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读三国有心机
38782800000006

第6章 贵人要靠,小人得防

不懂“心机”的人不仅没有内涵,还没有成功的欲望,只能是明里吃亏,暗里受气,千疮百孔,一辈子翻不了身。要想保护自己,发展自己,你就要懂得做人的“心机”:贵人要靠,小人得防。

1.贵人相助,成功人生的支点

我们生活在十分现代、十分摩登的世界里,各技术部门的分工使我们每个人的能力相形见绌,要取得成功,除了合作,别无他法。

——戴尔·卡耐基

人生的路充满艰辛。所幸的是,我们会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一些能够提携、帮助我们的人,这种人被称为“贵人”。

我们在向成功之路迈进时,贵人相助绝对是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有贵人相助,不但能缩短成功的时间,而且还能加大你成功的筹码。

在你的一生中,贵人总会陪伴你左右。例如:当你工作不顺利、心灰意冷之际,你开始想打退堂鼓。你的一位上司却在这时候推了你一把,想方设法帮助你跨过了“门槛”,使你内心的激情重新燃烧起来,进而增强了你的斗志,这位上司就是你的“贵人”。

俗话说:“七分努力,三分机运。”我们一直相信“爱拼才会赢”,但偏偏有些人付出的努力和最终的结局往往不成正比。究其原因,是缺少贵人相助所致。在向事业高峰攀登的过程中,贵人相助绝对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有贵人相助,可以使你尽快地取得成功,甚至可以使你飞黄腾达、扶摇直上。

在刘备死后,由诸葛亮执政,他十分注意物色后起之秀,并加以培养和大力提拔。他选拔人才不仅重视才干,也极重视德行,如他在《前出师表》里推荐董允等人时,特别强调他们“为人良实,志虑忠纯”,并告诫后主刘禅要“亲贤臣,远小人”。

古人所谓的“贤臣”,一般是指德行高尚、有济世之才的人。诸葛亮认为“治国之道,务在举贤”,又说:“夫失贤而不危,得贤而不安,未之有也。为人择官则乱,为官择人则治,是以聘求贤士。”

诸葛亮把择贤作为其重要的职责,把德才作为其选拔人才的准则。他培养和提拔的后继者董允和姜维等都是德才兼备之士,为时人所推崇。

不论从事何种行业,“老马带路”向来是一种传统。目的不外乎是想奖掖后进、储备接力人才。这些例子在各行各界无所不在。

有些知名度较高的人之所以成名,与贵人的倾力相助是分不开的。是贵人使他们得到机会,是贵人使他们快速成长。善于接受贵人的帮助,是名人们把握历史性机遇的关键性的一步,也是他们最终成名的要素之一。

这其中的道理是容易理解的。每个人的身上,都有着走向成功的条件,而如何使这些条件发挥出来,却由你身边无数的贵人所控制。你接受了贵人的帮助,就好比一粒种子投入到一块适合自己生长的土壤,充分得到土壤的滋养。从这个意义上讲,你的命运操纵在贵人的手中。

“汉三杰”之一的韩信是一名难得的将才。他之所以能够驰骋沙场、建功立业,是因为得到了贵人萧何的帮助。

汉相萧何非常赏识韩信,并多次向汉王刘邦举荐他。但刘邦看不起韩信,不想重用他。韩信由于内心受到了强烈的打击,星夜离开刘邦,投奔别处。

萧何得知韩信逃走,来不及报告刘邦,便亲自快马加鞭地追赶。但是有人不知详情,向刘邦报告萧何逃跑。

刘邦大惊失色,因为萧何是他的得力助手。连找几天始终不见人影,急得刘邦坐卧不宁。正要打算另派精干人员去追寻时,有人报告:萧丞相回来了。

萧、刘二人见了面,刘邦问道:“你怎么背着我逃走了呢?”

萧何说:“不是我逃跑,而是追赶逃走的人。”

“你追哪一个?”刘邦问道。

“追韩信。”萧何回答说。

刘邦骂道:“逃跑的将军有数十人,你却偏偏去追韩信,该不是拿这话骗我吧!”

萧何说:“其他将军极容易求得,而像韩信这样杰出的人才,却是独一无二的。大王如果只想在汉中长期做王,那自然用不着韩信这种奇才;但是如果您决心夺取天下,我想除了韩信以外,就再也找不到能与您共商大事的人了,现在就请您做出最后决断。”

刘邦叹息道:“我怎会不想向东发展,谁愿长期守在这里。”

萧何又说:“如果大王决定向东发展,就要重用韩信。您能重用韩信,他就会留下;否则,他最终还是会离开的。”

刘邦说:“那我就看在你的面子上,任命他为将军。”

萧何说:“仅让他做将军,是留不住他的。”

刘邦说:“那让他做大将军如何?”

萧何说:“这就留得住他了!”

于是,汉王刘邦欲传唤韩信予以任命。

萧何劝阻道:“大王向来傲慢待人,不讲礼节。现在任命一员大将军,也如同呼唤小孩一般,这就是韩信要离开您的原因。如果大王是真心任用他,就要选一个吉日,亲自斋戒,建一个拜将台,举行隆重的拜将大典才行。”刘邦最终应允了。

将领们得知汉王欲任命大将军,皆大欢喜。人人都以为自己将荣升大将军。谁知等到任命大将军时,此大将军竟是韩信,全军均感到惊讶。

经过萧何的极力推荐,韩信才得到刘邦的重用,得以显示他的才华。

韩信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代名将,和萧何的鼎力相助是分不开的,萧何成就了他的功名,成为他可以依靠的贵人。

唐代文学家韩愈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在生活中,一个真心帮助你的贵人能够给你的一生带来好运,能够为你的成功之路指点迷津。找到诚心助你成功的贵人,将是你一生最大的依靠。

