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1997年1月22日的新闻出现在你的面前的时候,至少已被过滤过了四次以上。首先,记者会解读格林斯潘的讲话,并把他的讲话根据自己的理解浓缩成易于读者阅读的几个要点、重点;然后,记者还必须根据老格讲话后与参议院的议员们交换意见时所谈的看法。如果没有议员就利率问题质询他,记者可能会认为这个议题没有太大的新闻价值,从而轻描淡写一笔带过。接着,记者可能会征询专家意见,由于截稿时间的压力,他可能已没有时间继续采访和听取各路专家的不同意见了。最后,文稿在编辑会议上还会被过滤一次,新闻编辑和文字编辑会根据他们对格林斯潘讲话的重要性理解重新编排文稿,他们通常会文牍式地从文稿中挑出新闻标题(通常6个字以内)来总结格林斯潘的讲话内容。
这样一座信息加工厂生产的结果,很可能严重扭曲投资者的投资观念,导致投资者做出非理性的决策。所以,不相信价值投资理论的人,只有相信效率市场的理论,认为本益比50倍的股价还是公平市值,而且市场是不会被打败的。而对于价值型投资人来说,只要他们还是无足轻重的少数人群,那么从上述这种错误逻辑中获利的机会还会有很多。你最大的获利来源,就是摒弃传统的投资观念,小心检验你的信息,等待投资人错估公司价格。引用格雷厄姆的话说:“市场通常会错得非常离谱,有些时候谨慎勇敢的投资人反而倒能善加利用这种独具特色的错误。”
投资人的最大敌人是自己
心理是左右人类行为的主要因素,可是在效率市场等现代投资理论中并没有占得一席之地。依照效率市场理论的看法,市场效率的产生纯粹是因为投资人在取得所有信息后得以迅速而理性地制定价格。然而我们不禁要问:人们对于金钱的态度是理性的还是正相反?事实上,人类只有在除了对金钱以外的少数事物方面才较不受心理因素影响,而在金钱方面,人们往往特别容易做出非常情绪化且不符合逻辑思维方式的决定来。若不把人类心理因素纳入考虑之列,而试着要对投资理财有更深入的了解,就像是没有海图而尝试只靠指南针航行一样,是很难成功的。
当我们探讨股票市场时,将人类的心理因素作为重要变量来考量显得特别重要。因为越是在不明确和不稳定的市场环境里,投资人受到有形、无形的心理因素的影响会越大。我们发现许多诱使人们买卖股票的因素,除了只能从人类包括心理在内的社会行为角度来加以解释外,没有其他的角度可以解释。股票市场是由无数投资人的买卖意志和行为决定而形成的合力结果,所以我们尽可以放心地作出推论,整个股票市场上升或下跌的最主要推动力来自于投资人的心理影响。
很久以来,效率市场理论被认定是解释股市的最合适模型,而任何其他模型理论包括市场心理影响等都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但在过去几年中,我们已经从西方发达国家中看到了这样革命性的变化,许多学者已开始关注通过人类行为架构来分析投资理财这一课题,这种介乎经济学和心理学之间的学科现在被称之为行为财务学。这一学科还刚刚从大学的象牙塔里孕育出来,近年来也被介绍到中国,逐渐成为投资专业人员谈话的重要内容。其实,这种理论的起源,同样可以追溯到价值投资之父——格雷厄姆身上。
被后世公认为是财务分析之父的格雷厄姆曾教过三代人如何征服股海,他的价值导向投资策略也曾帮助了成千上万的人挑选股票。但是,人们却大大忽略了他也关心心理因素影响投资决策的问题。在《股票分析》和《智能型股票投资人》(The Intelligent Investor)这两本书中,格雷厄姆曾用了许多篇幅来解释投资人的情绪变化是如何造成股票市场的波动的,特别是在发生经济或金融危机导致的股灾中,这种由心理变动而引起的股票市场波动甚至是剧烈的、疯狂的。
格雷厄姆知道投资人最大的敌人不是股票市场,而是自己。投资人就算是已具备了我们上面论述的优异的数学、财务和会计能力,如果他们在不断震荡的股票市场里无法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变化,也就很难从投资中获利。格雷厄姆最出名的学生巴菲特是这样解释的:“格雷厄姆有三点重要主张:第一、把投资股票当做生意来看,这样将会使你拥有与其他市场上的投资人非常不同的投资观点;第二、要有安全利润空间概念,因为它将带给你竞争优势;第三,要以一个真正投资人的态度面对股票市场。若你有那样的态度,你已经99%领先于其他投资人了,这对你而言,是一个很大的优势。”
