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历史知识
38234900000019

第19章 外国政治史(12)

51.功勋卓著的第一国际

19世纪60年代,欧洲各国工人运动日益高涨,并要求建立和加强国际联系,马克思恩格斯在这个时期所从事的理论建设和革命活动,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工人运动进一步结合起来,成立一个新的国际性的无产阶级革命组织的条件业已成熟。1864年9月28日,在伦敦召开的有德、法、英、意大利、波兰等国工人参加的国际工人会议,宣告成立“国际工人协会”(第二国际成立后,称“国际工人协会”为第一国际)。马克思是第一国际的创始者,是第一国际的灵魂。他亲自为“国际”起草了《共同章程》和《成立宣言》,为国际制定了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组织原则。“国际”成立后,团结和指导各国工人通过各种方式开展了反对国际资本的斗争。在“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战斗口号下,第一国际发扬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精神,积极支援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特别是大力支持巴黎公社的伟大事业,开展了保卫公社原则的巨大活动。在国际内部,进行了反对形形色色的机会主义流派的思想斗争。“国际”前期,在总委员会内部批判英国的工联主义,在头几次代表大会上,着重同当时的主要思想危险蒲鲁东主义进行了斗争并取得了胜利。从1869年起,巴枯宁阴谋集团在国际内部进行破坏活动,成为国际后期的主要危险。在马克思恩格斯的亲自领导下,又同巴枯宁主义及其阴谋集团进行了原则斗争,彻底批判了其谬论,谴责了他们的分裂活动,将其清除出“国际”。第一国际在其存在的十二年中(1864~1876),共召开过五次重要的代表大会和两次代表会议,海牙大会后,国际总委员会迁往美国纽约。鉴于巴黎公社失败后,在工人运动面前提出了在各国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任务,加上欧洲各国资产阶级政府加紧了对“国际”的迫害,“国际”已失去继续存在和从事活动的条件。1876年7月,“国际”宣布完成了它的历史任务予以解散。第一国际在其存在的十几年间,在马克思恩格斯的领导下,团结和统一了各国的工人阶级队伍,传播了科学社会主义,同工联主义、拉萨尔主义、蒲鲁东主义和巴枯宁主义进行了不调和的斗争,阐明了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斗争纲领和策略原则,为工人运动的发展指明了正确道路,树立了维护国际工人的团结、坚决同各种宗派主义、分裂主义作斗争的光辉范例;同时,也在斗争中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工人运动骨干。这些,都为工人运动的健康发展、为在各国建立独立的无产阶级政党奠定了坚实基础。第一国际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52.毁誉参半的第二国际

第二国际是各国社会党的国际联合组织。1889年7月14日在巴黎举行的国际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上宣告成立。第二国际初期,在恩格斯的亲自领导下,基本上执行了马克思主义的路线。它广泛团结各国工人组织和工人阶级政党,开展了反对国际资本主义的斗争,促进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同时在国际内部,以恩格斯为首的马克思主义者,开展了反对机会主义的斗争;促进了各国工人组织和工人运动的发展。1895年恩格斯逝世后,第二国际各国党内的****机会主义迅速滋长,尤其是伯恩施坦修正主义出现并广为泛滥以及实践伯恩施坦主义的米勒兰事件发生之后,第二国际各国党发生激烈分化和斗争,形成左、中、右三派:一是以德国伯恩施坦为首的****,他们是公开的修正主义者,顽固地坚持反马克思主义立场,全面背叛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二是以德国考茨基为首的“中派”,他们披着正统马克思主义的外衣,表面上站在不偏不倚的立场,口头上批评修正主义者,实际上袒护****,要****向右派投降;三是以德国卢森堡和卡尔·李卜克内西等为代表的****,他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同修正主义者进行坚决斗争。但他们由于存在理论上不够成熟、不敢同修正主义者在组织上实行决裂等缺点,因而反修斗争不力。1900年在巴黎召开的第二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上,比利时王德威尔得当选为新建立的国际社会党执行局的主席,以伯恩施坦和考茨基为首的****和“中派”修正主义分子控制了第二国际的领导权,使第二国际蜕化变质,堕落成为资产阶级的奴仆。20世纪初期,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诞生后,团结各国****,高举马克思主义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旗帜,坚持原则、坚持斗争,在国内和国际舞台上同修正主义进行了不调和的斗争。第二国际共召开过九次代表大会,其中斯图加特大会和巴塞尔大会,由于列宁和****坚持原则斗争,曾通过了著名的反战决议和《巴塞尔宣言》。但是,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第二国际各国社会民主党领导人,公开背叛了《巴塞尔宣言》,背叛了无产阶级,支持本国资产阶级政府参加帝国主义战争,堕落成为社会沙文主义者和社会帝国主义者,充当帝国主义的帮凶,终于导致了第二国际的彻底破产。

