什么?”
高祖说:“你们知道打猎吧?打猎,追杀野兔的是猎狗,而发出指示的是人。你们能够得到猎物,是有功的猎狗;至于萧何,发布指示,是有功的人。”
众人都不再说什么。
张良是谋臣,也和萧何一样没有战功,高祖让他自己选择齐国,食三万户。
张良说:“臣最初从下邳起事,在留地见到皇上。是上天把微臣授给陛下的。陛下用臣的计策,有时有幸得中。我愿封留就足够了,不敢要三万户的封赏。”
高祖很高兴,就封张良为留侯。
高祖又封陈平为户牖侯。
陈平推辞说:“这不是臣的功劳。”
高祖说:“我用先生的计谋,克敌制胜,这难道不是功劳吗?”
陈平说:“不是魏无知,臣怎么能够为陛下效力?”
高祖称赞说:“像你这样,真可谓不忘本啊。”
于是又重赏了魏无知。
一天,居里夫人的一个朋友来到她家作客,忽然看见她的小女儿正在玩英国皇家学会刚刚奖给她妈妈的一枚金质奖章,大吃一惊,忙问:“居里夫人,现在能够得到一枚英国皇家学会的奖章,这是极高的荣誉,你怎么能给孩子玩呢?”
居里夫人笑了笑说:“我是想让孩子从小就知道,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绝不能永远守着它,否则就将一事无成。”
躺在成就上,就像行者躺在雪地里一样危险,会在昏昏沉沉的熟睡中死去。对于一个人来说,他的最大的敌人就是满足自己的成功,谁在成功之后又征服了自己,谁就赢得了两次胜利。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①。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②。是谓袭明。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③。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道德经第二十七章》
善于行走的不留踪迹,善于言辞的不留话柄,善于计算的不用器具。
善于关门的不用门插,却无人能开;善于捆绑的不用绳索,却无人能解。
圣人就是这样一直善于拯救世人,没有废弃之人;一直善于挽救万物,没有废弃之物。这就叫承袭道的智慧。
所以说,善人是不善之人的老师,不善之人亦可作为善人的借鉴。
如果不敬重老师,或者不爱惜其资财,那么,虽自以为有智慧,实际上是很糊涂。这是幽深难识的妙理啊!
①辙迹,车辙马迹。瑕谪,瑕疵,引申为疵病。数,计算。筹策,计数用的竹制筹码。闭,关门。关楗,门上关插的木条,横曰关,竖日楗。绳约,绳索。
②常善,永恒之善,实即指道。物,人。人与物,散言之则同,都指人;老子对言之则有别;“人”指下文之“善人”,“物”指下文之“不善人”。对善人何以言“救”?老子之所谓救,非指身处祸殃必须挽救,盖以道济人之意。
③师,楷模。扬雄《法言·学行》:“师者,人之模范也。”资,资材,犹《庄子·徐无鬼》“吾无以为质矣”之质。惠施为庄子的论敌,惠施死后,庄子日:“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先与言之矣!”质即用以相比较之资质。“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世无不善之人,则亦无所谓善人,故日不善人者为善人之资质。
“师资”一词即出于此。
善于行动的人,绝不会留下对自己不利的迹象,他们善于掩盖自己的行迹,达到自己行动的目的。在《三十六计》中第一计叫瞒天过海,意思就是将自己的行迹隐蔽起来,瞒过别人的眼睛。这一计谋不仅适用于军事领域,而且适用于生活、处世、经商等各个领域。在实际应用中,就体现为善于隐蔽自己的迹象,巧妙地瞒过别人的眼睛,决不是大张旗鼓,生怕别人不知道,在行动中始终保持高度警惕性和敏感性。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和别人进行语言交流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在进行交流的时候,怎样才能既充分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又不会留下一些漏洞让人指责,这很重要,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完美表达自已的观点,而又不被人挑出漏洞的人才是真正会说话的人。其实遭到别人的误解和非议,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言多语失,我们往往会因为多说话而出现过失。所以,真正会说话的人不是滔滔不绝的人,而是能说到点子上、逻辑又严密的人。
我们知道有一种人善于心算,他们不需要借助任何计算工具就能准确地计算出结果来。这种人可以默记一些事物的各种变化,从各种变化中寻求到适合自己理想的生存方式和状态,这种用心默识、默算的处世态度是老子处世哲学的一部分。
真正会封闭的人是不需要利用锁和闩的,这里的封闭具有积极意义,不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封闭自己不求更新,而是为了防止同类残害而不得不采用的一种手段,是为了保护自己的需要。
不用绳索就能将人牢固地捆绑起来,是高明的捆绑者。在这里也是一种手段的比喻,借指对事物的掌控能力。而这种掌控能力的获得,是一个人能够聪明行事的结果。
老子认为,要善于向一切人学习:好的人是你的老师,不好的人也可以是你的借鉴。所以,不仅向好人学习,而且还要向不好的人学习。
向不好的人学习,不是学坏,而是吸取教训,把坏人作为一面镜子,不使自己犯同样的错误。
明孝宗年间,孔镛被任命为田州知府。到任才三天,州内的军队全都被调动到别处去了。这时,峒族人突然进犯州城,情况危急。
孔镛问大家该怎么办,众人都提议关起城门来固守。孔镛却说:“这座城孤立无援,内部又空虚,守城能坚持几天?只有因势利导,用朝廷的恩威去说服他们,也许他们就会自动退兵。”
大家都觉得这样做很难成功,不过是新到任太守的高谈阔论。
孔镛说:“不这样,我们又能做些什么?难道就在这里束手待毙吗?”
