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苦着坚持,笑着放下
39768100000021

第21章 追寻永远得不到的,你快乐吗(3)

放不下执念,你将永远赢不了自己

执念是一种态度,是一种对待自己、对待他人乃至对待社会的态度。我们常常对某物、某人或某事特别执著,而当这份执著超过一定限度的时候就会产生怨念。这时的所谓“执著”就会演化成“执念”,阻碍我们的生存和发展了。

电影《卧虎藏龙》中,李慕白对玉娇龙说:“你紧紧地握住,里面什么也没有,但你放开手,你将拥有全世界。”玉娇龙这一生的艰辛和痛苦,就是源于她放不开自己的拳头,放不开自己手中紧紧握着的执念,所以她不仅输给了别人,还赢不了自己。

每个人都有执念

有这样一个实验。实验人员找来了一些健康的马铃薯,然后用无害的人工色素将它们染成了蓝色,然后拿给一群小孩子吃。奇怪的是,当这群小孩吃下染成蓝色的马铃薯后,都觉得怪怪的,并且出现了胃肠不适或拉肚子的症状。

这些人工色素肯定是无害的,可为什么孩子们会拉肚子呢?其实,这并不是食物本身的原因,而是小孩子们觉得马铃薯不应该是蓝色的,因此在勉强下咽后,强烈的心理嫌恶感便诱发了生理反应,从而产生了胃肠不适的症状。

为什么“蓝色的马铃薯”就不能吃呢?即使色素完全无害也不行?这是因为,每种东西都有它固定的颜色,有些是天然的,有些则是人为的,但看惯之后,就成为对颜色的一种执念。

无独有偶,多年前瑞士有一个很有名的设计师,他为某品牌的速溶咖啡设计的包装图案,以淡紫色的斜线条为主,整个构图完美精致、无懈可击,从而赢得了设计大奖。但这个品牌的速溶咖啡,在以此设计包装上市后,销量却惨跌。原因就是消费者觉得“淡紫色”并非咖啡的颜色,而用淡紫色包装的咖啡让人觉得怪怪的,引不起购买的欲望。你若不信,只要到超级市场留意一下各种品牌的咖啡,看看它们包装所用的主要颜色是什么就知道了。它们绝不会用黑色、绿色、红色、蓝色或紫色的,而是用不同层次、深浅的棕色,也就是人们一般所说的“咖啡色”。

仅仅是对一个简单的颜色,人们就有着这么深的执念,更何况其他呢?正是因为这些执念,使世界变得单调了很多,也使生活变得更加刻板起来。不少人总是抱怨生活的无趣,总是在不停重复着相同的事,那为什么不试着改变一下呢?放下执念,尝试一下新鲜的东西吧,你势必会获得不同的感受。

“难念的经”只因执念

1997年的TVB版《天龙八部》堪称经典,而其中的主题曲《难念的经》更为人们所喜爱和传唱。看过金庸先生的原著后再回味这首歌,更是感慨万千。

笑你我枉花光心计 爱竞逐镜花那美丽

怕幸运会转眼远逝 为贪嗔喜恶怒着迷

责你我太贪功恋势 怪大地众生太美丽

悔旧日太执信约誓 为悲欢哀怨妒着迷

啊 舍不得璀璨俗世

啊 躲不开痴恋的欣慰

啊 找不到色相代替

啊 参一生参不透这条难题

吞风吻雨葬落日未曾彷徨 欺山赶海践雪径也未绝望

拈花把酒偏折煞世人情狂

凭这两眼与百臂或千手不能防

天阔阔雪漫漫共谁同航

这沙滚滚水皱皱笑着浪荡

贪欢一饷偏教那女儿情长埋葬

林夕所写的歌词总是这样的直指人心。很多时候,我们穷尽一生也参不透的世间真理,其实就是因为放不下心中的那一份执念。

有人说《天龙八部》的主角只有一个——执念。不同的人,不同的群体,各自怀有的强烈执念交错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局,也就产生了这本书。不错,正是这些主要人物,如慕容复、萧峰、鸠摹智等的执念,把一些次要人物,如阿朱、阿碧、王语嫣、岳老三等,卷进了一个大局,从而形成了《天龙八部》。以慕容复的执念为例,九五之尊是慕容复活着的唯一理由,这个执念在慕容家代代相传,然而到了慕容复这里,已经由复兴大燕,演变成为做皇帝,达到权力的巅峰。所以,慕容博可以超脱这个执念,而慕容复却不可以,他远远把自己的权力欲望置于所有理想之上。这种执念的过度强烈导致慕容复完全看不到身边值得珍惜的一切,是以在别人眼里,他是人中之龙,是武林泰斗,但是他却是整部书中活的最郁闷、最悲剧的一个。在小说中,段誉初到燕子坞的那段情节的渲染,使得无论是段誉还是读者,都对慕容复产生了一种神秘的仰慕。莲叶、小舟、水筑、双婢甚至是段誉“吃一块赞一块”的糕点,都使还未出场的慕容复用他的清雅和高绝压迫着读者的臆想。直至王语嫣出场,更叫人发出感慨,“此女合该配此夫。”

