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国学经典导读(全集)(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
40096500000057

第57章 孟子(4)

丹之治水

【原文】

白圭【白圭:姓白,名丹,字圭,曾任魏相。】曰:“丹之治水也愈【愈:胜过。】于禹。”

孟子曰:“子过【过:错误。】矣。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禹以四海为壑【壑(hè):山沟。】。今吾子以邻国为壑【以邻国为壑:据《韩非子·喻老》篇说,白圭治水注重修筑和保护堤防,致使水无出路,流入邻国。】。水逆行,谓之洚水【逆行:倒流。洚(jiàng):大水泛滥,洪水。】,洚水者,洪水也,仁人之所恶【仁人:有仁爱之心的人。所恶:所讨厌的东西。】也。吾子过矣。”

【译文】

白圭说:“我治理水比大禹还强。”

孟子说:“你错了。大禹治理水患,是顺着水的本性而疏导,所以大禹把四海作为水的流处。如今你却把邻国作为水的流处。水倒流泛滥叫洚水,洚水就是洪水,是有仁德的人最讨厌的。你错啦!”

【师说】

这段文章描写的是白圭自以为治水胜过禹,孟子否定了白圭的说法。孟子指出,禹治水是拿四海当做容纳水的地方,疏导水入海;而白圭是拿邻国当做容纳水的地方,使水倒流,形成洪水。洪水是有仁爱之心的人所讨厌的东西。这里,孟子用和蔼的态度,尊敬的言辞,批评了白圭自以为是、以邻国为壑的错误做法,表现了孟子的仁爱思想。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一个小家,在处理灾难的时候,既要有利于自己,又不要危害邻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才叫有仁爱之心,有君子气度。一个国家,在处理祸患的时候,既要有利于自己的国家,又要不危害邻国,这才叫有仁爱之心,有大国风范。

【知识卡片】

以邻为壑:拿邻国当做大水坑,把本国的洪水排泄到那里去。比喻只图自己一方的利益,把困难或祸害转嫁给别人。

【故事链接】

“商圣”白圭[1]

战国时代,有位商人名叫白圭。白圭的经营方法与众不同,总是逆潮流而行。有一次,别的商人都在一窝蜂地抛售棉花,拼命地大减价,白圭却拼命地买进棉花,甚至花钱租地方存放棉花。卖完棉花,别的商人都抢着购进皮毛,白圭却打开仓库,把库存的皮毛一下子卖得精光。没有几天,有消息说今年棉花严重歉收,商人们心急火燎地到处寻找棉花。白圭高价卖出全部库存棉花。又过了一段时间,满街的皮毛突然卖不出去了,价格降得越来越低,其他商人后悔不迭、血本无归。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了白圭的事迹,赞扬了白圭“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的经营手段。其他商人拼命抛售棉花,使棉花供给大增,价格下跌,后棉花歉收,意味着供给大幅度减少,棉花价格自然大幅度上扬,白圭因此而发了一笔财。当其他商人拼命收购皮毛时,皮毛需求大增,皮毛价格必然上升。白圭抛出皮毛当然是有利可图的。后来皮毛突然卖不出去了,表明需求大大下降,与此同时其他商人手中的皮毛却大大增加,即供给大大上升。因此,皮毛价格大跌,其他商人血本无归。

注:

[1]战国时周人,提出贸易致富的理论,认为经商必须掌握时机,运用智谋,犹如孙吴用兵,商鞅行法。前面原文中的白圭为战国时的水利专家。一说两个白圭应为一人。

尽其心者

【原文】

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夭寿:短命与长寿。】不贰,修身以俟【俟(sì):等待。】之,所以立命也。”

【译文】

孟子说:“充分运用心灵思考的人,是知道人的本性的人。知道人的本性,就知道天命。保持心灵的思考,涵养本性,这就是对待天命的方法。无论短命还是长寿都一心一意地修身以等待天命,这就是安身立命的方法。”

