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军事知识
38219200000037

第37章 军事名将(2)

9.“精忠报国”的名将:岳飞

宋代有一位名垂青史的抗金名将,他就是妇孺皆知的岳飞。

岳飞(1103~1142),字鹏举,河南汤阴人。他小时候因家境贫寒,白天下地劳动,晚上才有机会读书,后来又给别人当雇工。当时金兵入侵中原,四处杀掠,岳飞于是投军,加入到抗金卫国的斗争中。他从军时,母亲曾在他背上刺下“精忠报国”4个大字。从此,他以这4个字为座右铭,东征西讨,身经百战,很年轻就当上了独当一面的大将。他率领的部队,人称“岳家军”,训练、管理极为严格,以“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为口号,受到广大百姓的拥护。金军则对它又恨又怕,说:“撼山易,撼岳家军难!”令人遗憾的是,当时在位的宋高宗及宰相秦桧却对金朝屈膝求和,百般破坏岳飞等广大抗金将士流血牺牲换来的胜利形势。1134年,岳飞鉴于金军经过长期战争实力大减的形势,向宋朝廷建议收复襄阳(今属湖北)六郡,并以此为基础恢复中原。1140年,他率岳家军反攻中原,相继取得了郾城(今河南郾城)、颍昌(今河南许昌)大捷,重创金军主力,眼看就要横扫中原,收复失地了。连岳飞都高兴地对部下说,等我们直捣金兵老巢黄龙府时,再和大家一起痛饮庆功酒。正当他准备渡河北上时,一心求和的宋高宗却令其班师,一天连发12道金牌,迫使他不得不洒泪收兵。

岳飞这种力主抗战的态度,得罪了宋高宗、秦桧等一班人。他们先是剥夺了岳飞的兵权,又诬蔑他谋反,最终以“莫须有”(也许有的意思)的罪名将他杀害。

这位抗金将领死时仅39岁,他“精忠报国”的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

10.“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在诗词中曾称赞元太祖成吉思汗为“一代天骄”。这是因为他一生远征亚欧大陆,攻灭40余国,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统帅和战略家,在世界上也享有盛誉的缘故。

成吉思汗(1162~1227),本名铁木真,出生于蒙古乞颜·孛儿只斤氏族首领之家。他在青少年时代,适逢散布于蒙古高原上各部落间征战杀伐不止。他的父亲被塔塔儿人毒死,自己被敌对部落抓住监禁起来,妻子也被抢走。但他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没有退缩畏惧,先后统一各部落,于1206年被推举为全蒙古的领袖,号成吉思汗,建立了大蒙古国。他治军严格,任人惟贤,宗室亲信、功臣宿将犯罪也决不轻饶,而青年将士只要有才能照样得到重用。所以他创建的蒙古军队具有很强的战斗力,攻打漠北,统一蒙古,征战贺兰,灭亡西夏,鏖战中原,击败金军,征服花刺子模,所向披靡,战旗一直插到欧洲。他的作战指挥艺术高超,善于发挥蒙古骑兵机动能力强的特点,远程奔袭,迂回包抄,出其不意地向敌人发起攻击。1213年,他领兵进攻金中都(今北京)时,让开金兵坚固防守的正面防线,派兵佯攻南口(居庸关南口),并以主力绕出紫荆关,就这样没遇到多大抵抗便进至中都西南平原,将中都城团团围住。1227年,他领兵征服西夏时病危,临死前仍不忘灭掉金朝,对继位人窝阔台说:“金军主力聚集在潼关,据崇山大河,难以攻破。若假道于宋朝,就可以直捣大梁(今河南开封),击败金军自潼关来援之兵,必可取胜。”后来窝阔台遵循这一方针,果然取得了灭金亡宋战争的重大胜利,建立了元朝。

11.精于练兵的抗倭名将:戚继光

明朝嘉靖年间,由于军备废弛,老弱残兵充斥军中,明军在抗击倭寇的战争中屡屡败北。这时却有一支训练严格、军纪严明、战斗力很强的军队驰聘于东南沿海战场,先后取得了著名的台州大捷、平海卫大捷等,荡平了浙江、福建的倭寇。率领这支军队的便是明代著名将领戚继光。

