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恐怖的超级武器
38626400000010

第10章 长眼睛的武器——导弹(9)

“米兰”导弹采用光学瞄准与跟踪、红外测角技术,其设备主要有控制箱、弹架、三角架及发射点火装置。整个系统重15.5千克,长、宽、高分别为900毫米、420毫米和650毫米。筒装导弹长1.26米,导弹本身长755毫米。弹身最大直径为116毫米,战斗部直径为103毫米。翼展266毫米。弹重6.65千克,炸药重1.45千克,其中RDX弹药和TNT弹药的比例为3:1。导弹起飞质量为11。3千克,战斗部采用聚能破甲装置,重3千克。它的最大射程为2000米,最小射程为25米,导弹离开发射筒口的初速度为75米/秒,最大速度为200米/秒。射击精度按圆概率偏差计算小于0.5米。“米兰”原型的破甲厚度为690毫米;改进后的“米兰”-2破甲厚度为850毫米,但它抗烟雾与火光干扰的能力较差,不如“米兰”原型。

“米兰”导弹的动力装置为弹室双推力结构,外径85毫米,内装双基药。第一级增速发动机的装药燃烧1.3秒,可产生275牛的推力;第二级续航发动机的装药燃烧11秒,可产生108牛的推力。

在机动方面,最小转弯半径为500米。武器系统的可靠性大于95%。最大射程上的发射速度大于3发/分。“米兰”在发射前的准备时间小于50秒。飞行2000米的时间为12.5秒;飞行1000米的时间为7.3秒。它可在零下(40~52)℃的环境中使用。

“米兰”武器系统用于地面发射时,由两个人就可以完成发射任务。其中,射手带一套发射制导装置,助手携带两发弹药(其余弹药由车或直升机运输)。当该系统用于车载发射时,可将三角架装在车顶,也可装在车体内,还可利用Mcr炮塔,这三种发射方式都是适用的。当这一系统用于机载发射时,可将其装在“小羚羊”轻型直升机上。

“米兰”武器系统经过1983年第一次改进后,现在MBB公司又为“米兰”研制了一个双重战斗部,其特点是有一个可以伸缩的、保证最有力炸高酌长探针,探针前端有一个大于30毫米直径的空心装药装置。

对于整个“米兰”导弹的综合性改进方案的具体内容如下:

(1)给现有导弹装上一个固体激光近炸引信,从而可使弹径为103毫米和115毫米的战斗部的破甲性能提高25%~30%;

(2)为未来的导弹发展最佳化的3千克的战斗部,以攻击复合装甲、多层间隔装甲和反爆炸装甲;

(3)为减少对先进的自卫系统(假目标)所施放红外诱饵的敏感性,且避免导弹红外背景烟雾的影响,装备与“陶”-2相同的模块式红外信标,或装备与“比尔”相同的编码式激光二极管;

(4)用数字式设备取代现有的模拟定位器、制导指令发射装置和译码器。这样可使平均故障间隔时间增加一倍,并可提高导弹接受指令的敏感度,减少导弹及其发射装置的质量;

(5)使用无烟火箭发动机,将大大增加最低有效射程,提高自身的隐蔽性;

(6)减轻导弹贮弹箱的体积和质量;

(7)用凯夫拉或碳复合材料代替导弹发射装置的铝支架、三角架和制导指令发射装置盒,可使质量减轻2.2千克;

(8)采用电制冷的热成像仪,它比原来的光学瞄准具的体积小,且质量减轻1/3,还可简化后勤设备。

法国SS-10反坦克导弹

由法国北方航空公司研制的SS-10导弹武器系统,是世界上最早装备部队的反坦克导弹之一。

它的最大飞行速度为285千米/时(79米/秒),是世界上飞行速度最慢的导弹。这种导弹于1956年装备部队,主要用于攻击坦克、装甲车、碉堡等地面硬目标,后来发展为吉普车和直升机载反坦克导弹。在1956年中东战争中,以色列陆军使用踢-10导弹攻击了埃及的装甲车辆,获得成功。法国、瑞典和德国等许多国家都用它作为步兵的标准武器。在一段时期内,SS-10导弹的每月生产量达(450-500)枚。虽然它早已被新型导弹代替,但在20世纪70年代初,至少还有9个国家在他们的武器清单上仍有SS-10导弹的名字。

