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专栏举头三尺说神明(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短故事)
41782400000004

第4章 说井(一)

在一个空气清新的地方,选一个繁星满天的夜晚,拿几个大盆,都装满了水,放在野地里,然后静静地观察,看哪个盆子里倒映的星光最多最明,然后你就可以在这里开挖,挖呀,挖呀……就会挖出一个大坑,接着向下挖,挖呀,挖呀……就会挖出水来。这时候你就挖成了——一口井。这是宋代周密《癸辛杂识》中记载的凿井术,他叙述的寻找水源方法,不啻于一项神秘的仪式。

南朝宋的大文豪鲍照专门写过一个《井字迷》:“一形二体。四支八头,一八五八,飞泉仰流”。头两句是说井字的形状,第三句一八是说井字有八个角,而五八为四十,是说井由四个十字组成,飞泉仰流则是形容井水上涌的形状。正如这个谜语所反映的,区区一个井字看似简单,那中间小小的方口却是隐藏着许多许多的神秘。

一井的来历不一般

尧做帝王的时候,有个负责观察民风的官员下去视察,看见一个老头在唱歌,这个官员发出新闻联播一样的感叹:“在尧帝正确的领导下,人民过着富足快乐的生活,真是纵做鬼也幸福啊。”老头看他一眼,不屑地继续唱:“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何力于我哉。”这就是经典的《击壤歌》,翻译成白话就是:“天亮工作忙,天黑就上床,打井把水喝,耕田饱肚肠,尧帝与我有哪样?”这首歌说明打井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井就是劳动人民自己发明的。

但是领导可不喜欢老百姓这样想,为了让这些愚夫愚妇们感恩戴德,他们把一些改善人民生活的发明都归拢自己名下,如房子是有巢氏发明的,火是燧人氏发明的。你不是说凿井而饮吗,这井也是领导们发明的,看领导与你有没有关系。不过在井的发明权上,他们没有取得一致意见,闹出了分歧,先后有三个人都宣称过发明了井。下面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分别叙述,排名不分先后。

一、黄帝。这种说法来源于《世本》记载:“黄帝正名百物,始作井。”至于黄帝依靠什么灵感发明了井,书上则没有说。轩辕老爷子作为中国上古的第一代领导核心,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按胡适的说法是“箭垛式的人物”多少好事安到他头上都可以,这种说法令人自然令人无从怀疑。

二、神农氏。他的支持者来自南朝宋的盛弘之,在其著作《荆州记》中记载了一个传说,神农一生下来,他所在村子就开了九口井。这个故事说明,神农是带着发明井的任务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不过发明井这点小事对他太简单了,一降生就开了九口,圆满完成任务。今后无所事事,只好尝草为乐。

三、伯益。这是三位中最年轻、资历最浅的一位。名气也不如前面大,不过说起来也不简单,当年追随大禹治水,工作内容之一是随行秘书,将他所遇所见统统记录,后来整理成册,据不靠谱的说法,就是现在的《山海经》。想必也是在治水过程中,得到灵感发明了井。他的支持者来自汉朝的淮南王刘安,这位后来得道成仙的王爷,在他的作品《淮南子》中说得神乎其神:“伯益作井,而龙登玄云,神栖昆仑。”井一出现,把龙都吓得跑到了天上,神仙也都跑回老家昆仑山,堪比另一位大叔仓颉发明文字的情形了。不过击壤歌是尧帝时候的故事,那时候都已经有了井,伯益作井就显得不是那么有说服力。有人考证说,伯益当年做的是掌管山林的官,所以他发明的可能是陷阱。可怜这么一个善于挖陷阱的人,却依旧斗不过“官二代”——夏禹的儿子启,他在后来与启争夺王位的斗争中失败被杀。

三位大人物争来争去,老百姓都搞不明白该感谢谁,索性谁也不感谢,只说:“吃水不忘打井人。”用含糊其辞的说法将这事对付过去了。

二、井神

井神首先当说天井,天井不在院子里,而是挂在天上。天井位于天空南部,由八颗星星组成,那是供天上神仙喝水的地方,道教里称为井宿,为南方七宿之首,对人间井而言,井宿本身就是神灵。东汉时将云台二十八将与天上的二十八宿相对,大将铫期对应的就是井宿,如此说来铫期应该是这天上的井神,但这么说有些本末倒置,铫期是井宿下凡,是井神幻化的一种形象,却不能把他称为井神,《水浒传》里的郝思明据说也是井神下凡呢,总不能把天上的井神也叫做郝思明。其实天上真正的井神就是郝思明那外号:井木犴,是一种神兽。晋代的郭璞把犴说成北方的一种野狗,和狐狸有点相似,比狐狸还要小点。但这个形象的井木犴有点太弱了,不霸气,不符合人们的想象,郭璞说得就不算标准答案,人们都按照自己的想象来塑造井木犴,例如昆明有个金牛街,那里有个著名独角牛,这牛就是井木犴。既然井木犴是井神,管着水,人们就用它来镇水,别管长什么模样,保一方平安才对。

