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专栏举头三尺说神明(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短故事)
41782400000015

第15章 桃园的防范工作——万枝丹彩灼春融(二)

这么重要的一个果园,处处都是稀缺的资源,其重要性不亚于银行的金库,应该严加防守,还要有有一套严格的内控流程才对,尤其是蟠桃园的领导更是不能或缺。这就多了一个疑问,孙悟空之前谁在管理这个地方?《西游记》中没有说,但是我们可以从其他资料中看出来,孙悟空之前也有人管理蟠桃园的,而且还是漂亮的女神仙,名叫董双成。

董双成是王母娘娘的侍女之一,非常受王母娘娘信任,地位也是相当高。白居易的《长恨歌》中写马嵬之变后,李隆基非常想念杨贵妃,临邛道士受唐明皇委托,魂游仙界,终于找到,诗句所写“楼阁玲珑五云起,其绰约多众仙子。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临邛道士在这里要见杨贵妃,必须经过小玉这个丫鬟报给双成,可见董双成地位之高。

但这是唐朝时候的事情了,一开始董双成就是个看桃园的,王母娘娘选她看桃园,也是因为她和桃有缘。据说她父亲本是商纣王手下的大臣,商朝覆亡后,他来钱塘江边,在飞来峰下种桃成林,结庐而居,过着隐士的生活。董双成少年有志,从小就学炼仙丹。她像居里夫人一样大胆尝试,勇敢革新,把桃花加入到仙丹里面,经过几次失败,她不抛弃,不放弃,终于炼制成了仙丹,吞食之后,白日飞升。她飞升的时候,身边还有个乐器:笙,她一边飞一边吹,霎时间桃花环绕,白鹤起舞,那画面十分唯美。

这种事在我们凡人看起来似乎很了不起,但在王母娘娘哪里却不过是招了个便宜的工人。神仙估计是没有工资的,看果园这工作虽然不累,但是如果天天对着桃树也会无聊的。时间久了她也会十分乏味。不知过了多久,正当董双成感觉神仙日子无趣的时候,忽然有一天来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年轻人,他的名字十分温柔:曼倩,他有着深厚的学问,言语幽默,举止滑稽,逗得董双成十分开心,渐渐她觉得自己离不开这个年轻人了。

不过这个年轻人可不是来偷人的,他是来偷桃的,曼倩只是他的字,他复姓东方,单名一个朔字。东方朔在历史被称为“智圣”,智商至少250,他哄人本领历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汉武帝都能给他哄得开心,董双成这么涉世不深的小姑娘在他面前更是不堪一击。他很顺利地就把这个小女仙骗到了手,至于园中的桃子他可是想拿多少拿多少的。

东方朔和董双成这段桃园情事闹得沸沸扬扬,后来不断被人提起,传说南宋绍兴年间有个道士杭州望仙桥附件挖地挖出了一个奇怪的铜牌,上面写着四句诗“我有蟠桃树,千年一度生,是谁来窃去?须问董双成。”说得很是离奇,现代人在文章中提起董双成都要引用一下这个故事,也好证明一下自己的莫测高深。

其实这个道士挖出的这个铜牌毫不奇怪,他应该像我们随时看见垃圾堆里的扑克牌一样随手扔掉了。这是宋朝流行的一种游戏,叫做选仙钱,选仙钱不是钱,而是一种游戏工具,他是用青铜制作成一张张或圆或方的牌,上面雕刻人物,还要配几句诗(现在还偶有出土)。这种游戏在宋代十分流行,如北宋王硅《宫词》写“昼日闲窗赌选仙,小娃争觅到盆钱。上筹须占蓬莱岛,一掷乘鸳出洞天。”听起来似乎很好玩,可惜这种游戏的玩法已经不可考了。看样子玩法类似现在的三国杀,不过人家玩的是神仙杀。因为上面人物大多数都是传说中的仙人,东方朔、董双成和王母娘娘就是这上面的常客,董道士挖出的应该是王母娘娘的铜牌,因为后面这几句诗是王母娘娘的口气。董双成后面写的则是““王母叫双成,叮咛意甚频。蟠桃谁窃去?须找座中人。”东方朔那张牌叫曼倩,后面写着“本是真仙侣,才为世所高,偶因向天苑,三度窃蟠桃。”说的全是东方朔偷桃那点事。

