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雷舰是利用舰体碰撞或舰本身产生的水压场、磁场、声场等物理场引爆水雷的舰艇。亦称雷阵突破舰或试航舰。主要用于在紧急情况下突破雷阵为其他舰船开辟航道,或检查已清扫过的雷区航道。吃水深,生命力强。满载排水量通常为数千吨至1万吨。一般由旧舰船改装,加固船体,安装大量水密隔板,在空舱内充填漂浮物。主动力装置安装在船体吃水线以上,采用特种传动推进方式,全舰所有操作集中在装有避震设施的舰桥内进行遥控。破雷舰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大多数由运输船改装而成,但破雷效果甚微。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英国海军将排水量5000多吨的“博尔德”号商船改装成破雷舰,用于破除磁性水雷。1961年,英国设计建造排水量3000吨、长90米的破雷舰,在试验中因水雷爆炸被炸沉。1969年,美国用“自由轮”号改装成破雷舰,称为“特殊扫雷舰”(MSS~1),主要用于试验扫除水压水雷。到20世纪70年代,各国海军已无正式服役的破雷舰。
猎雷舰艇是用于搜索、测定并摧毁水雷的舰艇。分远海猎雷舰和近海猎雷艇。猎雷舰艇是在水雷引信的抗扫措施与装置日趋先进和复杂的情况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特点是不需要预先探明水雷引信的性能,就可直接探测和清除水雷。满载排水量,远海猎雷艇500~1000余吨,近海猎雷艇200~500吨。最大航速15节左右。多为玻璃钢船体,有良好的防磁、低噪声、抗冲击等性能和较强的生命力。装备有精密的导航定位系统、探雷声纳和水下电视摄像系统、可调距螺旋桨操纵系统、遥控灭雷具和猎雷指挥控制中心等。并有小口径舰炮等自卫武器。猎雷程序是:当探雷声纳发现水雷后,将遥控灭雷具投放水中,在猎雷指挥控制中心指令的引导下,灭雷具慢速接近目标,使用引爆装置或爆破式割刀,引爆沉底雷或扫除锚雷,然后将灭雷具收回舰上。1955~1957年,美国建成猎雷艇“比特恩”号,排水量300吨,装备有声纳等多种电子设备,专用于试验探测水雷。20世纪50年代末,英国一批扫雷舰安装了探雷声纳;德国,荷兰等也先后将部分扫雷舰艇改装为猎雷舰艇,但都未装备灭雷具。1972年,法国建成世界上第一艘装备探雷设备和灭雷具的猎雷舰“女妖”号。随后英、美、日本、澳大利亚、荷兰等国也相继建造猎雷舰艇。到80年代,一些海军国家,新建和改装的猎雷舰艇达80余艘(计划和正在建造的还有165艘),约占反水雷舰艇总数的12%。猎雷舰艇将成为主要的反水雷舰艇。
水下杀手——潜艇
第二世界大战中,最难击沉的舰种是潜艇。每击沉一艘潜艇,一般需要付出25舰船和100架飞机的代价。
潜艇是能潜入水下活动和作战的舰艇,是现代海军的主要突击舰种。具有隐蔽性好,自给力及续航力大,突击威力强等特点。用于攻击大、中型水面舰船和潜艇,袭击敌方海上运输线,封锁敌方港口和海岸线,并完成布雷、侦察、输送部队登陆等任务。装备潜地战略导弹或潜地战术导弹后,则具有对陆上重要目标进行战略和战术攻击的能力。
潜艇有大型、中型、小型、袖珍型潜艇之分。按战斗使命分为战略导弹潜艇和攻击潜艇。按动力分为核动力潜艇和常规动力潜艇。核动力潜艇具有航程远、自给能力强、水下排水量大、航速快、下潜深等特点,适于远洋作战。常规动力潜艇则有噪音小,费用低等优势,适于沿海作战。
1620年荷兰物理学家德雷贝在英国研制了一般人工划桨的潜水船。19世纪末,爱尔兰籍美国人霍兰研制了水面以汽油机、水下以蓄电池电动机为动力的双推进系统潜艇,并且装备有鱼协和使潜艇能够上浮下沉的水柜。20世纪初潜艇已具备作战能力。第二次世界大战为潜艇的发展提供了机会,使其在技术和战术性能方面日渐成熟。战后各国海军将核动力和战略导弹武器运用于潜艇上。1954年美国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艘核动力潜艇“鹦鹉螺”号。1960年美制“北极星”战略导弹核动力潜艇下水,潜艇的发展进入了新时代。马尔维纳斯群岛海域中,英国海军核动力潜艇“征服者”号于1982年5月2日用鱼雷击沉了阿根廷海军的导弹巡洋舰,这是首次核潜艇击沉水面战舰的战例。中国的核潜艇也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之内。