【师说】

所谓“尽心”,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讲,就是最大限度地按照良心的要求来做。这样任何时候扪心自问都不会感到愧疚,因为你没有做见不得人的事。只有用心去做人,实实在在地做事,才能体验到人性的魅力,感受到上天对人的丰厚馈赠。这就叫做存心、养性和事天。孟子谈天命,谈人的本性,没有消极被动的神秘色彩,而是充满了积极主动的个体精神。对待天命,不过是保持心灵的思考,涵养人的本性罢了;所谓安身立命,也不过是一心一意地进行自身修养而已。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要加强学习和修养,充实自己的心灵。不要做悠悠天地中的匆匆过客,东奔西走。往往占有外物越多,内心越空虚,最终成为一个徒具外形的臭皮囊。相反,“归来闲对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只要你保持心灵的思考,涵养本性,顺受天命,身体自然就会有着落,精神自然就会有寄托,生命之春就会永远在你的手中。

【知识卡片】

“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归来闲对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这是唐代一和尚的《寻春》诗。作者以极其形象的比喻,阐明了禅理妙旨。这首诗单纯来看并非很好,但以诗的形式表现一种理趣还是很新鲜、很有意味的。这个方法在禅门中被广泛运用,这种诗禅的结合方式也影响到诗歌艺术。

【故事链接】

商鞅立木为信

商鞅(约前390—前338),战国时期政治家,思想家,著名法家代表人物。卫国国君的后裔,公孙氏,故称为卫鞅,又称公孙鞅;后封于商,后人称之商鞅。应秦孝公求贤令入秦,说服秦孝公变法强国。

春秋战国时,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五十两。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出来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尽信《书》

【原文】

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武成》:《尚书》的篇名。现存《武成》篇是伪古文。】,取二三策【策:竹简。古代用竹简书写,一策相当于我们今天说的一页。】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杵(chǔ):舂米或捶衣的木棒。】也?”

【译文】

孟子说:“完全相信《尚书》,那还不如没有《尚书》。我对于《武成》这一篇,就只相信其中的两三页罢了。仁德的人在天下没有敌手,以周武王这样极为仁道的人去讨伐商纣那样极不仁道的人,怎么会使鲜血流得可以把舂米的木棒漂起来呢?”

【师说】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是精辟透脱的读书法,要求读者善于独立思考问题。古往今来,人们关于书已不知有过多少礼赞。但是,如果我们完全信书,唯书本是从,轻则使个人成为书呆子,重则形成“唯书”的作风,误人子弟,贻害无穷。

今天,我们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说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似乎也已经是浅显而容易明白的道理了。值得注意的是,孟子谈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时,所举的例子是《尚书》中《武成》篇的内容,《尚书》作为儒家经典之一,在孔孟时代也是有着极其权威的地位。因此,孟子这种对于权威著作,对经典保持独立思考、勇于怀疑的精神,尤其难能可贵,体现出圣贤人物的治学风范。即便是对于两千多年后的我们来说,也是值得学习的。

【知识卡片】

《尚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史书,也是古代世界著名的历史典籍之一。古人“尚”与“上”通用,“书”原来就是史。上古时,史为记事之官,书为史官所记之史,由于这部书所记载的是上古的史事,所以叫做《尚书》。《尚书》记事的内容,上起原始社会末期的唐尧,下至春秋时的秦穆公。《尚书》按时代先后,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个部分,共一百篇。

【故事链接】

五十步笑百步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都采取合纵连横之计,远交近攻。

战争连年不断,可苦了各国的老百姓。孟子看了,决定周游列国,去劝说那些好战的君主。

孟子来到梁国,去见了好战的梁惠王。

梁惠王对孟子说:“我费心尽力治国,又爱护百姓,却不见百姓增多,这是什么原因呢?”

孟子回答说:“让我拿打仗做个比喻吧!双方军队在战场上相遇,免不了要进行一场厮杀。厮杀结果,打败的一方免不了会丢盔弃甲,飞奔逃命。假如一个兵士跑得慢,只跑了五十步,却去嘲笑跑了一百步的兵士是贪生怕死,这对不对?”

梁惠王立即说:“当然不对!”

孟子说:“你虽然爱百姓,可你喜欢打仗,百姓就要遭殃。这与五十步是同样的道理。”

这个成语比喻那些以小败嘲笑大败的人。又以“五十步笑百步”来比喻程度不同,但本质相同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