仍有一些武器专家对无后坐力炮情有独钟,千方百计对现役的大量无后坐力炮进行改进,延长其服役年限,维持其作为一个独立炮种的地位。如瑞典博福斯公司为现役无后坐力炮配用火控计算机、激光测距仪和微光夜视装置,使火炮命中概率提高2~4倍。最重要的改进是,利用无后坐力炮的原理,发射带火箭发动机的炮弹——增程火箭弹,使有效射程从500米提高到1000米左右。这样,无后坐力炮即同它的主要竞争对手火箭筒相结合,仍将在近距反坦克武器中占有一席之地。如德国1985年装备部队的60毫米“铁拳”3轻型反坦克武器系统,即采用戴维斯发明的平衡抛射原理:发射火箭弹时,从筒后抛出配重物——-5000块塑料片,既抵挡了后坐力,又无烟、无光、无后喷焰,十分安全可靠,便于在建筑物、地下室、隐蔽壕等狭小空间内使用。在400米距离内,“铁拳”垂直破甲厚度达4700毫米,能穿透当代世界上最先进的主战坦克前装甲。在“铁拳”3身上,无后坐力炮和火箭筒的界限已经模糊不清,为传统无后坐力炮开创了新的发展道路。目前,有代表性的无后坐力炮还有以下两种,一种是美国的M67式90毫米无后坐力炮;另一种是日本的60式160毫米双管自行无后坐力炮。
战场称雄——坦克炮
坦克炮是坦克上装备的重武器,也是坦克用来同敌方战斗的主要手段。随着坦克在战争中的作用日益加强和扩大,坦克炮也由初期的小口径炮变为现代先进的大口径坦克炮,而且还在进一步发展中。
坦克问世时,就装着火炮和机枪,借助这些武器在战场上横冲直撞,取得了首次参战的胜利。不过,当时的坦克炮口径较小,如第一次冲上战场的英国“大威廉”坦克上的57毫米炮是由舰炮改装而成的。这些坦克炮主要是用来消灭敌有生力量、摧毁机枪火力点和土木工事的。后来,随着战争规模的扩大,坦克炮的口径逐渐增大。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口径已增大到75毫米。
前苏联T-62、T-72和T一80坦克就分别装备有口径为120毫米和125毫米的滑膛炮,其中125毫米坦克炮是目前世界上现装备口径最大的滑膛坦克炮。滑膛坦克炮还能发射超速脱壳穿甲弹,其初速为1800米/秒,直射距离达2100米。
前联邦德国研制的“豹”式坦克,也装有120毫米滑膛炮,它的有效射程为3500米,在2100米的距离上能穿透当前国外主战坦克最厚部位的前装甲。20世纪70年代至今,坦克炮发展到了新的水平,其口径多为120毫米,身管上大都装有热保护套,有的还使用了自动装弹机、双向稳定器和先进的火控装置,配用了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从而使坦克炮成为对付装甲目标的主要武器。
现代坦克炮中,口径最大、火力最强的是美国的M60A2式主战坦克上的火炮。它的火炮口径达152毫米,载弹量为33发。这种大口径坦克炮,既能发射多种炮弹,也能发射导弹。因此,它还装备有13枚“橡树棍”导弹。在作战时,可根据需要选用炮弹或导弹,或者两者都用,从而大大增强了它的战斗火力。
坦克炮的威力还在于它能在行进问射击,这正符合坦克作为“活动的钢铁碉堡”这一特点。为了保证坦克炮在高速行进间的射击精度,现代坦克上均装有火炮稳定器。例如,前苏联T-62坦克和美国的M60A1坦克上都装有双向稳定器,使火炮在高低和水平方向都能保持瞄准与射击稳定性。
此外,在现在坦克上还装备有火控系统,包括电子弹道计算机、激光测距机、红外或激光夜视、夜瞄仪、自动装弹机等设备,使坦克无论是在烟雾弥漫的白天或者在漆黑的夜晚,还是在爬陡坡、越沟濠的剧烈运动中,火炮都能很快地捕捉到目标,迅速发射,在几秒至几十秒的时间内,摧毁对方目标。
目前,俄罗斯已开始装备135毫米坦克炮,而英、德、美等国也在研制140毫米、145毫米甚至155毫米口径的坦克炮。
坦克炮口径的增大,将给人工装填弹药带来更大困难,这就要求采用自动装填机构,以便提高射速和减轻炮手的操作强度。
坦克的“冤家”——反坦克炮
反坦克炮是用于摧毁坦克、自行火炮和其它装甲车辆的火炮。其口径从57毫米至120毫米。它的特点是:炮身长,初速大,弹道低伸,直射距离远,发射速度快,射角范围小。在编制上,通常由反坦克炮兵分队和部队组成。反坦克炮是在坦克与反坦克斗争中应运而生的,是专门用来对付坦克和装甲车辆的重要武器之一。
