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国学经典导读(全集)(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
40096500000016

第16章 弟子规(5)

将加人,先问己【将:将要。加:加上,放上。己:自己。】。己不欲,即速已【欲:想要。速:快,迅速。已:停止。】。

恩欲报,怨欲忘【恩:恩惠。欲:要。报:报答。怨:怨恨,仇恨。】。报怨短,报恩长【长:常记不忘。】。

势服人,心不然【势:权势。服:使……服从。然:是的,对的。】。理服人,方无言【理:道理。方:才。无言:无话可说。】。

【译文】

财物的取得与给予,最重要的是分辨清楚、明白,给别人应该多一些,自己拿的应该少一点。

事情要加到别人身上之前(要托人做事),先要反问一下自己,若是连自己都不想做的事,就要立刻停止。

受人恩惠,要时时想着报答,别人有对不起自己的事,应该把它忘掉。报怨的事不要停留太久,报恩感德的事要常记不忘。

以权势使人服从,虽然表面上不敢反抗,心中却不以为然。以理使人服从,才能让人心悦诚服而没有怨言。

【师说】

本则讲了四则很重要的人生道理:一是正确对待“取与”,即“多予少取”;二是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把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三是正确对待“恩怨”,即“报恩忘怨”;四是要做到“以理服人”。

在生活中,每一个人努力做到以上这四条,就能与身边的人和谐相处,得到别人的尊重。

【知识卡片】

“泛爱众”的内在含义

“泛爱众”的内在含义包括三点:首先,要“博施于民而济众”,即广泛地给人以好处恩惠,广泛地帮助人。其次,要有一颗恻隐之心,不忍见人遭遇困难和不幸。孟子认为这是一个人的善端,如果对它加以培育,就可以生出仁德的大树。最后,是实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自己不喜欢的,也不要强加于人;不过分地要求别人,要能理解和原谅他人的缺点。

【故事链接】

七擒孟获

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分天下。蜀丞(chéng)相诸葛亮受刘备托孤遗诏(zhào)[1],立志北伐,以重兴汉室。就在这时,蜀南方的南中又来犯蜀,诸葛亮当即点兵南征。

到了南中之地,双方首战诸葛亮就大获全胜,擒住了对方的首领孟获。但孟获却不服气,说什么胜败乃兵家常事。孔明得知一笑,下令放了孟获。放走孟获后,孔明找来孟获的副将,故意说孟获将此次叛乱的罪名都推到了他的头上。副将听了十分生气,大声喊冤,于是孔明将他也放了回去。副将回营后,心里一直愤愤不平。一天,他将孟获请入自己帐内,将孟获捆绑后送至汉营。孔明用计二次擒获了孟获,孟获却还是不服,诸葛亮便又放了他。

这次,汉营大将们都有些想不通。他们认为大家远涉而来,这么轻易地放走敌人简直是像开玩笑一样。孔明却自有道理:只有以德服人才能真的让人心服;以力服人将必有后患。

孟获再次回到洞中,他的弟弟孟优给他献了个计谋。半夜时分,孟优带人来到汉营诈降,孔明一眼就识破了他,于是下令赏了大量的美酒给他们,使孟优带来的人喝得酩酊(mǐng dǐng)大醉[2]。这时孟获按计划前来劫营,却不料自投罗网,被再次擒获。这回孟获却仍是不甘心,孔明便第三次放虎归山。

孟获回到大营,立即着手整顿军队,待机而发。一天,忽有探子来报:孔明正独自在阵前察看地形。孟获听后大喜,立即带了人赶去捉拿诸葛亮。不料这次他又中了诸葛亮的圈套,第四次成了瓮中之鳖(biē)[3]。孔明知他这次肯定还是不会服气,再次放了他。孟获带兵回到营中。孟获营中一员大将因跟随孟获数次被擒数次被放,心里十分感激诸葛亮。为了报恩,他与夫人一起将孟获灌醉后押到汉营。孟获五次被擒仍是不服,大呼是内贼陷害。孔明便第五次放了他,命他再战。