潜艇主要由艇体、操纵系统、动力装置,武器系统,导航、观察、通讯、水声对抗、救生等设备组成,还有消音减噪装置。现代潜艇除装备战略弹道导弹、反潜导弹外,主要武器有鱼雷和水雷,有的还装备有潜舰导弹和潜空导弹等。观察装置有潜望镜、雷达和声纳。现代潜望镜还增加了先进的夜视装置。
海上堡垒——战列舰
1941年5月,德国战列舰“俾斯麦”号一举击沉英国海军最快的战斗巡洋舰“胡德”号,并重创战列舰“威尔士亲王”号,这是海战史上最后一次战列舰之间的炮战。几天之后,“俾斯麦”号便被英国皇家海军飞机和水面舰只所击沉,宣告了战列舰时代的结束。
战列舰是以大口径舰炮为主要武器,具有很强的装甲防护和较强的突击威力,并能在远洋作战的大型水面舰只,亦称战斗舰。因在海战中常用多艘战列舰列成单纵队进行炮战而得名。
现代战列舰曾是最大的水面舰只,装有8~9门大口径(280~457毫米)舰炮,功率强大的发动机保证战列舰的高航速和远航程,为了能够抗击对方战列舰的炮火攻击,在吃水线以上使用相当于主炮口径厚度的装备进行屏护。但是由于目标较大,战列舰容易受到飞机和潜艇的攻击。
战列舰经历过风帆战列舰和蒸汽战列舰两个阶段。风帆战列舰产生于17世纪,是风帆舰队中最大的战舰,拥有上百门火炮。1849年法国建造了第一艘以蒸汽机为动力的“拿破仑”号战列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前后30年中,战列舰一直主宰着海战。战列舰的满载排水量从2万吨增至7万吨,战列舰主炮口径达到457毫米。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海战却以潜艇和航空母舰为主,战列舰却屡屡成为飞机和潜艇的攻击目标未能发挥预想的作用。战后各国的战列舰先后退役。
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开始把4艘“依阿华”级战列舰进行现代化改装。除保留大口径主炮外,主要装备了舰载雷达、电子对抗和指挥控制通信系统。改装后的战列舰编入现役,在1992年2月爆发的海湾战争中发挥了较大的作用。
海上霹雳——巡洋舰
舰载飞机诞生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海战的胜负决定于军舰吨位的大小和火炮口径的大小。那时的巡洋舰和战列舰一样,成了海洋的主宰。
巡洋舰是军舰中较早出现的一个舰种。自从战列舰一诞生,与战列舰为伴作为混合舰队核心之一的巡洋舰也就诞生了。
最初的巡洋舰是以舰炮作为主要战斗兵器的一种大型水面战斗舰艇。它比战列舰小,火力也较战列舰弱,装甲也较薄(有些巡洋舰甚至没有装甲)。但它也有自己的优点,比较轻快、敏捷,在协助战列舰作战时能有效地抢占阵位和有效地掩护战列舰作战,同时巡洋舰作为一种大型水面舰艇也可单独在海洋上担任巡逻和袭击敌方舰艇的任务。
由于飞机在陆战中起了很大作用,而航空母舰不仅数量不足,而且作战技术性能也不完善,于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某些巡洋舰就装备了飞机。不过当时的巡洋舰上舰载飞机都是螺旋桨式的水上飞机,只能用于侦察而不能用于作战,但正由于这些飞机的装备,使巡洋舰发挥潜在的能力大大加强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一开始,巡洋舰就成了海战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有强大攻势的海军兵器。此时由于巡洋舰的五花八门、大小不一,人们将巡洋舰分成重巡洋舰和轻巡洋舰。重巡洋舰就是主炮口径在203毫米以上,排水量超过1万吨的巡洋舰;而主炮口径在152毫米以下,排水量在1万吨以下的巡洋舰则称为轻巡洋舰。由于战争的需要,德国后来用快速商船和辅助舰船改装成一种用于保卫己方海上交通线和对己方舰船进行护航的辅助巡洋舰。不久,各国发现这种用于巡航作战的辅助巡洋舰很有用处,于是纷纷模仿。
由于航空母舰的发展和潜艇作战能力的提高,巡洋舰与战列舰一样,在二次大战的末期,其作用日渐下降。
战列舰由于航空母舰和潜艇的发展而终被淘汰,那么巡洋舰会不会也遭此厄运呢?