SS-10反坦克导弹弹长0.86米,弹体直径16.5厘米。弹体呈圆柱形,头部为钝圆卵形。后部有十字形弹翼,翼展0.75米,每一翼的后缘根部带一小的控制翼面。其动力装置为两级固体火箭发动机。制导与控制系统采用目视瞄准与跟踪,有线指令制导。战斗部重5千克,破甲厚度420毫米,最大射程1600米,全弹重14.8千克。该导弹通常采用盒状容器作为发射架从地面发射,但也能有效地从吉普车、轻型飞机和直升机上发射。

美国“橡树棍”反坦克导弹

由美国飞歌一福特公司研制的“橡树棍”轻型反坦克导弹,属于第二代反坦克武器系统。它可以用红外指令制导,直接瞄准射击,还可以从火炮发射器中发射,是世界上最早用火炮发射酌导弹。该发射器不但能发射导弹,还能发射一般的火炮弹药,这是极为罕见的。由于导弹射程远、命中精度高,因而它又成为坦克和其他装甲车辆的一种理想武器。

该导弹于1958年进行可行性研究,1964年生产出少量产品,1966进行定型试验,于1967年装备在美国陆军的通用“谢里登”公司制造的AFV型装甲车上。从1968年开始批量生产,并远销海外。到1971年共生产该型导弹88104枚。1972年,飞歌一福特公司又对该武器系统进行了改进。

这种导弹主要用于地面攻击坦克和装甲车辆。它可以装备在M551“谢里登”轻型坦克和M60A2坦克上,也可以装在MBT-70中型主战坦克上。导弹的发射制导装置是由坦克上的152毫米两用火炮发射器和红外指令制导系统组成。火炮安装在坦克回转炮塔上。红外指令制导系统由红外信号发生器、信号数据转换器、调制器、射手瞄准具/红外跟踪器、测试面板、电源、炮塔速率传感器组成。这些装置均装在坦克车厢内。

“橡树棍”导弹由战斗部、电子舱、发动机和尾段四部分组成。弹体呈圆柱形,头部为球形,尾部带4个微后掠弹出式尾翼。导弹长1.14米,弹径152毫米,翼展290毫米,发射质量27千克,最大射程为3000米,破甲厚度500毫米。弹上的制导与控制系统包括:电子组件、陀螺仪、红外接收器、燃气喷气反作用系统和曳光管等。动力装置采用单级固体火箭发动机,而导弹的发射是靠火炮外动力进行的。当导弹飞离炮口时,发动机点火,工作时间约为2秒左右,可把导弹加速到最大速度。战斗部采用聚能破甲战斗部,重6.8千克。当导弹命中目标时,引信随即将战斗部引爆。

导弹发射后,射手只需将目标保持在望远镜瞄准器的十字线中心即可。与瞄准器相连的红外导弹跟踪/指令系统能发现和校正导弹飞行的航线与目标瞄准线之间的偏差。“橡树棍”导弹具有较大的火力,可以用来对付各种类型的装甲车、步兵和工事等目标。美国贝尔公司曾将这种导弹在UH-1B直升机上进行过空地发射试验,当时采用的是一种稳定瞄准器。

该武器系统也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在低温条件下,发动机的喷气凝结影响红外指令的接收,有时还出现早炸现象,从而降低了导弹的可靠性能。因此,1975年开始研制改良型“橡树棍”导弹,用激光导引头与激光发射器取代原来的红外制导系统。第二年,在改型的M551“谢里登”和M60A2坦克上试验并获得成功。改进型的“橡树棍”反坦克导弹于1980年6月开始小批量生产。

美国“海尔法”反坦克导弹

这是一种射程最远的第三代重型反坦克导弹,由美国罗克韦尔国际公司研制。它可由直升机载发射,主要配备于AH-64武装直升机上,也可由地面车辆发射,用来攻击坦克、装甲车辆和其他坚固的点目标。可全天候使用,能在正常战场烟尘和小雨、大雾中锁定目标。由机载发射的最大射程为7000米,是当前世界上射程最远的反坦克导弹。它的最大速度为1倍声速,命中概率大于90%,破甲威力达1400毫米。该导弹于1972年开始研制,1984年装备部队。同年,美国海军陆战队也用它装备了44架AH-1T直升机,海军舰队装备了48架AH-1TS直升机。1985年具备初始作战能力。

“海尔法”导弹由导引头、战斗部、自动驾驶仪舱、发动机和作动系统组成。采用模块式设计方式,可选用不同的制导方式,配装不同的导引头。全弹长1.779米,弹径177.8毫米,翼展330毫米,发射质量43千克,贮存期限为10年。