从这个游戏看,偷桃那点事很快就被王母娘娘知道了,东方朔溜之大吉,跑到了下界。王母娘娘肯定不吃这个哑巴亏,追到了下界,直接告到了东方朔的领导汉武帝那里了。

这是王母娘娘自从见了周穆王之后第二次会见人间帝王,上一次是周穆王千里迢迢赶过去的,这一次是他主动找上门的。据《汉武帝内传》记载,这是的王母娘娘是个三十来岁、身材一流、天生丽质的绝世美艳少妇(原文:可年卅许,修短得中,天姿掩蔼,容颜绝世),这时候的王母娘娘还没有到更年期,性情比较温顺,并没有兴师问罪,反而坐下来和汉武帝进行了一番会谈,对东方朔偷桃的事情,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这小儿偷了三次桃了。”

王母娘娘对汉武帝讲述了一晚上修仙成功学,又邀汉武帝共进晚餐,吃的东西琳琅满目,汉武帝像个乡巴佬一样,连名字都叫不上来。饭毕,王母又让董双成拿出七颗三千年一熟(最便宜那种)的蟠桃,给汉武帝四个,自己吃三个,汉武帝吃完之后,竟然留了个后手,他把桃核藏了起来。这点小心眼被王母娘娘看在眼里,笑他说:“你们这儿的地薄,种了也长不出来。”汉武帝这才作罢。不过他这桃核倒是留了下来,一直当成宝贝放在国库里,明朝的《宛委余编》中说洪武初年清理元朝的国库,还发现了几颗桃核,有五寸之长,四寸七分之宽,上面还写着:“西王母赐食武帝蟠桃于承华殿。”说得有鼻子有眼,不过桃核都五寸长,那桃最少也得有八寸长了,约等于25厘米[1],像篮球那么大个。如果能种出来,该让多少果农发家致富吧?

但是且慢,《汉武内传》上说汉武帝吃了四颗蟠桃,而王母娘娘吃了三颗,而且还是饭后吃的,王母娘娘是神仙姑且不论,汉武帝吃那么多,他的肚子该多大?这岂不成了猪八戒。实际上《汉武内传》上形容蟠桃的个头不过如鸭蛋那么大,这才正常。显然元朝国库里的那桃核是好事者造出来糊弄“只识弯弓射大雕”忽必烈的。

好事者也并非空穴来风,《神异经》上说:“东方有树,高五十丈,叶长八尺,名曰桃。其子径三尺二寸,和核作羹,食之令人益寿。”这桃直径一米[2]多,相比之下篮球一样的桃倒是缩水了。《神异经》据说是东方朔的作品,这估计是他在天上看到的那种九千年的一熟的桃子吧,汉武帝吃的是三千年一熟,按《西游记》说法“花微果小”,两者之间相差六千年,个头差异这么大也是应该的。

如果元朝国库里的那个桃核真的是蟠桃的核,也是非常好的保健品,吃了即便不能成仙也能强身健体,百病不侵。天上的神仙每年参加蟠桃会,也会剩下桃核,有时候就会拿到凡人面前显摆。据《仙传拾遗》记载,王畭在王屋山做县令,有次在山里遇见了一个神仙,神仙送他一个桃核就说:“吃了这个,可以治病还可以延年益寿。”王畭吃了之后,果然面色红润,身体健康。

桃核最神奇的不光是这些,如果吃了之后,不小心丢了性命,还可以为后代留下一笔财富。唐朝末年的吴尧卿家里有个老长工,给他打了一辈子工,估计吴尧卿对他不错,这个老长工临走送给他一个数升大的桃核。吴尧卿就把桃核慢慢研磨吃掉了,顿时觉得身轻体健,再也没有生过病。但是他却生了灾,他被农民起义军杀害了,把尸体扔到了井里。过了很多年,有人找到他的故居,把他尸体从井里捞出来,他身体各部分已经烂掉了,五脏却都变成了黄金——这桃核能变肉成金,如果吃了真是要小心点,担心别人图你黄金把你杀掉。