有贵人相助,不仅能缩短成功的时间,还能加大你成功的筹码。

2.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使人疲惫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里的一粒沙子。

——伏尔泰

生活中的每个细节,都可以定格为一个精彩的瞬间。做人做事要有“心机”,要从大处着眼,从细微处入手,不要因小失大。

在官渡之战兵处劣势时,曹操听说袁绍的谋士许攸来访,竟然顾不得穿上衣服,打着赤脚慌忙出来迎接,对许攸非常尊重。许攸甚感其诚,遂为曹操出谋划策,帮了他的大忙。礼贤下士的曹操借助这个“小人物”的力量成就了许多大事。

然而,曹操也吃过忽略“小人物”的亏,当他志得意满,一帆风顺时,西川的张松前来献地图,他却态度傲慢,以至于给张松留下了“轻贤慢士”的坏印象,于是张松改变了自己的主意,把本来要献给曹操的西川地图,转而献给了刘备。这对曹操来说不能不是事业上的一大损失。可以想像,如果曹操对张松像当年对待许攸那样尊重,西蜀的地盘说不定就成了曹操的天下了。帝王的霸业因忽略了这个“小人物”而耽误了不少。

有时要想办成一件事很难,然而你若能通过仔细观察,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然后乘“需”而入,投其所“需”,就很容易达到自己的目的。

几年前,我国北方某城市的一家实业公司发现,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许多人不愿再过多的把时间花费在家务事上,希望在工作之余有更多的学习和娱乐时间。于是,快餐食品成了热门货。该公司通过市场调查得知,方便食品虽然不错,但西式东西居多且不大适合中国及北方人的口味。而东北人逢年过节、喜庆吉日,几乎都吃饺子,为亲人送行也要以吃饺子祝福平安。可是饺子好吃却制作麻烦,包顿饺子要占去全家人的大半个休息日。为此该实业公司决定生产速冻水饺,办起了第一家速冻水饺生产厂,以日产3500公斤的产量投放市场,且销势极好供不应求。

“速冻水饺”的成功,应该说在于把地方特色与现代特色相统一,有效地解决了公众在需求与制作时间上的矛盾。如果说该实业公司具有超前意识,那么这种超前意识也并非凭空捏造,而是在客观状况下的超前,是探寻规律独窥潜流的超前。

无论办什么事,在了解对方的需要后再动手,往往会很容易达到自己的目的,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投其所好。

在清政府的官场中,做官历来靠后台,走后门,求人写推荐信。无论什么人,只要有一封高官的推荐信,就可以如愿以偿地拜官做事了。军机大臣左宗棠的知己有个儿子,名叫黄兰阶,在福建候补知县多年也没有候到实缺。他见别人都有大官写的推荐信,想到父亲生前与左宗棠很要好,就跑到北京寻求左宗棠的帮助,可是左宗棠却从来不给人写推荐信,他说:“一个人只要有本事,自会有人用他。”一句话就将黄兰阶打发走了。黄兰阶没有得到帮助,又气又恨,离开左相府,就闲踱到琉璃厂看书画散心。忽然,他见到一个小店老板学写左宗棠字体,十分逼真,心中一动,想出一条妙计。他让店主写柄扇子,落了款,得意洋洋地摇回福州。

这天,是参见总督的日子,黄兰阶手摇纸扇,径直走到总督堂上,总督见了很奇怪,问:“外面很热吗?都立秋了,老兄还拿扇子摇个不停。”黄兰阶把扇子一晃:“不瞒大帅说,外边天气并不太热,只是这柄扇,是我此次进京左宗棠大人亲送的,所以舍不得放手。”

总督吃了一惊,心想:我以为这黄兰阶没有后台,所以候补几年也没任命他实缺,不想他却有这么个大的后台。左宗棠天天跟皇上见面,若是得罪了他的亲朋,他只要在皇上面前说一个不字,我就吃不了兜着走。何况我一直想找个门路投靠左宗棠,只是苦于没有机会,现在这个黄兰阶不正是个很好的机会吗?总督要过黄兰阶扇子仔细察看,确系左宗棠笔迹,一点不差。他将扇子还与黄兰阶,立刻回到后堂,找到师爷商议此事。第二天就给黄兰阶挂牌任了知县。

黄兰阶很快就升到四品道台。总督一次进京,见了左宗棠,讨好地说:“宗棠大人故友之子黄兰阶,如今在敝省当了道台了。”

左宗棠笑道:“是嘛!那次他来找我,我就对他说:‘只要有本事,自有识货人。’老兄就很识人才嘛!”

黄兰阶能够官拜道台,就是摸清了官场上这些人的心理,他知道大家都想找机会巴结左宗棠,真可谓对症“下药”,“药”到“病”除,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是最重要的,小事做不好的人,大事肯定也做不好,小钱都赚不来的人,没人相信他会成为一个有钱的人。记住:千万别因小失大。

3.留个“心眼”给自己

对所有的人以诚相待;同多数人和睦相处;和少数人常来常往;只跟一个人亲密无间;决不与任何人为敌。

——富兰克林

有一古话叫:“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这就是说,害人的心不可以有,但是,防人之心不能没有。

害人的心不能有,这是为什么呢?有句歌词说得好:“算来算去算自己。”这就是说害别人、算计别人,到头来还是把自己给害了、把自己给算计了。所以呢,害人之心不可有,那么既然害人之心不可有,为什么后面还要加一个防人之心不可无呢?这是因为世上不可能人人都没有害人之心,世界上有一部分人贪图个人利益而去侵犯别人的利益、去伤害对自己不利的人。而那些对他们不利的人往往是没有害人之心的人。所以,那些毫无害人之心的人将会被那些贪图利益的人算计。所以,那些没有一丝害人之心的人,就必须有另一个心眼——防人之心。但是,防别人之时,切莫害别人。因为当你害人之时,别人也会防你。这时,你就可能会遭到报应。所以做任何事情都不能有害人之心,并且做任何事情都必须有防人之心。

