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一支马队冒着严寒、风尘仆仆地前往后金都城——辽阳,这支队伍正是来给皇太极送亲的,几十名送亲者都身穿颜色鲜艳的蒙古族服装,骑着肥壮的骏马,簇拥着新娘乘坐的用彩缎装饰的彩车。
这辆从遥远的地方驶来的彩车上面坐着的美丽姑娘,就是科尔沁草原上地位最高贵的女孩,莽古思的孙女、皇太极的正室大福晋哲哲的侄女、宰桑贝勒的小女儿——博尔济吉特氏·布木布泰。
送亲队伍由布木布泰的长兄吴克善亲自率领,浩浩荡荡地顺着大路向南进发。十三岁的布木布泰,还是花一样的年纪,就这样一步步离开那生她养她的大草原,离开父母、兄弟、姐妹,去一个陌生的异乡,开始新的生活。
她知道,这段婚姻对于部落来说,只不过是加深部落间的亲密纽带,而对于她,她期待的还是一生的婚姻幸福。在见到皇太极之前,她听到的是充耳的赞语:能征善战、勇冠八旗、天生英武、腹藏韬略……她的脑海中风卷云飞,憧憬着未来。
当时,皇太极三十四岁,正当中年,身材魁梧,英俊潇洒。布木布泰年仅十三岁,在今天看来,当然不够法定结婚年龄。但当时北方女真、蒙古等少数民族有早婚的习俗,有的女孩年仅十岁就出嫁了。后来皇太极即位称汗后,改革早婚习俗,也只是规定女孩十二岁以前不许出嫁。布木布泰身材高挑、健美,又经蓄发,梳成当时风行的满族妇女两把头,脚穿鞋底嵌有三寸多厚四方木块的马蹄底鞋,更显得亭亭玉立,看上去像个大姑娘。
即将到达辽阳东京新城时,后金英明汗努尔哈赤亲率诸贝勒及诸福晋等出迎十里,旌旗招展,鼓乐齐鸣,盛况空前,充分显示出他对此次通婚的重视。而后在四贝勒府举行的婚礼,虽不像后世那样烦琐,但却隆重热闹,婚礼圆满完成,科尔沁台吉吴克善等向英明汗辞行。
努尔哈赤为感谢他们前来送亲,特加优待,赐以人口、金银、蟒缎、布帛、盔甲、银器等物,并派人送行,乌克善等顺利返回科尔沁。也从此刻起,布木布泰就将由她的夫君皇太极引领着,一步一步走上权力的巅峰,去见识另外一种不同的人生。
布木布泰能够嫁给满洲四贝勒并非偶然,诸多因素促成了这段姻缘,其中的决定性因素,就是蒙古族与女真族长久以来的亲密关系。
爱新觉罗氏也是满族的黄金家族,与蒙古博尔济吉特氏可谓门当户对。有了这诸多因素,布木布泰与皇太极的缘分看起来既有先天的缘分,又有后天的造化。另外,虽然皇太极当时只是四贝勒,但是由于当时家庭内部的诸多因素,皇太极变成了最有希望继承王位的人:当时大贝勒代善被指控与大妃关系暧昧,又因为虐待前妻所生的次子硕托,被革除了汗位继承人的地位,而阿敏并不是努尔哈赤的亲子,莽古尔泰因生母得罪努尔哈赤被赐死。
这几位哥哥的时运不济,促成了皇太极的荣升,哲哲作为和硕贝勒福晋,自然妻凭夫贵,地位也随之提高。当时哲哲与皇太极结婚已经七八年,虽然两人感情深厚,亲密无间,但哲哲始终未能生育。
如果哲哲不能生子,其正福晋的地位将很难长期保持;将来皇太极归天之日,其旗主及大贝勒爵位或许还要包括汗位,必将由原妻所生之子豪格继承。届时,哲哲将寄人篱下,悲惨命运可想而知。对于未来的命运,不仅哲哲担忧,她的娘家科尔沁部的亲人为了维护本部的利益,也会极关心皇太极的继承人问题。
哲哲既然不能生育,必然考虑皇太极续娶之事。如果续娶人选也出自博尔济吉特家族,那不管是哲哲还是续娶的人,只要诞下皇太极的后代,总会有博尔济吉特氏的血统。还有一个问题,自家姐妹、姑侄共侍同一夫君,矛盾总会比与外人争宠少些。
而布木布泰之所以成功当选,也是有很多原因的:当时布木布泰刚刚十岁,身体健壮,发育良好,体态丰满,一副子孙娘娘的“福相”;年龄小,好调教,容易安于侧室地位,尊重姑母大福晋;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布木布泰容貌俊美,皇太极一定会非常宠爱她。
鉴于这些原因,哲哲和科尔沁部娘家人积极促成布木布泰与皇太极的婚事也是合情合理的。
虽然没有史书考证,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一段逸闻:据说布木布泰七岁那年,跟着长兄吴克善到自己家的牧场去巡视。中途遇到一位游方的芒鞋僧侣,他正坐在寺庙的一旁替人看相。
布木布泰当时年幼,对算命并没什么兴趣,然而当芒鞋僧侣一眼瞥见她的时候,神色却骤然严肃起来,他不顾大家的质疑,坚持说布木布泰是贵人福相,将来是要嫁一个大国之君的,这片草场上的所有子民都会受其恩泽!
走时,这个和尚还吟了这样一段话:“天涯芳草,临别怅惘,十二佳龄过朱雀桥。眼见得,天上人间,软玉温香,德言恭俭,为天下众生瞻仰。”
当时在场的人,都把喇嘛的话当做一种笑谈。谁知道后来,随着时光的流逝,昔年那喇嘛的“为华夏兆民之母”的预言,竟然奇迹般地得到了印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