但是,别人的羡慕和就在身边的幸福他都没有看到,被包围在忠心的义士和温婉痴心的崇拜者之间的他,却终日愁眉不展,只顾思考着那些注定无法完成的使命。权力的执念把慕容复从幸福的路线扯到了歧途,像一只鸡一样被萧峰拎起后摔在地上,并且被斥之,“我萧峰大好男儿,怎与你这种人齐名?”南慕容的光环被慕容复自我剥离,至于最终疯癫更令人可怜、可叹。有人说只有英雄才配得上悲剧,慕容复的悲剧在于他原本可以做一个盖世英雄,最终却毁在了自己的执念上。

放下执念,生活其实很美好

人们常说的“战胜自己”“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等中的“自己”,指的就是心魔。心魔是进步的瓶颈,突破心魔才可以使人的修为突飞猛进。而这里所说的执念,就是一种心魔。

佛教中的理论对执念深感痛恶,并将其视之为一种妄念。诚然,在现实生活当中,不少人的确存在着一些不该过于执著的念头,如对钱财、名誉、权力、美色等身外物过度强烈的欲望,以及在过往的感情问题上非理智的执著。因“执念”而入妄境,入妄而觉悟,破妄而出,是一种辩证的求证过程,也是一种个人境界的提升。

黛玉的痛苦,就来自这种执念之心。虽然她懂诗懂佛,却最是看不透,解不开。于是,一身瘦骨,倦倚西风,吐半口血,在侍儿搀扶下看秋海棠,一旦爱上什么,又得不到,就连命也索性不要了。

苏东坡则不同,他虽然平生际遇着实不幸,有感则发,不平就鸣,最终孑然一身,无论政敌执政还是同党专权都容他不得,但读苏东坡的诗,却没有黛玉“不语婷婷日又昏”的凄恻哀怨,而是充满“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以及“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这种生活态度何等旷达!而苏东坡的这种豁达则成为他人生中的一眼清泉,一簇火苗,支撑着他度过黑夜和风雨,甚至还能在凄苦中找到一些乐子,如“日啖荔枝三百颗”的闲适,“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的得意。

我们的一生中也会出现很多执念,有时候是为了一件精致的物品,有时候是为了心中的片刻安宁,也有时候是为了一段无法忘却的感情,这些执念像藤蔓一般弯弯曲曲纠缠在心上,至死不休。这时的我们如果想想苏东坡的那句“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学着放下自己的执念,就一定会发现生活还是很美好的。

放下执念只需要一步的距离

如果对于功名利禄放不下,那么我们的生命就会消逝在功名利禄中;如果对于悲欢离合放不下,那么我们就会在悲欢离合里痛苦挣扎;如果对是非放不下,对得失放不下,对善恶放不下,那么我们就会在是非、善恶、得失里面不得安宁。

可是真正到了自己需要面对的时候,恐怕就不会这么轻松了。这是因为,放下意味着要接受现实,不要去缅怀过去的悲痛,也不要去奢求未来的不可能,更不要企图报复现有的不公平,而要学会满足,学会宽容,学会快乐,学会对自己好一点……放下执念,指的不单单是行为上的放下,更多的是指心灵上的放下,放下一点贪、嗔、痴,放下一点执著,放下一点愚昧,放下一点牵绊……而这些,又怎是我们能轻易做到的!

可是——放下执念当真那么难么?

人生须“放下执念”

生活中,人们往往拥有的东西越多,在意的也就越多,需要选择的东西也就多,麻烦事则会更多。放不下执念,就如同用手捧沙,抓得越紧,剩下的就越少;放不下执念,永远也获不了自由。不少人总是在追求着一些看似重要、实则无用的东西,却因此牺牲了很多的时间和健康,实在是得不偿失。学会放下执念,摆脱疲惫,净化心灵,是对自己精神上的解脱,使自己变得更加有力量、有魅力、有气质,也让生活变得恬静从容,进而得到真正的解脱。