记住“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这一句话会让你终身受益的!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我们生活在这个复杂的社会里,人与人之间要保留一点防范的意识,给自己留点安全感。其实,早在古代的人们就给我们做了很好的榜样。

在公元249年正月,魏帝曹芳拜谒高平陵祭祖,高平陵为魏明帝墓地,在洛阳南90里。曹爽与分掌兵权的诸弟都一起随行。司马懿见时机已经成熟,再也不假装生病,而是破门而出,马上假传太后命令,关闭洛阳所有城门。派出军队于城外扼守入城必经的洛水桥,夺了曹氏兵权。曹爽回来,见此政变,竟慌不知所为。

当初,司马懿想闭城发动政变时,曾以太后命召司农桓范,令他担任中领军。桓范想应命,他的儿子却劝道:“天子车驾在外,不如南出。”桓氏父子二人都知司马氏之心了,桓范打算出城,到城门时已闭城,桓范便举手中朝笏向守门的官吏司蕃说道:“帝有诏书命我速行,快开城门。”司蕃因而向他索要诏书,桓范大怒:“你不是我的老部下吗?怎么敢这般无礼!”,司蕃正是他的旧吏,因而便为之开城,出城时,桓范劝司蕃说道:“太傅叛逆,你快随我走。”司蕃便弃城门而走。司马懿闻讯对蒋济说道:“智囊走了!”蒋济说道:“桓范虽足智多谋,但曹爽属于驽马恋栈豆之辈,必不用桓范之计。”

果然,桓范到了曹爽处,劝他们兄弟奉天子幸驻许昌陪都,然后以大将军身份用勤王号令调集四方兵众以自卫皆可为救之策。如果真是如此,司马氏反成骑虎难下,徒居洛阳空城,而帝在许昌,这是很难办的了。可是曹爽竟然为了司马懿的不杀头的许诺,犹豫不决。桓范挨个儿地劝教曹氏诸兄弟,无一人应语,从中夜直到天亮,曹爽才下决心投降,弃刀于地。桓范大哭骂道:“曹子丹(曹真)佳人,生汝兄弟,犊耳!何图今日因你等灭族也!”意思是说:曹真大将军那样英雄,怎么生下你们这无用的猪崽牛犊,我为什么因为你们而遭灭族呢?曹爽终于放弃了自救的措施,而是与司马懿妥协,把魏帝交给了司马懿。司马懿心中大喜,马上命人把曹爽一伙全部软禁在家中而不得出。可是曹爽还以为有生存的希望,不久他便被以谋反的罪名,与他的兄弟曹羲、曹训,党羽何晏、邓飚、丁谧、毕轨、李胜并大司农桓范等有关人员全部逮捕入狱,夷灭三族。

曹爽就是缺少防人之心,使得遭受了灭门之灾。在生活中,我们也要秉承着“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的原则。

人生从某种角度看也是一场战争。在这种战争中,为了求生存,必须要有慎重的生活方式和态度,这样才不至于上某些人的当,吃大亏。当然,为人并不需要自己去欺骗别人,但是,社会上鱼龙混杂,到处都是陷阱、圈套,必须小心提防。

不知你是否见到过乌龟在遇到天敌时如何保护自己?当人开始抓乌龟头,这个家伙便将头和爪子全缩进了壳内,这样它装死足足几分钟后才慢慢将头伸出来张望,等敌人走了,它才敢爬动起来。也许,你也听说过兔子蹬鹰的故事,鹰的眼睛锐利,在高空中便能看清地面上的兔子,而此时兔子并不慌忙,它就顺势打个滚,装作死去,鹰一个俯冲下来,本想这下可抓住兔子了,当鹰到达地面伸开双爪时,兔子却一跃而起双爪猛抓鹰的胸肚部位,鹰悲鸣几声,带着伤痕逃离了地面。

以上两例都是发生在自然界里的普通故事,也是两类不同的以欺诈对手而求生存的实例。在人性的丛林中,人人都想战胜对手,当敌我力量悬殊较大时或势均力敌时,用反间计或欺诈对方,会使对方上你的当,处于你的摆布之中,而你此时,已成了狩猎的猎人了。当人的力量处于优势时,也不妨采用一下欺诈的战术,这样会使你事半功倍,达到唾手可得的目标。总之,欺诈是一种计谋。

都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这句话虽然有其狭隘的地方,但它却是做人做事不可缺少的“心机”。曹爽就没有防人之心,而丢掉了祖宗创下的基业。自己多留点心眼,以免被人算计。

4.宽容忍让是一面镜子

如果他能原谅宽容别人的冒犯,就证明他的心灵乃是超越了一切伤害的。

——培根

《菜根谭》中讲:“路径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的减三分,让人嗜。此是涉世极乐法。”可谓深得处世的奥妙。

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襟怀坦荡、胸怀宽阔的人会善于宽容他人,因为他们懂得宽容他人就是在善待自己,心胸狭窄只能加深误解和折磨自己。

曹操在和袁绍的战争中,曹操大获全胜,将所得金宝缎匹,分赏给军士。在图书中检出书信一束,都是许都及军中诸人与绍暗通之书。左右曰:“可逐一点对姓名,收而杀之。”

操曰:“当绍之强,孤亦不能自保,况他人乎?”遂命尽焚之,便不再问。

曹操对自己当前的处境分析得十分清楚。袁绍虽然失败了,但势力还尚存,而且背后的刘备和孙权也在伺机而动。当此之时,稳定人心才是当务之急。曹操焚书不究,使通袁叛曹的人免去了一块心病,为了报恩,他们必定会拼死向前,任曹操所驱使,曹操不仅因此获得了人心,而且也获得了心胸宽广的美名,真是一石二鸟之举呀!