格雷厄姆认为,投资人若想建立面对股票市场的正确态度,就必须在心理和财务上做好充分的准备,因为市场不可避免地会上下震荡,投资人不仅在股票价格上升时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也要以沉稳的情绪来面对股票价格的下跌、有时甚至是猛烈下跌的局面。同时,投资人对股票市场价格下跌的反应应该像公司老板遭遇个别顾客质疑产品价格太高时的心理一样,完全忽视有这回事的存在。若你有那样的心态,你已经具备了99%领先其他投资人的心理素质:“真正的投资人从来不会被市场形势所迫而轻易卖出自己看好的股票,也不会关心短暂的价格走势。”
为了更通俗化地阐述他的观点,格雷厄姆杜撰了一个寓言故事的角色,并称其为是“市场先生”。格雷厄姆的“市场先生”这一创新概念,现在在美国,早已成为教育投资人了解股票价格在一段期间后为何及又是如何偏离合理价位区间的极好案例。
想象你与“市场先生”同是一家私人企业的合伙人,“市场先生”每天都告诉你他愿意买进你的股权或卖出他的股权。虽然你们共同拥有的公司具有持续稳定增长的特征,但“市场先生”给你的报价却并不总是如此稳定,因为“市场先生”的情绪常常是不稳定的。有时候他很快乐,感到前途一片光明。在快乐的时光里,他愿意以高价买你的股权。而在其余时间里,“市场先生”也会表现出沮丧的情绪,此时他的报价可能就非常之低。格雷厄姆说,“市场先生”有一个蛮不错的个性,那就是他并不介意被别人责骂为变化无常的人。若“市场先生”的报价被你忽视,明天他还会继续带着新的报价来。格雷厄姆因此警告投资人,“市场先生”的有用之处是他的报价记事本,而不是他的智慧。“市场先生”变得愚蠢的时候,你可以不理会他,甚至占他的便宜;但如果你完全受他影响,结果肯定是一场浩劫。
格雷厄姆说:“投资人如果因为市场的非理性下滑而决定迅速杀出持股,或开始对未来股票市场表现出过度焦虑情绪,这正好是把自己的优势转换成了劣势。假如他所持有的股票没有市场价格问题,他就会感到舒服很多,因为这样便可以免去由市场价格震荡而带来的无谓的精神紧张了。”
不要因为其他市场投资人的误判就把自己手中的股票贸然卖出,这是格雷厄姆授课时经常强调的重点之一。在这一点上,巴菲特学得很不错,他同时呼吁投资人一起实践格雷厄姆的这一思想要旨。我们在下文中可以见到巴菲特在许多场合,是如何与伯克希尔的股东们一起充分分享格雷厄姆所倡导的“市场先生”的理论的。巴菲特时常提醒他的股东们,一个成功的投资人需要良好的商业判断力,并且保护自己避免受到“市场先生”释放出来的波动情绪的影响。就像巴菲特常通过格雷厄姆讲述的“市场先生”的故事来提醒自己的投资行为一定要理性一样,他希望投资人也能经常提醒自己要与市场的愚蠢波动保持一定距离。
格雷厄姆在60多年前就开始写有关市场的不理性和投资人应如何保护自己避免犯错误的文章。然而从那时侯起一直到现在,投资人的行为很少有改变,仍经常性地表现出不理性的行为来,典型的两种不理性市场行为就是害怕与贪婪,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从而累及整个市场的表现。许多被扭曲的理论和想法萦绕在投资人的周围,如果我们有足够的诚实和勇气的话,就应该主动在自己身上检查这种市场扭曲的遗毒。如果你因为近距离地检验自己而感到不适,你也可以从专家们所做的研究中来发现这些遗毒的存在。
