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蟒”反坦克导弹除了装备法国陆军外,并向加拿大出口20000枚。而且,加拿大国防部还在探讨与法国共同生产“沙蟒”导弹的可能性。
法国“独眼巨人”反坦克导弹
法国、德国联合研制的“独眼巨人”导弹,是世界上最早研制成功的光纤末制导反坦克导弹。自1982年以来,法国、德国成功地对“独眼巨人”导弹进行了一系列发射试验。这标志着该导弹的研制工作已进入到最后的定型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这种导弹已装备部队服役。
随着光纤技术在导弹上的应用,使导弹可以根据需要用来打击非通视的敌方目标,且使作战距离大增,而且光纤制:导导弹能在整个作战过程中充分体现人的意志:射手不仅能选择攻击目标,而且可转换攻击目标。由于射手可对攻击效果进行评估,故可避免多枚导弹共同打击一个目标之弊。因射手不必通视目标,则可在隐蔽之处打击伪装目标;又因发射装置的位置偏离进攻方向,故不易遭受伤害的威胁。此外,这种导弹还能从装甲防护薄弱的顶部攻击目标。基于上述优点,该导弹显然可以满足法国陆军欲使导弹具有打击战场纵深目标能力的要求。
“独眼巨人”导弹采用光纤传送目标、图像和控制指令,其头部装有红外热成像摄像机,在战斗部和动力装置之间安装有电子设备,而在尾段装有光缆绕组和控制组件。它可用来全天候精确打击各种移动和静止目标,射程达60千米。光纤的信息容量比普通导线大数千倍,使用时射手躲在安全的隐蔽阵地垂直地向空中发射。导弹从200米高的空中俯瞰战场和搜索目标,将战场情况通过光纤传递到地面发射阵地,经自动分析仪分析、处理后显示给武器系统操作人员。操作人员从显示屏上观察目标图像,经由光纤传送指令控制导弹攻击目标。采用这种制导方式的优点是:可将部分导弹上的控制器件转移到地面阵地,使导弹的成本大大降低。
应用了多种最新技术的“独眼巨人”导弹具有以下几个显着特点:
(1)精度高、能有效摧毁各种目标。该导弹具有全自动操作能力,可以“发射后不用管”,也可进行必要的修正。操作人员可在任何时间对导弹进行控制,选择最佳攻击点。
(2)能及时评估目标毁伤效果。通过头部的摄像机和光纤传输,该导弹既能精确打击目标,同时又可立即得到杀伤评估结果,可为下一步攻击提供及时准确的打击依据。
(3)抗干扰能力强。该导弹能在严重的电子干扰、激光、红外干扰、烟雾环境、黑夜及不良气候条件下有效地攻击目标。
发射方式可采用垂直发射或大倾角的倾斜发射。导弹起飞后,可在一定高度转入水平巡航飞行,在接近目标时又可俯冲下来攻击目标。这种“拔高一冰平巡航-俯冲”式,使“独眼巨人”有能力攻击那些在人工或天然屏障掩护下的目标,也有能力攻击远处的装甲目标,并可击穿防护较弱的装甲顶部。这种导弹还可用于侦察,如进攻之前用它探测目标和识别目标。
“独眼巨人”不仅可从地面、掩体后发射,也可从运输车上、直升机上发射。由于该导弹精度高、射程远、威力大、战场生存能力强,它刚一问世就受到许多国家的青睐。
俄罗斯“萨格尔尸”反坦克导弹
在1973年的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埃及军队使用苏联研制的“萨格尔”反坦克导弹大显神威,仅用3分钟,就一举击毁了以色列军队的王牌装甲旅的几乎全部坦克(共85辆坦克,其中三分之二是被“萨格尔”导弹击中的,每辆坦克上至少有2个弹洞,有一辆坦克上竟穿了6个窟窿),使反坦克导弹成了打破坦克不可战胜神话的“英雄”,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此后,许多国家便竞相研制反坦克导弹。
俄罗斯第一代便携式反坦克导弹一“萨格尔”导弹,主要供步兵使用。1965年,前苏联用这种导弹装备摩托化步兵部队和空降部队,并在越南战场上大量使用过。
该导弹弹长831毫米,弹径120毫米,翼展393毫米,弹重11.3千克,武器系统全重30.5千克。战斗部为聚能破甲战斗部,重2.5千克。动力装置采用两级固体火箭发动机,前后分别为起飞发动机和续航发动机,装药为双基火药,比冲为190秒。
