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历史知识
38234900000018

第18章 外国政治史(11)

47.风卷残云的拉美独立运动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指18世纪末19世纪初拉丁美洲人民反对殖民压迫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从16世纪初叶起,拉丁美洲地区相继沦为西、葡、法等国的殖民地。18世纪晚期宗主国与殖民地人民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1791年,在法国革命和北美独立战争的影响下,法属海地黑人奴隶发动起义,揭开了拉美独立运动的序幕。海地人民先后打败了法、英和西班牙的殖民军,在1803年11月发表独立宣言,于1804年1月1日正式宣告成立海地共和国,从而使黑人奴隶获得了解放。1810年拿破仑军队侵占西班牙,宗主国的覆灭为西属美洲殖民地争取独立提供了有利条件,相继爆发独立解放战争。西属美洲殖民地的独立战争主要有三个战场:

①以委内瑞拉为中心的南美北部战场。这是独立战争爆发最早、斗争最激烈的地区。1810~1814年,委内瑞拉人民通过独立战争,曾两次建立共和国,但均以失败而告终。1818年,西蒙·玻利瓦尔(1733~1830)宣布成立委内瑞拉第三共和国。1819~1822年,玻利瓦尔率军解放新格拉纳法和厄瓜多尔,正式宣告成立大哥伦比亚共和国。至此,南美北部的独立战争获得胜利。

②以墨西哥为中心的北美和中美洲地区战场。这是西班牙殖民统治力量较强、殖民地人民争取独立的斗争较为激烈的地区。1810年9月,墨西哥的多洛雷斯镇首先发难。1813年9月,革命者召开国民议会,11月国民议会通过独立宣言,宣布墨西哥脱离西班牙独立。1814~1815年,西班牙增派援军进行镇压,革命者转入山区开展游击战争。1820年,在西班牙革命的影响下,墨西哥人民掀起争取独立斗争的新高潮。1821年2月,土生白人反动军官乘机夺取政权,建立了墨西哥帝国。1824年墨西哥人民推翻帝制,建立了墨西哥共和国。在墨西哥独立运动的影响下,中美洲地区也于1821年宣布脱离西班牙而独立,1823年成立中美联合省。至此,北美和中美洲地区的独立斗争获得胜利。

③以拉普拉塔为中心的南美南部战场。这是经济比较落后、殖民统治势力比较薄弱的地区。1810~1811年,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巴拉圭、乌拉圭等地先后爆发起义,推翻西班牙殖民统治,建立了临时政府。1816年7月各省代表召开会议,正式成立独立的“拉普拉塔联合省”。1817年春,民族英雄何塞·德·圣马丁(1778~1850)率军远征智利和秘鲁,于1818年2月攻占圣地亚哥,智利宣告独立;1821年7月,远征军解放利马,秘鲁宣告独立;1824年12月,经过阿亚库乔战役,消灭西班牙殖民军主力,解放了秘鲁;1825年1月,玻利维亚宣告独立;1826年1月,西班牙殖民军残部在卡亚俄港投降。至此,西属拉丁美洲殖民地全部获得独立。

在西属拉美殖民地争取独立斗争的同时,葡属巴西殖民地人民也展开了反对奴隶制和争取独立的斗争。1813年巴伊亚州黑奴发动起义;1817年3月,伯南布哥州首府累西腓爆发革命;1822年9月,葡萄牙王子、巴西摄政唐·佩德罗(1798~1834)宣布独立,12月建立巴西帝国,称佩德罗一世。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摧毁了法国、西班牙、葡萄牙在拉丁美洲的殖民统治,除古巴、波多黎各、洪都拉斯和一些岛屿外,先后建立了十七个独立国家,其中大多数为共和国,只有巴西建立了帝制。拉美独立运动,完成了民族独立任务,加速了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但它没有触动殖民地的社会经济基础——大地产制,在巴西还保留了奴隶制度,广大人民仍然受着大地主和种植园主的剥削和压迫。