相似的故事在我国古代可以说是不胜枚举。战国时期的廉颇、蔺相如可算是家喻户晓了。蔺相如对廉颇的嫉妒诽谤置之不理,容忍回避,而是以国家大局为重,终于促成了廉颇的醒悟,两人成为刎颈之交,这种“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恢宏气势,对我们的处世交友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学会宽容,懂得忍让,人就会进入鸟语花香的新天地,就会觉得天是那么高远,地是那么广袤,一切都那么可爱。时时宽容,常常忍让,人才会达到精神上的制高点而“一览众山小”,才会宠辱不惊,心境安宁。

有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老,在寺院的高墙边发现了一把椅子,他知道有人从椅子上越墙到寺外,便搬走了椅子,自己坐在那里等候。午夜,外出的小和尚翻过墙,再跳到“椅子”上,落地后小和尚一看,才知道椅子已经变成了长老,他原来是跳在长老身上。小和尚仓皇离去,这以后一段日子他惶恐地等候着长老的发落。但长老没提及这件事。小和尚从长老的宽容中受到启示,他收住了心再没有去翻墙,通过刻苦的修炼,成了寺院里的佼佼者。

有位老师发现一位学生上课时时常低着头画些什么。有一天,他走过去拿起学生的画,发现画中的人物正是呲牙咧嘴的自己。老师没有发火,只是笑笑,要学生课后再加工,画得更神似一些。自此以后那位学生上课时再没有画画,各门课都学得不错,再后来他成为颇有造诣的漫画家。

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不难发现,故事里的主人公后来之所以能有所作为,与当初长老、老师的宽容不无关系,可以说是宽容纠正了他们的人生之路。

宽容不仅需要“海量”,更是一种修养促成的智慧。事实上只有那些胸襟开阔的人才会自然而然地运用宽容。反之,长老若搬去椅子对小和尚“杀一儆百”也没什么说不过去的,小和尚可能从此收敛,但绝不会认真反省,也就没有了以后的故事。同样,老师对学生的恶作剧通常是大发雷霆,继而是狠狠批评,但也因为方式太“通常”了,就很难取得“不通常”的效果。其实这都涉及一个管理心理的问题。所谓管理,说到底就是理顺人与人的对应关系,使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达到和谐的统一。你可以把对方“管”得规规矩矩,“理”得笔直,但你不会运用宽容,就可能把人的可塑性和创造力泯灭了,哪有成就可言?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在我们生活当中,又有几个是圣人呢?面对别人的短处,我们要尽量能遮则遮,给人改过的余地。曹操那种宽以待人的作风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人之相知,贵在知心”,能够原谅别人的过失,理解别人的痛处、难处,宽容几分,忍让几次,即使心胸最狭窄的人也会变成你的朋友。

5.一个篱笆三个桩

一滴晶莹的水珠虽然美丽,但经不起太阳的曝晒,个人的力量再大,也不能单枪匹马杀出天下。

——魏琼

“有容乃大”,要以海阔的胸怀承认他人长处,才能得到他人帮助。否则,纵然你有三头六臂和通天的智慧,也成不了大事。

《三国演义》中的“桃园三结义”这段故事至今仍被人们所沿用和赞颂。

飞曰:“吾庄后有一桃园,花开正盛。明日当于园中祭告天地,我三人结为兄弟,协力同心,然后可图大事。”玄德、云长齐声应曰:“如此甚好。”次日,于桃园中,备下乌牛白马祭礼等项,三人焚香再拜而说誓曰:“念刘备、关羽、张飞,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誓毕,拜玄德为兄,关羽次之,张飞为弟。祭罢天地,复宰牛设酒,聚乡中勇士,得三百余人,就桃园中痛饮一醉。

刘备虽然是汉室宗亲,有名有分,但却“织席贩履”,穷困潦倒。关羽有才有能,无奈只能是名逃犯。张飞有些资产,但无谋略不懂得经营。他们三人都想成就一番伟业,算得上志同道合,于是他们以结成异姓兄弟的方式组成战斗团体,希望能协力同心干出一番大业。他们的希望最后变成了现实。自从他们义结金兰以后,事业蒸蒸日上,获得了成功。

在当今商海中,随时都会有风起云涌波涛澎湃的时刻,一个人要想能在其中有一番建树,难免会势单力孤。这时的你不妨寻求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组成一个没有猜忌、共同奋斗的团体。要知道整体力量大于部分力量之和。组成团体作战,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的特长,提高工作的效率,从而减少创业过程中的风险。

常言说,“饿虎还怕群狼”,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有得力的人才辅佐。但是,网罗众心,必须具有广阔的胸怀。李嘉诚曾经说:“承认其他人的长处,得到其他人的帮助,这便是古人说的‘有容乃大’的道理。”

“假如当初,如果没有那么多人替我办事,我就算有三头六臂,也没有办法应付那么多的事情,所以成就事业最关键的是要有人能够帮助你,乐意跟你工作,这就是我的哲学。”

从李嘉诚的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真切感受到他的博大胸襟与智慧光彩。

确实,世间万物是永无止境的,财富积累当然也永无止境。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也是李嘉诚的哲学。李嘉诚在谈到行政人员的职责及办事效率时说:“我们所有的行政人员,每个人都有他的职责,有他自己的消息来源、市场资料。当我们决定一件比较大的事情就派上用场了。”

“我自己在外面也很活跃,也可以搜集到不少市场信息。”

