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史理论:没爸的女儿会早熟
幸福的家庭大多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幸。把列夫·托尔斯泰的这句话,用在陈冠希身上,在贴切不过了,他的确出生在一个不幸的家庭里。根据已有的资料,我们知道陈冠希出生于加拿大,父亲是一名香港商人,因此家境优越,不愁吃穿。而且父亲在商界和娱乐圈人缘很好,幼年的陈冠希经常能在家里见到许多香港明星。可惜,他并不知道自己的父亲跟母亲很早就离异了,他只是很少见到自己的父亲,这样的情形在他九岁之前不断地出现,就像电影里的熟悉场景一样。直到十四岁那年,少年陈冠希才知道自己的父母早就离婚了。从此以后,他变得格外叛逆,不理父母也不上课,经常夜不归宿,常常凌晨五点钟才回家。据说,父母对他的唯一补偿就是每天往他的钱包里塞钱,保证里面的数额至少有1000美金。当然,要是钱不够的话,陈冠希就自己偷。这就是陈冠希成年之前的经历。可是,这个经历跟他后来的裸照事件有什么关系呢?许多人可能会说,两个纯粹是风马牛不相及,别逗了!
真相并非如此。不过,在深入揭示真相之前,我认为还是有必要谈谈一个有趣的发现。这个发现,初看起来不可思议,不过抽丝剥茧的层层解剖,将把一个复杂的世界呈现在你的面前,你一定会惊叹,这个心理世界的精巧设计是如此的巧夺天工,让人过目难忘。
1972年,弗吉尼亚的心理学家梅维丝·赫瑟林顿报告了一项极为经典的研究。她招募了三组女孩:第一组来自正常家庭,父母俱在;第二组来自离婚家庭,父亲跟母亲离婚而自己此后很少见到父亲;第三组来自寡妇家庭,年幼时父亲死亡而母亲未改嫁。这些女孩在各个方面都很相似:家庭所属的社会阶层,自己受教育的时间长短,母亲的年龄,母亲的职业,宗教信仰,她们的年龄。还有,这些女孩都是独生子女,没有任何兄弟姐妹。赫瑟林顿最初让这些女孩填写问卷,测量她们对自己性别角色的认同和偏好,结果没有发现差异。不过,当这些女孩接受访谈时,赫瑟林顿观察到了令人惊讶的行为差异。当访谈者是男人时,来自离婚家庭的女孩坐得离他更近,跟他有更多的目光接触,身体姿势相当的放松,甚至有些调情和撩人的意味。来自正常家庭的女孩对这位陌生男人没多少兴趣,姿势上也不太开放,目光接触也少。当然,接受访谈时坐得最远的是来自寡妇家庭的女孩,她们姿势更拘谨,根本不会跟人对视。有趣的是,当访谈者是女人时,来自不同家庭的女孩有着相似的表现。在赫瑟林顿的研究中,她还记录了自己在社区中心的舞会上看到的情形。来自离婚家庭的女孩自告奋勇,主动邀请跟男人跳舞。来自正常家庭的女孩更多地跟女伴交流,对男人没那么多兴趣。当然,对男人兴趣最少的是来自寡妇家庭的女孩,她们直接把自己关在女更衣室里,根本就不露面。赫瑟林顿还发现,跟五岁之后没有爸爸的女孩相比,五岁之前就没有父亲的女孩会表现得更为“轻佻”,更加“水性杨花”。这样看来,对于女孩来说,越早没有父亲对她们的影响越大——不过,在许多人眼中,这种影响不是什么好事。
父亲缺失对女儿成长的影响,绝不仅仅局限于行为风流方面。常识告诉我们,情窦初开通常出现在青春期到来之后。因此,父亲缺失的女孩,也许比其他女孩更早熟,她们更早进入青春期,更早地体验荷尔蒙带来的骚动和不安。行为风流,可能纯粹是她们早熟的一种表现而已。2004年,亚利桑那大学的心理学家布鲁斯·埃利斯总结了父亲缺失对女孩早熟的研究。有的研究是追溯性的,研究者让青春期的女孩或成年的女性回忆她们的童年,报告她们什么时候月经初潮。有的研究是前瞻性的,研究者在童年时就测查孩子们的家庭结构,确认她们有没有父亲。有的是自我报告,有的是采访母亲,指标都是月经初潮的时间表。除此之外,还有研究控制女孩的年龄之后,通过其他客观指标测量她们发育的成熟度,比如乳房和身体曲线。研究的样本也大小不一,有几十个人的,也有上百人的,还有一万多人的大型调查。涉及的国家包括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新西兰、英国和美国。在埃利斯搜集的十五个研究中,不同的研究者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得到的结果惊人的一致:父亲缺失的家庭,女孩更早地进入青春期,她们经历月经初潮的时间比普通女孩早2到9个月。跟普通女孩相比,这些女孩早熟的可能性是前者的2到3倍。而且,父亲缺失在前,女孩早熟在后,两者之间是因果关系,不少追踪研究都支持这个观点。