20世纪30年代初期,在欧洲一些国家出现了专门对付坦克的反坦克炮。不过,这些口径多为20毫米的反坦克炮威力都较小,难以与坦克相对抗。于是,在1933年就相继出现了多种不同的37毫米反坦克炮,其中的典型代表是瑞典博福斯的37毫米反坦克炮和德国的35/36式37毫米反坦克炮。它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战后到20世纪60年代,随着反坦克武器的多样化,特别是反坦克导弹的迅猛发展,许多西方国家认为反坦克炮已经过时,大量裁减牵引式反坦克炮。而只有原苏联仍十分重视反坦克炮的发展,先后研制和装备了57、85、100毫米等多种口径、多种型号的反坦克炮。
1965年,原苏联研制成100毫米滑膛反坦克炮。与此同时,原西德也装备使用f『90毫米自行和牵引反坦克炮。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原苏联又率先制成了125毫米滑膛反坦克炮,成为口径最大的滑膛炮。上述这些反坦克炮大多是由坦克炮改装而成的,而且配用的弹药也和坦克炮相同。
进入20世纪60年代,主战坦克开始采用大倾角钢甲和现代复合装甲,线膛炮发射的旋转稳定脱壳穿甲弹已难以对付。前苏联火炮和弹药专家通力协作,再创新绩,研制出了第三代反坦克穿甲弹——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它外形似箭,合金钢式高密度钨合金材料制成,初速可达1300~1800米/秒。弹头出炮口后不旋转,是靠尾翼稳定飞行的,因此穿甲威力很大。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主战坦克造价昂贵,加上坦克炮的主要任务并不是用于反装甲,所以许多国家纷纷研制新型反坦克炮,如美国的75毫米自行反坦克炮、德国的105毫米高膛压低后坐力反坦克炮和125毫米滑膛反坦克炮等,使反坦克炮的性能和威力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目前,各国研制和装备的反坦克炮口径在57~125毫米之间,线膛、滑膛各显其长,牵引式、自行式同时并存,目前有代表性的反坦克炮是前苏联的ACy式85毫米自行反坦克炮、美国的75毫米遥控反坦克炮、德国的90毫米自行反坦克炮、奥地利的“骑兵”105毫米自行反坦克炮等。
3.“枪中元老”:步枪
步枪可以称得上是枪中的“元老”,各种各样的枪支都是在步枪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步枪按其自动化程度可分为非自动步枪、半自动步枪和自动步枪。我军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使用的七九步枪、三八式步枪等都是非自动步枪,在射击过程中要靠手完成推弹、闭锁、击发、开锁、退壳、供弹等动作。半自动步枪能自动完成上述动作,但扣一次扳机只能发射一颗子弹。全自动步枪只要扣住扳机就能连续发射子弹。步枪按用途可分为普通步枪、骑枪、突击步枪和狙击步枪。
现在世界上使用的大多是全自动步枪。现代步枪具有结构紧凑、重量轻、枪身较短等优点。美国的5.56毫米M16A1自动步枪,集中了一些步枪结构的长处,零件较少,枪重仅有3.18千克,配上30发实弹匣和背带才3.82千克,上刺刀后全长1120毫米,是最轻型的步枪。
毛瑟枪,是以德国步兵武器发明人毛瑟的名字命名的风靡欧洲的步枪。它有多种类型:1871年制造的11毫米单发子弹步枪;1884年改制的可装8发子弹的弹仓式步枪;1888年和1889年又在1884式枪的基础上改进成无烟药的7.92毫米弹仓式步枪;1910年研制成功的7.92毫米自动步枪等等。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欧洲的军事作战中大都使用毛瑟枪,德国的军火工业也因此而迅猛发展。1893年,中国汉阳兵工厂也仿制成功了1888式毛瑟步枪,大量装备中国军队。因这种枪的枪管外有一套筒(防止枪管发热),被俗称为“老套筒”,也叫“汉阳造”。为了进一步提高毛瑟枪的战斗力和扩大使用范围,德国的费德勒三兄弟研制成功毛瑟自动手枪,从此使自动枪的研制有了一个飞跃。
4.枪械家族中的强者:机枪
机枪通常分为轻机枪、重机枪、通用机枪和大口径机枪。根据装备对象,可分为野战机枪、车载机枪、舰载机枪。机枪的强大杀伤能力使其成为枪械中的强者。1916年7月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法联军在法国索姆地区40公里外,正面向德国发起猛烈的大规模的进攻。但配备有马克沁机枪的德军指挥官却镇静自若,他们把重机枪架在第一线上,使英法联军在强大的密集火力面前寸步难行,一天之内竟死伤近6万人!
