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逃避,主宰自己的命运
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面对现实,每天每个时刻也都在与现实抗衡。每个人都有自己不想看到的事实,但很多人明明知道事实的结果难以如愿,但他们还是极力地去争取;而有些人在现实中却不敢去面对,甚至会选择逃避。可是,该面对的永远不会因为逃避就可以消失不见。逃避不是最好的方法,只有勇敢地去面对,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去迎接命运的挑战才是最佳的途径!
认准了的事情,就不要优柔寡断;选准了的方向,就只管上路,不要回头。要知道机遇就像闪电,只有快速、果断才能将它捕获。有些人是必须忘记的,有些东西是不能不清理的,有些事情则是不能等待的。一时的犹豫,留下的可能将是永远的遗憾。该放手时就要放手,这样你才能够腾出手来,抓住原本属于自己的命运!
看不到,听不到,可问题依然存在
在动物世界里,当一只动物受到其他动物攻击的时候,一般有两种情况,即逃跑或与群体一起对付敌人。
然而,鸵鸟却与这两种都不同。遇到危险时,鸵鸟会用爪子在地上凿出一个小洞,然后将自己的小脑袋装进洞里,以为自己眼睛看不见就是安全。结果可想而知,看不见的只是它自己,敌人轻轻松松就可以把它吃掉。
事实上,鸵鸟的两条腿很长,奔跑得很快,遇到危险的时候,如果不是把头埋藏在小洞里坐以待毙的话,其奔跑速度足以摆脱敌人的攻击。后来,心理学家们将这种逃避现实的心理,不敢面对问题的懦弱行为,称为“鸵鸟心态”。
著名典故“掩耳盗铃”中所讲的也是一样的道理。春秋时候,有人跑到范氏家里想偷点东西,看见院子里吊着一口大钟,钟是用上等青铜铸成的,造型和图案都很精美。小偷心里高兴极了,想把这口精美的大钟背回自己家去。可是,钟又大又重,怎么也挪不动,只有把钟敲碎,然后再分别搬回家。小偷找来一把大锤子,拼命朝钟砸去,咣的一声巨响,把他吓了一大跳。小偷心想:这下糟了,这钟声不就等于是告诉人们我正在这里偷钟吗?他心里一急,便一下子扑到了钟上,张开双臂想捂住钟声。可钟声又怎么捂得住呢!钟声依然悠悠地传向周围。他越听越害怕,不由自主地抽回双手,使劲捂住自己的耳朵。“咦,钟声变小了,听不见了!”小偷高兴起来,“妙极了!把耳朵捂住不就听不见钟声了吗!”于是,他立刻找来两个布团,把耳朵塞住,心想:这下谁也听不见钟声了。然后,小偷便放开手砸起钟来,一下一下,钟声响亮地传到周围邻居的耳朵里,大家听到钟声后便蜂拥而至,并最终把小偷捉住了。
每次看到这样的故事,大家不免会去嘲笑小偷的笨拙。可在现实生活中,大家已经不知做了多少次这样的“小偷”。当我们面对难题,不去想如何解决,只是一味逃避,仿佛只要自己看不到,听不到,一切就万事大吉了。可是,殊不知在当我们逃避装作不知道的时候,难题仍然摆在那里,甚至可能已经向更加糟糕的方向发展下去了。
勇敢面对,命运在自己手里
《21岁当总裁》的作者董思阳在13岁时就一个人到新加坡留学。语言不通给她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她几乎无法听懂老师讲的任何课程,每天坐在课堂上像听天书一般。这对于从幼儿园到小学成绩都非常优异的董思阳来说,实在是一个难以承受的打击。再加上身在异乡的孤独感,使年幼的思阳无法理解父母的安排,每天根本无心学习。于是,她想要逃避了,在越洋电话里哭着喊着要回家。
面对思阳的哭闹,父亲语重心长地对她说:“其实并不是你不能适应这里的生活,只是你从来没有想去适应罢了。更重要的是,你还没有努力过,而没有努力就放弃,你不觉得很遗憾吗?”父亲的话打动了思阳,她决定留下来再试一试。当思阳真的定下心来,开始认真面对当下的生活并努力去适应现状的时候,她发现原来横亘在面前,让她感到无法逾越的障碍根本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有了英语家教的帮助,思阳的英语能力得到了快速提高,渐渐地能用英语跟老师、同学交流,也开始能听懂老师讲的课程了。新加坡的这段生活极大地开阔了思阳的视野,增长了她的见识,使她拥有了与众不同的阅历,也让她学会永远站在更高、更远、更超前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去面对世界。