“决定大事的时候,我就算百分之一百清楚,我也一定召集一些人,汇合各人的资讯一齐研究。因为始终应该集思广益,排除百密一疏的可能。这样,当我得到他们的意见后,看错的机会就微乎其微。这样,当各人意见都差不多的时候,那就绝少有出错的机会了。”

“我很不喜欢别人说些无聊的话。开会之前,我会预先几天通知各人准备有关资料。到开会时,他们已经预备了所有的问题,而我自己也准备妥当。所以在大家对答时,不会很费时间。因为如果你想精简,而你的下属知道你的想法,就能够作出好的配合,从而提高办事效率。”

即使是超人与天才,终究也脱不了凡胎。是人就终究有力所不及,有大意疏忽的时候。

李嘉诚以稳健著称,其超人之处在于他能以其超人的智慧集思广益,力求圆满。他在谈到量才用人时说:“知人善任,大多数人都会有部分的长处、部分的短处,就好像大象食量以斗计,蚁一小勺便足够。各尽所能,各得所需,以量才而用为原则。就像一部机器,假如主要的机件都要用五百匹马力去发动,而其中有一个附件只需要半匹马力去发动,虽然半匹马力与五百匹马力相比是小很多,但也能发挥其另一个作用。”

“就如在战场,每个战斗单位都有其作用,而主帅未必对每一种武器的操作比士兵纯熟,但最重要是首领也十分清楚每种武器及每个部队所能发挥的作用……统帅只有明白整个局面,才能作出出色的统筹和指挥下属,使他们充分发挥最大的长处以及取得最好的效果。”

李嘉诚用人之道真可谓炉火纯青了。

事实上,在创业阶段里,资金并不是最重要的东西,重要的是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就像一位企业家所说:“我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就,单靠自己的力量是办不到的,而是得力于我广泛的人际关系,得力于我的好帮手。”

人生在世,谁都不免会遇到险阻,谁也不免会遇到忧伤。只要你我热心相助,懦夫也会变成金刚。一句知心的话,也许会赛过雷霆万钧;一句亲切的呼唤,能有起死回生的力量。

6.找冷庙,烧烧香

在你有权有名望的时候,卑鄙的人,是不敢抬起嫉妒的眼睛看你一眼的;然而,到了你一落千丈的时候,显示最大毒辣的就是他们。

——克雷洛夫

乐于助人,多聚人情,自然会得道多助。然而世事无常,人心难测,人情要用在危难之际。

有些人好用“人情”来办事,但要知道“人情”是有限的,你若和别人只是泛泛之交,你能要他帮的忙就很有限,因为他没有义务和责任来帮你。

人情好比是存款,不能滥用。人们常说,好钢要用在刀刃上,人情也是这样的,能够帮助你的或者能够使你得到保护的人是有限的,要好好珍惜。

“人情世故”总是掺杂着真诚与虚伪的成分,虽然它只是一种形式,但却是维系着人与人之间关系必不可少的,因此,除非离群索居,遗世独立,否则任何人都无法摆脱“人情世故”的纠缠。也许你不是很喜欢这种形式上的东西,但既然你身处社会,此事就万万不能疏忽。

人情世事虽然不一定会立即给你带来什么好处,但多施恩泽,助人为乐,或无意随手帮的忙,都有可能会在今后的日子里得到回报。

可以说曹操是一个很会笼络人心的帅才。当初就是为了留住关羽,虽然被关羽过五关斩六将,也没有去怪罪他,算是卖给了关羽一个大的人情。等到曹操赤壁兵败后,在华容道几乎束手就擒的时候,说起这段往事,再加上曹操和张辽的苦苦哀求,引得关羽起了不忍之心,终于给了曹操一条生路。

关羽为了还上这段人情,不惜违背当初在诸葛亮面前立下的军令状,可见人情之重要了。

而曹操这个人情也真的是用在了最关键、最危急的时刻,靠它挽回了一条性命,逃回了北方。

所以我们要众聚人情,就像银行存款一样,你存得越多,可领出来的钱也就越多,存得越少,可领出来的就越少。

福泽深厚的人总是有贵人前来相救,也并不总是运气好。你越是乐于助人,解困于危难,在危急的时候越有人来帮助你度过难关。所谓“人助者天助”,就是这个道理。

如果你一次又一次要人家帮你的忙,结果可能就是你们之间的感情开始转淡之时,接着别人就对你避之惟恐不及,要么就是别人认为你这个人不通人情世故,那么有可能进一步发展的情份也就此了断了。这是因为你的人情存款只有那么一点点。

另一方面要好好地把握友谊的亲密度,不可太浅,也不可太过,否则只会适得其反。好朋友见面和交往的机会当然比其他人要多,可是任何事都应有个“度”,超越这个界线你得到的就是相反的结果。

所以朋友帮忙时特别要注意,首先要弄清楚你和对方的情份如何,再决定是不是该找他帮忙;第二,就是即使对方曾经欠过你的情,你也不可抱着讨人情的心态去要求对方帮忙,因为这有可能引起对方的不快,特别是斤斤计较的朋友,你们交情再深,也不要轻易找他帮忙;第三,人情要有适度的回馈,也就是“还人情”。

总之,如果能不找人帮忙就尽量不去找,就好比银行存款,能不动用当然最好。

“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这是万万不可做的。

因为平时你心目中就没有“菩萨”,有事才去找他,“菩萨”哪肯做你的使用工具!所以你请求“菩萨”,应该在平时就去烧烧香。平时烧香,表明你别无所求,不但目中有“菩萨”,心中也有“菩萨”,你的烧香,完全出于敬意,而绝不是买卖,一旦有事,你就去求他,他对你有情,自肯会帮忙。