天上这井神说起来简单,人间这井神可就复杂了。尽管井作为汲水之处,在先民心目中十分重要,井和灶、门、户、土地一样并称为古代五祀。但井神管着一口水井,每日坐井观天,想想就没劲得很,因此黄帝、神农和伯益虽然都说是发明了井,但是却谁都不当井神,而是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政策,专门聘请了职业经理人——井神——进行管理。

井泉童子是民间最流行的一个井神,在中国神仙界,叫童子的不一定是小孩,如孔子还是净光童子。看版刻较为古老的纸马,井泉童子是一个大脑壳,虽然不老,但绝对不是小孩,当初造神的时候,应该说的并不是小孩。不过老百姓到宁愿这神是个小孩子,一则平易近人,二则也好糊弄啊,看祭祀井神的方法,也就是将糕点摆放在井泉童子的纸马之前,放在井栏上即可。如果是个大人当神仙,估计还要摆放牲畜什么的,这中间可省了不少钱。

南宋许斐写过一篇《责井文》,说有户人家的水井干了,主人对着井大发牢骚,一会他投诉完,躺下睡觉,就梦见井泉童子蓬头垢面、嘴干舌燥地走了出来,伤心地说:“我助你洗衣做饭打扫卫生,帮你做了这么多事情,你从来没有感谢过我,今日偶尔一干,却如此苛责,现在马上供水。”这人一觉醒来,就见外面已经开始下雨。井泉童子是多么朴实厚道,平易近人的一个形象啊。

可惜这是宋朝时候的井泉童子,大概那时候刚刚上任,所以还比较谦和,到了清朝,井泉童子的形象大变,成了一个严厉的神仙。袁枚在《子不语》中说过一个故事,有小孩在井里撒尿,井泉童子到城隍爷那儿把他告了,小孩被打二十大板,这井泉童子却不服本判决,向上申诉,结果这小孩被判了死刑。这虽然是井神在履行职责,不过因为一泡尿就把一个未成年人判了死刑,也太不人道了。

清俞樾《右台仙馆笔记》中也记载了一个井泉童子的故事,有个妇女早上打水,觉着水桶特别重,低头一看,竟然有个小孩抓着井绳正要上来,吓得跑回家里,从此生活不能自理,每日喃喃自语“我是井泉童子,刚要洗澡,你为什么偷窥我。”小孩撒尿处死或许还有一份道理,这个就完全是霸道了,别人撒尿都不允许,你却要在井里洗澡,人家偶尔撞见,就说偷窥你,这和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有什么区别。仔细想想,从南宋到清朝,这中间有六七百年的历史,按天上一年,人间一天的换算方法,也有六七十年,这小孩也应该长大了,在严格古板的神仙体制中变得如此无趣,也自有其道理吧。

和井泉童子相反,还有一个老头做井神,无名无姓,只有一个官称,名为井大夫。《玉泉子》记载贾耽在滑台(河南滑县)打了一口八角井用以镇黄河,一天来了个老头,夸奖了一句:“打得不错。”又挑毛病:“只是太靠近东,也太靠近西,也太靠近南,也太靠近北了。”耽问之,曰:“吾是井大夫也。”不过这种记载有点莫名其妙,怀疑是鲁鱼亥豕一样的错误,别的版本上最后一句是:“耽闻之,曰:吾井太大,惜哉。”这样就合理了一些,老头说井太靠近四面,那不就是太大嘛。但是不能因为这个版本就怀疑该井神的存在,毕竟老头来无影去无踪,有着和所有神仙一样的毛病:好打哑谜。冲他能指出井的毛病这一点,也是井大夫:给井看病的大夫。如此神人自然也算是井神。

井神还有一个受广大男青年喜欢的说法:井神是一个美女。《白泽图》上说这美女名字叫“观”,擅长吹箫,还是个搞音乐的文艺青年。明代董斯张在《广博物志》也说井神是吹箫女子,住在一口名叫盘灵的井里,白帝的儿子宴请红颜知已皇娥,请来乐队助兴,她也是乐手之一。