这次,孟获回去后不敢大意,他投奔了木鹿大王。木鹿大王营地极为偏僻[4],孔明带兵前往,一路历尽艰险,加上敌军使用了野兽入战,使汉兵败下阵来。这之后汉兵又碰上了几处毒泉,使情况变得更为不妙。幸亏孔明得到伏波将军及孟获兄长孟节指点,他们才安全回到大营。回营后,孔明造了大于真兽几倍的假兽。当他们再次与木鹿大王交战时,木鹿的人马见了假兽十分害怕,不战自退了。这次孟获心里虽仍有不服,但再没理由开口了,孔明看出他的心思,仍旧放了他。孟获被释后又去投奔了乌戈(gē)国,这乌戈国国王兀(wù)突骨拥有一支英勇善战的藤甲兵,所装备的藤甲刀枪不入。孔明对此却早有所备,他用火攻将乌戈国兵士皆烧死于一山谷中。孟获第七次被擒,孔明故意要再放了他。孟获忙跪下起誓:以后决不谋反。孔明见他已心悦诚服,觉得可以利用,于是便委派他掌管南中之地,孟获等听后不禁深受感动。从此孔明便不再担心南中而专心对付魏国去了。

注:

[1]遗诏:皇帝临终时所发的诏书。

[2]酩酊大醉:酩酊,沉醉的样子。形容醉得很厉害。

[3]瓮中之鳖:比喻已在掌握之中,逃跑不了的东西。

[4]偏僻:冷落偏远,交通不便。

同是人 类不齐

【原文】

同是人,类不齐【类:品类。齐:整齐。】。流俗众,仁者希【众:多。仁者:有仁德的人。希:少。】。

果仁者,人多畏【果:果然,果真。畏:敬服。】。言不讳(huì),色不媚【言:说话。讳:避忌。色:脸色,表情。媚:谄媚,讨好。】。

能亲仁,无限好【亲:亲近。仁:仁德的人。】。德日进,过日少【德:品德。日:一天比一天。进:进步。少:减少。】。

不亲仁,无限害【害:祸害。】。小人进,百事坏【坏:衰败。】。

【译文】

同样都是人,品类却参差不齐。一般来说,跟着潮流走的俗人多,有仁德的人少。

果真是一位仁者,人们大多敬畏他,仁者说话无所避忌,脸色表情无需向人讨好谄媚。

能够亲近仁德的人,就会有无限的好处。自己的品德一天比一天进步,过错也一日比一日减少。

不亲近仁人君子,就会有无穷的祸害,不肖的小人就会乘虚而入,我们的一切事业就会衰败。

【师说】

“亲仁”就是亲近有仁德的人。本则在前两句说明具有“仁德”的人少和具有“仁德”的人的特征后,后两句通过对比着重强调了“亲仁”的重要性。与一些有贤德的人相处,我们必定会“见贤思齐”,学习别人的优点,从别人的身上看到自己的不足,从而做到“省之”“知之”“改之”。做到了“泛爱众而亲仁”,事业的道路就不会那么坎坷了,成功的大门也必将敞开。所以,亲近有仁德的人应成为每个人交友的重要选择标准。

【知识卡片】

什么是“仁”

“仁”是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础,是仁学思想体系的基本支柱之一。他提出要为“仁”的实现而献身,即“杀身以成仁”的观点,对后世产生很大的影响。

【故事链接】

邹忌劝齐王纳谏[1]

邹忌身高八尺多,形体容貌光艳美丽。一天早晨,邹忌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同城北徐公比,谁漂亮?”他的妻子说:“您漂亮极了,徐公哪里比得上您呢?”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会比徐公漂亮,就又问他的妾[2]:“我同徐公比,谁漂亮?”妾说:“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第二天,有客人从外面来,邹忌同他坐着闲聊天,邹忌又问他:“我同徐公比,谁漂亮?”客人说:“徐公不如您漂亮。”又过了一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看他,自己觉得不如徐公漂亮。再照镜子看看自己,觉得自己远远不如徐公漂亮。晚上躺着想这件事,说:“我的妻子认为我漂亮,是偏爱我;妾认为我漂亮,是害怕我;客人认为我漂亮,是想有求于我。”

于是邹忌上朝拜见齐王,说:“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漂亮。可是我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有求于我,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漂亮。如今齐国有方圆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妃子、近臣没有谁不偏爱您,朝中的大臣没有谁不害怕您,全国范围内的人没有谁不有求于您。由此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很深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