48.同仇敌忾的海地革命

海地原为西班牙殖民地,1697年西班牙将其割让给法国。法国殖民者对海地黑人奴隶的残酷剥削和压榨,激起海地黑人奴隶的反抗。1791年8月,在法国革命的影响下,海地黑人奴隶在北部地区发动起义,揭开了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序幕。起义的黑人奴隶在民族英雄杜桑·卢维杜尔(1743~1803)的领导下,仅仅两个月的时间,就捣毁了几千个种植园,使奴隶主们闻风丧胆。1792年9月,起义军打败法国六千名远征军,取得初步胜利。1793年欧洲各国组成第一次反法联盟,英国和西班牙都想乘机侵占法属海地。西班牙殖民军打着帮助杜桑抗击法军的旗号,攻占海地东部地区;英国殖民军勾结海地白种人种植园主,侵占太子港和南部沿海地带。法国殖民军仍然占据着北部的海地角。海地人民在杜桑·卢维杜尔的领导下,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先后击溃英、法、西三国殖民军,在1801年解放全岛。1801年6月,起义者召开议会,制定宪法,宣布废除奴隶制度;并选举杜桑·卢维杜尔为终身执政。拿破仑·波拿巴在法国执政后,于1802年1月派遣其妹夫黎克勒率三万大军在海地登陆,企图扼杀海地革命。杜桑·卢维杜尔号召人民同仇敌忾,为海地独立而战。由于敌我力量悬殊,起义者采取游击战术,打得敌人疲于奔命。于是,狡猾的黎克勒施展和谈阴谋,于1802年5月假借谈判逮捕了杜桑·卢维杜尔。海地人民在杜桑的战友亨利·克里斯托夫(1767~1820)和戴沙林(1758~1806)两位将军的领导下,继续战斗,奋勇杀敌,打得法国殖民军伤亡惨重,黎克勒本人也因黄热病而丧命。1803年10月,法国殖民军被迫投降。1803年11月29日,海地人民发表独立宣言。1804年1月正式宣布成立独立国家,并以印第安语海地(意为多山的地方)命名新生的祖国。海地黑人奴隶的历史创举,不仅鼓舞了拉丁美洲人民争取独立的斗争,而且给全世界被压迫被奴役的人民树立了光辉榜样。