“萨格尔”导弹不仅用于攻击坦克和装甲目标,也可用来摧毁敌火力点和野战工事。其最大射程3000米,最小射程500米,平均速度为120米/秒。采用目视瞄准、跟踪及手动有线传输指令制导方式,破甲厚度可达(500-600)毫米。当射程为500米时,其命中概率为60%,能穿透150毫米均质钢甲,穿透率达90%以上。最大射程时的射速为2发/分。
“萨格尔”导弹属单通道控制的旋转导弹。战斗部为空心装药装置,它包括风帽组件、壳体组件和装药组件。装药组件包括主药柱、辅助药柱、隔板、绝缘内套、药型罩、导电杆和导电簧等。主药柱是用纯化黑索金压制的,重0.148千克。战斗部引信为全保险瞬发压电引信其瞬发度为(20-30)微秒。发射装置由发射架、控制电缆、背箱三部分组成。发射架用于安装和支持导弹,提供射向和射角。
由于该导弹在俄罗斯第一代反坦克导弹中性能较好,有多种机动方式,故直至目前仍在前华约国家和一些阿拉伯国家服役。但它毕竟是第一代反坦克导弹,命中率不高,射手训练也很困难。为此,俄罗斯自20世纪60年代末便开始转入研制第二代“萨格尔”导弹,并于70年代初装备部队。
改进型的“萨格尔”导弹全长O.975米,弹径0.125米,全弹重12.5千克,最大射程3000米,平均速度130米/秒。导弹头部伸出的圆柱形探头:是为了提高战斗部的破甲威力。在控制与制导方面,将目视跟踪改为红外跟踪,手控操纵改为半自动操纵。这样,射手只要将光学瞄准具的“+”字线中心始终对准目标,控制指令即可通过红外测角仪和地面控制装置自动形成,从而大大减轻了射手的负担,并使命中概率达到90%以上。
美国“陶”式反坦克导弹
美国研制的“陶”式反坦克导弹,是世界上第一种能自动追踪目标的反坦克导弹。在20世纪50年代第一代反坦克导弹的世界性研制的热潮中,美国军事界没有感受到反坦克导弹对装甲部队的冲击,也没有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醒悟”过来。一直到60年代末,美军装备的反坦克导弹全是法国货,如SS-10、SS11等型号,这与军事大国的地位是极不相称的。面对反坦.-克导弹对装甲兵的严峻挑战,美国人开始“清醒”了。60年代初,美国军方断然决定:越过性能较差的第一代,利用法国的最新研制成果,直接进行红外半自动制导反坦克导弹的研制,从而后来居上,研制出了世界上最早能自动追踪目标的“陶”式反坦克导弹。
美国休斯飞机公司于1962年开始研制“陶”式反坦克导弹,1965,年发射成功,1970年开始大量生产并装备部队。“陶”式反坦克导弹的综合性能在第二代反坦克导弹中处于领先地位,使美国一跃而成为研制反坦克导弹的先进国家。“陶”式反坦克导弹总共生产了约刃万枚,装备了30多个国家的军队,成为世界上生产最多、使用最广泛的反坦克导弹。
“陶”式反坦克导弹是一种车载式第二代重型反坦克导弹武器系统。它除用以攻击坦克、装甲车辆外,还可攻击碉堡、火炮阵地等硬目标。导弹弹长1640毫米,弹径148.3毫米,弹重18.47千克,武器系统全重102千克,有效射程(65-3000)千米,机载最大射程3750米,最大飞行速度360米/秒。命中概率在(500~3000)米内接近100%,500米以内为90%;静破甲威力为600毫米,动破甲威力为65。法线角时200毫米;配用聚能破甲战斗部和全保险电容式机电引信,以两级固体火箭发动机作动力装置;采用光学跟踪、导线传输指令、三点法导引、红外半自动控制的制导方式。“陶”式反坦克导弹的发射筒可以和三脚架、各种车辆及直升机上的相应装置配套发射导弹,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陶”式反坦克导弹的制导原理也很简单。射手把瞄准镜的十字线对准目标,制导系统的光学感测器便自动追踪导弹尾部释放出来的红外线,并自动测量导弹偏离瞄准线的距离,随即向制导计算机报告。计算机将导弹偏离瞄准线的数据转换成控制信号,并利用两股导线把控制信号传送至导弹。射击手操纵瞄准镜,使目标落在镜中十字线的焦点上,然后发射导弹,导弹的制导系统便自动操纵导弹,使其导弹和瞄准线保持重合。应付移动目标只需操作方位调整器追踪,使瞄准线始终对准目标,直到导弹命中为止。