正是由于她学会了勇敢面对生活,因此甚至在家庭突遭变故时,思阳也没有因此消沉,而是走上了创业之路。她做过保险推销员,当过卖花姑娘,开过饰品店,倒过海南鸡饭,投资过橘树生意……这期间,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她都从不逃避,只是在不懈坚持、努力着。于是,从小打小闹开始,思阳在18岁时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企业,21岁就当上了总裁。
面对暂时的困难,决定放弃和选择坚持所产生的结果是不一样的。当决定自己一定要做到、一定要获得成功的时候后,你就真的有可能做到,真的有可能获得成功;一件事情如果没有做到,或者没有获得成功,那一定是你在内心里做出了放弃的决定。成功的道路上充满了磨难与艰辛,正如只有经过泥泞的道路才会留下脚印。
放下消极逃避,你会更快乐
从前有两只小猫,它们都非常讨厌自己的影子,“影子真讨厌!我一定要摆脱它。”然而,无论走到哪里,小猫都会发现,只要一出现阳光,它们就会看到自己的影子。又过了一段时间,它们终于找到了各自的解决办法。一只小猫的方法是,永远闭着眼睛;另一只小猫的办法则是,永远待在其他东西的阴影里。
我们很多时候就像这两只小猫一样,生活中总会受到一些痛苦,让我们伤心、难过,并且无法抑制,而这种疼痛则让我们一步一步走向逃避。发展到最后,通常的解决办法就是这两个。要么,像第一只小猫一样,彻底扭曲自己的体验,对生命中所有的负面事实都视而不见;要么,像第二只小猫一样,干脆投靠痛苦,把自己的一切都搞得非常糟糕。
影子,是每一个人都没有办法改变的现实,但有些人却想尽办法去摆脱影子。最后,他们自以为摆脱了影子,而影子却一直跟着他们,更加可悲的是,他们还让自己走进了更深的阴暗里。真正能够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一个,即不再逃避,直面痛苦。直面痛苦的人会从痛苦中得到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而这些收获则最终会变成他们的人生财富。
要知道,阴影和光明一样,都是人生的财富。无论面对多么痛苦的事情,只要能够勇敢地去面对,去化解,去超越,最后才能与之达成和解,进而使自己得到真正的解脱。
放下自私自利,吃亏亦是福
现在,不少人因为这个变化迅速的世界而渐渐变得激进而匆忙,总是手里真真实实抓得到才安心,于是开始逐渐习惯什么都拼命往手里抓,生怕被别人抢了去,正像那句极端的俗话一样:“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然而,我们的俗语里却也有“吃亏是福”这么一个词。可惜,吃亏在如今社会中的多数人眼中是一个充满傻气的字眼。因为吃亏的滋味是不好受的,吃亏也是有损个人利益的,所以谁都不愿意吃亏,于是矛盾也随之越来越多。
但看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为了自身利益,为了不吃亏或少吃亏,为了多给自己捞些利益,而演出了一场又一场的人间惨剧。其实,所谓的利益与吃亏在很多时候就如祸福相倚一样,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当你以为自己得了便宜,可能结果却要吃大亏;而当你有时吃了点亏,可能结果则会得到很多。因此,大家还是不要计较太多得好,看淡那些所谓的利益,偶尔吃吃亏也是一种福。
自私自利,害人害己
有这样一个传说。一座大山上住着一位神仙,只要人们对他说出自己的愿望,神仙就会有求必应。但是,这座山太高太陡了,因此并没有多少人尝试过爬上去。
有一天,神仙在山顶看到山脚下有两个人正在努力地爬山。神仙觉得这两个人很有胆识,如果上得来的话,就一定会满足他们的愿望。这两个人在山脚下一步一步地努力向上爬,开头他们是自己爬的,但是他们实在坚持不住了,便互相帮助一起向上爬。神仙看到他们这样互相帮助更受感动。这两个人爬了很长的时间,终于上了山顶,神仙就跟他们说有什么愿望一定满足。