49.高潮迭起的宪章运动

宪章运动指英国无产阶级争取以****权为中心内容的群众性的政治运动。19世纪30~4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基本完成。随着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工人阶级队伍迅速扩大,但因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资本家加紧对工人剥削,使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急剧恶化。在政治上,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在1832年的国会改革中虽然起了重大作用,但仍处于无权地位。在经济上,工业资产阶级利用议会权力,加紧向工人阶级进攻,1834年议会决定严格执行《新济贫法》。这些事实,都使工人阶级进一步认识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利益是根本对立的,无产阶级必须进行独立的政治斗争,只有争得政治权利,才能维护自己的利益。1836~1848年的宪章运动,就是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发生的。1836年6月伦敦成立了“伦敦工人协会”。1837年6月,协会向国会递交一份请愿书,提出以争取****权为中心内容的六条要求。次年,这个请愿书以法案形式公布,称《人民宪章》,得到全国人民群众的热烈支持。1839年2月,宪章派在伦敦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通过了请愿书,要求实现《人民宪章》。随后,全国掀起签名运动,签名者达125万多人。但是,参加宪章运动的社会成份比较复杂,思想不统一,在策略问题上产生了严重分歧。以威廉·洛维特为首的“道义派”,主张与资产阶级激进派结成联盟,用经济手段和“道义力量”等和平手段实现宪章,实现各阶级社会平等。他们代表小资产阶级的利益,是宪章运动的右翼。左翼“暴力派”的领袖是奥康瑙尔和琼斯。他们认为,在和平手段用尽时,应采用总罢工乃至武装起义等暴力手段实现宪章。暴力派是宪章运动的左翼。宪章运动经历了三次高潮。1839年7月12日,国会否决了请愿书,并大肆搜捕宪章派领导人,宣布禁止一切集会。随后,伯明翰等各地工人举行罢工和示威游行。政府派军镇压,逮捕宪章运动领袖42人。此后运动转入低潮。第一次高潮后,资产阶级激进派退出运动,使运动具有更纯粹的无产阶级性质。1842年7月,宪章派在曼彻斯特召开代表大会,把各地的宪章派团体联合起来,成立全国性统一组织“全国宪章派协会”(宪章党),由协会的中央领导机构统一领导运动的开展。在1841~1842年经济危机推动下,工人阶级掀起了第二次高潮。1842年4月12日,宪章派在伦敦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决定开展第二次请愿活动。新请愿书除坚持《人民宪章》外,还提出废除《新济贫法》,取消劳动院,实行政教分离,取消什一税,支持爱尔兰民族独立等要求,甚至要求取消资本家对土地和生产资料的独占权。在这次请愿书上签名的有330多万人。但国会又否决了请愿书。宪章派领导机构号召工人举行总罢工以示抗议。8月9日,曼彻斯特工人首先罢工,各地纷纷响应,几乎形成了全国性总罢工。但罢工又遭政府镇压,运动再次转入低潮。为了缓和工人反抗情绪,政府不得不做出某些让步。1846年废除了《谷物法》;1847年6月,颁布新工厂法,实行童工、女工十小时工作日等。1847年的经济危机和1848年欧洲革命,特别是法国“二月革命”的胜利,给宪章运动以新的推动。宪章派筹备第三次请愿书,签名者达一百九十七万人。1848年4月3日,宪章派在伦敦召开第三次代表大会,决定4月10日举行盛大示威游行,护送递交第三次请愿书。

50.先声夺人的法国二月革命

19世纪40年代后期,法国工农业生产下降,工人失业,人民群众的生活更加困苦,阶级矛盾激化,人民的革命情绪高涨。1847年7月,资产阶级反对派以改革选举制度为目的,在全国各地举行“宴会运动”,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响应。资产阶级反对派决定将原定于1月19日举行的宴会活动改在2月22日举行。但基佐政府再次下令禁止召开。这时资产阶级自由派和小资产阶级共和派开始退却,而巴黎无产阶级、学生和人民群众却怒不可遏,于2月22日冒着大雨走上街头,高唱《马赛曲》,高呼“改革万岁!”“打倒基佐!”的革命口号,冲向基佐的住宅。政府出动大批军队,驱散示威群众。人民群众却用起义来回答。

2月23日,起义者同政府军发生街垒战;在起义群众的影响下,许多国民自卫军和正规部队士兵也站到起义者一边。路易·菲力浦被迫下令免去基佐的内阁职务,自由派莫尔伯爵组织新政府,企图以此阻止革命发展。资产阶级自由派和小资产阶级共和派认为革命的目的已经达到,停止斗争。而无产阶级决心彻底推翻七月王朝的统治,建立共和国,继续斗争。2月23日和24日一夜,巴黎筑起1500多个街垒。24日晨,起义群众几乎控制了所有兵营和战略据点,高呼“打倒路易·菲力浦!”“共和国万岁!”向王宫进发,路易·菲力浦把王位交给他十岁的孙子巴黎伯爵后,逃往英国。起义者占领杜伊勒里宫,把国王的宝座搬到巴士底狱广场烧掉,左翼议员和群众代表通过决议,成立临时政府,资产阶级共和派掌握了政权,二月革命取得胜利,七月王朝被推翻。2月25日,临时政府在工人的压力下,不得不宣布法兰西为统一的不可分割的共和国,这就是历史上的“法兰西第二共和国”。二二月革命是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无产阶级在革命中起了主导作用,以武装起义推翻了七月王朝的统治,为法国建立民主共和制度打下了基础。它对1848年其他国家的革命运动也起了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