可是,我们该怎么理解这种现象呢?仅仅是因为她们早熟,于是她们就风流吗?答案是否定的。1982年,新墨西哥大学的两位人类学家,帕特里夏·德雷帕和亨利·哈彭丁,首次从进化生物学的角度解释了父亲缺失和女儿早熟的关系。她们认为,人类拥有多种繁殖策略,一种是快速策略,也叫数量策略,即早生多生少投资,类似于我在前面谈到过的短线策略。另一种是长线策略,也叫质量策略,即晚生少生多投资,类似于择偶的长线策略。到底采用哪一种繁殖策略,要看自己处于什么样的环境中。其中一种重要的环境信息,就是男人是否可信,是否靠谱,跟他长相厮守是否有可能。女孩是怎么得到这种环境信息的呢?德雷帕和哈彭丁认为,她们观察自己的家庭就足以获得这些信息,比如她们的父亲是否经常在家,父亲是否经常照料她们,母亲跟父亲之间的关系如何,母亲对男人的态度怎么样。这些线索,就是外在择偶环境的一个镜像。父母经常在一起,父亲经常陪自己,这会让女孩下意识里判断: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男人很可靠,我长大后可以跟他建立安稳的家庭,相夫教子,踏踏实实地过日子。可要是父亲跟母亲离婚或分居,自己一年到头都见不到他,母亲把满腹的幽怨是不是地说给她,这个女孩就会下意识里认为,男人都不是好东西,他们不靠谱,他们会抛弃女人,不会长久地待在她身边。这些环境信息的获得具有关键期,德雷帕和哈彭丁把这个关键期界定为六岁之前。因此,一个小女孩也许在童年期,就能根据自己有没有父亲,在下意识里“设定”自己的繁殖策略,这是对未来生活的一种应对。无论是早熟,还是风流,都是快速策略的体现。
德雷帕和哈彭丁的理论,依据的正是生命史理论。在生命史理论看来,跟其他任何的生命体一样,人类必须拥有灵活的行为策略,以便解决所有生物都会面临的适应难题:生存、发育和繁殖。鉴于在任何一个具体的时间点,个体拥有的时间、精力和资源都是有限的,而要解决的任务可能很多,因此就需要权衡。比如,把资源用于身体发育还是用于繁殖后代?投资于前者的资源多了,投资于后者的就少了,反之亦然。这种权衡的场合不少,但可以归纳为两种取向:追求数量,还是追求质量。前者要求早生多生,以量取胜,父母对后代的照顾不多;后者要求晚生少生,以质取胜,爸妈对孩子悉心照料,无微不至。有一点必须强调,至少从进化生物学的角度来看,笼统而言两种策略没有好坏之分。在生物界中,既有大量的物种采用数量策略,也有很多物种采用质量策略。前者以鱼类等动物为代表,繁殖季节的雄鱼和雌鱼在水中相会,彼此排出数以万计的精子和卵子,让偶然邂逅的受精卵在水中独自走完生命的旅程。除了给予子代生命以外,他们几乎什么都不做。后者以哺乳动物为代表,尤其是灵长类。包括猕猴、狒狒、长臂猿、黑猩猩和人类在内的灵长类,通常一胎只生一个孩子(双胞胎和多胞胎除外),父母会花上大把的时间照顾年幼的子代,时间会长达数年到十几年。当然,在同一物种内,比如人类,不同个体也可能采用不同的繁殖策略。生命史理论认为,人类采用数量策略还是质量策略,通常跟他们所处的环境压力有关。假如环境相对稳定,资源丰富,吃穿不愁,那么个体就可能采用质量策略,这类似于“一鸟在手,胜于两鸟在林”。相反,假如环境不稳定,资源稀缺,缺衣少食,未来具有强烈的不确定性,那么人们就可能采用数量策略,这类似于“聊胜于无”。采用数量策略意味着每个孩子得到的照料不多,因为他们能不能存活有点儿听天由命的味道。可是,在环境动荡资源稀缺的前提下,采用质量策略的成本更高,因为子代的死亡率高,于是死了一个照料好多年的孩子更可怕。相反,把脆弱的鸡蛋放在好几个篮子里,说不定就有哪一个能孵出小鸡来。这比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要安全,特别是在环境不稳定难以预料的情况下。在中国的旧社会,很多贫苦人家会生一堆娃,他们采用的就是数量策略:孩子多,反正总有保底的,不会都饿死。