一个富翁整天担心别人在打他钱财的主意,于是整天小心翼翼,拒所有人于千里之外,可是这样成天的忧心忡忡,也让他感到很不快乐。没道理啊,自己这么有钱,那自己的快乐会在哪里呢?于是,他便背着许多钱,到处寻找快乐。

他翻山越岭,跋山涉水,沉重的金钱压得他肩膀生疼,可却依然没有找到快乐,他不由得心灰意冷,坐在路边唉声叹气。这时,一位樵夫担着柴从山上走下来,正好在富翁面前停下休息。樵夫放下了担子,一边擦汗一边愉快地向富翁打招呼。富翁问樵夫:“你知道快乐在哪里吗?我找了好久都没有找到。”樵夫指着自己的担子说道:“知道啊!对我来说,放下担子就很快乐。”富翁听到这话顿时茅塞顿开:“原来我不快乐是因为背负的太多,为了那些钱物,整天担惊受怕,患得患失,怎么可能会有快乐可言呢?”于是,他不再做个守财奴,钱物也不再紧抓着不放,而是开始用自己的钱财帮贫济困,做了许多善事,而富翁的生意由于他的良好声誉更加红火起来,他终于找到了快乐之道。

的确,人生的诸多烦恼,追根溯源,就是因为没有在生活中学会放下执念,有时即便明白了烦恼的根源所在,却不能或不肯放下执念。如此一来,身心必定背负沉重的包袱,而为了这些包袱,就必须付出异常的心血和精力,于是原本可以轻松前行的脚步开始变得蹒跚,生活也在重压之下变得越来越辛苦,越来越累。而这时,如果我们能够像这位富翁一样,学会放下自己的执念,生活一定会变得轻松,也一定会变得幸福。

放下执念,并没那么难

我们心灵的房间也是需要时常打扫的,不打扫就会落满灰尘,而蒙尘的心,就会变得灰色而迷茫。我们每天都要经历很多事情,开心的,不开心的,都在心里安家落户。心里的事情一多,就会变得杂乱无序,然后心也跟着乱起来。有些痛苦的情绪和不愉快的记忆,如果充斥在心里,就会使人萎靡不振。所以,适时地“扫地除尘”能够使黯然的心变得亮堂;把事情理清楚,才能告别烦乱;把一些无谓的痛苦扔掉,快乐才能拥有更多、更大的空间。

可是,我们又总觉得放下执念谈何容易,自己那么拼搏,那么心心念念,那么付出一切,要自己放下,真的做不到。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么?

从前,有一个人由于太过伤心,而去找佛祖诉苦。

他说:“我放不下一些事,放不下一些人。”

佛说:“没有什么东西是放不下的。”

他说:“这可这些我用尽一切力气,就是放不下。”

佛祖让这个人拿着一个茶杯,然后就往里面倒热水,一直倒到水溢出来。这个人被烫到后,便马上松开了手。

这时,佛祖说:“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是放不下的,痛了,你自然就会放下。”

人们总是很难放下,很多时候就是因为给自己灌输了太多“我放不下,我放不下”的念头,于是到后来人们也就当真认为有些事就是放不下。这不过是在为自己的“不想放下”而找借口。不少人紧紧抓着对名利、爱恨、过去、未来的欲望,然后欲望越来越大,难以填补,从而变得难以放手。

正所谓“智者无为,愚人自缚。”执念通常就是自己给自己的心灵套上枷锁。功名、金钱、爱情、事业,皆是心中求之欲得的,而正是这一味地追求,无节制的欲望,使人紧张忙碌、疲于奔命。因为放不下既得的舒适环境,一些人习惯于当太平官,守摊子、保位子,不思进取,得过且过,从而荒废了自己的人生;因为放不下看重的“声誉”和“荣誉”,一些人害怕别人的批评和打击,墨守成规,小心翼翼,从而贻误了自己的事业;因为放不下诱人的灯红酒绿,一些人守不住清贫,耐不住寂寞,越走越远,越陷越深,从而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错误;因为放不下期盼的职务和待遇,一些人忙于东奔西跑、请客送礼,甚至使自己陷入违法乱纪的深渊。

佛经上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其中的屠刀是什么,就是人的欲望,贪、嗔、痴,如果能看淡这些念头就能成就佛果,那时的你就会发现“放下”其实是一件很简单的事。不错,人世纷繁,法事俗务,名利地位,私心欲念,声色犬马,该放下的就得放下,什么都抓在手里,便是累赘。不少功成名就之人,或捐资济世,或甘于淡泊,既能入世,又能出世,勇于并舍得“放下”;他们在“放下”的同时,其实已获得了自己的幸福,虽然这种幸福或许是无形的,但却是隽永的,更高层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