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中华语典(权威珍藏版)
39748200000064

第64章 成语故事(5)

开卷有益

宋太宗很喜欢读书。他做皇帝后,下令增加科举名额,让更多的读书人有机会踏入仕途。并且召集了学者编纂百科全书。

李昉、扈蒙等人不负众望,经过七年的努力编成《太平总类》一书。这部书的规模很大,共有一千卷,分为五十五门,其内容包括天文、地理、典章制度、物类、医学、宗教等各个方面,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

宋太宗对这部书很感兴趣,他决定自己每天看三卷,用一年时间把这部书全部看完。因此,这部《太平总类》改名为《太平御览》。

宋太宗政务繁忙,但不管多忙,都一定要挤出时间来每天阅读三卷。宋太宗还对侍臣们说:“只要翻开书本阅读,就一定会有收益,这可是一件令人十分愉快的事情啊!我只要有书读,就一点也不疲劳。”最终宋太宗果然按照计划,用一年时间将这部大型类书看完了。

北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文儒》:“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

水滴石穿

从前,一个叫张乖崖的人担任崇阳令。

一天,他从县里的库房门前经过,看到有一个管理库房的小吏神色慌张。张乖崖仔细一看,发现他的头巾下藏着一枚铜钱。张乖崖盘问小吏,小吏搪塞不过,承认这枚铜钱是自己从库房中偷的。

张乖崖下令将小吏押回县衙大堂,用刑拷打,判他偷盗国库的重罪。小吏不服:“我只不过是拿了一枚铜钱,你就这样打我!你也只能打我,难道还把我杀了不成!”

张乖崖见小吏犯了错还敢顶撞他,于是他拿起笔来,在判决书上写道:“一天偷一枚钱,一千天就偷一千枚钱。天长日久,绳子可以把木头锯断,水滴能把石头滴穿。”于是小吏被判了死罪。

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泰山之溜穿石,单极之绠断干。水非石之钻,索非木之锯,渐靡使之然也。”

礼贤下士

唐代大臣李勉官至宰相。虽然官大权重,但他诚恳谦虚、知人善任。

一次,他发现手下有个叫王晬的人,为人正直,非常能干,便提拔他当了县令。

王晬因正直得罪了权贵,受到诬告。皇帝不明真相,要将王晬处死。李勉经过调查知道王晬是被人诬陷的,就连夜上奏章请皇上赦免王晬。李勉还向皇帝推荐王晬,说朝廷应该重用这种正直能干的人才。

王晬被皇帝任用后,果然为官清廉,办事公道,深受百姓爱戴。朝中大臣们也都称赞王晬是个称职的好官,也夸李勉能慧眼识英才。

后来,李勉做节度使时,对手下李巡和张参两人十分敬重,以礼相待,有什么事都要同他们商量。两人死后,李勉非常怀念他们,每次设宴,总要为他们二人留两个空座位,摆上酒杯碗筷。

北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李勉传》:“其在朝廷,鲠亮廉介,为宗臣表,礼贤下士有始终,尝引李巡、张参在幕府。”

胸有成竹

北宋时,有个叫文同的著名画家。他擅长画墨竹,首创了画竹叶用深墨色,以淡墨色为背景的技法。他画竹子的技巧对后人影响很大,苏轼画竹子也深受他的影响,因此被人称为“文湖州”,学他画竹的画家也被称为“湖州竹派”。

文同在住处四周都种上竹子,只要有空,他就要去认真地观察和研究竹子,掌握它们的形态特征和生长规律。时间久了,文同对竹子了如指掌,闭上眼睛,也可以看见各种各样的竹子的完整形象。

所以,文同在动笔画竹子时,根本不用再看竹子,就能把竹子画得逼真传神。有人曾向他请教画竹子的诀窍,他回答说:“其实也没有什么,只是因为我对竹子特别熟悉,每次画竹的时候,我心中已有竹子的完整形象,只需将心中的竹子画到纸上而已。”

北宋·苏轼《文与可画篔筜婪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剖腹藏珠

一次,唐太宗对大臣们说:“我听说西域有个高人,得到了一颗非常珍贵的宝珠。他想把宝珠带到京城来卖,但是路途遥远,怕带着珠子不安全,怕被强盗抢走,就剖开自己的肚子,把珍珠藏在里面。到了京城以后,他又将肚子剖开,把宝珠取出来。结果流血太多,死去了。是不是真有这回事呢?”

大臣当中有人回答说真的有这回事。唐太宗就想以这件事告诫大臣们守法,他说:“他这是光知道爱惜珍珠而不知道爱惜自己的身体,有些官吏贪赃枉法,结果也是身败名裂,家破人亡!”