该导弹采用半主动激光制导。制导系统由激光导引头、自动驾驶仪、作动系统组成,总重为9000克。导引头长330毫米,最大直径152毫米,重5400千克。动力装置为单级固体火箭发动机。发动机外径为146毫米,长943毫米,推力丸18.6千牛。采用双锥串联型聚能破甲装药战斗部,破甲厚度500毫米。

发射制导装置由机载发射系统和激光指示器组成。机载发射系统包括火控系统和发射架两部分组成。AH-64武装直升机最多可挂载16枚“海尔法”导弹,它们分装在4个发射架上。发射架系铝制组合式,由电子装置和机械装置组成。武器系统由导弹、激光指示器、机载发射系统组成。导弹可用多种发射方式,如单个发射、快速发射、连续发射与组合发射。射手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用最佳的发射方式。

“海尔法”是一种先进的反坦克导弹。它可以间接发射,利用机载或地面激光指示器来指示目标,因此具有较强的抗于扰能力。该导弹不但命中精度高,而且还可以在夜间或不利的气候条件下对目标实施有效打击。

法国“沙蟒”反坦克导弹

法国研制的小型、轻便、可供单兵携带的“沙蟒”反坦克导弹,简称ACCP,是世界上第一种近程便携式反坦克导弹。

1980年,法国陆军为了研制一种能够取代正在服役的“斯特安”89毫米反坦克火箭筒,提出了发展超短程和短程反坦克武器的两项计划。根据这两项计划研制了“沙蟒”反坦克导弹。这种导弹的主要设计思想是,寻求一种简捷的方法,使新的反坦克武器具有这样的技术性能:可对付复合装甲,基本型射程为300米,较复杂型的射程为600米,可对付快速运动的目标,能穿透现代乃至21世纪的所有的装甲,还要具有在密闭空间内发射的能力。此外,在具有极好精度的同时使导弹的质量保持在10千克以内,而且成本还要低,接近于无控反坦克火箭酌水平,以便大量装备部队。设计思想中,还要求这种导弹具有“微型”的特点,并在近距离上具有火箭筒的性能,而在600米的距离上又要具有导弹的优点。

根据这一设计方案,航空航天公司同法国陆军于1984年签订了发展合同,然后立即进入研制阶段。如果该导弹部署计划得以实施,法国军队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在步兵中不装备其他反坦克导弹武器,而只装备反坦克导弹的军队。

这种武器抗干扰能力强,可出色地抗背景及人工干扰。它主要用来攻击近距离的坦克、装甲车辆。“沙蟒”导弹在包装筒内长950毫米,飞行状态下的弹长为840毫米,导弹直径150毫米。待发状态弹药重10.5千克,携带状态弹药重11千克。破甲装药战斗部重3900克。它的最大射程为600米,最小射程为25米。导弹的飞行速度为100米/秒,最大速度为300米/秒,发射准备时间小于5秒,发射速度大于5发/秒。

该导弹动力装置采用两级固体火箭发动机,功率小,其助推发动机推进剂不到0.1千克,推力小于3500牛;续航发动机推力小于1000牛。发射助推器重80克,工作时间不到1秒,可使导弹以20米/秒的离轨速度慢慢起飞。导弹发射时噪声小,后坐力弱。导弹离开发射筒0.5秒之后,续航发动机开始工作,三四秒之后可使导弹加速到300米/秒的最大速度。发动机为双基推进剂,燃烧室压力低、烟雾少、无毒。

该导弹破甲战斗部口径较大,其炸药柱直径大于140毫米。战斗部在弹体后部,可使静止炸高达到弹体直径的3.4倍。战斗部装药结构设计成串联式多级型,装药3.5千克,故破甲威力大,可穿透均质钢甲(900~950)毫米以上,能穿透俄罗斯T-72和T-80坦克的复合装甲,也能击穿坚固的贫铀装甲。引信为带有接触杆的触发式引信,安全保险距离大于25米。发射制导装置由发射架、连接盒、瞄准具、探测定位仪、三脚架、托盘及方位调整结构组成,整个装置结构简单紧凑。

“沙蟒”导弹可单兵携带并独立发射使用。导弹平时就装在密封的用于发射、包装和运输的筒内,它与三角架、瞄准跟踪装置一起装在同一背箱里,单兵背起即可进入运行状态。射手在(5~10)秒内可做好射击准备,并射向目标。射击的姿势多种多样,卧试、跪式、立卧式均可。射手通过瞄准具瞄准并跟踪目标,导弹即可沿着瞄准线自动飞向目标,直到命中为止。在近战、巷战和野战中,这种导弹均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