巡洋舰要想在海洋上有立身之处,就得适应战争的需要,所以二次世界大战后几个主要国家都对它进行了现代化的改造,使它从动力装置、指挥系统、操作系统、武器攻击系统等方面进行了更新换代,实现了武器导弹化、技术指挥电子化和高功率动力装置自动化。
巡洋舰曾经与战列舰一样被称为战斗堡垒而显赫一时,又随着航空母舰和潜舰的发展而使战斗作用下降,后来由于导弹武器取代火炮使巡洋舰的作用又得以回升。透过巡洋舰这弯弯曲曲的航迹,我们一定能够预测出未来巡洋舰的模样。
海上守护神——护卫舰
护卫舰,被称为海上守护神。
1991年1月17日,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对伊拉克开始了全面的空袭。空袭部队中的相当一部分飞机来自美国海军的6艘航空母舰。在这之前,伊拉克总统萨达姆曾多次宣称,要派其尖锐部队炸毁美国海军的航空母舰,但后来一直未能实现。为什么呢?原来,美国海军航空母舰的周围部署有以护卫舰为主的护航舰艇。
护卫舰是一种以反潜、护航为主的轻型军舰,现代护卫舰的排水量为1000~2000吨,最大可达3000多吨,其航速在20~30节左右,主要装备有大口径火炮、鱼雷发射器、火箭或深弹发射器、反潜和对空导弹、反潜直升机等。在以往的海战中,护卫舰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它只是起护航和战斗辅助作用,并非海上作战的主力。然而,实现舰载武器制导化及电子系统小型化之后,使护卫舰的战斗性能迅速提高,作战能力显着增强,一跃成为具有护卫和攻击双重功能的重要舰种。它不仅是海军大国重要的远洋护卫兵力,而且是中小国家海军的海上主力。
近年来,高新技术已对护卫舰发展产生了诸多影响:第一,增大了吨位。60年代,护卫舰排水量一般在500~2500吨之间;70年代增至900~3600吨之间;80年代和90年代通常在1100~5000吨之间。近年来,美国又规定5500吨以下为护卫舰。由此可见,护卫舰的吨位将来还有增加的趋势。
第二,动力装置多样化。目前,远洋护卫舰常用的动力装置有两种:汽燃和柴燃交替动力装置。美、英海军习惯于前者,德、日、意、荷等国则倾向于后者。轻型护卫舰动力装置一般为汽燃和柴燃交替两种。其中尤以联合动力为最多。加拿大的“哈利法克斯”、巴西的“印胡玛”,以及原联邦德国为希腊和葡萄牙设计的MEKO-200都采用了柴燃联合动力装置。英国新下水的4200吨级23型护卫舰首次采用了电燃联合动力装置,可将电动机的安静性、经济性与燃气轮机的加速快、功率大等特点相结合,从而使其续航力达7800余海里,比同类舰只大一倍以上。此外,还可使水下噪音大为降低。
第三,广泛携带舰载直升机。目前,世界上中型以上水面舰艇已普遍携载直升机,甚至小型舰艇也开始搭载直升机。70年代以来,新设计和建造的远洋护卫舰几乎全部携有1~2架直升机。3000吨以上的护卫舰一般载2架,并设有固定机库;3000吨以下的则携带一架,设伸缩式或固定式机库。轻型护卫舰虽然吨位很小,但也有近1/3的舰只携带有一架直升机,并大都设简易机库。
直升机是护卫舰的重要武器系统,它可通过自身携带的导弹、鱼雷等现代武器和探测设备进行反舰、反潜和防空作战,从而大大扩展了护卫舰的作战活动范围。除直升机上舰外,中小型舰艇携带飞行器也是一大趋势。
第四,增强了隐蔽性能。隐身技术是提高舰艇隐蔽性、增强生存力的最有效的先进技术之一。目前,舰艇隐身技术已越来越受到各国海军的重视,新近服役或正在建造、研制多型舰艇都考虑了隐身问题。日本的“改夕张”级护卫舰两舷倾斜约7°,以减小雷达波回波,这一措施特别有助于对付反舰导弹。英国对其23型护卫舰的设计也采取了综合性的隐身设计,包括为减少舰艇红外、雷达特征,舰艇甲板边缘均采用圆角,上层建筑边缘、棱角用圆弧过度,舰桥等上层建筑尽可能采用斜面(最大7°);对烟囱采取过滤和消烟管系,以减小红外辐射;在降低噪音方面,采取了噪音消隐系统,这在舰艇周围水中产生一层气泡来隔离舰艇噪声。此外,美国和意大利等国也采用了类似技术来隔离螺旋浆空泡噪声。
第五,改进了舰艇结构与设备。英阿马岛海战后,英国海军在舰艇设计方面大力改进结构材料,严格划分防火区,修改水密门和水密舱口设计,增设了紧急逃生舱口,改变了燃料舱位置,减少了易燃材料以及增加消防泵,氧气呼吸设备和单位呼吸器等。
美国在对“斯塔克”号的修复中,采用称为“埃派”的新型耐火隔热材料。这种泡沫材料在着火或高温时发烟很小,不会熔化或滴流;并且不含卤素,因而不会产生酸性燃烧物。此外,还对重要和关健部位作了特殊处理,以提高舰艇生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