在这里要说明的是人之可知遇与不知遇,靠的是时机。在你的熟识之中,有没有怀才不遇的人呢?如果有,这就是冷庙,这个朋友,是个有灵的菩萨,原应该与热庙一样的看待他,时常去烧烧香,遇到过节,送些礼物。他是穷菩萨,你送的礼物,务求实惠,但他却不会履行礼尚往来的习惯。你只是往,他是不会来的。不是他不知道还礼,而是无力还礼,虽然他不会还礼,但心中始终不会忘记未还你的礼,这是他欠的人情账。人情账越欠越多,他想还的心就越急切,一旦他日后否极泰来,第一要还的人情账当然是你的。他有还账的能力时,你就是不去请,他也会自动还你。

即使他身处在坎坷之中,请他帮助你办事时,他一定也会尽力去完成的,且不惜乞援于人,以完成你的目的,而达到还人情账的心愿。所以冷庙烧香,是有利而稳健的人情投资。

人情投资最忌的就是近利。讲近利,就好像是人情的买卖,就是一种变相的贿赂。对于这种情形,凡是讲骨气的人,都会觉得很不高兴,即使他勉强收下了,心中也总不以为然。即使他想回报于你,也不过是半斤八两,不会让你占多少便宜的。你想占一些人情上的便宜,必须在平时往冷庙烧香。平时不屑到冷庙烧香,有事才想临时抱佛脚,冷庙的菩萨虽穷,绝不稀罕你这一柱买卖式的香。一般人以为冷庙的菩萨一定不会灵,就是因为菩萨不灵,所以就成为了冷庙。殊不知穷困潦倒的英雄,是常有的事,只要风云际会,就会一飞冲天,一鸣惊人。

所以劝你找几座有希望的冷庙,随时去烧烧香,网罗贤豪,使为己用。

人的一生,不过是短短数十年,在此数十年之中,都是一帆风顺毫无挫折的,几乎是不可能的。大多数的人,都是五年一小变,十年一大变,有的自否而泰,有的由泰而否。人的境遇,无时无刻都在演变中,有的演变的进程慢,时间长;有的演变的时间短,进程快,于是才有所谓的泰,有所谓的否。有句话说的好,风水轮流转,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从人生的整体来说,人生境遇之所以变化,是因为四周的环境在变。四周的环境变化不停,吉人首当其冲,非想法应付之以图自存不可。环境既日新月异,应付的方法,就须随之不同,应付得当,遂占优势,积优势而成泰境;应付失当,遂陷劣势,积劣势而成否境,人的能力无论如何高强,必然有缺失,所以即使是英雄,也有潦倒之时。人的能力虽很平庸,然而有时也会因一时灵机所动,也会变成大的人物。当人得意的时候,把一切看得很平常很容易,这是因为他很自负的缘故。如果你的境遇地位,与他相差不远,随时交往,当然无所得失。如果你的境遇地位不及他,多与交往,反而发生势利的误会。

到那时你虽极力去巴结,多方效劳,在他看来,却很平常,彼此感情,不会有多少增进。只有他转入逆境,以前友好,反眼若不相识;以前车水马龙,今则门可罗雀;以前一言九鼎,今则哀告不灵;以前无往不利,今则动则得咎。他的繁华梦醒了,对人的认识,也就会比较清楚了。

在这时如果你认为他真的是个英雄,是个有为的人才,这时应该趁机,多多交往,好言慰藉多方打气,以鼓励其再起雄心。或者乘机进以忠告,指出其所有的缺失,勉励其改过行善,如果有能力,也可给予相当的帮助,或者施予物质上的救济。而物质上的救济,尤须尽我所能,不要等到他开口,要随时采取主动。有时他实在很急着要,又不肯对你明言,或故意表示无此急要,你如得知情形,也须尽力去帮忙,并且不能有丝毫得意的样子,要让他一面觉得受之有愧,一面又使他有知己之感,分金之遇,一饭之恩,可以使他终生铭骨。你将来如有所需,他必会奋身图报,即使你无所需求,他有朝一日否极泰来,也绝不会忘了你这个知己的。

总之,靠个人的力量来发展,则发展是有限的,多多结纳潦倒的英雄,使为己用,你的发展才是无穷的。一个人可以有好几种投资,对于事业的投资,是买股票;对于人物的投资,是买忠心。买股票所得的资产有限,买忠心所得的资产是无限的;买股票有时会赔钱,买忠心始终成功;股票是有形的资产,忠心则是无形的资产。“纣有人亿万,为亿万心;武王有臣十人,惟一心。”纣之所以败亡,武王之所以兴周,就在于有这份无形资产,“得天下者得其人也,得其人者得其心也。”得人心可能得天下,何况你所得的人心,还是英雄之心呢!

让朋友欠你个人情并非难事,同样,你也可能欠下朋友的人情。人情是必须回报的,来而不往非理也!但是,人情是有限的,不能一味地去支取,也不能一味地去储蓄,这就需要你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定了。曹操因为人情捡回了一条命,所以说人情要用在点子上。

人情好比是存款,不能滥用。人们常说,好钢用在刀刃上,人情也是这样,能够帮助你的或者能够使你得到保护的人是有限的,要好好地去珍惜。

7.上司是最好的依靠

人类终将发现,团结一致更容易满足人类自身的所需,更容易避开包围他们的危险。

——斯宾诺莎

当老鹰盘旋在天空时,我们看到草地上觅食的老母鸡总是急忙招拢来小鸡,将它们藏匿在自己温暖的翅膀下。

其实,上司对其下属也应如此。

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倘若你能给你的下属提供一个好乘凉的地方,那么你的属下将会感激你的施恩并“报效”于你。

魏扶南大将军司马炎,命征南将军王昶、征东将军胡遵、镇南将军毋丘俭讨伐东吴,与东吴大将军诸葛恪对阵。毋丘俭和王昶听说东征军兵败,便各自逃走。朝廷将惩罚诸将,司马炎说:“我不听公休之言,以至于此,这是我的过错,诸将何罪之有?”这一年雍州刺史陈泰请示与并州诸将合力征讨胡人,雁门和新兴两地的将士,听说要远离妻子去打胡人,都纷纷造反。司马炎又引咎自责说:“这是我的过错,非玄伯之责。”众百姓听说大将军司马炎能勇于承担责任,敢于承认错误,莫不叹服,都想报效朝廷。司马炎引二败为己过,不但没有降低他的威望,反而提高了他的声名,“可谓智矣。”如果司马炎讳败推过,将责任推到下边,必然上下离心,哪还会有日后的以晋代魏的局面呢?