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吾闻西域贾胡得美珠,剖身以藏之,有诸?”

程门立雪

宋朝的时候,有个人名叫杨时,自幼聪明好学,年轻时就考中了进士。

杨时考中进士以后,没有去做官,因为他觉得自己的学问还不够,需要继续学习。当时,有两个大哲学家,是兄弟俩,哥哥叫程颢,弟弟叫程颐,他们是北宋理学的创始者。杨时于是远离家乡,来到河南颍昌,拜程颢为师。杨时虚心好学,深得程颢喜爱,师生相处得十分融洽。到杨时学成要辞别老师南归时,程颢亲自送别,望着杨时远去的背影,程颢欣慰地说:“我的学问被他带到南方去了!”

四年以后,程颢去世了。杨时得到消息,悲痛不已,在家里设立老师的牌位进行哭祭。杨时四十岁时又决定前往洛阳去拜程颐为师。

他和朋友游酢一起去拜见程颐。那是一个下雪天,杨时他们来到程家,正碰上程颐躺在椅子上睡觉。杨时怕吵醒了老先生,就和游酢两人站在门外等候。雪越下越大了,他们一直耐心地等待着,雪就这么一直飘落在他们身上。等到程颐醒来时,门外的积雪已经有一尺深了。

元·脱脱《宋史·杨时传》:“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云。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名落孙山

从前,吴郡有个才子,名叫孙山,他生性幽默,爱开玩笑。

一年秋天,他去参加乡试,同乡有位老人的儿子也要去应试,就把儿子托付给他,说出门在外也好有个照应。

发榜时,所有应试的人都围在那里,焦急地在榜上寻找自己的名字。孙山也挤在人群当中,在榜上找了半天,好不容易才看到了自己的名字,原来自己是榜上的最后一名,名字排在榜尾,而那位同乡却榜上无名。

孙山为了把喜讯告诉家里人,就一个人提前回去了。

孙山回到乡里,家人听说他考中了,当然十分高兴,乡里的邻居们也都前来问长问短的。那位托他照料儿子的老人也来了,询问他儿子的情况。孙山见他来问,觉得不太好意思直接说他儿子没有考中,就念了两句打油诗,说:“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意思是说,在考中的名单最后一名是孙山,但你儿子的名字还排在我的名字后边。

南宋·范公偁《过庭录》:“吴人孙山,滑稽才子也。赴举他郡,乡人请以子偕往。乡人子失意,山缀榜末,先归。乡人问其子得失,山曰:‘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

东窗事发

南宋宰相秦桧暗中勾结金国,想要除掉岳飞。他让朝廷连下十二道金牌,逼岳飞退兵,然后又罗织罪名,说岳飞谋反,把岳飞抓了起来。但岳飞宁死不屈,不肯认罪,秦桧也没办法定他的罪。

一天,秦桧在书房的东窗下考虑如何将岳飞置于死地,这时妻子王氏走了过来,对秦桧说:“擒虎容易,放虎可就难啊!”要秦桧当机立断,不顾一切把岳飞杀掉。秦桧终于下了决心,以一个“莫须有”的罪名把岳飞杀害。

不久,秦桧死了。又过了些日子,他的儿子也死了。王氏就请来道士来为他们两人做水陆道场,超度亡灵。道士说,他到阴间见到了秦桧的儿子。秦桧的儿子告诉他,秦桧在酆都地狱。道士又到酆都地狱,见到正在那里受刑的秦桧。秦桧对道士说:“请回去告诉我的夫人,就说东窗事发了。”

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可烦传语夫人,东窗事发矣。”

磨杵成针

唐代大诗人李白五岁开始念书,十岁时便熟读诗书,能写出很好的诗文来。但是李白小的时候很贪玩,经常在读书时偷偷地溜出去玩耍。

一次,李白跑到外面去玩,看到有一个老太太在石头上磨东西。李白上前问道:“老婆婆,您在磨什么啊?”

老太太看了看李白,边磨边说:“我要用这根铁棒磨根绣花针!”

李白听了,惊讶地说:“这么粗的铁棒磨成一根绣花针,要磨到什么时候啊!”

老太太对李白说:“只要坚持下去不停地磨,总有一天会成功的!”

李白听了老太太的话,恍然大悟,开始坚持不懈地学习,最后终于成为光耀千古的大诗人。

明·陈仁锡《潜确类书》:“李白少读书,未成,弃去。道逢老妪磨杵,白问其故。曰:‘欲作针。’白感其言,遂卒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