除了德雷帕和哈彭丁之外,还有其他的研究者继续从生命史理论的角度提出新的见解。比如,西澳大学的生物学家詹姆斯·奇泽姆提出,当地死亡率同样是一个重要的环境线索。孩子目睹较多的死亡会促使他们采用数量策略,早生多生,因为他们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两名加拿大研究者马戈·威尔逊和马丁·达利,对芝加哥的七十七个社区的犯罪现象进行了调查。他们发现,犯罪率高的地区,人们倾向于早婚早育。而且,犯罪率高的地区,预期寿命越短。这意味着,对于没有明天的人来说,等明天就是等死,延迟满足这时没有任何意义:十年之后,他们可能依然在贫困的深渊中挣扎,跟十年前的自己不会有什么区别,仅仅是年龄更老了,力气不如当年了。既然如此,还不如在血气方刚的时候轰轰烈烈干一场?早婚早育成了一种自然而然的选择。
当依恋遭遇生命史
其实,把早年经历和成年行为联系起来,中间的重要环节是依恋。依恋理论被认为是理解成人亲密关系的一把钥匙。在某种角度上,陈冠希的风流成性,浪子情怀,都是他依恋风格的体现。这种依恋风格就是,我不爱那么多,只爱一点点;我不在乎亲密,更害怕失去自由。女人不可信,善变,你不知道她们那一天就不爱你了。因此,不要相信她们,不要依赖她们,谁跟谁都是萍水相逢,不必痴缠,活在当下,开心就好。得到了不必太高兴,失去了也不必伤心,反正还有下一个。于是,他的女朋友有很多,换了一个还有一个,从来不缺。要不是裸照事件的曝光,普通人可能还真不知道,居然有那么多女人都是陈冠希的马子,都跟他有过亲密接触,还你情我愿地拍照留念。
依恋理论的提出,至少要追溯到20世纪50、60年代。有两个重要人物,我们不得不提:一个叫哈利·哈洛,一个叫约翰·鲍尔比。哈洛在威斯康星大学的实验室里,整天对着一群特殊的猕猴做实验,它们都是孤儿。哈洛给这批没妈的孩子找了一批假妈妈,用铁丝做成的“钢铁妈妈”或用绒布做成的“绒布妈妈”。他发现,把奶瓶放在钢铁妈妈那里,孤儿猴在饥饿的时候会去她那里吃奶,可是吃完奶之后它更愿意抱着绒布妈妈。这个发现挑战了“有奶就是娘”的说法,孤儿猴想要从妈妈那里得到的绝不仅仅是乳汁。当然,这批被假妈妈养大的孩子,长大之后出现一系列的适应困难,特别是不能跟异性和平相处,总是紧张兮兮,特别缺乏安全感,不知道怎么交男朋友或女朋友。哈洛认为,这批孤儿猴小时候没有妈妈,没法体会理毛、拥抱、安慰、支持这些身体接触和情感联系,于是后面出了问题。远在大洋彼岸的鲍尔比,对母婴交往很感兴趣。婴儿跟母亲之间形成的情感联结,或依恋,在他看来对婴儿的喂养、保护、支持非常重要。孤儿院里的孩子,因为战争而失去父母的孩子,或因为父母太忙而很少见到他们的孩子,这些孩子都在经历分离体验。鲍尔比观察到,这种体验在很小的婴儿身上也出现了。当母亲必须离开时,有的婴儿对待分离较为坦然,相信母亲会回来,还会找照顾她,于是再次见到母亲的时候非常高兴,跟她热情拥抱。有的婴儿反应没这么自信,他们有强烈的分离焦虑,母亲离开没多久他们就受不了了,又哭又闹,就像世界末日到了一样,而且在母亲回来之后,他们也不依不挠,会用愤怒和拒绝对待她们。还有的婴儿会这么做:母亲离开会让他们沮丧和消沉,可母亲回来之后他们居然回避母亲,好像在说“再也不想看到你了”。鲍尔比的助手安恩斯沃斯后来把第一种婴儿行为叫做安全型依恋,第二种叫做焦虑型依恋,最后一种叫做回避型依恋。回避型跟焦虑型很多时候被合称为不安全依恋。