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专栏这场大战有点怪(第一部分)(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品历史)
41808200000009

第9章 不明不白的谋杀

从伊藤博文开始,到现在至少有60人当过日本首相。好玩的是,1889年公布的明治宪法并没有规定这位内阁一把手应该由什么样的人来干、有多大的权力(从1947年实行到现在的《日本国宪法》把军政大权都交给了首相和议会,架空天皇并干掉了军部),所以明治维新后的首相总是元老功臣和皇亲国戚来做,不然很难干下去(没有上层的大力支持,就无法应付嚣张的军部)。原敬虽然是第一个从议会里走出来的日本首相,但也必须争取高层的支持(当时的日本议会没太大实权,光靠第一大党的配合还不够)。因此,管理着一大堆事的他难免会卷进很多是是非非之中,做出一些不合适的决定,说一些惹是生非的话,结果得罪了不少人(有富人也有穷人)。

大正天皇从小被各种病魔缠身,还靠遗传影响了自己的孩子。皇太子的身体情况就不好,上小学之前被发现几根手指不灵活(写字还行,但无法画画和弹琴),还有先天的近视(生下来就如此,和看书没关系)。皇室和元老功臣们对这事相当担心,生怕以后的天皇会都成病秧子。1918年,17岁的太子终于订婚了。抗战前的日本皇室只能和一些豪门大贵族通婚。很多皇子皇孙的身体不好,很可能与这个规矩有关。这次选定的太子妃本来就有皇家血统,关系很近,而且亲妈还是色盲。按中学课本里讲的遗传规律,太子妃身上肯定有色盲基因,生下色盲男孩的可能性至少是50%。这个消息一宣布,一些人就不干了,特别是山县有朋。这位“陆军之爹”和一些大人物坚决反对这门亲事,还说如此安排太不负责,害国害民。但太子未来的岳父家是在皇室和军队里有很大影响力的久迩宫家族,也不是好惹的。这事一下闹大了。两派人马相互骂对方是别有用心(山县有朋与久迩宫家不和,有公报私仇的意思),使政府、议会和军队里的很多人也卷了进来。他们还逼首相原敬出来表态,搞得他左右为难。于公来说,原敬当然不满这门亲事。于私来讲,山县有朋是自己的大靠山。因此,他公开说:山县的意见有道理,希望太子和皇家能重新考虑一下。这话虽然很注意分寸,但还是得罪了很多高层人物和官员。闹了两年多的结果是:皇太子非要和久迩宫家的那位女孩在一起,甚至以死相逼,搞得大家不好再说什么了。山县有朋觉得自己太没面子,心情变得很差,最后病死了(1922年2月,比原敬晚了三个月)。

事情过后,内阁提出要安排皇太子去欧洲考察访问,回来再结婚。久迩宫一派认为这是原敬的诡计,想拖延婚礼,大骂他耍阴谋。其实,原敬没有搞小动作,只是希望太子能在即位前去西方世界好好看看(此时的大正天皇病得很重,大家都认为他的死期不远),多接触一些民主自由的东西,并了解一下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可怕。这位太子和军部走得太近,对武力有点迷信。原敬对此很担心,不理那些反对意见,非要让太子去欧洲考察不可。1921年3月,皇太子出发去了欧洲,访问英、法、荷兰、比利时和意大利。半年多后,刚回国的太子公开讲:非常感谢首相的安排,很喜欢这次旅行,对英国的民主政治相当感兴趣,也看到了世界大战对欧洲的祸害。加上以前“欺压”自己的各种旧账,军部自然很不高兴(军队的很多军官出身于皇室和贵族豪门),把原敬恨得直咬牙。当然,这次出国访问还有一个“重大成果”:皇太子认识了永田铁山、冈村宁次等一批中下级军官。当时,这些“一夕会”的重要成员还在欧洲各国当着外交官(就是日本大使馆中的武官,参考之前的《恐怖的爱国者》),后来被即位的太子提拔到了军部的重要位置上,成了未来大战的主角。一些看官可能已经猜到了。没错,这位皇太子就是后来的昭和天皇(他的年号是昭和,名字叫裕仁),1926年到1989年一直在位(1946年后,美国对日本进行了民主改造,天皇失去大权)。后来的很多人说,他是日本发动战争的罪魁祸首。但实际情况可没这么简单,至少此时的皇太子并不是军国主义的铁杆粉丝。现在的日本天皇是他的儿子,身体还不错(近亲结婚虽然危险,但未必很糟)。

原敬不但在上面得罪了不少大爷,还惹恼了很多“下等人”。在所有的日本首相中,他可能是最不爱钱的一位,生活很简朴(日本首相里的大贪污犯很少。尤其在完成民主改革后的最近30多年中,这个国家的清廉水平已经是亚洲最高的了)。议会里的第二大党宪政会经常找政府的麻烦(在民主国家,这种政党之间相互监督的事很常见),但从来没说原敬个人有大的经济问题,甚至还讲过这样的话:现在的首相除了清廉,没任何优点,干不成事(这是夸奖还是骂人呢)。但是,一把手的清正并不代表同志和手下也干净。之前,内阁制定了修建全国铁路网和电报电话网的计划,把无数的钱投到这些项目上,带来了巨大的商机(建设工程本身就是肥肉)。此时的日本还不是真正的民主法治国家,各种监督体制不好,结果政府里冒出不少腐败案件:贪污挪用建设资金的,把工程包给自己人的,按人家指定的路线修铁路来收好处的(具体怎么安排,对各地的经济发展会有很大的影响)。议会里的反对党和新闻媒体揭出了很多黑幕,把不少政友会党员和一些内阁官员给曝光了,搞得政府很头疼。在这个关键问题上,原敬表现得很不好,经常公开为那些犯罪的同志说好话(其中有不少是他的朋友),有时甚至到了强词夺理的程度。而且,政友会不但没有赶紧清理门户、给百姓一个合适的说法,还想尽办法去挖宪政会的丑闻,想把对手抹黑来摆脱麻烦。这真是一招臭棋,除了继续败坏自己的名声,没有任何好处。结果,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日本内阁和议会只顾着吵架,耽搁了不少正事。对于报纸上那些乱七八糟的闹剧,老百姓刚开始还有看热闹的兴趣,后来就讨厌起来。不少日本人甚至觉得政党都是贪污犯,议会就知道打嘴仗,现在的文官政府还不如以前的“军人内阁”呢(公平地说,当时日本军部的清廉程度比文官系统要高)。军部开始拿这些事大做文章,使民主政治的名声被败坏了。

1921年11月4日,一个叫中冈艮一的铁路工人在东京火车站刺杀了原敬首相,还理直气壮地说自己是爱国者,这么干是为国除害加铲除腐败。虽然当时的安保水平还不高(现在想杀死部长级以上的日本高官,那比登天还难),但一个小百姓能杀死内阁总理大臣,其中的内幕绝不那么简单,肯定有某种势力指使并暗中配合。关于原敬被杀,现在有多种说法:军部的阴谋;法西斯组织或日本共产党干的好事;政友会内部的相互残杀。但是,凶手中冈艮一到死也没交代出来,把秘密带进了坟墓。不管真相如何,原敬的死都结束了一个时代。日本离开原本的光明大道,被引向了悬崖,虽然还有机会再拉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