这两个人想了又想,但始终想不出有什么愿望需要满足。于是,神仙说:“先讲的有一倍愿望,后讲的有两倍愿望。”这时,分歧就出来了,他们中年轻的说:“我年轻,让你先讲。”而年长的却说:“我年长,让你先讲。”就这样两个人让来让去,他们都说让对方先讲。这两个人越说越大声,神仙想了想又说:“先讲的有一座金山,后讲的有两座金山。”但是,这两个人都说让对方先讲,气氛越来越糟糕,甚至有要大打出手的劲头。神仙见状说:“最后一次,如果再不说的话,那我就不满足你们任何愿望了。”年轻的见这样马上说:“我盲一只眼!”于是,年轻的马上盲了一只眼,而年长的则立刻盲了两只眼。
自私自利的人总是贪婪的,对待别人的东西,像贪吃的老虎;对待自己的东西,像吝啬的老鼠。他们对利益的欲望,很高很高,对利益的追逐,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其实想一想,何必呢?本来有一个愿望就很足够了,一座金山更足够了,可他们每人都想要更多地捞一笔,想要为自己获得更多的利益,结果呢?好处没捞到,眼睛还瞎了,这样的自私自利实在是得不偿失。
有时吃亏也能给你带来福气
宋代官员李士衡有一次出使高丽国,一名武将担任了他的副使。返程时,高丽国赠送了许多金银珠宝、奇珍异品,李士衡没有多看一眼,便交给了副使管理。出发前,副使发现船底有隙缝渗水现象,便不动声色地将李士衡得到的礼物放在船底,然后把属于自己的礼物放在上面,以避免自己的东西受潮。李士衡看见了,但并没有在意。
没想到这艘船在回程途中却遇上了大风浪,船又太重,很是危险,于是船员们只有把船上装载的东西扔掉一部分,否则船翻人亡。
于是,船员们慌慌张张地把船上的东西抛入大海。大约东西抛了一半时,风浪平息,船的航行也稳定了。过后,大家检点一下,发现抛掉的都是副使的礼物,而李士衡的礼物由于放在船底,除受了点潮外,大多完好无损。李士衡原先吃了亏,可结果却成了受益者。
历史上的很多贤士君子,他们都以能吃亏来要求自己和训诫子孙。被称为“清初三大家”之一的散文家魏禧曾经说道:“我不识何等为君子,但看每事肯吃亏的便是;我不识何等为小人,但看每事好便宜的便是。”
所以说,学会吃亏,善于吃亏,乐于吃亏,这绝不是一个人无能、无用、无知的表现,很大程度上这是一个人的品行好否、行为善否的真实写照。德不高者不甘吃亏,心不诚者不愿吃亏,品不正者不肯吃亏,行不端者不能吃亏;如果从正面说,聪明的人才甘于吃亏,高尚的人才乐于吃亏,伟大的人才肯终生吃亏。
看开得失,顺其自然
你曾经是否也把“不可以吃亏”当做是做人的头一条?可以在课堂上扔下书和教授吵架,可以在旅行时为一点点小利和小贩争执,工作有一点点不顺心就想到要辞职,感情也是总要对方对待自己比自己对待对方好……心里的小算盘时刻提醒着自己:“千万不能吃亏!”
可是,处在这样的日子里,你有没有觉得不但自己没有得到多少,反而还感到身心俱疲呢?作为一个普通人,各种吃亏和受益的事情也会是屡屡发生的,如何看待利益,如何对待吃亏,也是经常碰到的问题。
对待这类问题,有的人锱铢必较,一毛不拔,盈亏心很重,过分注重当前利益和现实利益;也有的人工于算计,总期望通过吃小亏占大便宜;更有的人紧紧盯住一些个人利益,挖空心思找便宜、争利益,但最终也未必能够如愿以偿。其实,在很多时候,过于计较,得失心太重,反而会舍本逐末。当得失摆在面前,过多的计较只会使自己陷入更加紧张和沮丧情绪里,这种情绪会遏止一个人的自信,甚至影响判断,最终一事无成。
在利益问题上,不管是政治上的、经济上的,还是交往上的,最好的处理方式就是——将之看淡,顺其自然。不是我的,我不强求;是我的,我也可以容让。利益没有什么大不了,多一点少一点也并没有什么差别。
吃亏和受益本来就是一种互为存在、互为结果的。不能事事只想着受益,有些事情当时或许真得受益了,最终导致的结果仍有可能是吃亏的;更不能时时怕吃亏,有些事情当时或许是吃亏了,但事后仍有可能会出现一个受益的结果。
看开得失既是一种境界,又是一种自律和大度,更是一种人格上的升华,只有确立了这样坚强信念的人,才是获得了真正的幸福与自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