1997年,美国加州大学的行为经济学家特伦斯·奥迪恩(Terrance Odeen)发表了题为“投资人买卖为何如此频繁?”(Why do Investors Trade Too Much?)的研究报告,在这篇报告中他总结了观察一万名不具名投资人买卖行为的研究结果。奥迪恩在过去的十多年里,从主要的证券经纪公司中随意选取了10000个账户,并追踪其中的9748个有效账户的股票交易情形。首先,这些账户的股票年平均周转率达到78%,也就是说,他们的投资组合中,80%的股票卖出后又再买回来。其次,他以每四月、每一年以及两年为时间段来观察这些户头内的投资组合的变化。他发现两项惊人的结果:第一,投资人买进的股票与当时的市场主流导向一致;第二,他们卖出的股票,事后的表现都证明打败了市场。欧登表示,从过去一年的股票波动区间看,在买卖手续费不列入考虑的情况下,所有后来表现不错的股票,都是在涨幅只有3%的时候就被卖掉了。
到底是什么原因激发起人们从事这种无效的市场买卖呢?因为无法回到过去,无法去问每一个投资人当时的心里到底在想什么,所以也就无法得到正式的理由究竟是什么。如果真能获得这方面信息的话,或许有一万个理由都不止,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每当与金钱和投资相关时,人们常常会做出误判行为。遗憾的是,我们可以分辨出投资人的这种非理性行为,但却很少有对投资人之所以选择走上这条投资不归路的原因的研究。现在来看,答案或许可以从心理层面获得。让我们再从蒙哥的观点深入下去。
蒙哥对如何从不同领域吸取知识并融合为智慧曾做过一番思考,他曾经提到投资人有必要了解基本的会计和财务知识,同时也要了解统计和概率等知识,这样才能使自己在投资方面的知识更加完整。其中,他认为投资人最有必要学习的领域就是心理学,特别是他所称的误判心理(Psychology of misjudgement)。蒙哥相信,最重要的思考缺陷是投资人在思考分析时经常好走捷径,而且不经调查研究阶段就轻易地直接跳到结论部分,接着就贸然进入股票市场进行操作。蒙哥说:“就我个人来说,我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所以我现在都尽量采用双轨分析法。第一,必须理性分析所有真正控制我们利益的因素有哪些。第二,了解潜意识的影响力,脑部在潜意识状态下会主动驱使我们做一些事,这些事有时非常有用,但多数时候不大管用。”投资人在做投资决策时,要学会使用这两阶段分析法,首先考虑理性的预期和概率,然后再小心评估心理因素。
有关心理误判的重要研究成果来自芝加哥大学经济系,该系曾培养出了多位主张效率市场理论的诺贝尔奖得主。但自从前康奈尔大学经济学家理查德·泰勒(Richard Thaler)加入芝加哥大学经济系后,他质疑投资人行为是否理性的主张也跟着走进了这一大学神圣的学术殿堂。
投资中的非理性思考
行为财务学的研究是希望通过心理学理论来分析市场是否有效率。人们在处理财务时常犯许多愚蠢的错误并且做出不合逻辑的假设。学院派学者泰勒开始深入挖掘心理学概念,进而解释人们思考中非理性的部分,它们包括:过分自信
许多心理学研究都指出,投资人的误判通常发生在他们过分自信的时候。如果你对一群驾驶员做问卷调查,问他们是否认为自己的开车技术优于别人,相信绝大多数的人都会说他们是最优秀的驾驶者,相对地也留下了到底谁是最差驾驶者的问题。我们再举另一个医学方面的例子。一般来说,医生们都相信他们有90%的信心能够治愈自己的病人,但事实表明他们的成功概率只有50%。其实自信本身并不是一件坏事,但过分自信则另当别论。当投资人在处理个人财务事宜时,过分自信特别具有杀伤力。过分自信的投资人不仅会做出愚蠢的决定,同时也对整个市场产生影响力,因为这个市场就是由这些自信或不自信的投资人个体组合而成的。
通常,投资人在市场上都喜欢表现出高度自信,因为他们相信自己比其他人聪明,可以独具慧眼地挑选会赚钱、会生金蛋的股票,或者在决定买基金时挑选到可以击败大盘的基金经理人。他们倾向于掌握不同于其他投资者的更多的市场信息,高估自己的操作知识和技能。他们中有的还将这份自信在网络或其他媒体中加以探讨,发表自己的看法,而对不符合自己预期的信息则嗤之以鼻。他们只会去思考随手可得的信息,而不去收集鲜有人获得的更深入、更细节的信息。他们热衷于市场的小道消息,以此沾沾自喜,并作为一种自信来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