由于统帅在治理军队、治理国家时严于律己,所以他们在军士心目中有极高的威信,做到了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军队的士气旺盛、战斗力强。

威信,就是威望、信誉,是霸主们必须具备的素质。有威信的霸主其计划、指令、任务容易被下属接受。他的指示、意见令下属信服,他领导的团体就是一部完整的机器,能快速、高效地运转起来。否则,决不会有所作为。

树立威信的要素很多,严于律己首当其冲。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其实圣贤也不一定无过。关键是有自知之明,有自我发落的勇气。

将帅的威信从律己中来,这是一个既浅显又深奥的道理。“身不正则令不从,令不从则生变。”对于雄霸天下的人来说,有了这种威信,就有了感召天下的力量源泉。

在领导者眼中,你既是“头头”,你的下属犯错,即等于你的错,起码你是犯了监督不力或用人不当的错误。

所以下属闯祸,老板应冷静地检讨一下自己,如果完全是因为下属自己的疏忽,可把他叫到跟前来,冷静地帮他分析整件事情,告诉他错在什么地方,最后重申每一个下属做事要全力以赴,并冷静地处理事情,但老板永远是他们的后卫。

下属犯错,老板也有间接责任。与下属单独会面时,主管应将事情弄清楚,一起研讨犯错的前因后果,并鼓励下属以后多多与你磋商。

无论错因是什么,都不能向下属大发雷霆,尤其是在大庭广众之下,只有尊重对方,下属才会更内疚,更敢于正视问题,避免日后跟你闹情绪。

还有,在老板面前,也不应只顾推卸责任,因为这只会令老板反感,你应该有主管的风度——与下属一起承认过错。另一方面,即使下属有诸多过错,你仍应站在下属一边,替他挡驾。

不过,挡驾也不能毫无原则。比如:一位客户向你投诉,你的某个下属无礼,又欠缺责任感,让他难以承受。你要做的是,立刻替下属道歉:“对不起,他可能只是无心之失,平日他的表现不是这般的。保证以后不会有同样事情发生,请你多多包涵。”下属做事不力,你也要负一定的责任。

将客户的怒火平抑了,事情却仍未摆平,你必须有所行动。然而,立刻找来下属责备一番,是最不明智之举,应该先静静地对事情进行了解。例如,下属平日待人是否是一派傲气?处事是否马虎随便?

如果答案为否定的,那么有两个可能性:一是客户咄咄逼人,二是下属偶尔情绪欠佳,不妨提醒一下下属,请注意情绪起伏,或者不了了之也没什么大问题。

相反,如果事情属实,下属的确经常得罪客户,你就必须找下属来恳谈一番了。告诉他有客户投诉其工作态度,而你已代为道歉,并予以训诲,请他谨记“工作第一、客户第一”。

俗话说:浇树浇根,交人交心。领导要让下属坦诚相待,死心塌地地追随,用个人情感去关心体贴下属是非常有必要的。

8.一切以和为贵

有什么样的行为就有什么样的名声。

——亚里士多德

和气待人,不仅会受顾客的欢迎,改善顾客与商店的关系,提高商店信誉,而且可以促进成交,扩大销售。如果对顾客态度蛮横、冷淡,顾客便不会经常光顾,造成生意萧条。不管在何处工作,我们必须能与同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样不但有利于我们工作,而且有利于我们的发展。

一切以和为贵,这是从古到今,不论是战场还是商场,都不可丢掉的准则。

吕布武功奇高,被称为三国时期的“武状元”。他先跟随并州刺史丁原(字建阳),并拜其为义父;董卓爱其勇,以赤兔马、珠宝、官爵引诱,吕布杀了干爹丁原;吕布又拜董卓为义父,由于与董卓丫环(《三国演义》的貂蝉)有私情,又与王允合谋杀掉了董卓;吕布被李催、郭汜打败,去投奔袁术,袁术嫌他反复无常不收留;吕布又投靠袁绍,因为瞧不起袁绍手下的将士,差点被袁绍所杀;吕布又去投奔张杨,听说李催、郭汜让张杨杀他,又去投奔张邈,攻打曹操;被曹操打得走投无路,投靠刘备,刘备好意收留,却夺取刘备的徐州;袁术打刘备,他以“辕门射戟”从中阻止,又得罪了袁术。

有人说吕布像一支猛虎,也有人说更像一只疯犬,到处乱咬,只要谁许诺给它个“骨头”,他就去咬人,有时反咬主人。这样的“疯狗”曹操要养,被刘备“公不见丁建阳(丁原)、董卓之事乎?”一句话搅黄,使得吕布命丧白门楼。

吕布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处处为自己的利益着想,不去顾及别人的需要和感情,根本不可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谁和他好谁就会倒霉,他先损害谁的利益。结果众叛亲离,危难之时无人相帮。

事业成功者绝大多数都是人际交往的佼佼者。据科学家统计,一个人除了8小时睡眠以外,其余的16小时的70%以上都要花在直接或间接的人际关系上,具体情况要因人而异,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是毫无疑问的。

