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专栏这场大战有点怪(第一部分)(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品历史)
41808200000010

第10章 一波三折又回原点

原敬被一个无名小卒送去西天,离开了这个动荡而复杂的人间。政友会不得不选出新的总裁来当首相。半个多月后,原来管财政的高桥是清成了新首相(日本人把财政部长叫“大藏相”)。和原敬一样,这次任命也是西园寺公望向天皇和高层提出来的,而且原敬手下的原班人马几乎都被留了下来。这是一个没有原敬的“原内阁”。

在明治维新后的所有大藏相里,高桥是清真的是把好手,懂经济、有头脑,绝对称得上一个业务能力强的财政部长。可是,将才未必是帅才。做党和内阁的一把手,光会算账可不行。要当好大领导,其实并不需要多懂具体工作,会用人并能笼络住人才就足够了(下面那么多事,一个人再怎么强也不可能干好)。而高桥最大的弱点就是人缘不行,不太会拉关系、搞应酬。这位理财高手把自己看得过高,不怎么会替别人着想,说话办事往往很直接,光在党内就得罪了不少人。当大藏相的几年里,几乎没和大藏省的主管局长们吃过饭、喝过酒,甚至有时连人家的名字都叫错了。他还有一个不小的毛病:做事太犹豫,耳根子又软,很难震得住部下。以前当部长,这些缺点还不太打紧(原敬可以帮他),现在当了首相,麻烦就大了。没过几个月,政友会爆发了内斗。各派相互大骂,吵成一团,谁也不服谁。在民主政治下,搞对立、玩派系是政党内常有的事,关键是领导层能不能调和摆平。但问题是高桥是清没这个本事,不但无法团结人心、让大家坐下来好好商量,还做了不少火上浇油的蠢事(比如,用总裁的权力开除反对他的党员)。结果,政友会分裂了,不少优秀党员退出(大多是议会的议员)。党内很多高层领导公开和高桥唱反调,使内阁没法工作了。1922年6月,上台才7个月的高桥是清不得不宣布辞职。不仅政友会内部无法团结,议会里各党之间也打得热火朝天。另一大党宪政会和政友会搞得势不两立,相互拆台。它们宁可与军部合作,也不愿意让对头出一个首相。高桥之后的三个内阁首相都是军部推举的,不是从议会政党里走出来的。西园寺公望和原敬好不容易搞出来的局面被断送了。

不过,在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高桥是清还是做了一些好事。就在原敬被杀的11月份,华盛顿会议正式开起来了。在外交方面,高桥和自己前任的想法差不多:与美国合作,在中国建立一个新的中央政府来结束内战;大量裁军,以便把更多的钱用在挽救经济上(这事严重得罪了军部,成了最后下台的重要原因)。于是,他几乎答应了美国提出的所有建议,在华盛顿会议的各项条约上签了字(参考之前的《华盛顿的“棋局”》)。在国内,内阁和议会合作修改了一些法律,让妇女可以游行示威和参加政治组织(二战后,日本女性才从美国人那里得到了选票),还打算建立一套社会福利制度。可惜,“政党内斗”把大好形势给毁掉了。

1923年9月1日,日本最繁华的关东地区发生了大地震(8级左右,当时的日本建筑质量还没有现在这么好,根本扛不住),杀死了十几万人,留下200多万难民。这场大天灾把东京、横滨等经济中心弄得一塌糊涂,使已经在缓慢下滑的经济立刻垮了下来。海军出身的首相山本权兵卫刚上台没几天(他之前的加藤友三郎也是海军高官,接了高桥是清的班),就碰上了这么大的事,弄得手忙脚乱。关东的几个县到处都是逃难的穷苦百姓,可政府的救灾活动搞得相当不好,被报纸骂得够呛。各种邪恶势力借机闹出很多事,搞乱了人心。比如,“朝鲜人到处放火并向水井投毒”的谣言很快就传开了(当时的多数火灾和传染病是地震引起的),而且越传越邪乎。很多家破人亡的日本人开始到处“报复”朝鲜人。结果,死了6千多,连累了几百个中国人。很明显,这是“转移视线分心大法”,想把傻瓜群众的火气引到外国人身上。西方国家惹不起,只好拿同样是黄种人的朝鲜小民开刀(此时的朝鲜已经成了日本的殖民地,由东京派总督管理)。很多学者认为,这是军部勾结一些法西斯组织捣的鬼,散布谣言来浑水摸鱼。实际上,在这场大杀朝鲜人的阴谋里,军队就是主力。事后,军部还收买和威胁各大报纸,不许它们把真相捅出去。刚开始,山本内阁对这种混蛋事还装聋作哑,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直到事情闹得太大后,才出面阻止。挺气人的是,作为民主大本营的议会表现得相当不好。很多议员不吭气,或者说一些大而化之加两面讨好的废话(比如,这里面有误会,可以给死难者的家属一些赔偿),甚至还有个别的为屠杀找借口(比如,朝鲜人投毒的事说不定真有)。当然,日本议会毕竟是这个国家最讲理的地方,敢说公道话的人还是有的。一些议员公开大骂军部混蛋,要求政府必须向死者的家属道歉并公开搞祭奠活动。在经济严重下滑、社会开始混乱的紧要关头,日本各党派的政治家们太缺勇气和眼光了。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很自私,害怕得罪军部和民意(杀朝鲜人的行动得到了很多日本人的支持,虽然他们是被骗了)。这场屠杀是明目张胆地破坏明治维新后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法治,给那些迷信暴力的坏蛋们壮了胆,尤其是军部和法西斯组织里的疯子们。以后会有更多的人遭殃(包括议会议员),而原敬和这六千多朝鲜人的惨死只是一个开头。

由于没能力收拾局面,1923年底,才当了4个月首相的山本权兵卫不得不向天皇辞职。军部推举清浦奎吾当新首相。可这位70多岁的官场老油条实在没多少治国理政的本事,拿不出什么高明办法来重振经济、安定人心,反而不把议会放在眼里,做事相当霸道。这一下,议会中的三大党——政友会、宪政会和革新俱乐部非常难得地团结起来,和“军阀内阁”作斗争。它们喊得最响亮的口号就是“实行****”(无论穷富,成年男人都可以投票),想用这杆民主大旗来争取下面的支持。在1924年5月的大选中,三党获得了众议院60%的席位(社会舆论站在它们这边),取得大胜。清浦知道很难继续干下去(议会一旦团结起来和内阁作对,首相做什么都会难受),宣布下台。6月,宪政会总裁加藤高明被大正天皇任命为新首相,建立了由三党共同参加的联合政府。日本出现了新的“政党内阁”,而且这次成功没有得到元老重臣的公开帮助,而是靠各党派的团结和实力争取到的。新政府还准备把当初答应的****真正落实了。一切似乎又回到了原敬活着的时候。但情况并没有那么好,因为加藤和他的伙伴们没有把事干好,虽然不能全怪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