女子当井神的还有一位,名为九井之神。她和吹箫女子不同,她是盐井的神仙。清陈祥斋《蜀都碎事》中记载,这井神是汉朝廷尉扶嘉的女儿,小姑娘在溪边游玩的时候莫名其妙地怀孕了,生下没有手足耳目的怪物,扶嘉拿刀把这怪物劈成了九段,扔到溪水里,结果这九段怪物化成了九条龙。扶嘉死后,他的女儿告诉了大家井脉所在,挖出了盐井。于是这个女子就被奉为了盐井之神,又叫云安井神。如此说来,扶嘉这女儿还是盐井的发明者,虽然发明的是盐井,但也在井的发明史为女子赢下了一席之地。

还有一位刚毅的女子虽然没有成为井神,但却也因井成就忠孝之名,被后人立庙祭祀,待遇一点也不比井神差。那便是岳飞传说中的那个小女儿岳银瓶。岳飞被杀的时候,岳银瓶为父兄冤屈“上访”,但在皇宫门外被“截访”,无奈之下,跳井自杀。人们欣赏她的忠孝,为她立庙祭祀,称为孝娥。现在杭州还有一处银瓶井。武穆虽然满门忠烈,但这个女儿却是杜撰的。但人们却不管这些,相信她的神灵,《莼乡赘笔》过一个故事,明朝有个人看见孝娥神像,不屑的说:“小姑娘能做什么。”后来他看见一个少女对他弯弓射箭,正中其肩,背部腐烂而死。因为这么一点小事就杀人,这银瓶娘子和那井泉童子一样不厚道了,看来真是地位越高,脾气越大,神仙也不能免俗。

这些神仙一开始都应是民间口耳相传传说形成的,除此之外,还有的井神从历史上、宗教中走出来当了井里的神仙。

最著名最曲折的应该是唐朝那位死守淮阳的张巡,他在淮阳战死,临死前向长安方向拜,说:“生既无以报陛下,死当为厉鬼以杀贼。”可能是他普通话说得不太好,遗言传到老百姓耳朵里,厉鬼成了疫鬼,虽然在各朝官方还认为张巡是保卫边疆抵御外侮的神灵,不断对其加封,但在民间老百姓却相信他还有防毒祛病的功效。到了清朝,统治者们知道这“外侮”原本也包括他们,有意淡化张巡保疆的作用,转而强调其他功能,雍正十二年,封张巡为“江西鄱阳湖显佑安澜之神。”成了水神,水神和防疫功能结合起来,老百姓于是就相信张巡能防止水里的疫病,而市井小民接触大都是水井,自然这张巡也就兼职成了井神。为了让他这井神当得合情合理,老百姓还为他编造了一个死法,说他是在城破之日,投井而死。可怜一员猛将,不是战死沙场,却溺死井中。

从宗教中走出的井神是道教里的温琼温元帅,温元帅又叫东岳大帝,在道教里和马王爷、赵公明、关羽并称为四大护法,地位之高可想而知。不过他的出身可是五花八门,有的说他是东汉人,偶尔捡到一颗珠子吃了,变成了凶神恶煞的模样,成了东岳大帝(《三教源流搜神大全》)。还有的说他是唐朝人,是郭子仪手下猛将,后遇人点化成仙(《古今列仙通纪》),袁枚在《续子不语》中说得更离谱,说他是天蓬神,成了猪八戒。文人们说得热闹,老百姓却自有一个故事,说这温元帅是温州人,是唐朝的一个读书人,很聪明却是运气不好,好几次“高考”落榜,这天夜里又在庙里复习功课,听见外面有人悄悄商量怎样在井里下毒,温元帅第二天为了阻止别人前来打井,毅然投身井中,以自己的死,证明井里有毒,救了一城百姓。死后就成了井神。

有意思的是,温元帅成井神这个故事,在各地都有不同的版本,只是故事的主角不同,如有的地方相信拿公是井神,跳井救人的就是拿公,有的地方相信是那个除三害的周处,于是周处就成了跳井的主角。与其说这是在供奉井神,倒不如说在供奉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精神。

民间传说中,这些井神每年的职责是保佑井的干净,保人平安,每年正月初一要到东海去对龙王爷述职,初二归来,因此大年初一是不让去井里挑水的,初二井神归来,带来新鲜的水,大家去挑水,也叫挑财,越多越好。

其实历史发展到今天,也未尝不会出现井神的新形象,井者坑也,网络文学上多少善于挖坑的大神,这些坑挖得深了,那是什么,自然是井神。套用鲁迅先生的话说:“世上本没有井神,挖的坑深了,也就成了井神。”我们且拭目以待,看谁成为第一个井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