53.如火如荼的十月革命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俄国布尔什维克党领导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取得胜利的第一次社会主义革命,发生于1917年11月(俄历10月)。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后,出现了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在此革命转折关头,列宁在4月布尔什维克党的会议上做了《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的报告,即著名的《四月提纲》,提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根据《四月提纲》的指示,布尔什维克党在群众中展开了组织和教育工作,领导彼得格勒工人和士兵举行了四月示威、六月示威和七月示威,在斗争中揭露临时政府的地主、资产阶级性质和孟什维克、社会革命党的妥协政策,极大地提高了群众的政治觉悟。七月示威被临时政府残酷镇压,表明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已经结束。布尔什维克党于8月初及时地举行了第六次代表大会,制定了通过武装起义夺取政权的方针。9~10月间,革命形势完全成熟:彼得格勒和莫斯科等大城市的苏维埃先后转到布尔什维克方面;全面的罢工浪潮兴起,并在布尔什维克的口号下进行;农民运动席卷了全国91.2%的县份;各大城市的卫戍部队和前线士兵大多数转到革命方面;统治阶级已经不能照旧统治下去了,他们先是组织了科尔尼洛夫叛乱,以策划建立独裁统治;叛乱被粉碎后,他们又于9月14日宣布准备召开立宪会议,企图把革命引向资产阶级立宪的道路。10月23日,布尔什维克党中央举行全体会议,以十票对二票通过了列宁起草的关于武装起义的决议。10月29日,又召开了中央扩大会议,决定起义的日期,并选出了斯大林等五人组成的实际领导武装起义的军事革命总部(党总部)。由于反对起义的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在孟什维克的《新生活报》上泄露了起义的秘密,根据列宁的指示,布尔什维克党中央决定于11月6日(俄历10月24日)提前发动起义。当日夜间,列宁来到斯莫尔尼宫亲自领导起义工作。经过一夜的激烈战斗,7日,彼得格勒的工人赤卫队和革命军队占领了除冬宫以外的各重要据点。上午10时,布尔什维克党发表了列宁起草的《告俄国公民书》,宣告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已被推翻,全部政权转归苏维埃。是日晚,攻下冬宫。临时政府的头子克伦斯基乘美国大使馆供给的汽车逃往北方战线司令部,其余成员全部被逮捕。与此同时,全俄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在斯莫尔尼宫开幕。大会首先通过了《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宣布俄国为苏维埃共和国,宣告各地政权立即转归苏维埃。11月8日,大会根据列宁的报告,通过了“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大会选出了由101人组成的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并组成了以列宁为主席的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胜利和苏维埃政权的建立,奠定了革命在全国取得胜利的基础。从1917年11月~1918年3月,各地起义节节胜利。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它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战线,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人类历史的******;它为世界各国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它为全世界无产阶级、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指出了必由之路。十月革命的道路,从根本上说来,就是全人类发展的共同的光明大道。

54.史无前例的苏联

苏联的全称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是十月革命后由俄国各苏维埃共和国组成的统一的联盟国家。十月革命中,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和帮助下,原沙皇俄国境内陆续建立了许多少数民族的苏维埃共和国。根据民族自决权原则,它们同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是彼此独立的,但都保持着军事、政治、经济合作的条约关系。国内战争结束后,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党在民族问题方面的当前任务”的决议。决议论述了必须把各苏维埃共和国联合成一个统一的联盟国家的原因和意义。为了研究各苏维埃共和国联合的问题,1922年8月俄共(布)中央成立了由斯大林主持的专门委员会。根据列宁关于所有独立的苏维埃共和国,包括俄罗斯联邦,在自愿联合又保留每个共和国的平等权利的基础上,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建议,1922年10月6日,俄共(布)中央全会通过了一项关于各独立苏维埃共和国联合形式的决议。

10~12月间,各加盟共和国普遍举行了省、县、乡的苏维埃代表大会,讨论了各共和国联合成为联盟的问题。12月30日,苏联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开幕。

参加大会的有2215名代表。代表名额根据各加盟共和国人口比例确定。列宁因病未能出席大会,但被选为大会名誉主席。大会主席是加里宁。斯大林做了关于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报告。大会通过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宣言和联盟条约。宣言宣告了联盟国家的组织原则,即以无产阶级国际主义为基础的苏联各族人民的自愿、平等和兄弟般的合作。联盟条约规定了各共和国有自由退出联盟的权利。当时加入苏联的有: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和南高加索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大会选举出中央执委会委员371人,候补委员138人,执委会主席团成员19人,候补主席团成员13人。1924年1月,苏联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批准了苏联宪法,从而使统一的联盟国家以苏维埃共和国联邦的形式固定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