如何才能生财,犹太人首先着眼于管理内部,他们期望营造一个和和气气的挣钱氛围,避免引起任何矛盾冲突。

财富要自己去创造,靠自己的劳动、靠自己的知识、靠自己的智慧来赚钱,花起来心里舒坦,才能真正享受金钱的快乐。

不义之财来的容易,但是会让你晚上睡不着觉,提心吊胆,惶惶不可终日。

柳宗元的《鞭贾》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情:有一个出售马鞭的商人,其所出售的质量不好,但装饰却颇为华丽,值四五千的货竟要价四五万。一次,一个糊涂的富家子弟花五万钱买了一根鞭子,向人炫耀。可他的马不听使唤时,他就用鞭子使劲抽打,鞭杆一下子断裂了,才知道美丽的外表里面却是腐朽了的木头,根本不是鞭商所吹嘘的用南山的木料制成。后来去找鞭商理论,鞭商又以货物出门,概不负责为由,拒绝退赔。买主就在市上向众人大肆宣传此事,使鞭商丢尽脸面,无法再在市上立足。

这位商人自以为得意,发了不义之财,但是没有想到这笔财砸了他的饭碗。

常言说得好:“水涨船高,人抬人高。”一切事业都是人际关系的事业。一个企业要想把握住财脉,就要抓住人脉,提高企业信誉,赢得顾客的心。这也是企业能够长盛不衰的法宝。

9.借贵人的“光”照亮前程

获得恩惠是生活的全部艺术,没有恩惠的人是没有前途的。

——萧伯纳

借贵人的“光”,可以为自己照亮前进的方向。我们站在成功之路的起跑线上,期待着有人来鼓励、来提携。真正帮助你、支持你的人就是你的贵人,他们可以给你送去温暖、送去温馨。

在打工族中,很多人相信“爱拼才会赢”,但是有些人拼尽全力也没赢,这大约是缺少贵人相助。在攀登个人事业高峰的过程中,贵人相助,不可或缺。也许就在某个关键时刻,贵人推一把,可使“鲤鱼跃过龙门”,使人才有了施展抱负的舞台。

“贵人”可能是身居高位的人,也许是令掌权人物崇敬的人:这样的人经验、专长、知识、技能等在那个圈子里“名头”响得很。

推荐诸葛亮给刘备的第一个人是司马徽。司马徽的身份是“隐士”,没点儿学问能当隐士吗?司马徽的话,刘备完全相信。

徐庶深得刘备信任,水平很高。他说诸葛亮比自己强百倍,徐庶的话,刘备也相信。

石广元、孟公威高谈阔论,使刘备折服,知道二人身份后,想起司马徽说“亮自比管仲、乐毅,石、孟只够当刺史”的话,更想见到诸葛亮了。

诸葛均、黄承彦朗诵诸葛亮的诗词,好像也在向刘备推荐诸葛亮。

《三国演义》中好像这些名士就起一个作用——推荐诸葛亮,就像诸葛亮有意安排的似的!诸葛亮未出茅庐时,自比“管仲、乐毅”。管仲,辅佐齐桓公“一匡天下,九合诸侯”,谁人能及?乐毅,率燕军伐齐,连下七十余城,哪个能比?这个读书种田的青年人,自认为能比,当时很多人都嘲笑他。

诸葛亮虽然有才学,但行政绩效为零,政治履历空白,空有大志,谁能证明你有本事呢?既然自视大贤,不能毛遂自荐,世道混乱,又不能通过考试显示才能,怎么办呢?

诸葛亮化主动为被动,采用“名人推荐法”。当时他在荆州知识分子圈里很有名气,一些有知人之明的贤能人士,慧眼识才,对他印象颇佳。他社交工作做得很到位,人脉很广,声名远扬,他不急,知道有一天会有明主来访求自己。

虽然他没有有意让众人推荐自己,刘备还是知道了他的存在。三顾茅庐后,诸葛亮随刘备出山,成功地走上建功立业的舞台。

职场中人的“贵人”也许就是此人的师傅、教练、顶头上司。不论在什么行业,把年轻人“扶上马再送一程”向来是传统,这种情况在体育界、演艺界、政界更是如此。没有背景来头,没有靠山撑腰,不是名门之后,凭自己崭露头角,谁认识你是谁啊?

话又说回来,如果一个人一无所长,很难得到贵人赏识。即使侥幸获得高位,也肯定有一堆人等着看笑话。贵人也会比较谨慎,选择一个“扶不起的阿斗”,那不明摆着往自己脸上抹黑吗?“相马相出一个癞蛤蟆”,那可是天大的讽刺。

除了少数人爱才、惜才外,多数贵人提携后人是有私心的,为了培养班底,增强自己的实力。不过也有的接班人,羽翼丰满后,另立门户,导致师徒反目成仇。不过此种忘恩负义的人以后恐怕再难有贵人相助了。

“伯乐相马”同时“良禽择木”,所以双方最好各取所需,以诚相待,投桃报李。

如果打工族要选贵人应注意:

(1)选一个真正敬仰的人,而不只是因对方的权势,想搭顺风车。

(2)清楚贵人提拔人才的目的。如果他平时让部属做牛做马,显示威风;关键时刻撒手不管,让部属做替罪羊,那样还是算了吧。

(3)饮水思源,知恩必报。如果借助贵人,功成名就后,吹嘘自己如何了得,自以为高明地掩饰别人对自己的照顾,那可不是明智的表现。

利用贵人的光,可以照亮自己的前程;借用贵人的形象,可以提高自己的知名度,扩大自己的影响。

月亮本身不发光,却能借太阳之光,使自己明亮起来。对于缺乏成功条件的人,有时必须要借贵人之光,才能超越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