美军在越南战争中,以色列军队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都曾广泛使用过“陶”式反坦克导弹。不过,两军多使用机载式“陶”式反坦克导弹。尤其是以色列军队,战争初期,在北线兵力不足的情况下,为抗住叙利亚800辆坦克的凶猛攻击,直升机机载“陶”式反坦克导弹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越南战争后期,美军AH-1式武装直升机机载“陶”式导弹攻击越军坦克,成功率在80%以上,并取得了较好的战果。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共发射了600多枚“陶”式导弹,击毁了伊拉克军队450多个装甲目标。
“陶”式反坦克导弹为美国在第二代反坦克导弹的研制领域奠定了领先的基础。在此之前,反坦克导弹的最小射程都在几百米左右,而“陶”式反坦克导弹不仅最大射程达到3000米,还将最小射程缩小到历米,扩大了导弹的有效作战范围。“陶”式导弹还率先实现了超声速飞行,破甲厚度达600毫米。为增强机动能力,美国休斯飞机公司将“陶”式导弹安装在车辆和直升机上,从此,车载和直升机机载方式成为第二代反坦克导弹的主流。
“陶”式反坦克导弹有A、C、D、E、F等多种改进型:BGM-71C型于1981年装备部队,增加了导弹长度,提高了破甲厚度(680毫米);目前广泛使用的BFM-71E型(“陶”2)于1983年服役,导弹精度和抗干扰能力有所提高,且能在夜间或烟雾条件下发射,导弹破甲厚度提高到940毫米;BFM-71E型(“陶”2A)于1987年装备部队,用于攻击坦克顶部装甲和反液压式装甲,其破甲厚度达到104.毫米;P型(“陶”2B)1992年底装备部队,现在正在发展“陶”2C/2D/2N和“陶”3等型号。该型导弹推进器能量大,射程远;锁定目标技术先进,命中精度高;机动性能强,既可攻击固定目标,又可用于防空。除美国陆军、海军陆战队装备外,还出售给日本、韩国、新加坡、泰国以及中国台湾省等国家和地区。
美国“黄峰”反坦克导弹
“黄蜂”导弹是美国空军专门用来对付集群坦克的一种机载武器,也是最早实现智能化的反坦克导弹。就是说,这种导弹具有“自我思维能力”,当导弹从发射管发射后,每个导弹上的毫米波雷达扣缸外线跟踪器便自动开始工作,使导弹不仅能追踪辐射热的物体,而且配备的识别装置和微处理器使它能区别开哪些是伪装物,哪些是坦克。特别是导弹上的计算机,使每个“黄蜂”导弹都能自己选择一个坦克跟踪,一旦被选择的坦克已被别的导弹跟踪或已被击毁,它还会机敏地飞向另一辆坦克,真正可以称得上是弹无虚发、发射后不用管的导弹。
那么,这种发射后不用管的导弹又是如何研制出来的呢?
1980年,美国宣布要增加国防预算,大力研制新型战略洲际导弹、飞机和坦克,用来对付未来战争中可能出现的集群坦克。由于当时北约国家在西欧的坦克数量比较少,如果用坦克来对付集群坦克,那就得生产足够数量的新型坦克,这需要很大一笔经费。以美国M-1型坦克来说,当时每辆造价达120万美元,几千辆这样的坦克就要几十亿美元。
为此,美国政府大动脑筋,最后设想,如果用导弹一对一地歼灭集群坦克,一定是合算的,所以就决定要研制一种名叫“黄蜂”的新型导弹,用来对付集群坦克在数量上的优势。他们还算了一笔账:“黄蜂”导弹每枚造价只需2.5万美元,相当于M-1型坦克造价的1/48。将来打起仗来,用一枚“黄蜂”导弹去击毁一辆坦克显然是值得的。但问题又出现了,要想用一枚“黄蜂”导弹击毁一辆坦克,就得要求“黄蜂”导弹命中精度必须达到百发百中,为此,美国采用了现代高新技术,很快就研制成功了具有智能的“黄蜂”导弹。
“黄蜂”导弹采用毫米波雷达和红外线跟踪器制导。毫米波雷达是一项新技术。一般的雷达使用的是厘米波,虽然厘米波可以透过云、雾、雨、雪探测目标,但需要甩大型天线来提供导弹探测器所需的分辨率,而且易被敌方电子设备干扰和发现。毫米波雷达就不同了,它可以使用小型天线,这样就不易被发现,而且抗干扰的能力也较强。另外,在“黄蜂”导弹上还装备有识别装置和微处理器,使它能识别不同的目标,并能自动追踪目标,直到将目标击毁。
“黄蜂”导弹主要装备在美国F-16战斗机上,一次可携带2个发射吊舱。这种导弹既可单个发射,也可一次连续发射12枚,发射完毕,将吊舱抛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