“就算这样,可谁去合适呢?”
他们都清楚峒人的习性,他们不会按照汉人的规矩办事,一不高兴,不管什么来使不来使,先杀了再说。
“当然是我去。”孔镛说,“我是这里的太守,我不去,谁去?”
“大人,不可呀!”众人齐声劝阻。但孔镛已经命人备马,吩咐打开城门放他出去。
城门打开了,城外的围兵以为是军队出来交战,却只见一个当官的,骑着一匹马慢腾腾地走出来,没有兵,只有两个随从牵着马。
峒人大声喝道:“什么人,你是来送死的吗?”
孔镛说:“我是这里新来的太守,我要见你们的头领,请带我到寨子里去。”
峒人带着孔镛进入林子,孔镛的随从就已溜掉了一个。等到进入峒人的地界,另一个从人也不知什么时候溜了。到了首领的寨子,峒兵列出刀枪,让孔镛从下面经过。
孔镛站在寨子里,看着站在一边的峒人首领说:“我是新来的太守,是你们的父母官,请拿座位来,你们也好参见。”
首领一摆手,下面人就把一个坐榻放在地中间。
孔镛坐下,又说:“各位请靠前些吧。”
众人不知不觉向前靠了几步。
峒人首领问:“你叫什么?”
孔镛说:“我姓孔,就叫我孔太守吧。”
首领惊奇地问:“你姓孔,是孔圣人的子孙吗?”
孔镛回答说是,这些峒人都一齐下拜。
孔镛对大家说:“我本知你们是良民,但由于饥寒所迫,才聚集在这里,求得个免于一死。前任官员不体谅你们,动不动就用军队来镇压,想把你们剿尽杀绝。我现在奉朝廷的命令来做你们的父母官,我把你们看成是晚辈,怎么忍心杀害你们呢?你们如果真能听从我的话,我将宽恕你们的罪过。你们可以送我回州府,我把粮食、布匹发给你们,你们以后就不要再出来抢掠了。你们如果不听从我的话,可以杀掉我,但是接着就会有官兵向你们兴师问罪,一切后果就由你们来承担了。”
峒人被孔太守的胆量惊呆了,说:“要是真的像你说的那样体恤我们,在您任太守期间,我们绝不再骚扰进犯州城。”
孔镛说:“我一言为定,你们又何必多疑?”