戚继光(1528~1588),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出生于山东济宁一个明军将领之家。他17岁就袭祖职,开始了戎马生涯,在山东蓬莱等地驻守,防御倭寇。1555年,因浙江沿海地区倭寇气焰嚣张,四处烧杀掳掠,攻城掠地,明朝廷将素以治军严明著称的戚继光调到浙江抗击倭寇。戚继光眼看浙江各卫所的明朝军队官骄兵惰,纪律松懈,训练废弛,难敌倭寇,于是决定另建新军,选那些身体强健、为人朴实的农民和矿工当兵,从难从严进行训练,并创立了“鸳鸯阵”以有效地杀伤敌人。1561年,他率领这支守纪律、听指挥的新军埋伏在倭寇必经之地上峰岭,将敌人全歼。这一仗打出了戚家军的威风,也使得倭寇知道了戚继光的厉害。后来倭寇只要听说戚继光和“戚家军”到来,便吓得远远逃遁。1568年,东南沿海倭患基本平定,战功卓著的戚继光又被调到北方,镇守蓟州,保卫北京的北大门。他针对蒙古骑兵行动迅速的特点,加固长城防线,并训练出一支步、骑、车兵相互配合的重兵集团,以阻止蒙古贵族的侵犯。戚继光不仅精于练兵,善于打仗,在军事理论上也颇有建树。他在征战间隙,仍不忘军事著述,先后撰写了著名兵书《纪效新书》、《练兵实纪》,被后世兵家奉为经典。但这位战功卓著的明代名将在晚年遭到封建官僚的政治排挤,贫病交迫,在凄凉的境遇中病逝。

12.收复台湾的爱国将领:郑成功

明朝末年,荷兰殖民者侵占了祖国宝岛台湾。为了拯救深受奴役之苦的台湾同胞,一位叫郑成功的爱国将领毅然领兵收复台湾岛,为祖国的统一立下了旷世奇勋。

郑成功(1624~1662),原名森,字明俨,号大木。祖籍福建南安,出生在日本。他父亲郑芝龙是个拥有海上武装势力的商人首领,后被明朝任命为总兵。

受家庭影响,郑成功很小便开始读兵书,习武功,立志成为干一番大事业的人。

1644年,清军攻占北京,并开始对全国军事征服,引起各地民众的激烈反抗。

郑成功满怀爱国之情,与父亲一起拜见南明政权的隆武帝,表示抗清决心。不久,清军进攻福建,郑芝龙眼见清军势大,不战而降。郑成功毅然与父亲决裂,转战浙闽,进军南京,展开了声势浩大的抗清斗争。1661年,郑成功北伐失败,退回厦门。为寻求新的抗清基地,积蓄力量,他造船练兵,准备收复台湾。4月,郑军2.5万人,分乘120艘战船,从金门料罗湾出发,经过与狂风巨浪的搏斗,八九天后,终于在台湾禾寮港登陆。接着,郑军又击沉荷军“赫克托”号和“格拉弗兰”号两艘战舰,歼灭北线尾岛上的敌军,迫使坚守赤嵌楼的敌军投降。剩下的荷军龟缩在台湾城内,弹尽粮绝,瘟疫流行,加上听说来自印度尼西亚的援军已战败逃走,不得不于1662年2月1日签字献城投降。台湾宝岛在沦入荷兰殖民者手中38年之后,终于重新回到祖国怀抱。郑成功的名字与这一伟大的历史功绩一起永载史册,成为被后人颂扬的军事家和民族英雄。

13.深谋远虑的满族军事家:努尔哈赤

努尔哈赤(1559~1626),姓爱新觉罗,出生于今辽宁省新宾县的满族贵族家庭,我国清代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从小就学习拉弓射箭,围猎走马,长大后又到明朝军队中服役3年,精通作战技术。当时女真(即后来的满族)各部落纷争不断,努尔哈赤心怀统一大志,从1583年开始将不满百人的军队迅速发展到二三万人的大军,并以政治招抚和军事征服的手段,统一了女真各部落,向强大的明朝发起挑战。1619年,明朝派大军11万出征辽东地区,兵分4路攻打努尔哈赤。努尔哈赤采取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作战方针,首先在萨尔浒山击败孤军冒进的明朝总兵杜松的部队,接着又转兵北上,歼灭另一路明军。第三路明军不知另两路军队已被击败,仍盲目冒进。于是努尔哈赤率主力在阿布达里岗设伏,杀死明军主将,大败明军。就这样,努尔哈赤“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三战三捷,取得了以寡胜多的萨尔浒战役的巨大胜利。在此之后,他按照自己拟定的“伐大木”战略,接二连三地攻克了沈阳、辽阳等军事重镇,夺占了明朝在辽东地区的大片土地,并在军事斗争中不断扩大自己的力量,为后来清王朝的建立及入关灭亡明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626年在围攻宁远时,努尔哈赤被明军大炮击伤,撤回沈阳,不久病逝。