MG34是世界上第一挺通用机枪,在设计上有许多独到之处:使用与步枪相同的7.92×57毫米子弹;既可用弹链供弹,又可换装弹鼓供弹,弹链供弹左右都可进行,能双枪联装使用;主要零部件由易装卸的销钉结合,分解和操作简单,可迅速变换射击方式。该枪配两脚架和弹鼓时即成为轻机枪,配三脚架和弹链时即为重机枪。
美国从20世纪40年代中期开始在德国M42的基础上研制通用机枪,1957年终于研制成功其第一挺通用机枪M60。1958年,美军用M60取代了装备了几十年的勃郎宁重机枪和勃郎宁轻机枪。
M60通用机枪发射7.62毫米NAT0北约制式枪弹,是西方各国军队广为使用的主要机枪之一,其结构紧凑,火力强大,用途广泛,重量较轻。其枪身重10.51公斤,三脚架重6.8公斤,枪管内嵌有钨铬钴金衬套,具有较强的抗烧蚀能力,提高了枪管寿命。M60之后又有各种改进型,如步兵用M60E1,坦克或装甲车用的M60E2,武装直升机用的M60C,海军炮艇用的M60D等。
前苏联第一代通用机枪于20世纪50年代研制成功,称为IIKM。1969年,前苏联换装了一种新研制的通用机枪,带两脚架作轻机枪时称IIKM,带三脚架作重机枪时称IIKC。该枪枪身重7.8公斤,三脚架重4.62公斤,是世界上通用机枪中最轻的一种,华沙条约各国中大量装备了这种通用机枪,其突出特点是全枪结构简单,机件运动平稳,轻重机枪战斗状态转换方便迅速,还可用于射击射程500米内的高空目标。
当今世界最先进的通用机枪是比利时FN公司生产的7.62毫米MAG机枪,该枪由比利时枪械师E·弗维尔设计,集各国机枪优点于一身,该枪广泛使用于坦克、装甲战车、飞机及海军舰艇上。
目前,通用机枪的含意已不仅限于轻、重两项功能,而且还指携行和车载两种机动方式。目前,北约各国的通用机枪既能利用两脚架、三脚架在地面使用,也可作为车载武器使用,以满足步兵大都乘步兵战车机动作战的要求。
5.近战自卫的护身武器:手枪
在各式各样的枪中,手枪是个“小不点儿”,它携带方便,使用灵活,具有独特的优势。手枪按用途可以分为自卫手枪、战斗手枪和特种手枪。按构造则可以分为左轮手枪和自动手枪。一般左轮手枪和自动手枪多用于自卫;战斗手枪主要指大威力手枪和冲锋手枪;特种手枪则用于执行特殊任务,如无声手枪。在手枪家族中,久盛不衰的是左轮手枪。
左轮手枪又叫转轮手枪,是一种带多弹膛转轮的手枪,在非自动手枪中最为有名。它能绕轴旋转,可使每个弹膛依次与枪管相吻合,它之所以叫左轮手枪,是因为其射击时,转轮是向左旋转的。通常,20秒钟左右可射击完转轮内的子弹。
由于左轮手枪结构简单,操作灵活,很快受到各国官兵的喜爱,19世纪中期以后,这种枪更是风靡全球,许多国家都在研制和生产这种手枪,许多军官都以拥有一支左轮手枪而自豪。
自动手枪出现后,左轮手枪的一些弱点很快暴露出来,左轮手枪容弹量少,枪管与转轮之间有间隙,会漏气和冒烟,初速低,重新装填时间长,威力较小。
所以,作为军队的正式装备,左轮手枪逐渐被自动手枪所代替。但是,由于该枪有一个特殊优点——可靠,特别是对瞎火弹的处理既可靠又简捷,所以,在一些国家的陆军装备中,仍给它保留了一定的地位。而且,美国和西方一些国家的警察对左轮手枪情有独钟,美国警察中900A,的人爱用左轮手枪,他们认为,手枪是面对面使用的近距离武器,一定要可靠,左轮手枪一旦瞎火,只需再扣一次扳机,那发“死弹”便会转到一边,立即可以补上一枪。而自动手枪遇到这种情况,要退弹是来不及的。此外,在民用自卫武器市场上,左轮手枪占有的份额也较大,是最受欢迎的枪种,这与左轮手枪外型美观是分不开的。1981年,美国第40任总统里根遭暗杀受伤,凶手钦克利使用的就是从市场上购买的左轮手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