于是,众人再次拜谢。
孔镛住了一晚,第二天孔镛回到州城,送给峒族人许多粮食布匹,峒族人道谢而归。后来峒族人就不再做扰民的事了。
面对难缠的人,最好不要直言相斥,可以利用其逆反心理让其不攻而退。
一个刚退休的老人回到家里,在一个小城买了一座房住下来,想在那宁静地打发自己的晚年,写些回忆录。
开始的几个星期,一切都很好,安静的环境对老人的精神和写作很有益,但是有一天,三个半大不小的学生放学后开始来这里玩,他们把几只破垃圾桶踢来踢去,玩得不亦乐乎。
老人受不了这些噪音,于是出去跟孩子们谈判。“你们玩得真开心,”
他很喜欢看你们踢桶玩,如果你们每天来玩,我给你们三个每天每人一块钱。”
三个孩子很高兴,更加起劲地表演他们的足下功夫。过了三天,老人说:“通货膨胀使我的收入减少了一半,从明天起,我只能给你们5毛钱。”
孩子们很不开心,但还是答应了这个条件。每天下午放学后,继续去进行表演。一个星期后,老人愁眉苦脸地对他们说:“最近没有收到养老金汇款,对不起,每天只能给两毛了。”
“两毛钱?”一个孩子脸色发青,“我们才不会为了区区两毛钱浪费宝贵时间为你表演呢,不干了。”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①。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②。
《道德经第八十一章》
圣人不存占有之心,越是帮助别人,自己越富有;越是给予别人,自己也就越多。
自然规律是造福万物而不加伤害。圣人的道为了世人,而不与世人相争。
①“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已愈有。”“既”是已经。“积”是积累。
“为人”是帮助人。这是老子从得失中概括出的辩证关系。句谓,圣人积攒,越是帮助别人,自己越富有。越是施舍,越得人心,自己能得到的帮助也就越多。
“既以与人,已愈多。”这是老子从取舍中概括出的辩证关系。句谓,越是给予别人,自己也就越多。给人的多,得到的也多。以上几句不单纯指财物,而是指一切得失取舍之间的关系。
②“圣人之道,为争而不争。”“为”是做,这里是做贡献,做奉献的意思。句谓,圣人之道是做奉献而不与人争利。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这句话让现代人看来很荒唐可笑,自己的东西给了别人怎么就更富有了呢?在这里我们从精神和物质的层面上来解释,自己的东西给予了别人,自己东西是变少了,但是精神财富却上了一个台阶,给予了别人却换来了自己内心的充实,这也是一种收获。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这句话的意思是,苍茫的天地之间,人类就如同浩瀚大海里的游鱼,成群结队。我们要参与竞争,要成长、衰老、消亡,我们都喜欢生而讨厌死,抬头看天上的星星,低头看草叶上的露珠,这一切都是那么让人欣喜和感动。这些美丽的事物是天地给予我们的礼物,它无私地给予着,让我们尽情地享受着它带来的美好,它不要求回报,更不用说去伤害人类。圣人也是如此,他只是默默地奉献而不要求我们的回报,他和万物没有纷争、没有打斗,只有奉献、没有索取。这是一种幽远、高深的境界。
燕国攻打齐国,齐国的大部分地区都被燕军占领时,唯有莒和即墨二座城市尚未攻下,乐毅于是集中了右军和前军围莒城,集中了左军和后军包围即墨。
乐毅围攻二城,用了一年多的时间也没有攻克,便下令解除围城之兵,后退城外九里处扎下营垒,并号令全军说:“城中的百姓出来不要抓捕,有困饿的还要赈济,让他们各操旧业,以安抚新占地区的百姓。”
过了三年,二城还是没攻下来。
有人在燕昭王面前进谗言说:“乐毅智谋过人,前些时候在进攻齐国时,一口气便攻克了敌人七十余座城池。现在仅剩下两座城未被攻下,不是乐毅没有能力拔除这两座城,之所以三年不去攻取,是因为他想倚仗自己的兵威来收服齐国的人心,以利于自己面南称王而已。如今齐国人心已服,他之所以至今还不行动,是因为妻子、儿子尚在燕国。再说,齐国的美女很多,他早晚是要忘掉自己的妻子。希望大王早作防备!”
燕昭王听罢此言,下令准备盛大的酒宴,在宴会上,燕昭王拉出进谗言的人斥责道:“先王在全国范围内以礼义对待贤明之士,并非为了多占有土地留给自己的子孙。他不幸遇到了缺少德行的继承人,不能完成大业,致使国内人民不愿意顺从,无道的齐国趁着我们国家混乱之际得以残害先王。我即位后,对齐国痛恨入骨,所以才广泛延请群臣,对外招揽宾客,以求报仇;如果有人能助我成功,我愿意同他共享燕国大权。
如今乐毅先生为我打败齐国,铲平了齐国的宗庙,报了旧仇,齐国原本就应该归乐毅先生所有,而不是燕国应该得到的。乐毅先生如果能够拥有齐国,与燕一起成为平等的国家,结成友好邻邦,共同抵御各国的侵犯,这正是燕国的福气和我的心愿啊!你怎么敢对我说这些谗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