14.湘军统帅:曾国藩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湖南省人才济济,名人辈出,其中曾国藩就是很突出的一位。

曾国藩(1811~1872)是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他出生在湖南湘乡偏僻山村的一个地主家庭。曾国藩家教极严,从小就受到严格的封建传统教育,尤其崇尚理学。1838年,他考中进士,进入翰林院,成为军机大臣穆彰阿的门生,屡次得到升迁,10年中7次升官,连跃10级。1852年,他因母亲病逝回乡奔丧。这时,太平天国起义已蓬勃展开,太平军从广西进军湖南,横扫湘江流域。清朝政府大为震惊,命令曾国藩前往长沙办理团练事务。他发现,清朝的八旗兵和绿营兵早已腐败不堪,积重难返,就仿照明朝戚继光的营制,招募农民编成一支新型的地主武装一一湘军。1854年,湘军初具规模,曾国藩发布《讨粤匪檄》,誓师出战。不料出师不利,连续在岳州、靖港被太平军击败,曾国藩愤不欲生,投水自杀,幸亏被部下救起。他痛定思痛,决定重整旗鼓再战,使湘军成为太平军的主要对手。1860年,曾国藩就任两江总督,加兵部尚书衔,并以钦差大臣的身分统辖江苏、安徽、江西、浙江4省军务,全权负责镇压太平天国。至1864年7月,湘军终于攻陷天京(今南京),完成对太平天国的镇压,达到个人政治生涯的高峰。后来,他还奉命到山东、直隶一带镇压捻军起义。

1870年6月,天津发生教案,曾国藩奉命前去查办,屈从法国势力,处决、流放数十人,因此受到社会舆论谴责。在镇压农民起义的过程中,曾国藩重视使用外国军火。此外,他还创办了一些近代军事工业,成为兴办洋务事业的首创者。1872年曾国藩病死于南京,谥号文正。其诗、文、奏章、批牍等辑为《曾文正公全集》。

15.收复新疆的民族功臣:左宗棠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这首诗创作于19世纪70年代,热情讴歌的是为收复新疆立下卓越功勋的晚清重臣左宗棠。

左宗棠(1812~1885)是晚清军政重臣,湘军统帅之一,洋务派重要首领。

他是湖南湘阴人,素有大志,博览群书,钻研兵法。后来,他随曾国藩等人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地位迅速提高。与此同时,他还积极倡导办洋务,创办了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化企业。1865年,中亚浩罕国的军官阿古柏勾结新疆封建主,率军侵占新疆的喀什噶尔地区,随后占有整个南疆,还企图把新疆从中国的版图上分离出去。当时,英国和沙俄为了侵略中国西北,都极力扶植阿古柏。面临严峻的局势,清政府中有人主张放弃新疆。当时就任陕甘总督的左宗棠拍案而起,宣称放弃新疆是自撤藩篱,必定会使敌得寸进尺。他以65岁高龄主动清战,清政府终于任命他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筹划收复新疆。

1876年,他指挥军队经河西走廊向新疆进发。他确定“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方针,接连克复乌鲁木齐、和阗(今和田),阿古柏绝望自杀,伪政权覆灭。左宗棠收复了除伊犁地区外的新疆全部领土,为捍卫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做出了杰出贡献。在进军新疆的途中,左宗棠命士兵们沿途载种柳树,后人称之“左公柳”,存活至今。1881年,左宗棠应诏回京任军机大臣。同年又调任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1885年病故于福州,赠太傅,谥文襄。其奏稿、文牍等辑为《左文襄公全集》。

第二节 我国现代军事名将

1.红色军队的总司令:朱德

朱德(1886~1976),四川仪陇县人。1909年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同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参加过辛亥革命、护国战争、护法战争。1922年,他到德国留学,并在德国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秘密的****党员。1925年,他又赴苏联学习军事。回国后,他于1927年在南昌创办了国民革命军第三军军官教育团,参加领导著名的“八一”南昌起义。1928年,又参与领导了湘南起义。不久,他带领起义部队上了井冈山,与******领导的队伍会师。会师后,两支革命队伍合并成立了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后改称******),朱德任军长,******任党代表。后来,朱德又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的总司令,******任总政治委员。在这期间,人们把朱德与******放在一起,称作“****”,把他们领导的革命队伍,称作“****红军”。井山会师,是中国革命史上的重大事件,在中国近现代军事史上有其重要意义,它也是朱德革命经历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从此,朱德就和******一起,担负起了领导整个中国革命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