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在体内运行需要适宜的温度,温度过低,血液的流动速度会降低,进而出现滞涩、瘀堵,等到温度进一步降低的时候,气血运行就会不畅,进而出现血液凝固,生命也会跟着终止。
温度和人体气血之间有着密切关系。从中医的角度上说,温度的作用和中医中提到的“气”很相似。气由先天之精气、水谷之精气、吸入的自然界清气组成,其中,先天精气、水谷精气都可以通过温度来解释。
先天之精气实际上就是指先天之本的“肾”,肾为一身之阳,如同人体中的太阳,能够温煦、照耀全身。之所以说孩子为“纯阳之体”,主要是因为孩子体内的肾气充足,肾气充足则说明体内火力旺盛、代谢旺盛,一直处于生长、发育的状态,随着年龄的增长,肾气会逐渐衰弱,体温偏低,火力缺乏,循环代谢也会跟着减慢,身体会逐渐变得衰弱。就像《黄帝内经》中提到的:“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意思就是说,阳气如同天上的太阳,能够给人体的各个脏腑组织温暖,如果失去阳气,体内就会丧失新陈代谢的活力,到处都会是一片黑暗,人的生命也就走到了尽头。
其实对于肾脏来说,怎么温暖都是不过分的。意思就是说,肾中的阳气无论怎么高都不过分。提到肾脏,中医上历来都是赞成补,而从未提及过泄的。不能给肾脏降火,更不能给其灭火,只能不断、适度地为肾脏添加燃料,这样才可以让肾脏之火燃烧的更加旺盛。
实际上,补气就是在为肾保暖、升温、祛寒,气血充足,则人体中的气血旺盛、质优、肾气充足、基础体温偏高、各个脏腑功能正常、代谢旺盛、血脉畅通;气血两亏即体内血液减少、质地变差、肾气虚、基础体温低、各个脏腑功能低下、代谢缓慢、血脉运行不畅。
因此,补气的目的就是让身体保持合适的温度,加上空气,即让人体在大自然中呼吸新鲜空气,使得整个人都处在健康状态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