所以为了安全还是吃蟠桃最好,《汉武内传》上还写了这蟠桃是青色的,碧绿如玉,并不是我们惯常所见的红桃,估计这是用玉桃嫁接的缘故吧,正因为如此,后世人还经常用碧桃、玉桃来指代蟠桃,《神农经》上说“玉桃服之长生不老,若不得早服之,临死服之,其尸毕天地不朽。”这桃活着吃了长生不老,死前吃,也能起到防腐剂作用,搞不好还可成为化石,这比桃核好多了。

《神农经》上说的这玉桃也就长生不老,估计也是蟠桃园最前面的一千二百株,想想看汉武帝吃的也是这个,作为凡人这估计就是能想象的极致了。但班固在《汉武内传》说汉武帝最后成了神仙,他显然误会了,人家汉武帝成神仙还有别的门道,可不光靠吃他这桃。《篡异记》上写有一次王母娘娘和汉武帝一起参加一位神仙的婚宴,两人提起当年送献桃的事,王母娘娘对吟诗:“珠露金风下界秋,汉家陵树冷翛翛。当时不得仙桃力,寻作浮尘飘陇头。”如果不是我当年给你的蟠桃,估计你埋在你汉家陵园内,骨头都如灰尘一样飘散在田间地头了,说得很是骄傲。汉武帝则吟诗说:“五十余年四海清,自亲丹灶得长生。若言尽是仙桃力,看取神仙簿上名。”言下之意就是,仙你妹啊,我是靠自己炼丹得到的长生,真正吃仙桃,都是你们那一伙子老神仙。牢骚发得挺大的。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当时王母娘娘虽然没有怪罪东方朔,但也认识到靠董双成这么一个纯情的小姑娘看桃园不合适,于是就撤掉了她看蟠桃园的职务,正好孙悟空闹事,就把这么一个职务派了给他,哪知道等于肉包子打狗,差点毁掉了整个桃园,她肯定悔不当初。

孙悟空之后想必别的神仙也都动过偷蟠桃的念头,比如大名鼎鼎的张天师,从《神仙传》上记载他选择徒弟的方法,就说明他很可能动过贼心,张天师在羽化成仙之前,已经有了一些道行,拜在他门下的弟子过万,有一次他带登上一处悬崖,向下看,崖壁上长着一株桃树,树上的桃又大又红,张天师问:“谁能为我去摘桃子。”结果弟子中没有答应的,唯独赵升站了出来,攀着崖壁走下去,摘了桃子回来。等他回来,张天师说:“我也去看看。”纵身跳下,弟子们俯身看下去,崖壁下却没有人影,估计天师变天使了,都急着回家分行李。唯独赵升和王长愿去追随师傅,纵身跳下。就见张天师已经在云中等候他们,这二人随张天师一起上天了。

张天师拿什么考验弟子不好,非要鼓励徒弟就摘桃,这很值得怀疑,说不定背后就有一个大的阴谋存在,不过他最后记录在书籍中,大概没成功吧。

因为王母娘娘已经被偷过两次了,再一再二不能再三,否则第一夫人脸面何以堪,他肯定采用了非常先进的管理模式,例如在蟠桃园园长这个职务上,就一定实行了定期轮岗,严防监守自盗的现象发生,南极仙翁和麻姑都当蟠桃园园长,否则这一男一女为什么在许多祝寿图上都爱捧着一个桃子出现呢。

总之,在孙悟空之后天上的蟠桃再也没有失窃过,各位修道的人只好死了那份心,他们吃不了桃,有的就在桃树身上别的地方下功夫,桃胶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抱朴子》上把桃胶说得很神,说桃胶用桑木灰淹了,吃下去就会百病消除,时间长了身上还会发光(莫非桃胶里含着荧光粉?)黑夜站在高地,便如明月出山岗,再多吃,以后就不吃五谷了。《神仙传》上说高丘公就靠吃桃胶成仙。

或许吃桃胶太下作了,很少有神仙这么做,他们就像袁隆平一样尽力开发培育自己的蟠桃品种,效果虽然不如蟠桃,但也偶有小成者。

例如西周的葛由在四川驾着木羊上绥山,绥山上就有许多桃,葛由吃了几个桃,还挑几个扔给跟随他的人,人们都说:“得绥山一桃,虽不能仙,亦足以豪。”吃了这桃不能成仙,也就能求个心理上的满足,估计就是葛由自己培育出来的品种,不过效果太差了。

自己开发的山寨蟠桃只能种在凡间,难免被死缠烂打的凡人撞见,《酉阳杂俎》记载有个凡人史论就撞见过一次,他去外面打猎,走到一间庙里,闻得桃香扑鼻,就问和尚。和尚隐瞒不住,拿出两个大桃,史论两口吃完,问这桃从何而来,要和尚带着他去找桃园。和尚带着他历经一番险阻,终于到一处异香扑鼻的桃园。他大快朵颐一番,又要带桃子离开。和尚告诫他这是神仙种的桃树,不可贪婪。史论只拿了两个桃离去,回去的路上,和尚就不见了踪影。显然这桃园就是这和尚开发的,他被凡人撞见,只好离去了,不过他这桃虽然号称仙人所种,但除了香之外,也没什么特殊之处,开发得也很不成功。

吕洞宾在蓬莱仙山也有这么一个桃花苑,而且规模应该不小,都需要招聘工人前来照顾了。汤显祖在《邯郸记》这出戏里说得很清楚,吕洞宾在邯郸道上用黄粱一梦点化卢生,没有让卢生去参加高考,最后卢生跟着他去了蓬莱仙山,在他的桃花苑做了个扫花使者。扫花使者名字虽然很动听,但实际上就是一个清洁工,不过是在花园工作而已。这说明我们经常听说的《黄粱一梦》故事,并非吕纯阳学雷锋做好事,实际上他是在为自己的桃苑招一个“黑奴工”——太可怕了。

著名的军事家孙膑也在桃园工作过,不过他不是扫花的,而是像董双成一样是个看桃的。他在师从鬼谷子学习的时候,鬼谷子家就有这么一片桃园,孙膑白天学习,晚上看桃园,也算半工半读。在有些戏剧故事里直接把孙膑看的这片桃园称为蟠桃,但这显然是个误会,能看蟠桃的至少得是个神仙,孙膑不过是个带兵打仗的将军,是没有资格去看守的。他看守的应该就是鬼谷子自己培育出来的蟠桃。

孙膑不愧是军事家,令行禁止,看桃园也恪尽职守,绝不偷拿一个桃子,鬼谷子很是感动,这一天孙膑回去为母亲祝寿,鬼谷子就从树上摘下一个桃子送给孙膑,让孙膑作为礼物送给妈妈。孙膑妈妈吃了这个桃,身体健康,益寿延年。桃子如此神奇,让大家十分惊喜,从此以后,过生日大家都喜欢上了桃,桃成了中国特色的生日蛋糕。

孙膑虽然写过一本兵法(《孙膑兵法》),在军事界影响大,开风气之先估计还没有这么大的影响力,这不过是大家借他的名字演绎出来的一个故事。

大家之所以喜欢桃,除了上面所说的各种延年益寿的传奇,还有一点桃“易植而子繁”,生命力十分旺盛,桃字的结构,木加兆,十亿曰兆,这么多的树聚集在一起,生命力怎么能不旺盛。王建那两句名诗:“自是桃花贪结子,错教人恨五更风。”虽然是替宫女发牢骚,但也道出桃结子多的实情。人们祝寿用桃,自然也是希望像桃一样能够“多结子”,做到子子孙孙无穷尽,圆自己一个多子多福的梦想。这样即便自己的肉身无法做到长生不老,但从科学的角度上说自己的基因世代延续下去,也无异于获得了永生。

当年愚公面对王屋太行两座大山,矢志搬走,所凭借的不就是自己“子子孙孙无穷尽”的力量吗,有这样的力量在,再大的山摆在我们面前,都不过是沧海一粟。中华民族延续数千年,多少文明都烟消云散,唯独我们历经曲折却从未磨灭,或许也正是因为我们祖上把桃树的图腾早已经烙在了我们的基因里。

如果您觉得可以,烦请点下喜欢或者推荐,谢谢,您的喜欢是我写下去的最大动力。

注释

[1]这是依照现代尺度转换的,不科学,请诸君注意。

[2]古人三尺未必等于一米,随口一说,姑妄言之姑妄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